【摘要】目的:研究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采用常规护理的53例心血管外科患者,将其作为A组,另选出在此基础之上采用风险管理的53例心血管外科患者,将其作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B组患者在护理后其总体满意率、不良意外的发生率都优于A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心血管外科患者而言,在运用风险管理后,能够获得十分良好的护理效果与质量,并增强患者对于护理的总体满意率,可推广。
【关键词】风险管理; 护理; 心血管外科; 效果; 管理; 影响因素
现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获得了改变,于是对医疗条件与服务也给予了更多的要求,这就提升了护理实施的困难程度[1]。在心血管外科中,许多患者年纪都较大,且伴发了各式各样的病症;加之手术对患者给予了过多的伤害,且较易产生并发症,对于医护人员的耗损较多,而各风险意外没有立即得到解决,就会引发更多的护患问题。所以,怎样减少心血管外科中各护理意外风险的产生变成了临床中所需处理的核心问题[2]。本文主要对比与分析了风险管理与常规护理在心血管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并将结果汇报如下:
1.对象、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采用常规护理的53例心血管外科患者,将其作为A组,另选出在此基础之上采用风险管理的53例心血管外科患者,将其作为B组。A组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11例;其年龄在27-80岁之间,年龄均值(53±22.46)岁。B组中,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10例;其年龄在28-79岁之间,年龄均值(53±21.00)岁。对比两组各项临床资料,其结果显示(P>0.05),可深入研究。
1.2方式
A组:对患者施予常规的护理:在开展手术以前,引导患者开展各监测,并辅助患者换置无菌手术服;对患者相关的情况加以记录,明确患者所需的各类手术物品备齐与否等。
B组:对患者施予风险管理:
1.2.1各护理意外风险的辨别
(1)对于患者而言:医护人员要注重不一致年纪、不一致病症史患者的身心状态,并监测患者情绪所产生的转变;对一些危重患者而言,应随时开展动态检测,并与患者、亲属间开展交谈,细致地告诉其病症相关的知识、手术进程、医院条件与环境等,如有必要,应立即对患者实施心理方面的开导,增强其对于护理与治疗的依从程度;对于心衰、冠心病等随时会产生突发的患者而言,应增多对其实施监护,并随时注重其病情;对于行动受限的患者而言,由于其极有可能产生摔跤与坠床等相关问题,所以,医护人员要注重维持地板的干净与干燥,并在床旁构建床栏,在卫生间、走道中构建扶手等。
(2)对于医护人员而言:医护人员要知晓心血管外科中各类护理工作所具有的急迫性与特殊性。因为心血管外科有十分突出的专业性,许多新到岗的医护人员对于病症所产生的转变不够了解,为此,要运用带教以辅助这类医护人员十分迅速地适应;把握医护人员对风险管理相关规定与体制的把握程度,监测新到岗医护人员自己的专业能力,增强对其开展救治技术方面的教育与培训,提升对无菌操作、采血等各类操作的考评。
(3)对于条件与环境而言:注重病房中各风险意外物品的摆放与运用等相关情况,且应随时开窗进行换气,规范陪同、探访相关的体制,并加以贯彻,把握病房中各通道顺畅与否;把握部分麻醉药物与救治药物的耗损、运用等相关情况。
1.2.2各护理意外风险的评定
对各护理意外风险产生的可能性与其极有可能引发的伤害实施评定。对于各护理意外风险实施高危分级,对其产生的机率、伤害程度等实施总体地考评,给接下来运用科学且高效的护理对策提供凭据。借助各护理意外风险的评定,能够让医护人员确定风险较多的各个步骤,从而运用有关的防治对策,同时,还能够让医院中的监管层更为关注其所给予的决策与引发的各护理意外风险。
1.2.3各护理意外风险的防范与解决
(1)风险防范指的就是在风险辨别的前提之下,对各风险意外在产生以前就运用防治对策,比如,提升对各护理意外风险实施监测、构建并完善各体制、定时开展各式教育与培训等。定时开展风险意外相关的培训与教育,提升医护人员对于所有危重患者所具有的关爱性与警惕性。对于十分特殊的患者而言,比如,在手术结束后,要借助数个通路以对血管活性药品进行静脉泵入的患者,要对其开展管道方面的护理,注重管道是否全面固定、管道所处深度适宜与否、引流管顺畅与否等相关情况。对患者开展心理方面的开导,增多与患者实施交谈,并依据患者的各类情况,告诉其陪同亲属所需注重的各事项。在开展护理期间,随时高效且科学地控制三级质量,并聘用资历更久的护士长进行临床督导。
(2)对于风险解决而言,要提升对救治设施、药物等实施监管,并运用专人进行监管,定时实施清洗与养护。增强对医护人员就人性化护理相关的知识、观念等进行培训与教育,增强其诚信度,在患者或是其亲属产生了焦躁、惧怕后,要细心地与其开展交谈,防范引发纠纷;注重人文方面的关爱,维护患者的私隐。
1.3指标观察
1.3.1总体满意率
估计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总体满意率,运用医院自行制订出来的总体满意率调查问卷,在这其中,内容主要就包括了风险管理的效果与质量、风险管理的进程科学与否、医护人员认真践行各规定与否等。分数总共100分,十分满意:总分即为(90-100分);较为满意:总分即为(60-89分);不满意:总分即为(0-59分);总体满意率即为十分满意率与较为满意率相加之和。
1.3.2不良意外的发生率
估计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后不良意外的发生率,在这其中,不良意外主要就包括了患者投诉、风险事件、护患纠纷。
1.4统计学分析
将本研究所收集的数据录入到SPSS19.0统计软件中,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代表。P<0.05,表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总体满意率
B组在护理后其总体满意率即为98.11%,高于A组即为81.13%(P<0.05);见表1。
3.讨论
现阶段,人们平日生活习惯与方法的逐步转变,加之各类不够健康的习惯与方法有所增多,使得心脑血管病症的患病率持续地提升[3-4]。在这其中,有许多患者都要开展体外循环手术,这类患者一般年纪都较大,且伴发了许多并发症;而在体外循环手术结束后,患者要运用各式各样的输液管道、检测管道等,且其对于输液的类型、速度等也给予了许多规定,最终,使得护理与治疗的困难程度都更多,对这类患者怎样实施高效且科学的护理长时间以来都是临床中所需关注的核心问题[5]。如今,风险管理在临床中获得了大量的运用,其是新兴的管理方法之一,能够辅助提升护理的效果与质量,增强总体满意率[6-7]。
本研究的结果提示了以下的结论,B组患者在运用风险管理后,其不良意外的发生率、总体满意率,都优于运用常规护理的A组患者(P<0.05)。由此证实了,风险管理对于心血管外科患者而言,能够在提升护理效果与质量的同时,增强其对于护理的总体满意率。分析其原因,即:风险管理规定了医护人员要增多与患者、亲属开展交谈,对其解释在开展手术以前的各准备、在进行手术期间怎样进行配合、在手术结束后极有可能产生的各不良意外与其处理对策等,并辅助患者一同解决各类问题,在构建了十分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前提之下,增强了患者对于护理的总体满意率[8]。
总之,对于心血管外科患者而言,在运用风险管理后,能够获得十分良好的护理效果与质量,并增强患者对于护理的总体满意率,可推广。
【参考文献】
[1]戴冬霞,韦红泉,李艳丽,等.呼吸管理四阶梯供给模式在心脏介入治疗术并发心血管事件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22):33-35.
[2]张晓焱,贾璟楠,曹艳茹,等.护理风险管理结合个性化护理在心血管介入导管室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22):22-24.
[3]李慧慧,徐晓梅.护理模式优化及健康教育对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自我管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18):2141-2144.
[4]王玫,朱遵平,阳军,等.灵性情感为导向的照护模式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8):141-143.
[5]黄健怡,陈美容,黄慧,等.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6):56-58.
[6]曹燕清,覃月爱.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6):180-182.
[7]庄毅,徐宇红,韩惠芳,等.“南丁格尔+”时代下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冠心病患者一体化护理模式的建立与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12):8-11.
[8]李兰,张颖,周芳,等.血小板功能监测联合个性化综合护理对ICU患者近期心血管预后的临床价值研究[J].血栓与止血学,2017,23(6):1014-1016.
论文作者:向亚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0
标签:患者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心血管论文; 意外论文; 外科论文; 医护人员论文; 满意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