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将科学课堂延伸到自然中,即进行教学的开放性,与学生的生活同行,这是我在新课改的今天所产生的新的思考。因此在进行科学教学的同时,我特地关注了如何把科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
一、针对如此的理念,在平日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所遵循的教学原则。
1.以小学生生活经验的发展为主线,以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科学素养为辅线,构建科学教学和科学活动。要贴近学生生活,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遵循儿童生活经验的发展规律、认知规律和心理生理的特点,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包含着丰富科学的内涵的科学知识,并能呵护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从而循序展开科学探究活动。
2.以科学探究为核心,教学过程活动化,课堂上围绕主要问题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并有自由发挥的空间,课后能将活动延伸到生活中。这样的结构源于生活,回归生活,具有整体性和开放性,能扩大学生科学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进行科学启蒙教育。
二、我在坚持以上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着科学课的教学。
1.让科学课充满生活化的气息。
(1)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科学教学应以探究为核心,注重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使课堂情境趋于生活化,激发他们的思维。
在学习摩擦起电内容时,课前可以准备一个小游戏,让学生把已充气的气球在毛衣上摩擦,然后用气球摩擦处接近头发,发现气球可以把头发吸引起来,用气球的摩擦处接触毛衣,发现气球能吸附在毛衣上。面对这一有趣的现象,学生感到非常好奇,这样就能有效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从这样的生活情境出发,然后再引入到新课教学中,学生不会感到科学是深不可测的,而是会觉得科学非常的亲近,对实验设计也就非常感兴趣了。
(2)生活化的探究材料。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探究材料,这是科学探究的必要条件。科学探究毕竟不是一两堂课的事情,也不仅是课堂教学所能完成的,它源于生活,也应回归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材料的选取要贴近生活,最好是随时可得、随处可见。
小学科学课的探究材料包括可供观察、探究的所有信息材料和实物材料,如课本、图册、课外读物、媒体信息、儿童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熟悉的物品、周围的环境、实验仪器、电教媒体材料等。
我们常常会发现,那些精制、特制的材料可能不足以引起学生的探究热情,而一件普通的东西却能影射出更多的科学概念和自然现象。一个普通的气球即可揭示空气的存在,可以去揭示弹性,可以演示空气的流动形成风,又可以去解释反冲这一自然现象,还可以用来体会水、空气的压力和气体、液体的热胀冷缩等。铅笔能探讨摩擦的规律,又可用来测定导体和绝缘体,还可以用来制作简单的机械。
有时一些普通的材料(有时可能是废品)更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科学老师要提倡学生做有心人,收集一些生活中的材料,鼓励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中寻找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运用生活化的材料,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校仪器、材料紧缺的现状,激发学生变废为宝的乐趣,使我们的科学课有更多的探究材料和探究机会。
(3)生活化的课外活动。培养小学生科学探究的途径还有很多,除了通过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以外,还要把科学探究引向课外更广阔的课堂,通过课外活动开拓学生视野,从不同角度开发探究能力。要以兴趣为起点,立足学生发展,充分发挥科学教学的优势,让学生从小养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向,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愉悦的学习气氛中潜移默化地不断提高。只有亲身经历探究才能记得住、记得牢。因而,应让科学探究走出课堂,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因为生活处处有科学。
2.让科学课的课外探究更具策略。
(1)合理选择课外探究的内容。探究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要有探究价值,要切合实际。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确定课外探究活动主题,引导学生探究;其次,可以根据学生探究后生成的有价值的、可探究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三是从生活中捕捉生活现象,萌生探究内容。简言之,就是倡导学生从生活和学习中自己发现问题,再结合学生实际能力水平、条件支持等实际情况,和学生一起讨论什么样的主题有探究价值、什么主题无探究价值,最后确定探究的内容,并自行组建小组进行探究。
(2)关注课外探究活动的过程。课外探究不是放任探究,不能不管不问,让学生盲目去干是不行的。科学教师要有效调控学生的探究进程,及时倾听学生的汇报,要尽可能参与到学生的课外探究活动中。教师还可以与家长联系,充分发挥家庭的力量,把学生目前的状况和科学学习的优点及特点、课外探究活动的意义介绍给家长,并请家长配合,与学生一起完成课外探究。
小学科学教学以周围常见的自然事物与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教学时要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提供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材料进行科学探究,并适当地将这样的科学探究延伸到课堂以外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这样,学生能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是科学、科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对周围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产生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获得真正的发展。
论文作者:李淑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10月第29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5
标签:科学论文; 学生论文; 材料论文; 课外论文; 气球论文; 生活化论文; 情境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10月第29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