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_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_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改革开放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不竭论文,动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波澜壮阔的伟大征程,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其决心之大、牵涉之广前所未有,其变革之深、成就之巨举世瞩目。一个蓬勃兴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能发生如此深刻的变化,我国能在国际社会赢得举足轻重的地位,靠的就是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开放。”①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断高屋建瓴地揭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作用。

一、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形态和根本动力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考察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揭示出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社会主义是一个需要不断发展、不断改革、不断完善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使原来由它所建立并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变得越来越不能适应,以致不能继续保持其相对稳定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关系就不得不进行变革,以新的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生产关系来代替旧有的生产关系。同样,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交互作用中,直接受生产力所推动的经济基础是相对易变的,而上层建筑是比较稳定的,它往往落后于经济基础的变更。当生产关系变成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时,这就需要推进社会变革,以符合生产力、经济基础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个基本原理告诉我们,改革是一场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伟大变革,发展永无止境,改革未有穷期,这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把整个世界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各个国家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单是大工业建立了世界市场这一点,就把全球各国人民,尤其是各文明国家的人民,彼此紧紧地联系起来,以致每一国家的人民都受到另一国家发生的事情的影响。”②“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③马克思恩格斯对世界市场、国际分工、对外贸易、国际货币和资本输出等一系列国际经济的具体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精辟阐析,对于社会主义发展需要不断改革开放、加强与资本主义世界的联系、学习和借鉴人类所创造的共同文明成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列宁在总结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他指出:“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④“今后在发展生产力和文化方面,我们每前进一步和每提高一步都必定要同时改善和改造我们的苏维埃制度,而现在我们在经济文化方面水平还很低。我们有待于改造的东西很多。”⑤因此,社会主义社会需要变革,不变革就不能前进和发展。列宁还提出,在俄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加强与资本主义的联系,借助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吸收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等等一系列重要主张,这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搞社会主义必须改革开放提供了思路。

从社会主义发展史角度看,我们清晰地看到,世界上的许多大党大国,有因为革故鼎新而迅速崛起、彪炳史册的,也有因为封闭僵化而最终走向穷途末路、亡党亡国的。自《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科学社会主义走过了160多年的风雨历程。在这期间,社会主义既经历过凯歌行进的年代,也经历过发展受挫的岁月。是前进还是曲折,是成功还是挫折,从根本上说,关键在于是否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苏联赫鲁晓夫在揭了斯大林的盖子之后,也曾进行过权力下放、扩大自主权的改革,但其所进行的改革是有限的、不成功的,后戈尔巴乔夫等也曾进行某种程度的改革,却因指导思想错误,最终走向歧途;南斯拉夫第一个全面否定苏联模式,进行改革,其分权的市场经济体制虽有过分分散的不足,长期实践却证明了商品经济和市场调节并非与社会主义制度不相容的;在南斯拉夫影响下,其他东欧国家也出现改革的强烈呼声,但都被苏联镇压下去了,后来的多次改革,也因种种原因未能成功,最终彻底失败。中国以苏联为鉴戒,探索适合国情的建设道路备尝艰辛,“从总的状况来说,我们国家的体制,包括机构体制等,基本上是从苏联来的,是一种落后的东西”。“文化大革命”之后逐步形成此种共识,做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中国新时期的改革启动之后,社会主义才真正开始了全面改革,并不断走向胜利。

社会主义制度是首先在帝国主义最薄弱的环节取得突破、在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国度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之后,由于生产力不发达、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国情,我们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促进生产力发展;我们要不断完善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薄弱环节,建立起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改革。列宁说:“我们初次从事新的事业,聪明才智从哪里来呢?我们这样试试,那样试试。我们曾随波逐流,因为那时区分不出正确的东西和不正确的东西,要做到能够区分是需要时间的。”⑥又说: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我们准备作几千次尝试,而且,我们在作了一千次尝试以后,准备去作一千零一次尝试”。⑦事实证明,只有改革,才能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只有改革,才能建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只有改革,才能发展社会主义。

因此,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形式,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动力。社会主义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她同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切其他发展阶段一样,需要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⑧。

当今世界在全球化背景下,改革开放是世界各国必然遵循的规律。当今世界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地区,都深深地介入到全球化的浪潮之中,都已经以整体的步伐跨入马克思所指出的世界历史的行列,任何一种社会制度下的国家和民族要生存和发展,都不可能置身于全球化的浪潮之外,都不可能不改革开放。处于世界大势之中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主动地扩大世界交往,积极参与全球化过程,在和平崛起的过程中,由积极参与到主动引导,真正使自己成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能有效地克服民族和地域的局限,把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是在全方位对外开放背景下不断推进的改革;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开放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不断推进改革进程中的对外开放,认识到这一点,就使我们真正把握住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时空意义。

二、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在20世纪70年代末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其历史依据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从我国自身的情况看,“文化大革命”结束时,“就整个政治局面来说,是一个混乱状态;就整个经济情况来说,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另一方面,从外部环境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带领人民追赶时代前进的潮流。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经历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吸取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之后作出的义无返顾的战略选择。十年浩劫之后,我们党和国家处于十字路口:要么固守旧的传统和体制机制,按照“左”的思想路线走下去,在僵化的体制内束缚任何创新和探索,其结果是使社会主义沿着旧的发展模式,惯性前行,而难以获得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固守计划经济的观念和体制,使广大人民群众难以摆脱旧框框的束缚和物质文化生活的匮乏;关起门来搞建设,使国家贫穷落后,难以追赶世界上领先的发达国家;要么是全盘西化,按照“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路走下去,全盘照搬照抄西方“两党制”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其结果是使西方资本主义“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得逞,使国家和人民重新沦落到旧中国式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苦难深渊。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极其清醒地认识到,不搞改革开放,不发展社会主义,任何一条道路都只能是“死路”。只有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打破对本本教条的迷信和崇拜,排除“自由化”的干扰,突破体制和观念的重围,才能“杀出一条血路”,摸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由此可见,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架构不断发展,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战略布局不断完善。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提出了“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主张,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指引下,我们曾提出以“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主要标志的在突破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忽视精神文明的“两位一体”的布局,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突出地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社会主义社会要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的认识。党的十六大深刻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在总结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事业总体战略布局,使我们对社会主义事业总体战略布局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和重大任务,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扩展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对社会主义事业总体战略布局的不断地深入,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完善,清晰地反映出,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认识不断深入的演变的轨迹,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三十多年来的中国巨变已经被世界所公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说:‘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回过头来看,我们对邓小平同志这番话就有更深的理解了。所以,我们讲,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新形势下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大旗的重要宣示和重要体现。“中央决定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这个有利契机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部署,是一个战略抉择。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努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取得新突破。”⑩

总之,“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11)积极推进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得出的基本结论。新时期三十多年的伟大实践,就是一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三十多年的伟大实践,就是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历史。伟大实践证明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正确;伟大实践彰显着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理。

三、改革开放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2)“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13)列宁强调:“对俄国来说,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我深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14)毛泽东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向前发展,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停滞不前。停止了,老是那么一套,它就没有生命了。”(15)他又说:“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新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16)邓小平同志认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十分重要”,而“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17)江泽民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18)胡锦涛同志强调:“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改革开放提供理论指导。”(1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吸收人类全部知识的基础上产生并且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的,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思想理论体系。”(20)我们要“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既继承前人,又创新内容,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21)这一系列经典论述,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遵循的理论原则。

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成功,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更好发挥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作用,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勃勃生机,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一系列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个理论体系,内容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学科,涵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祖国统一、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等各个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是思想深刻、内涵丰富、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阶段、发展战略、发展道路、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国际战略、祖国统一、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独创性的重大理论观点,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何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发展完善的、唯一正确的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它们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一脉相承”的“脉”主要体现在,一是从理论渊源来看,它们都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没有丢“老祖宗”;二是从理论品质来看,它们都具有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三是从方法论来看,它们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建设与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四是从立论基础来看,它们都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为根本出发点,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五是从奋斗目标来看,它们都坚持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六是从实践宗旨来看,它们都坚持以人民为主体,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与时俱进”的“进”主要体现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都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探索和回答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注重总结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新的实践和新的经验,就“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关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作出了科学的回答,在理论创新和理论发展上,既层层递进,又做出了各自的独特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所实行的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所坚持的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新的实践。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22)党的十八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23)我们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四、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行动纲领

当前,国内外环境都在发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的问题、困难、矛盾和挑战。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未来,要破解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除了深化改革开放,别无他途。”(24)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三十多年来,我们党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新时期,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刻剖析了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未来走向,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汇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反映了社会呼声、社会诉求、社会期盼,凝聚了全党全社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共识和行动智慧,为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是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行动纲领。

(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是我国改革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重大发展。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可以说,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和发展,将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产生深远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25)

这个重要论断揭示: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内涵和地位是不同的。就资源配置而言,市场是起直接配置作用的,政府是起引导和影响作用的;就起作用的地位而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是起非决定性作用;就二者的关系而言,政府与市场又是密切相关的。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一重大理论突破,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从党的十四大以来的20多年间,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我们党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一直在根据实践拓展寻找新的科学定位。党的十五大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26),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27),党的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28),党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29)。可以看出,我们党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日益深入。

当前,一方面,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市场化程度大幅提升,我们对市场规律的认识和驾驭能力不断提高,宏观调控体系更为健全,对这个问题从理论上作出新表述的主客观条件已经成熟,我们应该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迈出新的步伐。另一方面,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但在完善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与矛盾,主要是市场秩序不规范,以不正当手段谋取经济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要素闲置和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并存;市场规则不统一,地方保护、市场封锁、政府职能部门间相互扯皮的情况时常出现;市场竞争不充分,阻碍优胜劣汰和结构调整。

由于市场机制作用具有一定的自发性、盲目性,市场主体为获得自身利益最大化有可能与社会共同利益发生冲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求政府必须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解决市场外部性问题,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保护生态环境和劳动者、消费者的安全、健康等权益。(30)

(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1),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国家治理”的提出标志着治国理念的重大突破,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般说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能力则是指运用制度体系管理国家和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32)实践证明,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体上是适应我国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进一步推进的原因在于:需要从一元单向治理向多元交互共治的局面转变,“一方面,治理不再是政府一家唱独角戏,而是将政府的‘他治’、市场主体的‘自治’、社会组织的‘互治’结合起来,形成政府、市场与社会协同共治的‘善治’模式。另一方面,治理也不再是政府自上而下的单向教练,而是国家、社会与市场各归其位、各尽其责,双向共治的良性互动”。(33)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使国家治理体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使国家治理者善于运用科学思维、民主思维和法治思维等,善于依靠法律制度来治理国家,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国家的效能。

第一,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党的十八大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必然是法治,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有赖于各个领域的法治化。

第二,转变政府职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在一定意义上表明,政府职能能否发生与市场经济要求相一致的变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关键。目前,碎片化、短期行为、政出多门以及部门主义和地方主义,是我国治理体制和公共政策的致命弱点,严重削弱了国家的治理能力。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及其两者相互关系曾做过明确论断。亚当·斯密也有过论述,他指出,政府的职能一是公共安全,“在于保护本国社会的安全,使之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暴行与侵略”(34);二是法律秩序,“为保护人民,不使社会中的任何人受其他人的欺辱或压迫,换言之,就是设立一个严正的司法行政机构”(35);三是其他公共产品的提供,“建立并维持某些公共机关和公共工程。这类机关和工程,对于一个大社会当然是有很大利益的,但就其性质来说,若由个人或少数人办理,那所得的利润绝不能偿其所费。所以这种事业,不能期望个人或少数人出来创办或维持”(36)。《决定》明确提出政府职能在于“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37)。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要建立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必须破除官本位观念和官本位现象,消除官本主义流毒,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第三,激发社会活力。《决定》指出:“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国家治理要以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为根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要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发展基层民主。在当前利益多元化、文化多样化的条件下,国家治理既要确保公共利益和主流道德价值不受侵害,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考虑个别,特别是要保障宪法确认的个人自由,承认合法合理的个性化追求,让公民和社会组织充满生机活力,使社会保持动态平衡稳定状态。国家治理还应有助于实现社会正义。

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是社会的、历史的,现代社会的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有着时代的内涵和要求。在当代中国,就是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不断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三)全方位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

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新时期改革开放新的行动纲领。《决定》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目标、新蓝图、新愿景,在理论上实现了一系列重大创新,在政策上实现一系列重大突破,在实践上推进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决定》出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和探索,再度跃升到了一个新台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最大的亮点和最重要的创新所在,就是超越了以往的以经济改革为主题,根据党的十八大对21世纪上半叶特别是未来十年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布局的需求,进行“五位一体”体制改革的系统设计、顶层设计和总体设计,全面深化改革涵盖15个领域,60个具体任务,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全面深化改革阶段。

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方面,《决定》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方面,《决定》强调建立公平统一市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代财政制度,形成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更好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在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方面,《决定》强调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决定》强调,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在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方面,《决定》强调把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强调在党的领导下,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内容,在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规定协商内容,规范协商程序,拓展协商形式,增加协商密度,提高协商成效。在改革司法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决定》强调改革司法管理体制,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提高司法透明度和公信力。

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方面,《决定》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在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方面,《决定》指出,要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在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方面,《决定》提出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确保网络正确运用和安全。

在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面,《决定》指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在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方面,《决定》指出,要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在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方面,《决定》对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进行了重点部署。

《决定》中国共产党这个世界上最善于变革的政党的又一次宣言书。《决定》第一次向外界全面阐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施政理念和改革路线图。《决定》对于国外有益经验的借鉴,对于世界先进理念的吸收,体现了“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世界眼光、宽广胸襟和睿智理性。《决定》是指导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为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

(四)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法宝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我们在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工作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是解放思想的结果。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创造了举世瞩目的非凡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我国改革开放中得风气之先的广东考察,强调解放思想不停顿,改革开放不动摇。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海南视察,要求以更大的力度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7月,习近平总书记又到湖北调研,发表了“五大关系六大问题”的讲话,为中国未来的改革发展定位导航。8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进一步指出,“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3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集结号”。《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39)在《决定》的说明中,习近平总书记也从贯彻执行的高度,着重强调了坚持解放思想的重要性,指出,在全面深化改革上要有新突破,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又一次走到了决定命运的重要历史关头,改革开放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其改革范围之广,力度之大,都是空前的。要完成这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全力推进改革。

中国社会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利益群体,不同的利益群体之间往往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而且有的利益群体之间还有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一个基本的事实是,阻碍中国改革的,不仅是不合时宜的僵化思想,更有思想背后的既得利益集的掣肘。要顺利进行这场涉及广泛、触及社会深层次矛盾的全面而深刻的社会改革,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也必须突破既得利益的阻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解放思想是首要的。”“在深化改革问题上,一些思想观念障碍往往不是来自体制外而是来自体制内。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因此,一定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跳出条条框框限制,克服部门利益掣肘,以积极主动精神研究和提出改革举措”。(40)

解放思想是不断解决发展中难题、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重要法宝。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历史,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下,广大干部群众冲破条条框框和各种观念的束缚,积极探索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子、新办法,大胆改革、创新创业的实践奋斗史和思想解放史。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的历史节点上,面对前无古人的改革开放大业,思想僵化、故步自封是中国继续前进的大敌。因此,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决定》的精髓,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不断总结解放思想的实践经验,不断探索解放思想的内在规律,切实坚持解放思想的根本原则:

第一,解放思想必须和发展实际、改革目的紧密结合起来。解放思想不是随意空想,不是脱离现实实践内容的空洞的主观活动。思想是主观的,但思想的内容是客观的;解放思想是主观的活动,但解放思想的目的是有现实针对性的,是客观的。在新的形势下,推动新一轮解放思想,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要求,科学分析我国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新形势新任务、新课题新矛盾,保持清醒头脑,与时俱进地全面推进改革,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二,解放思想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探索客观真理的精神。解放思想不是胡思乱想,而必须依据一定的思维准则。无论是个体还是社会,思想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人的主观思维的完善是一个不断累进的过程,思想任何断裂都有可能造成人的“精神分裂”和社会“思想迷惘”。因此,解放思想不能无原则的胡思乱想,而必须依据正常的思维准则和科学思维原则。我国的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要解决发展过程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必须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探索客观真理的精神。仅凭一腔热情、头脑发热,不是解放思想;“自由化”、“私有化”、“闯红灯”,更不是解放思想。我们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决克服一切违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第三,解放思想需要有敢作敢为、攻坚克难的勇气。解放思想就意味着思想的吐故纳新,这就需要冲破陈旧的观点,创新实践思路,不断把思想从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泥沼中解放出来,使思想真正符合实践并成为实践的能动内涵。改革是一场革命,解放思想是对旧的、不适时宜的思想观念的抛弃,是思想观念的革命,这必然会遇到巨大的阻力和压力,在实践领域,既然是前面没有人干过,就需要敢于尝试、摸索、创新,这难免会有失误、犯错误。患得患失,畏首畏尾,整天怕犯错误,凡事听命于上级的指示,实践的时机就会丧失,思想解放成为一种不可能的事情。解放思想就必须不怕犯错误,敢于对真理负责,对实践负责,从而促进思想对实践的反作用。

第四,解放思想必须与统一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解放思想不是各行其是、各吹各号,解放思想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统一思想,更好地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解放思想是思想解放的过程,也是认识统一的过程。解放思想,就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突破习惯思维和观念的束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解决前进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统一思想,是把人们在解放思想的实践中所得到的经验或积极的成果及时全面地巩固下来,并通过研究、教育、宣传等多种形式,使之成为群体的共识,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强大的动力。解放思想的过程,是突破习惯思维和陈旧思想束缚的过程,是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过程,同时也是把人们的思想统一到正确的轨道上来的过程。

解放思想与统一思想,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解放思想是统一思想的前提,统一思想又是解放思想的结果,两者辩证地统一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之中。我们既要解放思想,更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把人们的认知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转化为改造现实世界的强大力量。大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至一个单位、一个集体,统一思想从来都是能干事、干成事的重要条件和基础。只有思想统一、步调一致,才能形成强大合力,才能攻坚克难、办成大事。如果思想不统一,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势必出现相互掣肘、杂乱无章的局面,势必影响政令畅通,阻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践证明,全党的思想能否达到高度统一,直接关系到党中央的战略部署能否很好地贯彻、战略任务能否很好地完成。全党的思想统一了,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就能大大增强,就能更好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推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综上所述,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是我们前进的不竭动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伟大时代客观要求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将改革开放精神贯彻到治党、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踏步地向前发展。

注释:

①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5日。

②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41、276页。

④《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99页。

⑤《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13页。

⑥《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5页。

⑦《列宁全集》(第三十四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79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93页。

⑨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5日。

⑩(11)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5日。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42页。

(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62页。

(14)《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99页。

(15)《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81页。

(16)《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09页。

(17)《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2页。

(18)《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82页。

(19)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4页。

(20)习近平:《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学习时报》2009年11月16日。

(21)习近平:《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和研究》,《求是》2008年第7期。

(22)(2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8日。

(24)《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京举行,习近平作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3日。

(25)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5日。

(26)《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8页。

(27)《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0页。

(28)《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7页。

(29)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8日。

(30)《怎样理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求是》2013年第12期。

(3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浙江日报》2013年11月16日。

(32)韩振峰:《怎样理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日报》2013年12月17日。

(33)《迈向现代治理体系》,《光明日报》2013年12月17日。

(34)(35)(36)[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第254、272、284页。

(37)《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浙江日报》2013年11月16日。

(38)《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召开十八届三中全会》,《人民日报》2013年8月28日。

(39)《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6日。

(40)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5日。

标签:;  ;  ;  ;  ;  ;  ;  ;  ;  ;  ;  

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_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