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压疮高危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韩霞

预见性护理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压疮高危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韩霞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 韩霞【摘要】目的:分析在患有慢性心功能不全且出现压疮高危征象的患者护理当中,给予其预见性护理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11月收治的58例慢性心功能不全且压疮高危患者加以分析,按照相应的分组方式将其随机均分作对照组与实验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模式护理干预,而实验组对象则接受预见性护理,针对两组患者压疮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统计双方对象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压疮等并发症的情况较少,且接受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双方患者数据对比后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出现压疮高危迹象的慢性心功能不全对象而言,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情况较好,该护理模式值得推广。

【关键词】压疮;慢性心功能不全;预见性护理;高危;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4-LG

在目前临床心脏病变患者当中,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十分多见,这类患者患病后容易出现呼吸不畅等症状,很多患者还会出现身体水肿等状态[1-2]。目前,临床为了控制患者的相关症状,除了会让其接受相应的治疗,也会限制患者的个人体位,对其进行体位强迫干预。但是,这会导致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出现升高,一旦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出现压疮,就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与皮肤状况,更会降低其临床依从度,甚至引发纠纷事件等,这会给患者的治疗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3-4]。我院针对慢性心功能不全压疮发生率较高的患者进行不同模式临床干预,现结合此次实验数据等作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从2018年1—1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心脏病变患者当中择取58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开展观察,此次研究得到相关部门的审查,且预先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所有患者经临床评估分析后认定为压疮高危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均匀分组的方案,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29例患者。对照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为13例,患者年龄57—72岁;实验组患者当中男性18例,女性则为11例,年龄最小为59岁,最大为7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资料比较后无任何差异存在(P>0.05)。

1.1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接受常规模式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做好患者的各项基础护理,并且对其皮肤进行观察与监测等,并做好其皮肤情况的记录与处理。实验组患者则需要接受临床预见性护理,主要方案如下:

护理人员会对患者的病情、相关体征、身体营养情况、皮肤类型、运动情况等进行全面、整体的评估分析,并且对患者压疮情况进行评估与分析,填写好压疮评估的表格,并且做好留底与备案,作为患者皮肤情况评价的主要依据。针对压疮高危患者,护理人员会在其护理卡上做好标记,确保所有护理人员可以一目了然,进而重视患者的护理,还要做好患者床边交接班工作、翻身以及皮肤护理等。护理人员需要制作压疮告知书等,将内容详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帮助其掌握压疮的一系列指示,并且了解压疮发生的相关因素、多发部位以及预防措施等。护理人员会对患者个人营养状况进行分析,结合营养科医师进行膳食搭配与调整。更为关键的是,护理人员会建立三级监控报告体系,即为护理部—科内护士长—压疮管理护理人员三级体系,还要成立专门的压疮管理小组,小组成员需要对患者压疮高危部位的皮肤状态进行检查,并做好会诊等。小组成员需要及时收集患者皮肤情况的相应资料,并且对患者每周皮肤状况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向护理人员提供科学建议等。护理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减压装置,并且做好患者骨隆突部位的保护,定时为患者翻身等,并且在进行相应护理操作的时候需要做好患者皮肤部位的保护,以免其皮肤受到损伤等[5]。

1.2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干预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包括压疮、感染以及皮肤破溃情况,此外,选择QOL量表统计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量表满分为100分,患者的分值越高,其生活质量越高。

1.3统计学计算

此次研究中的主要数据需接受SPSS21.0软件包进行分析,计数资料n(%)接受X2检验,计量资料( ±s)接受t值处理,若数据分析显示P<0.05,即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2.1 患者不良反应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观察n(%)

分组 例数 皮肤破溃 感染 压疮 总发生率 n n(%) n(%) n(%) n(%) 对照组 29 5(17.2) 2(6.8) 4(13.8) 11(37.8) 实验组 29 1(3.4) 1(3.4) 0(0) 2(6.8) X2 —— —— —— —— 8.031 P —— —— —— —— 0.005<0.05 从上表1中的相关数据显示情况可看出,实验组对象干预后不良反应例数远少于对照组,比较后存在统计学意义。

2.2 患者生活质量

表2 两组对象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分析( ±s)

分组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n 分 分 对照组 29 56.1±2.7 69.5±3.4 实验组 29 56.3±2.6 89.6±2.7 X2 —— 0.287 24.931 P —— 0.775>0.05 0.000<0.05 结合上表2中的相关内容可知,实验组对象接受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升高且远高于对照组,比较后存在差异。

3 讨论

患有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一般需要以固定的体位休息等,且患者需要静养,这就导致患者在病床上时间较长,其皮肤可能会长时间受压,如果无法接受科学的临床干预,患者可能出现压疮。一旦患者发生压疮症状,其皮肤部位就可能破溃、甚至感染,导致其治疗受到不利影响。

针对慢性心功能不全压疮高危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常规的护理方案主要是侧重基础操作,护理人员会做好患者皮肤部位的观察与监测等,但是常规护理的漏洞也较为明显,患者护理内容不够全面等,甚至出现较为明显的滞后性。我院针对这类患者选择预见性护理方案,预见性护理强调提前性与预见性,护理人员会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并且做好患者压疮方面的提前教育与宣传,帮助患者正确进行认识,并且会成立三级监控小组,保证患者压疮情况得到更为及时的掌握。预见性护理的提前性较为明显,护理人员主观能动性也会较强,护理干预内容更为全面,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患者压疮的发生几率,避免其皮肤部位受到影响。

在此次研究当中,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且患者不良反应的例数也会较少,体现了这一方案的优势所在。

结语:

对于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而言,给予其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并且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护理模式可在这类心脏病变患者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于思捷.预见性护理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压疮高危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24):158-159.

[2]连秀娟.慢性心功能不全压疮高危患者的预见性护理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4):179+183.

[3]杨艳霞.老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皮肤的护理[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7(06):86-87.

[4]张东意.心脏术后患者压疮预防方法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5):3009.

[5]张志霞.预见性护理在慢性心功能不全压疮高危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17):2129-2130.

论文作者:韩霞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预见性护理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压疮高危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韩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