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训诂之考察

对文训诂之考察

李艳[1]2003年在《对文训诂之考察》文中研究表明从唐代孔颖达明确提出“对文”这一术语并自觉用于训诂实践,迄今已历千余年。在相沿习用中,“对文”这一训诂术语一直存在着内涵与使用上的不规范问题。本文试探析“对文”与其它相关训诂术语如互文、析言、连文等互有纠葛的表现及原因,并拟提出对其加以规范的见解。“对文”大量存在于古代文献中,它有正对、反对等不同形式,在意义上也具有相对、相反、相近、相类、相同、相关等特点,成为训诂学者常用的方法之一。备受后人称道的高邮王氏父子在高邮王氏四种中利用“对文”解决了大量训诂及校勘中的疑难问题,如纠正误注、鉴别旧注之优劣、校勘舛误、训释虚词、判定句子成分或词性、破假借明本字等,成就显着,影响深远。他们对“对文”的理解和运用丰富发展了传统训诂实践,值得我们全面深入地加以研究和借鉴。但是,利用“对文”训诂也需要一定的条件来保证,故不可简单套用。

张巧云[2]2008年在《《诗经》对文研究》文中指出《诗经》是先秦最重要的典籍之一,它不仅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源头,而且是研究周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风俗习惯、部族起源和关系等的重要史料。历代学者对《诗经》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不胜枚举。前人研究《诗经》的重点在诗旨的阐发和字词的训诂上,也有人着眼于音韵、名物、地理等的研究,今人则基本侧重于《诗经》的翻译和普及工作,他们给《诗经》作注很少提修辞手法。对文是古代文献中广泛使用的修辞表达方法。利用对文训诂,称为对文释义,简称对文,也是传统训诂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今日的词义训诂中也被广泛运用。利用对文的特点,有助于确定词义、校勘古籍、解决古书的句读问题。《诗经》中的对文随处可见,但没有人进行过系统的研究,笔者对《诗经》中的对文作了全面考察。本文第一章先是分析了“对文”这一术语的名实。“对文”这一术语在产生之初就有两个内涵。“相对为文”、“对言”、“对举”、“相对成文”、“相对”、“对”等名异实同,我们把这种对文称为“对文1”。为了便于区别,我们把与“散文”相对,用来辨析同义词中的各种差别的对文称为“对文2”。本文探析了“对文1”与“互文”、“连文”、“变文”、“对偶”的区别,认为可只把“对文1”作为专门的“对文”术语,“对文2”若在结构上与“对文1”相同,从训诂的角度出发,可以将其视为“对文1”,并可用以训诂、校勘。最后分析了对文的形成原因。本文研究的是“对文1”。第二章先是从形式、内容、语法等方面对《诗经》中的“对文”作出了具体规定。然后分类描写“对文”在《诗经》原文中的存在方式,分成单句对文、句间对文、章间对文以及篇间对文四类,每一类都按照同义对文、反义对文和类义对文的顺序分别加以统计分析。最后一章探讨了《诗经》对文的意义。《诗经》对文在训诂学、校勘学、构词方面和修辞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包诗林[3]2007年在《于省吾《新证》训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于省吾先生的系列《新证》,在二十世纪训诂学甚至整个训诂学史上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目前学界对此还缺乏具体而系统的专门研究。本文以于省吾先生的15部秦汉古书的《新证》为研究对象,考察其训诂体式、内容以及方法,并评判其在训诂学方面的成就与局限。《新证》属于考证札记体,涉及经书、子书等秦汉典籍15种,总共42卷,2309条(2518个句例),其中考释类2046例,校勘类480例。考释类中分驳非、证是、直接考释、释疑和存疑类,校勘包括校正文和校注文两类。本文重点研究考释类的2046例。《新证》的训诂内容有叁个方面:一是对于旧注的考察,二是对于词句的考释,叁是对于古书文字的校勘。本文从哲学观念、逻辑方法及专业方法叁个角度讨论了《新证》的训诂方法。专业方法又分两个层面:语言文字学层面和文献学层面。语言学层面的方法主要是从字形和字音角度揭示字际聚合关系、从文本的角度揭示语词的语义组合关系,文献学层面的方法包括征引传世文献考释典籍和征引出土材料考释典籍。《新证》的训诂成就体现在实践、材料、方法和理论四个方面。在训诂实践上,重新考释了2019个词、191个名物典制、145个词组和1270个句子,多为创立新说,发明新义;在材料上,把古文字学和考古学的最新成果运用于训诂实践;在方法上,继承了朴学传统,并成功地将“二重证据法”运用于古书考释;在理论上,进一步明确了地下材料与地上材料二者间的关系,认为二者有主辅之别。以于省吾先生为代表的二十世纪“训诂新证派”,据古文字材料和出土文物考释古籍,彻底地实现了训诂学在形训方法上由平面的字形系联到历史源流揭示的转变,这无疑是把传统的形训推进到更加理性的研究道路;通过地下材料与传世文献的相互印证,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将传统语文学的共时研究推进到现代语言学的历时研究。于省吾先生在训诂学上取得的成就,一方面得益于二十世纪上半叶国内的学术环境,同时也与其深厚的学养及事实求是的治学精神分不开。

钱慧真[4]2009年在《《周礼正义》所见孙诒让名物训诂研究》文中认为名物训诂是训诂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国最晚从周代开始就有了名物辨识工作,自《尔雅》起逐步形成了名物研究的传统模式,并在清代达到高峰。此后,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大量地下实物的发现,中国学者在继承传统学术方法的同时,把一些新的材料应用到名物训诂中去,结合考古实物、方言异俗和文献记载的考证,突破了传统上文献与文献之间循环操作的模式,将名物研究推进到现代名物学研究的阶段。孙诒让《周礼正义》正是产生于这学术研究新旧交替之际,在中国名物训诂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它达到了传统名物训诂的高峰并对现代的名物学有一定的启发。但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学术界对这样一部重要的名物训诂着作还没有做系统的研究,这不利于我们在总结前人学术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展开现代名物学的研究。本文以《周礼正义》为例,在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在新时代名物研究的背景下,对孙诒让名物训诂的方法和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进而对孙氏名物训诂的意义和不足予以分析和纠正。本文的研究意义:第一,有助于弥补当今学术界对于名物训诂和孙诒让学术研究的不足。第二,有助于总结清人训诂特别是名物训诂的价值和不足。第叁,为考古学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材料。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一,本文把现代考古学的成果应用到训诂学领域,试图在这种新的视野下审视孙氏的名物研究。这既是对孙诒让研究的重要补充,也是新条件下名物研究的一个重要探索。从选题到方法都具有一定开创意义和挑战性。。第二,本文通过孙诒让与郑玄、程瑶田历时共时的比较研究,总结了孙氏在名物训诂方法上的继承和创新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传统礼学名物训诂的总体特征及其未来走向。这种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开创意义。第叁,本文在总结孙氏名物训诂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其在词汇学、辞书学、考古学等各个学科的应用价值,扩展了往昔训诂学的研究领域。下面按章节顺序分别概述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得出的基本结论。第一部分即绪论,包括叁方面的内容:一,梳理从两汉时期到清代“叁礼”名物研究的历史脉络,总结名物研究在各个时代的特征。二,探讨孙诒让的生平和学术渊源,说明《周礼正义》的成书情况。叁,介绍与本文有关的研究现状、选题原因和意义、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即第一章,主要界定“名物”的含义,并对《周礼正义》中的物类系统做了统计说明。包括两方面:一,从文献材料出发,结合前人的注解,从所指和词性的角度对“名物”进行了界定:名物是属于某一物类的具体特定之物,它们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区别性特征;从语言的角度而言,它是音义关系在约定俗成中形成、为全民所普遍接受认可的名词或短语。二,通过这一“名物”的界定标准,我们对《周礼正义》的物类系统进行了划分,划定《周礼正义》一书中包括14类名物。这些名物的物类系统又有叁个方面的特点:层级性、系统性、普遍性。本文对名物的分类主要依据刘兴均所划定《周礼》的物类系统,但又有所不同。第叁部分即第二章,归纳和总结孙氏对名物名实关系研究的成就。主要包括叁个部分:一,对名物名称的研究。孙氏研究了名物的异名别称,不仅仅指出了异名的类别,还着重说明了异名别称为通名所没有的那部分内容,包括提供来源、揭示含义、介绍某些使用的条件和方法等,这些为现代专科性辞书的编纂提供了参考。孙氏分别从名物的形制、方位、色彩、功用等方面揭示了名称的来源,还从历史的角度说明了称名的演变等。二,对名物所体现的文化含义的阐释。主要是阐释了名物所体现的典章制度、思想文化、风俗文化等,把名物放在广泛的文化层面来辩物释名。叁,对于名实关系的总体观照。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欲得名先明物;一名多义,义义转换;欲求物名时代性,必求物实时代性;二重证据法完成了名与实的契合。孙诒让在名物训诂中严格遵守这四个原则,对名物的“名”与“实”作总体的观照,从而把名物训诂与一般词语训诂区分开来。他既将名物词视为“物”,在文化层面上辩物、识物、揭物,又将名物词视为“词”,以各种方法探究与词义有关的问题。在方法操作上达到了解物与释名的统一。第四部分即第叁章,孙诒让名物训诂对传统训诂方法的运用。主要包括五部分:一,以形索义方法的运用。孙诒让通过考察名物词的字形来解释名物。他指出并分析了名物词的诸种字形关系,对于名物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二,因声求义方法的运用。本节主要探讨了因声求义方法在明假借和系同族、探名原等方面的运用。叁,类比方法的运用。孙氏运用类比方法来诠释名物的形制、性质、功用、得名之由及其同族现象。运用类比手法,可以将复杂的语言现象用简明扼要的说解阐释清楚,收到言简意赅、鲜明生动的表达效果。四,“散文”、“对文”的运用。本节主要对孙氏在名物训诂实践中所运用的“散文”、“对文”情况进行了统计,总结其所涉及名物词的词义关系类型,并指出孙氏运用“散文”、“对文”与“通言”、“析言”的异同,进而彰显了“散文”、“对文”对名物训诂的意义。五,历史文献考证方法的运用。孙氏在训诂实践中广泛地征引文献资料来训解名物,从功能方面来说,他主要用文献材料来说明功用、描述形制、推说名原、沟通异称、辨析同义、归属类别、辨别字形、述说流变等,这样就对名物做了全方位立体性的诠释。孙氏征引文献亦遵循着对等性和贯通性的原则,使得这些文献材料多而不乱、杂而有序。第五部分即第四章,对孙诒让名物训诂的方法进行了共时历时的比较研究。主要包括叁部分:一,孙诒让与郑玄的历时比较研究。孙氏对于文字的辨析、声训的运用、名物沿革的考察、文献的征引等,都继承了郑玄名物研究的方法。他在继承这些方法的同时,又对其在训释内容、应用范围、使用方法等方面有了很好的扩展和总结。孙诒让与郑玄亦有不同之处:郑注重主要特征,孙疏重总体把握;郑注就此释此,孙疏推此及彼;郑注单一训解,孙疏系统勾联。二,孙诒让与程瑶田的共时比较研究。程瑶田最突出的特色表现在古实物的征引、方俗语的运用、语源学方法的使用等方面,这些突破了传统训诂的模式,确定了新的训诂范式,所以,程氏名物训诂创获颇多。孙氏相对于程瑶田,除了在征引文献上占优势之外,以上这些方法他都很少使用,所以,总体上显得保守,其名物训诂创获不多。叁,传统礼学的系统性演变及其分析。通过以上孙诒让和郑玄、程瑶田历时共时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出汉代到清代,名物训诂发生了系统性演变,我们对这种演变从叁个方面进行阐释: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总结从比较中所体现的传统名物训诂的总体特征;说明名物训诂的未来走向。第六部分即第五章,揭示了孙氏名物训诂的价值。包括叁部分:一,词义学价值。主要表现在叁个方面,首先对词义系统的研究。孙氏对词义的本义引申义系统、本义比喻义系统、类义系统等都有研究。其次,对词义发展规律的阐释。孙氏详细地阐释了词义在发展过程中扩大、缩小、转移、易位等诸种变化规律。最后,对义位的概括和总结。孙氏对词义义位的概括和总结对总结训义所提供的义位和分析义位变体,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二,辞书学价值。孙氏精辟的个案分析,对于辞书的编纂和修订有重要的价值,可以用来纠正辞书释义之误,鉴别书证用例及确定更早的词义出处。叁,考古学价值。孙氏的名物训诂为文物的定名、年代和性质的确定提供了文献参考,也为考古学提供了方法支持和理论指导。第七部分即第六章,揭示了孙氏名物训诂的不足。包括叁方面:一,方法运用保守。在本节中,我们运用出土实物来验证孙氏对于“钲”、“象尊、鸡尊”、“觚、觯”、“绛衣”等名物的训解,发现孙氏沿用古人说法为非,指出了由于其方法上的保守而造成的结论上的偏误。二,对音义关系认识不准确。孙氏在训诂实践中引用《释名》217次之多,对于《释名》中滥用声训的现象缺乏辨析。再者,对于同一名物的训解,如果和王念孙比较,亦可见其因为音韵学基础的薄弱,对于音义关系认识得不准确,而在训释上略显粗疏。叁,理论体系匮乏。他对训诂术语缺乏统一的审视,使用了许多异名同实的术语,对于某些术语涵义的理解也不够准确。再者,对传统训诂方法缺乏理论的总结,如果将其与段玉裁、章太炎进行比较,亦可见其在理论总结上的薄弱与匮乏。这方面的不足也是中国传统学术常见的局限之一。结语:对全文的研究思路、研究重点、研究难点进行了总结,并说明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及其今后努力的方向。

陈伟[5]2017年在《《香草校书·诗》训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于鬯是晚清着名学者,《香草校书》是其校释经书的代表作,其中有八卷是对《诗经》的研究。但《香草校书·诗》在《诗经》研究史上未得到相应的关注和评价。本文从训诂学角度对《香草校书·诗》进行全面研究,总结其训诂术语、训诂内容和训诂方法,分析其训诂成就、训诂特点,并对于鬯训诂失误例加以驳正。文章共分为七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于鬯生平及《香草校书》,概述目前学界对其研究情况。重点说明《诗经》语言学研究现状,并明确选题的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为“《香草校书·诗》训诂术语研究”,将《香草校书·诗》中的训诂术语分为辨字术语、释词解句术语、校勘术语叁方面进行论述。第二章为“《香草校书·诗》训诂内容研究”,从辨正用字、解释词义、分析句读、串讲文意、说明修辞、校勘文字、考证名物、制度、地理与史实七方面对《香草校书·诗》训诂内容进行分析。第叁章为“《香草校书·诗》训诂方法研究”,广泛收集训诂材料,全面论述于鬯在《香草校书·诗》训诂中体现出的音义观、语法观、文例观及校勘方法。第四章为“《香草校书·诗》训诂成就及特点”,举例论述《香草校书·诗》训诂成就,同时总结出《香草校书·诗》训诂特点,一是训诂内容分布不均,重视词语训诂;二是训诂方法多样,重视以声音通训诂;叁是广引考证,博采众长,重视时贤之说;四是一条多解,慎言定论。第五章为“《香草校书·诗》训诂失误例析”,从滥言通假而误训、偷换概念而误训、不明文意而误训、不明古注而误训、不明校勘而误训五方面对于鬯训诂实践中的可商榷之处进行辨正。结语部分主要总结《香草校书·诗》的训诂方法、训诂特点,概述于鬯训诂成就及不足,借此引起学界对于鬯训诂成果以及晚清训诂学的关注。

卞仁海[6]2007年在《杨树达训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杨树达训诂远绍乾嘉段、王,近被时彦乡贤沾溉,又受西方语源学影响,取得了很大的训诂成就,被时人称为“神州训诂学第一人”,但相关的研究并不理想。本文第一次系统、深入研究杨树达训诂的理论和方法、成就和局限,以期说明处于语言学转型时期的杨氏训诂的特点,并通过杨氏训诂材料的整理,为当今的语源、训诂研究在理论、方法上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以杨氏形义观、音义观、语义观及其在训诂中的运用作为阐明杨氏训诂的主体;以杨氏的语法修辞观及其在训诂中的运用说明杨氏训诂虚实兼治的特点;通过和章太炎、沈兼士、黄侃等叁者的比较,说明杨氏训诂的时代共性和个体特征;从古籍整理、辞书编纂和文史研究等叁方面举例说明杨氏训诂的应用;最后从形义之学、音义之学、语义之学、虚实兼治、专书训诂等五个方面概括了杨氏训诂的成就,并从宏观角度指出杨氏训诂的局限、以札记的形式从微观上提出了本文的商榷意见。全文分“绪言”等九个部分,约20万字。

齐芳[7]2015年在《《荀子集解》训诂研究》文中提出王先谦的《荀子集解》是汇集了唐杨倞注及清人十五家注解的集大成之作,是《荀子》注本中最详尽和完善的注本,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一次全面总结。本文从训诂学的角度对《荀子集解》进行研究。绪论介绍《荀子》语言研究状况、本课题的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及本课题的重点及难点。第一章《王先谦与<荀子集解>》。本章包括王先谦的生平简历、《荀子集解》内容及写作原因。第二章《荀子集解》的训诂体例及术语。本文对《荀子集解》的体例从编排体例和释义体例两方面进行了分析。王先谦所运用的训诂术语很多,根据上下文语境及其在注释中的主要作用,笔者将之分为解释词义的术语、疏通句子的术语、分章析句的术语、说明文字通假的术语、拟音的术语、说明修辞手段的术语和表示意见的术语七个方面。第叁章《荀子集解》运用的训诂方法。论文所运用的方法有以形索义、因声求义、据引辞书和古注、通语法、审文例、归纳通例和考异文。论文主要参考了陆宗达、王宁《训诂方法论》和郭在贻《训诂学》中对训诂方法的论述。第四章《荀子集解》对各家之说的继承与校补。继承和校补主要从文字关系界定、词汇意义诠释、句读叁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五章《荀子集解》在训诂学史上的地位。训诂成就:旁征博引,兼采众家所长;运用众多的训诂方法;利用校勘,择善而从;善于裁断,匡正并补注;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训诂不足略作说明。

蔡梦麒[8]2011年在《浅谈训诂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充分利用训诂的原理和方法,能够收到较大的效益。从训诂的角度考察语文教材中的古文注释,能使教材编写更加完善,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加精良的范本。在教材基础上,适当运用训诂学的有关成果和方法指导文言文词语教学,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训诂学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把握文言文学习规律。

程艳梅[9]2007年在《《读书杂志》专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读书杂志》以札记的形式,汇集了王念孙研究古籍的成果,荟萃了传统语言文字研究的诸多精华,其用力处有二:一为训诂,一为校勘。本文选择《读书杂志》为研究对象,在前贤时修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专题研究的方式,选择出《读书杂志》的体例、引书、类比手法的作用、训诂术语以及校勘五个专题。针对每一个专题,首先搜集《读书杂志》中有关该专题的用例,力争做到穷尽。经过爬梳整理,进而从中选取典型例证,进行总结和阐发。在研究中,尽量将对象置于历史发展过程中,并尝试结合现代语言学理论的有关思想,综合相关知识,力图有一些新的较为深入的探索,以求能较全面地反映《读书杂志》的价值,为人们进一步借鉴和发扬王念孙的优秀成果提供翔实的资料。论文共分六章,其中第二章至第六章是中心内容。第一章是绪论,概述了《读书杂志》的成就和先行的研究成果,同时也简要介绍了《读书杂志》专题研究的方法、内容和意义。第二章简要介绍了札记体式的历史和清代札记体式繁荣的原因,重点总结了《读书杂志》的内容、条目构成以及条目之间的关系。同时以《读<管子>杂志》为例,归纳出夹注的5种主要作用,以体现夹注的价值。第叁章以《读<史记>杂志》为例,总结了《读书杂志》引书的数量、名称,概括了引书的内容和作用,分析了引书的特点,充分肯定了《读书杂志》重材料、重证据的作法。第四章在穷尽统计的基础上,从说解文字、说明词语、分析句子、辨析特殊的文献表述、其他这五个方面,详细剖析了《读书杂志》“类比手法”的运用,展现了王念孙对这种训诂方法高超而娴熟的驾驭技巧,加深了对“类比手法”作用的认识。第五章分析总结了训诂术语“相对为文”、“对文”、“文同一例”、“犹”的内涵、类型、作用等,同时指出了《读书杂志》在使用术语“对文”时的不足之处,辨析了术语“犹”类比用法和一般用法的异同。第六章从《读书杂志》对后人妄改古书之原因的说明和对前人注释的匡正(以颜师古《汉书注》为例)两个方面,总结和探讨了《读书杂志》的一些校勘内容、成就和方法。

党代莉[10]2011年在《《毛诗正义》训诂术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术语是一门学科体系是否完整规范的重要标志,术语的精确程度,使用情况,能清楚地反映这门学科所处的发展阶段。训诂学的术语也是如此,它的准确性及使用情况就可以反映训诂这门学科的发展状况。因此,对训诂术语的研究,是训诂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唐代是训诂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专书的训诂资料又最能具体真实地再现训诂学家的训诂实践。因此,本文选取了唐代最有代表性的义疏学专着《毛诗正义》作为研究对象。全文共分叁章:第一章对《毛诗正义》训诂研究的情况做了概述,说明《毛诗正义》训诂术语研究的意义,并确定了训诂术语界定的标准。第二章重点讨论《毛诗正义》中的60个训诂术语:言、谓、犹、犹言、对文、散文、通言、异名、别名、别言、文势、文次、倒文、比、兴、变文、互文、省文、重言、韵句、兼言、并言、连言、共文、足句、协句、便文、甚言、直言、反明、举言、婉文、逆言、长读、为义、不为义、XX之称、XX之名、XX之辞、辞、语辞、语助、助句辞、貌、状、然、体、用、衍、误、谬、异文、文同、未闻、未详、断章、破字、易字、字虽异,音义同、古字通用。根据其功能将它们分为五大类:释义、辨析词义和训释文意的术语,解释修辞的术语,说明语法的术语,校勘术语,说明音义关系的术语。逐个探讨了这些术语的用法和功能,指出了它们的区别和联系。第叁章讨论了《毛诗正义》训诂术语的成就和局限。

参考文献:

[1]. 对文训诂之考察[D]. 李艳. 宁夏大学. 2003

[2]. 《诗经》对文研究[D]. 张巧云. 山东师范大学. 2008

[3]. 于省吾《新证》训诂研究[D]. 包诗林. 安徽大学. 2007

[4]. 《周礼正义》所见孙诒让名物训诂研究[D]. 钱慧真. 山东大学. 2009

[5]. 《香草校书·诗》训诂研究[D]. 陈伟. 山东师范大学. 2017

[6]. 杨树达训诂研究[D]. 卞仁海. 暨南大学. 2007

[7]. 《荀子集解》训诂研究[D]. 齐芳. 西北师范大学. 2015

[8]. 浅谈训诂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J]. 蔡梦麒. 课程·教材·教法. 2011

[9]. 《读书杂志》专题研究[D]. 程艳梅. 南京师范大学. 2007

[10]. 《毛诗正义》训诂术语研究[D]. 党代莉. 西北师范大学. 2011

标签:;  ;  ;  ;  ;  ;  ;  

对文训诂之考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