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紫兰园一期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论文_葛贺威

摘要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应用到无锡紫兰园一期项目,该系统冷热源取自于地下,通过热泵主机换热后送至新风机房板换,最后送至末端,末端为毛细管辐射系统。同时末端配有置换新风,新风取自于室外,通过双冷源调湿机组过滤、除尘、调湿送至户内,末端属于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该空调系统具有高舒适度低能耗特点和优势,同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 毛细管辐射系统 ; 热泵机组; 双冷源调湿机组

1工程概况

1.1 建筑基本情况

无锡紫兰园一期项目,位于无锡市新吴区飞凤路与锦鸿东路交汇处。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为5.1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2.2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7.7万平方米,含幼儿园0.4万平方米。

1.2建筑所在地的气候条件

无锡市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季,夏季天气炎热多雨,冬季受冬季季风控制,春季天气多变,秋季秋高气爽。常年平均气温16.2℃,降水量1121.7毫米,雨日123天,日照时数1924.3小时,一年中最热是7月,最冷为1月。

项目所在地的室外设计参数可以参见表1-2。

表1-1 室外设计参数

1.3、ISO7730国际热舒适环境标准

室内有效温度:供暖 20~24℃(1.2 Met 1.0clo),供冷 23~26 ℃(1.2 Met 0.5clo),冷风感DR<15%;气流速度0.3m/s以下;窗户的冷辐射温差<10℃; 顶棚的冷辐射温差<8℃;脚踝与头部垂直温差<3℃;室内相对湿度30%~70%

1.4、为实现高品质的人居环境,本住宅小区采取以下设计参数

2、系统设计

2.1空调系统的确定

根据当地气象条件、房屋结构形式及保温性能、室内温湿度及洁净度的要求,无锡紫兰园项目采用土壤源热泵作为冷热源,毛细管顶棚辐射和双冷源调湿新风作为末端系统,从而满足室内环境的要求。

2.2 冷热源的确定

项目所在地冬冷夏热,冬季阴冷,夏季潮湿,该项目按照最大负荷设计。由于冬夏季负荷不平衡,在该工程中,生活热水由热回收机组供应,电锅炉进行辅助,增加从地下的取热量,缓解这种冷热不平衡的状况。

2.3土壤源热泵系统的原理及特点

土壤源热泵利用地下浅层土壤温度常年保持在10-20℃左右的特点,通过地埋管内的水介质,与土壤进行闭式热交换,通过输入少量的高位能,将低温位能向高温位能转移。冬季把土壤中的地位能源作为热源,从地下取出来供给室内采暖,夏季从土壤中取出冷源,同时把室内的热能释放到土壤中,配以冷却塔辅助散热。

2.4空调末端系统的确定

2.4.1 毛细管辐射系统

毛细管末端辐射承担室内显热负荷,冬季毛细管向室内辐射热量,夏季毛细管向室内辐射冷量。由于毛细管辐射面积大,传热速度快,因此传热效率高。此外,该系统的主要优点具有高舒适性,毛细管辐射无杂音,保证室内恒静,且毛细管管径只有3.5mm左右,在室内布置灵活,在室内顶面和墙面采用粉刷石膏覆盖即可,不会占用太多的空间。

2.4.2组合式双冷源新风末端系统

该项目采用组合式双冷源新风机组,其设备集除湿、加湿、热交换和再加热功能为一体,设备采用冷冻调湿技术,通过显热交换,表冷器等调湿,实现对空气湿度的调节。机组无需额外的辅助设备,且方便后期维修。充分利用热泵系统产生的冷量和热量,能源利用效率高,机组COP高,采用独特的全热回收装置,高效回收排风能量。通过再热功能空气被处理到要求的送风点,始终维持室内环境控制要求。

夏季工况,高温潮湿的新风经过初校过滤后,通过空气板式换热器,在板式换热器中新风和回风进行显热交换(回风通过加湿器加热降温),新风被初步降温除湿,然后进入表冷段,直膨段中进一步降温、除湿,最后经过再热段达到送风状态点。回风系统中,回风经过板式换热器,中间经过加湿器加湿与新风换热,回风被加热加湿,进入冷凝器段加热,最后经排风机排到室外。冬季工况,低温干燥的新风经过初效过滤后,通过空气板式换热器,在板式换热器中新风和回风进行显热交换(双板换加湿器不开启),新风被初步加温,然后进入热水盘管段进一步加温,最后经过加湿段经过加湿达到送风状态点。回风系统中,回风经过板式换热器,回风被降温,最后经排风机排到室外。

过渡季节,新风与回风在板式换热器中新风和回风进行显热交换,实现回风热回收功能,风机通过变频调节风量,给室内送新风,排掉一部分回风,保持室内空气品质。

2.4.3地板式置换送风系统

该项目新风送风方式,采用下送上排的置换送风方式。为了保证室内空气洁净度,室外新风处理后经管道到初效、静电除尘及中校过滤,通过室内的送风口送入室内各房间。每个房间装有回风口,在室内风压作用下,新风湖被逐渐抬升,然后从房间上部的回风口排出去。室内的人员由于没有温差、风压的影响,感觉更舒适自然。回风通过每户的总回风口排至全热回收机组,经过能量回收后排至室外。

2.4.4空调输配系统

根据建筑物规模,考虑循环距离、末端的循环温度、输配系统投资、输配系统运行能效及整个系统的综合能效等要素,按照每栋楼单独换热装置,减少换热装置到末端水流量过大,小温差循环系统的循环距离,从而减少动力设备能耗,冷热源到换热器的循环系统采用大温差,小流量。

该项目空调水系统采用大温差输送传热介质,避免小温差造成输送管路管径的变大,动力设备的耗能的增加。并且输配设备选型设计为变频调节,减少输配系统的能耗,提高系统综合能效,确保系统经济合理,节约能源。

3、结论

该空调系统室内末端形式解决了常规空调的一些问题,比如分体机冬季供暖造成室内干燥,室内风机夜晚产生的噪声等问题。能源取自于地下,属可再生能源,机组效率高,末端温湿度独立控制,保证室内高品质环境要求,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从长远考虑,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值得投资建设。

参考文献:

[1] 刘宪英,丁勇.地源热泵及其设计方法

[2] 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M].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 APlocate User Guide. Apache Weather & Site Editor-<Virtual Environment> 5.8[M],2010

[4]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366-2005

[5] 刘晓华,江亿.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6] 张涛,刘晓华,张海强,江亿,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设计方法[J].暖通空调,2011,41(1):1-8

论文作者:葛贺威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  ;  ;  ;  ;  ;  ;  ;  

无锡紫兰园一期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论文_葛贺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