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论文_邢立霞

水利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论文_邢立霞

乐陵市水务局 山东德州 253600

摘要: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利工程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混凝土是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材料,但是混凝土的结构较为特殊,很容易就会生成裂缝现象,一旦出现裂缝就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必须要对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进行控制。本文就水利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展开探讨。

关键词:水利施工;混凝土裂缝;防治

引言

混凝土是水利工程施工的主要原材料,水泥具有水化反应的特性,在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很难从根本上得到规避,只能通过相应的技术和措施来进行防治,我国对此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1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类型

沉降裂缝。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出现路面断裂情况,或者由于外部环境、气温影响使路面具备较大的抗拉强度,收缩性能差,导致裂缝问题加剧,严重干扰水利工程性能及质量。荷载裂缝。当混凝土构件表面承载重量远远超出自身承载力范围,会损坏路面,产生荷载裂缝。同时,外部气温不同,混凝土材料变化各异。因受环境、温度、荷载量等多重影响,出现反射裂缝,直接破坏混凝土材料表层。非荷载裂缝。该裂缝类型又可被细分为横、纵、网状裂缝。倘若原材料对温度过于敏感,混凝土内外温差大,便会出现横向裂缝,导致水利工程水泥浆脱落,使用寿命短。而纵向裂缝多发生在填方路基上。网状裂缝形态复杂,使路面呈现大小不一的混凝土块形式,如果不在第一时间修补,会出现坑槽问题,或者路面过于松散。

2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原因

2.1温度差异

最近几年水利工程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有了大幅度提升,水利建设项目也越来越多,混凝土材料类型更是五花八门,这对施工技术有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混凝土材料在施工中应用时容易发生水化热问题,表面温度和内部温度存在巨大的差异,混凝土在温度差异影响下,将容易产生渗透与冻胀等方面的压力,这样裂缝必然将产生。

2.2混凝土构件受力原因

水利工程实施过程复杂,倘若忽略混凝土构件的受力特点及荷载情况,会导致混凝土荷载能力与实际需求不符。当荷载过大,超出混凝土构件承受范围,便会出现裂缝。具体工程实践中,吊装和运输混凝土时,吊点及支撑位置选择不当,吊装混凝土构件时,振动或冲击过大,都会损坏构件。混凝土构件受力设计不合理或控制不当,仅追求施工进度,操作过程不合理,导致混凝土构件超载严重,其安全性受到严重威胁。

3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防治途径

3.1合理选择施工材料

混凝土中的原材料包括:砂石、水、粗细骨料、水泥等,将以上材料按照相应的配合比制作,就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应用的混凝土材料,由此可知,混凝土制作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水利项目的最终质量,因此必须要合理选择施工材料。考虑到水利工程项目的特殊性,因此选择水泥材料时,应该选择抗腐蚀性较强、抗渗透性较强的水泥材料,普通硅酸盐水泥材料就符合这些要求,此外欧通硅酸盐水泥还具有较高的耐寒性,可以应用在气温较低的环境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在使用水泥时,必须要对水泥的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要尽可能地降低水泥用量,还要根据混凝土结构强度选择水泥前度,骨料的选择和材料的配比也十分重要,只有如此,才能保证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3.2科学防治温差裂缝

水泥水化热原因使混凝土在较短时间内出现严重的水分流失情况,产生裂缝。对于这一情况,需要在采购环节对混凝土原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优选发热量低的水泥材料。倘若施工季节为夏天,通过在搅拌过程中加入冰块对混凝土进行降温处理。或者,借助水管进行水循环降温。该过程中,依据水利工程施工要求及具体工程情况,科学选择搅拌技术,在浇筑过程中,使混凝土散热面积增加,加快内部水分散发速度。冬季施工过程中,更要注重外界温度变化,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环境,既要确保温度适宜,又要时刻保持通风。

3.3严格控制施工过程

在保证混凝土制作材料和配比科学的基础上,还要严格控制施工过程,尤其是振捣施工,必须要严格按照标准振捣施工顺序进行,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的振捣的时间和间距,还要根据混凝土的情况,有选择的使用二次振捣方式,大部分混凝土材料中含有大量的粗大骨料,通过二次振捣可以消除混凝土中的粗大骨料和多余的水膜,继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在此基础上,混凝土结构出现塑性裂缝或者沉陷裂缝的概率就会降低。除了振捣施工之外,浇筑混凝土施工也会对混凝土的强度造成影响,因此要对浇筑速度、浇筑高度、浇筑温度进行严格的控制,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需求进行控制。比如,在模板浇筑施工阶段,要对模板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模板出现位移或者变形,就要立刻停止施工,并且采用相应的修复手段,恢复模板。

3.4确保混凝土受力科学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依据实际工程情况,对施工过程及工程现场进行严格管控。吊装、运输混凝土构件时,要全面落实各项保护工作,以免出现振动、破坏情况,而吊点和支撑点的选择也应合理,以免出现误差,从根本上规避混凝土裂缝问题。除此之外,还要严格管理混凝土浇筑过程,无论混凝土浇筑、振捣工作,还是压实、养护过程,都要确保流程准确,符合设计要求及强度。工程竣工之前,禁止人为踩踏或堆放杂物,最大程度保证混凝土构件质量及安全。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还应兼顾进度问题,任一工序的执行都要按照标准进行,避免出现因过度追求工期、进度,出现快速拆模或者养护不当的情况。

3.5治理产生混凝土裂缝的措施

3.5.1表面覆盖法

表面覆盖法是混凝土裂缝治理方法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这种方法就是借助特质薄膜来修补混凝土裂缝。以某水利工程为例,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首先使用钢丝刷将裂缝表面打磨清理干净,然后等待裂缝表面彻底干燥后,采用树脂对表面进行填补,必须要把表面的气孔完全填补干净,然后在使用塑料薄膜覆盖到裂缝表面上,以此加固裂缝。表面覆盖法中还可以使用彩布条等材料覆盖裂缝表面。

3.5.2充填法

通常要应用于宽度超过0.5mm的裂缝中,需要沿着裂缝将U形、V形槽凿出来,槽顶宽为10cm,将密封材料填入槽内。嵌缝材料沿槽宽度可以随意变化,裂缝发生后引起张拉变形,这样无法将嵌缝材料拉开。

3.5.3注入法

注入法顾名思义就是在裂缝中再次填充浆料的方式,这种方式借助真空吸入法或者灌浆法实践,但是后者适用于宽度较小、深度较深的混凝土结构裂缝中,灌入的浆料一般为甲基丙烯酸甲酷液、环氧树脂浆或者是水泥等,借助这些浆料的特殊性,起到固化的作用,以此加固裂缝。而前者主要是借助真空泵设备抽取裂缝中的空气,以此让裂缝内部处于真空,在将浆料灌入,真空吸入法中常用的浆料有:弹性聚氨醋浆材、普通环氧浆材、水泥浆料。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到原材料、工期、施工环境等诸多内容,稍有不慎,便会产生混凝土裂缝问题,影响整体工程质量。施工单位和一线施工人员要立足实际水利工程情况,深入研究混凝土裂缝类型及产生原因等,从多个方面加以防治,优化水利工程施工过程,如期完成水利工程施工任务的同时,减少各类混凝土裂缝问题,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保障水利工程整体施工效益,提高我国整体水利工程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徐辉.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7,46(09):34+40.

[2]莫智明.刍议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J].建材与装饰,2017(24):274-275.

论文作者:邢立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  ;  ;  ;  ;  ;  ;  ;  

水利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论文_邢立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