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盈科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
摘要: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影响因素及控制策略进行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影响因素;控制策略
一、前言
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工作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而且是贯穿工程的整个过程,一旦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工作出现问题的话,势必会造成建筑工程造价过高,甚至资金浪费的现象。而通过全面、有效的工程造价控制,能够保证投资估算编制的准确性,并确保工程项目投资能够在各单位及各工程项目之间进行合理调拨及分配,有效的发挥出估算的重要作用,降低建筑工程的成本费用,确保投资效益实现最大化,更好的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影响因素及控制策略进行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1)忽视前期工程的造价控制。当前在各项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设单位往往更重视项目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而对建筑项目前期阶段的造价控制较为忽视。在工程施工阶段,对施工图预算进行审核,并对建筑工程价款进行结算等,对每一个环节的成本都实施严格的控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工程前期造价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体工程造价控制的效果,因此尽管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多好,但也只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2)招标与投标市场机制不完善。目前,在工程招投标市场建设当中,招投标市场管理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漏洞让一些企业有机可乘,为了中标经常会不择手段,严重扰乱了招投标市场秩序,破坏了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招投标市场管理体制的滞后,让不法竞标行为钻了漏洞,导致建设单位标底失控,阻碍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规范和良性发展。
(3)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单一。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是工程投资最大的阶段,也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点阶段。然而在实际施工当中,多数施工单位将精力都集中在施工进度以及质量安全的控制上,而对于造价管理大多方式单一,即分散式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显然无法满足当前的施工要求,在施工阶段会造成工程量以及材料等变更,影响工程造价的管理,并使造价管理工作更为繁杂。
(4)建筑工程工期结算问题。工程结算是工程造价最后一个阶段,而在实际
工程结算中,结算数目往往会出现一些出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在工程造价管理当中,对于特种材料的价格估算过高,由于部分施工单位对于一般的建筑材料采用信息价不满意,经常会对特种材料进行各种挑剔,而且对于施工中的主材料的材质以及型号都不明确,导致结算时出入较大。二是少数施工单位进行工程结算编制时自行添加工程类别取费标准;三是部分施工单位为获取更多利益,采取不法手段提高工程造价也时有发生,例如,高套定额单价、多计算工程量等。
三、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影响因素的控制策略探讨
(1)加强工程前期投资决策阶段的控制。投资决策是建筑工程项目基础中的基础,为工程后续各个环节的实施提供了先导和铺垫。投资决策是否正确、科学,直接决定着工程造价的高低以及投资效益的大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影响投资决策阶段造价管理的因素有:工程地点、施工工艺、施工设备和工程配套设备选择等,因此,要对投资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进行合理控制与管理:一是详细收集建筑工程的相关基础资料,确保真实、可靠、准确,杜绝估测和推断;二是要对建筑市场中相关的工程项目,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并分析其优劣势,全方面考量工程造价对建筑工程质量与效益的影响;三是通过对建筑工程的基础分析、技术分析、效益分析和债务偿还能力的分析,对建筑的施工进行财务评价,衡量建筑工程在财务上实施的可能性。
(2)加强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设计阶段是对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经济性和可行性进行确定,通过反复论证和比较,使整个设计方案达到科学、合理,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上,降低工程投资成本。首先,要建立科学严谨的审核制度,加强对编制单位、编制人员、编制概算的审核,加强业主、设计师、造价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其次,确定投资估算的目标,科学合理的进行造价控制,利用价值工程对设计方案进行限额设计和评估;最后,加强对设计方案的估算与设计、施工图预算编制的控制与审核。
(3)规范招投标制度。在进行招投标时,首先应当严格的按照国家规定的制定,然后根据招投标文件,以及合同、编制格式、技术规定,同时也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实际的勘察和测量的工作,从而科学性的编制招投标文件,以及工程量和建材市场价格的掌握,合理的进行报价,在报价的同时,不仅要考虑到其市场因素,还要充分的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对手的经济实力、经济利润等,从而更好的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
(4) 加强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施工阶段是设计图纸变为实际建筑的过程,需要监控整个工程并对需要变更的工程进行严格把关。建筑企业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审核管理,构建项目成本责任制,并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加以完善,严格禁止隐蔽工程量现象的出现,将造价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尽一切可能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同时聚焦于施工现场签证变更的造价审核,规范、整顿现场签证行为,保证三方签证制度能够彻底落实。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要进入施工现场逐步收集现场签证变更的情况,根据流程实行统一编号管理的方法规范变更签证。可以运用成本差异考核的方式来及时发现并规避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之间出现的差异,实行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全方位、全过程动态性管理。建筑企业也需要做好对施工阶段的合理规划,弄清施工高峰和施工低谷,合理安排施工人员,避免人才资源的浪费,合理控制造价。同时也需要做好对工程进款的妥善管理,确保企业建设资金链的完整性,避免因资金管理不善引起的造价波动状况的出现。
(5)工程项目竣工结算审核阶段的造价控制。造价工程师在此阶段要认真仔细的审核,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好最后的造价控制。一是准确计算工程量。工程量的多少是工程造价计算的基础,也是易发生多计工程造价的环节。在此阶段,要求审计人员具备较高的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除了掌握工程量的相关计算规则外,还需对于工程的设计及施工都需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保障工作质量,提高工程量审核的准确性;二是提高计价的准确性。预算人员要具有高度责任感,主动深入了解和把握建材市场行情,对于特殊材料要进行市场询价,掌握动态价格。同时重点对材料价格的合理性进行审核,避免施工单位提高价格;三是审核各类记录、经济签证、设计变更等的真实性。推行工程结算复审制度和工程尾款会签制度,从另一层面确保竣工结算的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控制工程造价除了要降低投资成本外,更重要的是督促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密切合作。对建设工程项目造价实施有效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对项目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项目招投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进行管理,即全过程造价管理,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得以实现,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孙强.试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2(7):182.
[2]杨露.试论如何有效控制建筑装饰工程造价[J].自然科学:文摘版,2015(11):00289.
[3]钟玲,张月鹏.试论如何对建筑装饰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J].建筑?建材?装饰,2014(17):126.
论文作者:邓景添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6
标签:阶段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论文; 造价论文; 工程量论文; 招投标论文; 《建筑模拟》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