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医辨证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论文_徐高峰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论文_徐高峰

黑龙江省大庆康复医院 163712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中医辨证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12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应用中医辨证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吡拉西坦片和华佗再造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较好,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中医辨证;中风偏瘫;疗效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n apoplectic hemiplegia.Methods 120 cases of apoplectic hemiplegia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6 to March 2017 were selected,and their clinical data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each of which was divided into 60 cases.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method,and the control group should be carried out with Piracetam Tablets and Hua Tuo reengineering pills.Treatment,compare the two groups of curative effect.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apoplexy hemiplegia by TCM is effective,and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the patients have been improved obviously,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stroke hemiplegia;curative effect

患者一侧的上下肢、舌肌下部、面肌无法正常运动的症状为偏瘫,该症状常见于急性脑血管病患者[1]。尽管部分患者肢体仍能活动,偏瘫的程度较轻,但是患者的步态以及相关动作均受到较大的影响,患者下肢不可弯曲,上肢不能伸直,走路时下肢会划圈,生活质量严重下降[2]。本文对中医辨证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进行观察,选取我院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因脑溢血、脑栓塞、脑血栓等脑血管意外而致偏瘫。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53~80岁,平均年龄(64.31±10.12)岁,瘫痪时间6~20个月,平均瘫痪时间(10.59±3.27)个月,并发糖尿病31例,并发高血压47例,有语言障碍51例,有意识障碍14例,全瘫19例,轻瘫或不完全性瘫痪41例,肌张力减弱15例,肌张力增大45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照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52~83岁,平均年龄(65.29±10.43)岁,瘫痪时间7~22个月,平均瘫痪时间(12.29±3.65)个月,并发糖尿病患者29例,并发高血压45例,有语言障碍者49例,有意识障碍15例,全瘫17例,轻瘫或不完全性瘫痪43例,肌张力减弱19例,肌张力增大41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瘫痪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应用中医辨证方法进行对症治疗:气虚血瘀引起偏瘫的患者使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药方,蜈蚣3条、全虫10 g、鸡血藤30 g、红花6 g、桃仁10 g、地龙10 g、赤芍12 g、川芎8 g、当归10 g、田三七3 g(研末冲服)、黄芪30 g,主要是下肢瘫痪者加牛膝,主要是上肢瘫痪者加桑枝,临床症状未明显改善的患者加水蛭;阴虚风动引起偏瘫的患者使用天麻钩藤饮加减药方,红花5 g、豨签草15 g,僵蚕、全虫、当归各10 g,川木瓜、忍冬藤、丝瓜络、地龙、钩藤、桑寄生、生白芍各20 g,怀牛膝(先煎)、丹参各、毛冬青、石决明各30 g,口苦、心烦加知母、黄柏,头痛、头晕加牡蛎、龙骨。两种药方均水煎服,1剂/d,分两次服用。对照组应用吡拉西坦片,3次/d,0.8 g/次,华佗再造丸,2次/d,8 g/次。所有患者连续治疗2个月。

1.3 疗效判定标准

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有效: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显效: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肌力>3级,患者基本可自理日常生活;基本治愈: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消失,肌力>4级,可自理日常生活。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脑血管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相关调查研究指出,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高达150万,且大部分存活患者均存在各类后遗症,其中偏瘫发生率为80%[3]。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瘫后,其肢体运动功能异常,无法正常地进行日常活动,不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较大的压力,还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4]。因此,恢复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治疗方法对偏瘫患者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医辨证治疗偏瘫的疗效较好。中医理论中,中风是患者气虚血亏,肝肾阴虚,筋脉失养,血溢脑脉或瘀痹、痰、火、风阻滞脑部血脉而引起的疾病。中风起病急,患者会突然昏倒,且多表现为偏身麻木、语言障碍、口歪眼斜、偏瘫等症状。患者中风存活下来后,会出现多种后遗症,大部分患者表现为偏瘫。而中医治疗中风偏瘫主要用祛风、化痰、通经络、滋阴潜阳的方法进行治疗[5]。偏瘫是标实而本虚之症,治疗重点在于改善本虚症状,本虚多为阴虚、气虚。因此,针对不同致病原因而引起的偏瘫,应采用不同的药方进行对症治疗。阴虚风动导致患者偏瘫应用天麻钩藤饮加减药方,该药方具有清热活血、熄风平肝、补益肝肾的功效。气虚血瘀导致患者偏瘫使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药方,该药方具有活血、通经络、补气的功效。前者药方多加滋阴之物,后者药方多加补气养血之物。总之,中医辨证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韩守峰.中风后遗偏瘫症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21(22):160-161.

[2] 陈 鸿,沙碧源,张丽荣.高压氧疗、中医辨证综合疗法治疗早期脑卒中偏瘫78例[J].中国医药导刊,2011,15(08):1291-1293.

[3] 顾荣红.研究中风偏瘫患者在中医左右辨证分型的相关性[J].中国卫生产业,2011,17(Z4):105,107.

[4] 刘 丽.中医辨证施护对脑中风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20(35):8614-8615.

[5] 杜小正.何天有学术经验总结与“三位一体”针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

论文作者:徐高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

标签:;  ;  ;  ;  ;  ;  ;  ;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论文_徐高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