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226001
【摘 要】目的:探究电话随访对初诊白血病化疗患者的心理状态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6月住院白血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抽选6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病例数各3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常规护理+电话随访,对比2组白血病患者的护理后SAS、SDS、QOL-C30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性较大:P<0.05。结论:电话随访对缓解初诊白血病化疗患者而言,应用效果较高,值得推荐。
【关键词】电话随访;初诊;白血病;化疗;心理状态;生命质量评价量表
白血病是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往往需要接受长期化疗,但是化疗不仅费用较高,而且还会产生毒副反应,导致患者心理上产生极大的压力。很多患者没有勇气再次面对化疗,导致治疗效果显著下降[1]。本文中,针对本院收治的初诊白血病化疗患者进行研究,探讨电话随访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方法
1.1 资料
对本院2016年9月-2017年6月收治的初诊白血病化疗患者进行研究(收集病例数60例),将其按照不同的护理模式随机性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电话随访),各组数均为30例。
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范围20-65岁,平均年龄:45.5±5.9岁。
观察组中,男19例,女11例,患者年龄范围:21岁-64岁,平均年龄值为:45.7±6.0岁。
对比这2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并无较大的差异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服务,即当患者出院时,对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生活指导,对患者进行自我护理指导,通知患者下次化疗时间等,患者出院以后不给予电话随访,再次入院时间让患者填写SAS、SDS评分表。
观察组患者以上述条件为基础,在患者出院后给予电话随访,每周定期随访一次,与患者保持良好的联系,并关心、问候患者,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友谊。当患者再次入院时,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2]。
1.3 观察指标
采用SAS、SDS自我焦虑、抑郁评分量表调查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采用QOL-C30(生命质量评分量表)调查2组患者的生命质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3.0版统计学软件,比较2组患者的SAS、SDS、QOL-C30评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卡方检验。当检验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时,以P<0.05表达。
2 结果
2组白血病化疗患者接受不同的护理方式后,SAS、SDS、QOL-C30评分对比结果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组间数据对比结果显示:P<0.05,详细内容见表1。
表1 2组白血病化疗患者SAS、SDS、QOL-C30评分()
3 讨论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系统恶性疾病之一,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化疗作为治疗手段,但是化疗会对患者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不良反应的产生会影响到患者的心理健康[3]。
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初诊白血病化疗患者实施电话随访,主要是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当患者接受一次化疗出院以后,护理人员定期与患者进行联系,通过积极的语言关怀患者,让患者知道医护人员对其重视程度。利用交流,培养与患者之间的感情,让患者能够信任护理人员,并缓解其内心的压力。
对于白血病患者而言,消除其内心的不适感十分重要,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内心压力,避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产生,影响患者的治疗[4]。
文章中,观察组患者实施电话随访后,再次入院时心理状态较为平稳,与对照组白血病患者相对比:P<0.05。而且2组白血病患者的生命质量量表对比结果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对初诊白血病化疗患者应用电话随访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应用效果十分明显,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赵静.电话随访对初诊白血病化疗患者的心理状况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6):106-107.
[2]李香育.心理护理对儿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间的影响[J].健康导报:医学版,2014,19(8):95-95.
[3]周霞.心理干预对白血病化疗患者应对方式、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24):3744-3746.
[4]杨慧,艾智慧,侯桂军.心理干预对儿童白血病化疗患者情绪障碍的影响[J].现代肿瘤医学,2015,23(21):3171-3173.
论文作者:冯甜,秦毅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5月上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患者论文; 白血病论文; 白血论文; 电话论文; 心理论文; 状态论文; 病患者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5月上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