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线路降低线损的技术与对策的探究论文_蔡龙辉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晋江市供电公司 福建 晋江,362271

摘要:针对当前线损管理实际存在的问题,从技术与管理两个层面着手,提出了科学有效的降损措施。结合某地线路降损案例,对降损措施实施效果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供电企业的线损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配电线路管理;电能损耗;降损措施

1、线损问题分析

结合当前线损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技术与管理环节仍存在各种问题。一般来说,实践管理中出现线损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1)没有无功补偿装置。在一些线路中,特别是农网线路,由于缺乏无功补偿装置,无功负荷线路多会出现电压损失、电能损耗等问题。

(2)电网结构布局不当。如线路超过供电半径、线路空间及关键节点设置不合理、配电线路负荷点多且散等,在实践中会影响线损。(3)配电变压器负荷不平衡。这类问题主要是受用电时间分布情况影响,如农村地区某时间段用电负荷较大,某时间段却空载运行。(4)设备老化。有些地区没有及时更新老旧的供电设备,容易出现相对严重的线损问题。(5)管理不当。如管理者疏忽管理,或用户违章用电、窃电等。

2、线损配电线路管理的探索

2.1技术方面的降损措施

2.1.1基础设施方面

落实好相应的基础设施工作,是实现技术降损的必要前提。首先,在电网规划建设初期,就应该有意识地对其布局结构加以系统强化,特别是要优化电压等级与变电容量,着力降低三相不平衡度,为后续线损管理工作打好基础。其次,结合电力系统实际情况,需要科学设置无功补偿装置,发挥其作用并改善无功设备运行情况,进一步减少电能损耗,提升电压质量。最后,针对一些主要电力设备,如变压器等应该考虑其低耗损因素,同时结合具体实际,对线路导线截面进行优化选择。

2.1.2经济调度方面

针对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调整,需要结合其实际负荷与潮流情况,着力降低非正常运行情况。同时,为进一步保障供电安全稳定性,还应该注意降低迂回供电情况,对于定环网供电断开点进行科学规划,努力满足双电源供电要求。另外,还需要注意强化设备检修与运维工作,通过持续提高工作效率来有效降低线损。

2.1.3电压调整方面

在具体实践工作中,需要注意科学选取供电电压等级。一般而言,远离电源点且负载容量大的宜采用较高电压等级的供电方式。另外,由于线路电压提升容易加剧变压器损耗,因此在选择电压时需要全面考虑线损、变损等因素。总之,要对实际运行电压加以科学调整,使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1.4计量装置方面

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针对一些设备老旧地区,应当加快电能表更新换代工作,当前新型电子式电能表具有精准度高的优势,应当进一步加以推广。从实践反馈中可以了解到,一些运行年限较长的机械式电能表由于灵敏度低、误差大,很容易造成低压线损问题,这需要在管理线损时给予相应重视。

2.2管理方面的降损措施

针对管理环节,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线路降损:

2.2.1强化组织制度建设

配电线路线损管理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作,在管理环节应该有针对性地完善组织制度建设,利用组织制度优势形成体系化的管理网络,为线损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保障。一方面,需要由相关领导干部牵头,组建专门针对线损管理的工作小组,由上至下逐级落实管理责任,并明确具体工作负责人,形成相应责任制度,健全管理网络;另一方面,要针对线损管理落实相应管理细则,建立奖惩机制,确保配电线路线损管理工作妥善落实执行。

2.2.2强化统计与指标管理工作

线损管理工作应当基于实践开展,结合实际负荷变化及统计分析结果,落实好相应的理论计算工作,以数据反馈线损实际情况;同时,各月、各季度都要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分析总结会议,对实际线损指标进行汇总研究,进而找出具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完善相关对策,弥补线损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实现配电线路管理。另外,通过线损指标管理,不仅能够对各级部门线损管理情况进行反馈考核,也有助于督促管理人员更好地落实线损管理工作。

2.2.3加强防窃电管理工作

在实践工作中,违约用电、违法窃电等行为是造成线损问题的主要诱因,因此必须要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首先,要加强相关用电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各种形式使用户理解合理用电的重要性,抵制违法窃电行为。其次,要针对窃电问题强化管理,培养并进一步建设用电稽查人员队伍,提升其工作能力与责任意识,做好日常巡查工作,将定期监察与突击检查相结合,坚决打击违法窃电行为。最后,还要对相关计量装置进行规范安装,同时有针对性地做好相应防窃电改造工作,利用技术手段防范违章用电及窃电行为。

2.2.4强化“抄核收”工作

为了更有效地反馈线损统计情况,就要进一步强化“抄核收”工作。对此,一方面要持续完善抄表制度,通过制度体系规范实际抄表工作;另一方面要对抄表人员进行严格挑选,通过岗前培训满足岗位要求才能进行实践工作,利用教育培训提升其素质与能力,特别要关注其思想素质与职业道德。同时,要落实营业普查工作,掌握关键环节内容,进一步查缺补漏,将“抄核收”落到实处。

3线损配电线路管理实践效果分析

以某地具体实践案例为例,该地区为了进一步强化线损管理工作,通过探索并施行配电线路线损管理措施,将技术降损手段与管理降损手段相结合,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贯彻,取得了良好的降损效果,线损数据开始逐年降低。具体来说,基于当地管理者对于所辖电网线损情况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管理层由上至下进行了统一部署,各部门协同配合,在组织管理层面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保障,尤其强化了计量、用电、指标等方面的管理工作,有效推进了实际降损工作的开展;在技术层面,该地区采取了科学技术手段,如优化整体布局网络,改造电网升压,提升配变数量,缩短供电半径,降低迂回供电,更换高能耗变压器,增加无功补偿装置等,通过相关技术措施的有效落实,促进了该地区线损的持续下降。例如,在配电线路线损管理个例中,针对某地具体实际情况进行系统调研分析后,决定采取无功治理措施,装设无功补偿装置。其降损实际效果如表1所示。

4、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线损管理工作对于供电企业而言至关重要,需要从管理、技术两方面共同着手,深入挖掘设备、管理、计算、统计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降损方法,才能有效降低损耗、节约能源,推动电力企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滨,罗发,黄柳军,等.地市级电网多维度线损管理对标评价体系构建[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8,30(6):23-30.

[2]王德刚,王裕铭.基于同期指标提升的线损配电线路管理[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9(17):38.

[3]牛彦峰,娄欣,李岩,等.新型10kV分线线损计量装置在线损配电线路管理中的应用[J].河北电力技术,2019,38(2):41-44.

[4]吕志民.供电系统线损配电线路管理系统的研究[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4,12(1):73-77.

论文作者:蔡龙辉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0

标签:;  ;  ;  ;  ;  ;  ;  ;  

配电线路降低线损的技术与对策的探究论文_蔡龙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