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医院手术室 江苏 南京 210029)
【摘要】 目的:总结8例严重多发伤的抢救和护理配合体会。方法:手术由多科室协作完成,术前准备时间短,手术时间长,出血多,伤情严重,生命体征不平稳。术中合理配置人员,分工协作;采取了综合性体温保护措施,准确及时地输血、输液和执行各项医嘱并严格无菌操作。结果:做到了对严重多发伤患者全程无缝隙的抢救护理配合,手术顺利完成,无不良事件及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合理的分工协作、熟练的手术配合、准确及时的护理措施是严重多发伤抢救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多发伤;抢救;护理配合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3-0288-02
多发伤是指在同一伤因的打击下,人体同时或相继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的组织或器官受到严重创伤,其中之一即使单独存在创伤也可能危及生命[1,2]。由于多发伤伤情复杂严重、容易漏诊和误诊、休克发生率高、死亡率高,因此在手术中医护必须同步配合、有条不紊,准确判断、及时抗休克。2014年6月起,我院收治了8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现将手术急救护理体会和经验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8例,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24~65岁。7例日间,1例夜间。致伤原因:车祸5例,高处坠伤1例,锐器伤2例,均为开放性损伤,病、伤严重度指数(IISI)评价为危重[1]。8例患者都由急诊室直接经绿色通道入手术室行手术治疗抢救,从接到通知至患者入室平均时间30分钟。
2.急救护理配合
2.1 术前
值班护士接到手术通知单后,立即通知麻醉师,日间急诊由护士长或高年资护士、夜间急诊由主班护士负责,迅速安排好有关人员,与手术医师联系,掌握手术患者基本病情、损伤部位,准备好抢救和急诊手术所需器材。患者都是急诊室直接经绿色通道入手术室行手术治疗抢救,当班护士一人在手术室内准备,主班护士在门口接患者,与急诊护士详细交接,并在危重患者交接记录单上签名。由于患者生命体征不平稳,禁止搬运病人,直接推入手术间。
2.2 术中
2.2.1入手术室立即组织抢救,给予保温,连接心电监护。脊柱无损伤患者可取中凹卧位,合并脊柱损伤尤其是颈椎损伤者要特别小心,可先用颈托固定后再搬动。避开损伤部位开通静脉通路,协助麻醉医师行全身静脉麻醉后气管内插管,动脉穿刺置管进行有创测压及血气检测。
2.2.2采用l8或20号BD留置套管针,迅速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道,必要时行深静脉穿刺,保证静脉通路在位、输液输血通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短时间内能够快速增加血容量,提高胶体渗透压,以稳定血压。根据患者的中心静脉压、血压、尿量等参数调节液体滴速。在建立静脉通道时必须应避开伤肢、选择合适的部位。1例患者术前已建立两组静脉通路,其中一路在下肢通道,但该患者骨盆骨折、腹膜后血肿,因此将下肢静脉通道关闭,再次开通一条上肢静脉通路,同时配合麻醉师行锁骨下静脉置管。将血管活性药物与扩容液体从不同静脉通路分别输入,帮助患者快速扩充血容量,恢复正常的循环。
2.2.3遵循“先救命、后治伤”的救治理念抢救患者。根据手术会诊要求进行手术,对开放性气胸应及时用凡士林纱布外加厚层纱布封闭伤口,并尽快作胸腔闭式引流。本组病例中有5例都合并腹腔实质脏器损伤出血;2例合并颅脑损伤,危及生命。有6例患者都是两组手术同时进行,参加抢救的人员多,手术医生多,参与手术配合的巡回和器械护士需严格执行核心制度,包括手术室查对制度、输血制度、清点制度、标本管理制度等,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术中所有用药及口头医嘱必须双人核对、查对清楚后再用,用后空安瓶不能扔掉,统一放在指定位置,以备查对。对有创伤骨折者和有其他外伤的,协助医师做好清创、 缝合及外固定。有3例患者开放性伤口已在急诊室进行清创处理,伤口内塞有压迫止血的纱垫,配合处理伤口时,手术室护士要严格清点核对,并提醒手术医师在清创后缝合前多次仔细观察,确保无异物遗留,提醒手术室内任何人不得将术中任何物品拿出手术间。
2.2.4本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极不平稳,手术中严密观察各种监护设备的监护参数,注重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准确记录患者的出入液量。术中备好两路自体血回输装置,加快血液回输速度,病情允许下可在库血复温前输入。由于休克患者皮肤的色泽和温度能够有效反应体表的循环情况,在抢救间隙巡回护士经常触摸患者的四肢感受温度,观察口唇指甲等情况以了解患者的末梢循环是否恢复,及时报告麻醉医师,为液体治疗提供依据。
2.2.5术中保温,落实到位。术前准备时将手术间空调温度调至24℃,术中给患者加强了全身保暖,肩部使用肩垫覆盖,双上肢包裹棉垫,双下肢使用温毯,温毯温度调至37℃。手术全程使用了恒温37℃的腹腔冲洗液和静脉输入液,尽量减少热量的散失。库血取回后不要立即输入,在常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复温后使用。
3.讨论
城市多发伤致伤原因主要是交通伤,失血是创伤后早期的主要死因[3],因此,及时快速补充血容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本组有1例患者腹腔实质性脏器破裂、腹膜后广泛血肿,骨盆骨折、应选用前上臂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颈内静脉置管是任何部位创伤的首选。
此外,术中患者低体温是导致术后感染重要因素之一,本院护理经验发现,采取综合性体温保护措施能有效降低患者感染的发生。因此,手术室护士在迅速抢救的过程中,时刻监察患者体温的变化,随时做好患者的保温措施。
严重多发伤病情变化快,在手术室进行有效的抢救措施,直接关系到患者预后,建立有效静脉通路,快速纠正休克是抢救成功的重要环节。作为手术室的护士在抢救此类患者要冷静、沉着、迅速和有效。要有整体观,听从统一指挥,不断学习新业务、掌握新技术、提高抢救水平,保障患者安全。
【参考文献】
[1]许虹,急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98.
[2]徐淑英,张汪.手术室巡回护士在危重患者抢救中的配合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8):124.
[3]王伟雄,刘坚义,姚志挺.城市多发伤院内死亡患者原因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08,3(28):218-220.
论文作者:朱新宇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0
标签: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静脉论文; 手术室论文; 多发论文; 护士论文; 损伤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