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程建筑的不断增加,建筑与我们的生活、工作有着密切联系,大众对工程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地基基础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施工中,要注意做好质量控制工作,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工程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减少主观不利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提高土木工程施工的整体水平。分析了土木工程施工中影响地基加固结构的因素,着重探讨了地基加固结构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有效应用,指出土木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加固和结构加固对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地基;加固技术
加固地基结构的关键在于做好地基基础的施工工作,基础和地基加固工作是土木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加固技术能够提高建筑的使用价值,反之,则会造成重大的资源浪费,甚至还会导致工程事故。因此,提高地基加固结构质量十分必要。
一、土木工程的施工策略以及结构设计方法
土木工程结构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实现,对其结构质量进行可靠保证是在工程建设中必要的工作内容。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土木工程建设施工中的重要结构形式,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建设时,需要对施工措施和工程结构进行科学地设计,以保证在施工中能够对其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1、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土木工程建设中的主要结构形式,其主要是通过混凝土与钢筋的相互配合发挥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混凝土主要原材料是其中的胶凝材料,再配以辅料而产生的一种硬度较高的建筑材料,在其中配以钢筋更能够提升结构的承载能力。我国工程建设中,多以钢筋和混凝土结构作为主体结构的建设形式。
2、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理与方法
由于组成钢筋混凝土的两种材料受力性能完全不同,结构上的作用效应不同,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进行设计时其外观会存在变化,同时内部构造也有差异。在实际的工程当中,钢筋的型号和数量都会成为影响工程的因素。
二、土木工程中地基加固技术
土木工程建设中,其工作内容涉及面非常广泛,在地质、环境、技术、原材料等等方面都需要做出合理的控制。工程的地基是支撑工程结构的重要部分,并且与工程建设地质环境都存在着密切了关联,这就要求在土木工程的建设中,应着重加强对地基结构的质量控制,保证地基施工和管理方面都能符合标准。对地基结构进行加固是保证其结构质量稳定,进而提高整个工程质量和施工效果的重要措施,从工程建设的整体规划上看,更加需要对地基加固技术的实施进行科学研究。地基加固技术在目前土木工程技术中使用较多的主要包括换填法、排水(加固)法、挤压法、胶结法、加筋法等方法,因工程施工地段地质不同也会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地基加固法。
三、地基加固结构的有效应用分析
1、重视工程勘查的工作,确保其精确性。
在工程勘察报告前要制定严密的勘测方案,合理确定工程勘察任务和目的,依照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勘查工作,确保勘探的全面性。对建筑场地的特点进行整体了解,包括工地的土质类型、地质构造情况和水文条件等。综合建筑条件和建筑规划以及建筑物的类型拟定基础加固结构施工方案,加强预防工程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对预案,处理施工与危险因素之间的矛盾,做好工程勘查工作。勘查工作是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条件和重要前提,应给予充分重视,根据勘测结果,对于较为软弱和复杂的地基应考虑合适的建设方式,应慎重确定建筑类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依据勘测结果,设计科学合理的地基结构。
地基基础的设计应以现场具体情况、工地的土质条件、结构形式以及建筑物的使用要求等为主要参考基础,不仅要达到适用、经济的目的,还要保证地基基础在日后的使用过程中的坚固性和耐久性。对于工程勘查报告中显示的建议值,设计人员应通过严格的计算程序进行检验和测定,通过其他途径对地基承载力和实际土压力进行载荷试验与评估。计算结果和勘查报告提示值差异较大,则再进行重复计算,直至确定其正确的承载力。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利用天然地基基础进行施工时,工程负责人员必须全力的支持设计工作的开展,认真核对施工设计图,尤其建造重大工程时,做好地基基础监测工作,以防止施工中发生地基过度倾斜或沉降事件。
3、加固地基结构,加强施工技术。
(1)地基基础结构的选择
基础将建筑物的荷载传递给地基,是介于二者之间的连接体。如果地基具有较强的承载力,则优先考虑使用天然地基。假设地基承载力较弱,则必须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在勘查时,查明土层组成,为地基处理方案提供可靠的参数。在计算时,满足相关规范的设计要求。
(2)地基基础结构的施工技术
首先,确定地基土质,依照相应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若地基荷载较大,土层承载能力较差,则增强基础的整体性,满足地基沉降要求,尽量减少不均匀沉降,采用人工处理地基或者桩基,以地基承载负荷后满足变形要求为主要标准,进行抗压测试,确定地基的强度和刚度,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结合施工工地地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技术。若地基土层均匀、密实,且含有大量建筑物垃圾废料或者冲填土,可将其作为持力层,但对于地基基础部分含有的具有侵蚀性的工业废料或者有机生活废弃物等,则需要对其进行处理,然后才能用作建筑物的负荷层。其次,选择适当的地基构造。应综合建筑结构与功能类型,建筑物荷载的大小和分布情况,工程现场的水文、地质条件,建筑周围的交通运输条件,原料供应情况,现场的基础设施情况,当地的抗震设计规范等因素,通过对以上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后,择优选择基础结构形式。最后,应着重考虑长期大量负荷导致的不利影响。地基基础施工时需要设置伸缩缝,保证缝宽既不影响建筑物稳固性,又能保持建筑的独立性,同时还要密切跟踪和观测基础与土层的沉降。若不设置或者增大结构伸缩缝间距时,则要采取设置后浇带或者永久变形缝等必要的措施,防止结构开裂,减少混凝土收缩对建筑带来的不利影响。根据场地地基持力层土质情况,在中高层建筑群之间设置永久变形缝,在采用天然基础埋深时,应深于普通裙房基础的2m以上。当不具备以上施工条件时,应增加与高层建筑的架空层之间的贯通,并计算出高层建筑的稳定性。沉降缝是由硬质材料充填的,投入使用后缝两侧易出现建筑墙开裂,造成渗水现象。缝间距的处理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架空层与建筑层的平衡作用力度问题。如果地基上出现膨胀土、欠固结土、湿陷性黄土等状况,则通过增加适当填土来加固地基。当地下室结构过长,可以在适当位置采用补偿性收缩混凝土和微膨胀剂,使地下室结构设计符合规定的限制膨胀值。复合地基是近年来常见的地基加固结构形式,它解决了相邻建筑与本建筑之间因地基差异而引起的压力失衡问题,一方面提高了地基持力层的承载力,另一方面还能够有效地控制建筑物的沉降现象。
四、结束语
土木工程建设的发展为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巨大的支持,而保证土木工程建设结构质量是工程建设和发展中最为关键的工作内容。土木工程的建设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对其结构和地基进行加固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被现代工程建设施工所应用。
参考文献:
[1]王霞,郭志刚.浅谈土木工程中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J].《民营科技》,2012.5.
[2]高丽娜.土木工程中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4.9.
[3]纪平.浅谈土木工程中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4.4.
论文作者:卢志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地基论文; 结构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论文; 土木论文; 钢筋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