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阶段_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阶段_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阶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阶段论文,企业管理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企业文化是企业团队的灵魂,企业团队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和土壤,企业文化建设的最高目标是持续提升团队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有“文化”,员工有吗?

      在联想集团,企业文化培训被称之为“人模子”,不进入联想的“老君炉”被联想企业文化同化的人,是不能真正成为联想人的;在平安保险,以“员工同化管理”体现;在南方李锦记,高层则以“麻辣火锅”来比喻。

      如果一个人,花了很长时间在某一个团队从事某种职业,就会呈现出这个职业或这个团队的文化特征。个体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通常只有在人们的文化认同背景下才得以理解。为了解释个体的行为,我们常常需要超越个体,寻找其团队成员属性,及其所在团队的文化。

      每一位员工刚进入企业时,心目中都有一套独特的思想行为准则与目标。这些准则与目标是他个人理想的综合,是他在自我经历中的感悟,也是相关的其他群体所赋予他的一种期望。员工融入新的企业,接受、践行并形成企业的共同文化,这一过程就如同“和面”,将水倒进面里进行掺和,面和水融在一起,面里有水,水里有面,分不清哪是水哪是面。

      员工是企业文化的基本载体和弘扬者,企业文化要由虚到实,落地生根,必将体现在对员工行为的规范和对员工个体文化的汲取上。

      “文化”是特殊的团队管理模式

      从企业生态理论来看,企业文化是一种归属于组织文化范畴的特殊团队文化。企业文化渗透在企业的一切活动中,它是一种文化现象。价值观、哲学思想和行为准则等,均表现为企业独有的文化心态和氛围;它又是一种团队管理理念,即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文化引导为手段,激发团队成员的自觉行为。企业文化是以团队管理为目的的文化和以文化为载体的团队管理理论的有机结合,是企业灵魂之所在。

      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企业文化具有三个显著的特征:

      第一,企业文化的终极目标是构建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体系。

      第二,企业文化的现实手段是营造和谐氛围,形成以人为主体的人本文化。

      第三,企业文化的重要管理方式,是实施软管理和硬管理。

      企业文化在团队建设中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首先,它起着分界线的作用。即,它使不同的团队相互区别开来。

      其二,它表达了团队成员对团队的一种认同感。

      其三,它使团队成员不仅仅注重自我利益,更考虑团队的利益。

      其四,它有助于增强社会的稳定性。文化是一种社会黏合剂,它通过为团队成员提供行为标准,把整个团队聚合起来。

      其五,文化决定了游戏规则,能够引导和塑造员工的态度和行为。每一个团队都有一套核心的假设、理念和隐含的规则来规范工作环境中的员工的日常行为,团队的新成员必须学会按这些规则做事,否则他不能被团队所接纳。

      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阶段

      纵观古今中外企业管理的整个历史,大致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文化管理三个阶段,其总体趋势是管理的软化。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第一次飞跃;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第二次飞跃。笔者认为,未来管理将逐步从文化管理上升到灵商管理,这将是人类历史上管理的第三次飞跃,也是人类实施蓝天战略,探索、发现、认识并与宇宙其他智慧生命体得以沟通的管理平台。

      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成为谋生的第一手段,经济动机成为人们积极工作的重要动机,所以,当时员工被称为“经济人”。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员工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劳动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管理学不得不从仅仅研究科学的生产方法和经济手段,向研究人的需要、动机、行为方向发展,即建立“社会人”假设。企业员工应被理解为是与其他人相互结成社会关系而存在的人,即“社会性的人”。

      “社会人”概念的内涵是:

      首先,人是“社会人”,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因素除物质因素外,还有社会的心理的因素。

      其二,生产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员工的士气,而士气则取决于家庭、社会生活及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一致。

      其三,在正式团队中存在着非正式群体,这些非正式群体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对其成员有着很大的影响。

      其四,由于技术进步和工作合理化,使得人在工作本身中很难找到乐趣和意义,人们便从社会关系中寻求乐趣和意义。

      社会人假设注意到了员工精神方面的需要,该理论的实施提高了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使人性第一次受到较大尊重。特别是马斯洛、阿吉里斯、麦格雷戈等美国心理学家提出来的“自我实现人”的人性观。“自我实现人”理论指每个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才能充分表现出来以后,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

      “自我实现人”假设,使人们看到个人的高品位的精神需求,与团队目标、社会进步并没有矛盾。

      随着生产力发展,人的需要和动机并非如上述所述几种“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假设那样单一,而是因时、因地、因各种情况动态复合变化的“复杂人”。

      以上几种人性假设及其提出的管理措施,有许多是科学的,至今仍有借鉴意义。例如:

      “经济人”假设提出的工作方法标准化、制定劳动定额、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等,至今仍是管理的基础工作。

      “社会人”假设基础上提出的尊重人、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培养员工的归属感、整体感、实行“参与管理”等方法,仍在现代管理中广泛应用。

      “自我实现人”假设提出的给员工创造一个发挥才能的环境、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重视内在奖励等,适应了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潮流。

      “复杂人”假设提出因地制宜的管理思想,则更是具有辩证思想的管理原则,为人本管理提供了新的理论根据,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权变理论”。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国学者都在深入地探讨人的本质。如最近学习型团队理论又提出了“自我超越人”的假设。笔者提出的“人类成功金字塔模型理论”假设等,则把对人性的研究提高到了更加综合完善的境界,以期成为认识人、管理人、开发人,形成富有魅力的企业性格,构建企业可持续创新能力的一把金钥匙。

      依据“人类成功金字塔模型理论”,当人类全面进入“蓝天战略”时,对人的管理将上升为“宇宙人”的全新管理模式。所谓“宇宙人”,是指超越了狭隘的地球意识,在宇宙无穷的空间全面实现与增值人的价值,持续创造幸福时光,并与其他星系的智慧生命和谐相生的超级人类。

      从战略管理来讲,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必须以高明的战略远见和观念为指导,必须确立高明的企业哲学,这决定了它只能在文化管理模式下去实现。

      随着科技革命的兴起,一方面诞生了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另一方面以文化艺术产业为代表的创意经济产业风起云涌。为了提升核心竞争力,各国都强有力地推动科学教育的普及,企业员工队伍的文化层次迅速提高。在不久的将来,创造知识产品的脑力劳动将成为社会的主要形式,这预示着文化管理必将取代科学管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唯一适用的管理模式,从而企业文化热将在全球范围内产生深刻的影响。

      企业文化理论是管理思想的重大更新与突破,企业文化建设属于企业人本管理思想体系中的最新管理模式,它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注重企业价值观建设,强调管理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不是物而是人,要求管理团队的变革要适应员工参与民主管理的实施,管理手段的运用既要突出责任目标,又要变硬化管理为软化管理,培育独具特色的企业精神,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标签:;  ;  ;  

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阶段_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