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大学 文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6
【摘要】刘勰的“隐秀”是指作家的神思活动,具有“隐”、“秀”和“余味曲包”三个特点。“隐秀”观不仅强调作者在创作中不能仅局限于描写事物、塑造形象,更应追求味外之旨;同时,也强调读者的“参与感”,作者在创作时应适当“留白”,让读者根据自己的想象和能动性创造性地去探寻作者的言外之意。
【关键词】隐秀;言外之意;韵外之旨
在《隐秀》的残篇中,刘勰介绍了“隐秀”的基本含义,并指出“隐秀”是作家神思活动的结果,“夫心术之动远矣,文情之变深矣。源奥而派生,根盛而颖峻。是以文之英蕤,有秀有隐。”[1]这里的“心术之动”指的是作家的神思活动。作家的艺术构思引起了“文情之变”,因“心术之动远”,则“文情之变深”,两者是有内在因果关系的。艺术构思的结果,形成了艺术形象;而艺术构思活动内容的生动、丰富、深刻以及其审美的特性,又决定了艺术形象必然具有“有隐有秀”的特点。
一、“隐秀”简述
(一)“隐秀”的含义
对“隐秀”的含义,刘勰曾说:“隐也,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绝为巧,斯乃旧章之懿绩,才情之嘉会也。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譬爻象之变互体,川渎之韫珠玉也。”
通读全篇便可看出,“隐”,是全文的主旨、大意;“秀”,是文章中突出的部分。刘勰说:“隐者,不可明见也。”是指其带有隐藏的含义,是因为作家进行文学创作是一种精神活动和心理状态,是隐藏的、不可明见的。而“秀”,则是“一篇之警策”,即在一篇文章中,秀句通常代表的是警句。
(二)“隐秀”的特征
在《文心雕龙·隐秀》篇中,刘勰指出了“隐秀”的三个基本特征。
1.隐
“情在词外曰隐”,强调的是文章的文外之意,“隐”是对意的一种规定,这种意应该具有含蓄蕴藉的特点。刘勰继续说:“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隐以复意为工”。这就是要求作家在创作时要注重“意在言外”,不管是作家的情感意象,还是作品的语言、艺术形象,都应该注重“隐”,给读者留下空白和想象空间,让读者自己去填充。
2.秀
如果是“隐”注重的是“意在言外”,那么“秀”就应注重“深远意蕴”。刘勰的“篇中之独拔者”的“独”和冯班在《钝吟杂录》中说的“秀者章中迫出之词,意象生动者也。”之“迫”,都强调“秀”是作品中的突出部分。因此,作家在营造意境时,须注重艺术画面和思想情感的统一,只有作家的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相互交融,才能使创造出的审美意象被审美主体所把握、感知、体验和感受。
3.余味曲包
《隐秀》文末的“深文隐蔚, 余味曲包”是“隐秀”的第三个特征。隐秀既要有“余味”,又要“曲包”;既要有“味外之旨”,又要有深刻的内涵和内在美。纵观整部《文心雕龙》中,不管是“及班固述《汉》,……其十志该富,赞序弘丽,儒雅彬彬,信有遗味”还是“是以声画妍蚩,寄在吟咏;吟咏滋味,流于字句”,都体现了刘勰对“味”的追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隐秀”对创作、审美产生的影响
(一)对作家创作产生的影响
“隐秀”观对作家创作产生的影响,直接体现在历代作家在创作中都追求文章的含蓄和蕴藉。文章之所以会含蓄,是因为作家所描写的事物、所传达的情感难以用语言精确、准确地传达,这其中包含难以言状的内容,是造成文章含蓄的根本原因。
从古至今的历代作家创作时都讲究充分发挥语言最大的功用,透过文辞营造出审美的艺术境界和空灵的意境,使作品具有言外之旨。在创作过程中,作者把文学作品视为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作品中的诗、词都不能离开艺术的整体结构而独立存在,只有从整体出发,读者的心理活动才能生发、扩展,才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挖掘、体会。作家在创作时通常都用“不全”来使得“全”真正展现。这里的“不全”是指用词的不连贯、画面的不完整;所谓“全”是指整体形象的完整。不完整的画面和完整的形象组合在一起,使得作品“无画处皆成妙境”。正是这种“不写之写”、“不全之全”,才营造出一种虚实结合、有无相生的意境和隽永深长的余味。
“作者在创作中除了注意整体性原则之外,还特别强调相关性原则。在文学作品中,语言文字无法直接提供视觉形象或者是听觉形象,而只能通过描述事物之间的特定关系及联系间接唤起。” [2]比如我们熟知的《离离原上草》中写“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从字面上理解,是写了岁月节令的循环变化以及野草的生灭存枯,但作为一种关系形象,它却让读者联想到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命力的形象。
总体来说,隐秀观对作家创作产生的影响便是使作家在创作过程中追求言外之意,而这种言外之意的营造,除了在文章中留下空白,还可以通过整体性原则和相关性原则实现。
(二)对读者审美、阅读产生的影响
以“味”论诗一直是中国文人创作的要求,但是这里的“味”是需要读者联想和回味之后才能够形成的。因此,中国诗论中的“味”不仅可以指诗自身所具备的美感,同时也指欣赏诗的主体对作为审美客体的诗进行的审美欣赏活动。
唐人刘知几的《史通·叙事》中说:“言近而旨远,辞浅而意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使夫读者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事中,反三隅于字外。”又说:“文而不丽,质而不野,使人味其滋旨,怀其德者,三复忘疲,百遍无斁。”之所以会产生“三复忘疲,百遍无斁”的效果,除了作品本身具有深层意趣,更离不开读者“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的直觉思维功夫。
以上种种都说明,读者在阅读时并不是被动地接受作品,而应该主动地、批评地参与到整个阅读活动中。读者在进行阅读活动时,不能只停留在语言文字的表面,而应该进一步去体会和领悟其内在的精神品质。这里就包含着读者必须具备感受、理解、想象艺术美的修养和能力,必须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在这个能力的基础上,读者在阅读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富于个性色彩的解读与创造性的感受发挥,获取文学作品的“味外之旨”。读者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根据自己审美需要、情感体验为基础,进行能动性的创造和发挥。
总结
刘勰的“隐秀”所包含的隐、秀、余味曲包三个特点在历代文人的创作中都有所体现,有隐有秀不仅成为作品所具备的要素,更成为作家创作所追寻的目标。在“隐秀”之后,“韵味说”、“兴趣说”、“神韵说”、“滋味说”的概念中都有“隐秀”的特点,都体现了文人追求文外之旨、言外之意的审美取向,而读者在进行审美阅读时,也通常会绕过语言文字表层而去探寻文字之外的“味外之旨”,这有这样,读者才能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特点,才能真正体会到作品中的“言外之意”。
参考文献
[1]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12.
[2]陈德礼.“言不尽意”论及其他——中国古代艺术辩证法的一个重要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3):110.
论文作者:王宇慧,陈雪林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7年1月总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
标签:作家论文; 读者论文; 言外之意论文; 形象论文; 余味论文; 艺术论文; 作品论文; 《成长读本》2017年1月总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