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究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临床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了我院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4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对象进行分析和研究,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了系统性、针对性的治疗,然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中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57%,而对照组为90.0%,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结合患者身体和病情特点为其提供系统性、针对性的治疗,既可以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指标得到有效改善,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临床治疗;效果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6-0034-0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属于临床常见的疾病类型,其通常是指肺血管、肺组织或胸廓所存在的慢性疾病,进而诱发以肺组织功能和(或)结构障碍为主的疾病,并存在肺动脉压力增高现象,如果未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诱发心力衰竭,从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此时我院尝试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并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现对其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随机抽取了我院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4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对象进行分析和研究,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39例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年龄在53-77岁,平均(64.3±1.4)岁,病程在4-20年,平均病程(11.5±1.5)年;实验组中38例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年龄在52-77岁,平均(64.7±1.5)岁,病程在4-21年,平均病程(11.3±1.6)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临床方面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之后均进行了针对性、系统性的检查,随后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主要包括止咳、祛痰,抗感染治疗,并维持患者酸碱和电解质平衡,同时为患者提供强心、利尿等基础性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了复方卡托普利片、舒利迭、甲磺酸酚妥拉明及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进行治疗。先为患者提供舒利迭口服治疗,1支/ 次,2次/d;复方卡托普利片饭后口服治疗,12.5-25mg/次,3次/d,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可以适当的加服1片。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l5%葡萄糖250m静脉滴注治疗,10-15滴/min,1次/d,根据患者血氧饱和度和心率来对滴速进行适当调节;甲磺酸酚妥拉明+l5%葡萄糖250m静脉滴注治疗,10-15滴/min,1次/d。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观察和记录,如果发现异常要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以确保治疗效果的有效性。
1.3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治疗后患者的咳嗽、喘憋、呼吸困难、哮鸣音等症状基本或完全消失,发绀现象明显改善,无颈静脉怒张症状,肺部湿罗音减少或消失,心脏听诊较治疗前明显好转,NYHA心功能I级,心率将至100次/min以下;有效:治疗后患者的咳嗽、喘憋、呼吸困难、哮鸣音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发绀现象有所好转,肺部湿罗音、颈静脉怒张症状有所改善,NYHA心功能I级或Ⅱ级;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相关检测指标未见改善,甚至部分患者还出现了加重的趋势。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19.0软件来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相关治疗后,实验组中有46例患者治愈出院,23病情得到好转,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8.57%,而对照组中有26例患者治愈出院,37病情得到好转,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0.0%,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3.讨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在临床上的发病率比较高,同时伴随有不同程度上的右心衰竭症状,从而增加了患者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难度。临床症状表现为肺、胸部疾病,甚至有可能出现呼吸衰竭及心功能衰竭,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临床上需要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
临床研究发现,卡托普利属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其可以通过降低血管紧张素的浓度来达到扩张血管的目的,从而降低周围血管阻力,使患者心肌缺血现象得到改善;舒利迭能够改善患者的高碳酸血症、缺氧等症状,改善患者肺小动脉痉挛,减轻右心负荷,使心功能得到有效改善;酚妥拉明能够降低周围循环阻力和心脏负荷,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多巴酚丁胺可以刺激肾上腺受体,提高心脏指数和心排血量。将上述药物用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之中,可以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史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临床治疗[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9(14):64-65.
[2]李云兵.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2(5):131-132.
[3]黄绍喜.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临床治疗[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7,11(7):191-192.
论文作者:李楠楠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7
标签:患者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心脏病论文; 实验组论文; 病程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两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