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渗性药物治疗后的护理方法及观察要点论文_韩春丽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风湿中医科 116001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高渗性药物治疗后的护理方法和观察要点。方法:将110例在2016年1月-2016年9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应用一般护理,试验组应用特殊护理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对照组满意程度低于试验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渗性药物治疗后需要进行特殊护理,才能使得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满意。

关键词:高渗性药物;护理方法;观察要点

在医院中,静脉注射用药是常见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使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如疼痛、红肿等[1],高渗性药物使用后外渗会引起水肿,严重者组织坏死。近年来,随着各种静脉药物的广泛应用和护患双方对血管保护的重视程度,使得药物外渗等情况的发生逐渐减少,但是一些不可避免的意外事件[2],如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刺激性药物会使血管痉挛,非注射部位可见药物外渗等,如不能及时护理,可能会产生局部组织缺血、水肿等情况发生,严重者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健康[3]。为此,我院分析了高渗性药物治疗后的护理方法和观察要点,以下是详细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6年1月-2016年9月于我院治疗的11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52例,平均年龄45.2±9.5岁,平均病程2.5±0.6年,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5例,其中女性25例,男性患者30例,平均年龄44.3±7.4岁,平均病程2.4±0.1年,试验组55例,其中女性27例,男性28例,平均年龄45.1±4.6岁,平均病程2.5±0.7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没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一般护理方法[4],试验组应用特殊护理方法,具体操作如下。(1)高渗性药物在静脉注射时不能在第一瓶(防止穿刺过程在渗漏)或最后一瓶(防止拔针时剩余液体渗漏)使用。(2)在医院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将高渗性药物输入前后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步骤告知需要输入高渗性药物的患者,使得患者能够了解过程并积极配合。(3)若患者有低血糖症状出现需立即静脉推注高糖时,护理人员应挑选管径粗、充盈、弹性好、血流通畅的上肢静脉实施静脉推注。在这一过程中要时刻观察局部变化,并向患者询问是否出现疼痛、肿胀等情况,特别是为了避免穿刺失败或拔针时造成渗漏要在推注前后均应用生理盐水。(4)患者在输液期间,护士应加强巡房,一旦发现患者的药液出现渗漏立即进行处理。进行局部封闭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冰敷半小时后选择休息5分钟,每半小时观察1次局部皮肤状况,避免冻伤,并在换班时做好交接。36小时后患者未治愈应改冰敷为热敷,尽早使用喜疗妥药物涂擦、微波照射等综合治疗,必要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5)应对医院护士定时进行培训和宣传教育并通过考核设立奖惩制度,使其对静脉输入高渗性药物的正确认识和护理安全意识增强。在应用高渗性药物前要对药物本身性质进行科学评估,挑选合适的穿刺静脉和器械,对于经常应用的器械要不定时进行维护清理。如须长期输注尽量使用中心静脉,减少使用外周静脉,并避开受伤、感染或残疾的肢体;输液完成后用医用胶带进行固定,并保持清洁,若发生污染应立即更换;在进行高渗性药物输入时护士要加强巡查,一旦出现不良情况要立即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两组的满意程度的比较

护理干预后,两组的满意程度比较,试验组总体满意47(85.45%),对照组41(74.55%),试验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高渗性药物一般指的是渗透压大于450 mOsm/L的药物例如50% 葡萄糖注射液、20%甘露醇和10%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等[5]。当患者进行静脉输注高渗性药物时,若出现药液外渗情况会容易对静脉和皮下组织产生刺激,使得局部血管出现损伤、静脉炎等情况,严重者甚至产生肢体功能障碍[6]。

在本实验研究中,护理干预后,两组的满意程度比较,试验组总体满意47(85.45%),对照组41(74.55%),试验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应正确对患者的年龄、过敏史、静脉治疗方案、药物性质等进行审核,选择恰当的输注途径和静脉输入器材,以达到有效输注的效果。为了减少对血管壁造成更进一步的损伤,护士要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且成功后要将针头固定牢固,以防针头对静脉造成损伤引起静脉炎的发生,对需要进行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要更换输液部位,不能总是在一个部位进行。对于具有较强刺激性的药物,患者在首次输入前,护士应告诉患者,减少恐慌,指出具有刺激性为正常现象,但注射部位感到异常疼痛应及时告知。适当调节室温对穿刺部位进行保护,提高注射液的温度。护士要熟悉注射药物的pH值和渗透压,在不影响药效的前提下适当加入缓冲剂,将静脉的pH值及渗透压调节至正常。

综上所述,进行高渗性药物治疗后要及时给予护理,减少药液外渗等情况发生,使得患者满意,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应用。

参考文献:

[1]乌云娜,李彩凤.深静脉置管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对策[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3,45(8):1021-1022.

[2]王芬.PICC应用于临床静脉治疗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2,33(35):7816-7817.

[3]张淑新.老年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2):329-330.

[4]吴丽燕,麻雪亚.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3):468-469.

[5]张云红.神经外科患者合并中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观察及护理[J].糖尿病新世界,2015(3):213-213.

[6]朱姝,黎贵湘,兰霞.高渗性药物致静脉炎的防治进展[J].护理与康复,2012,11(2):135-137.

论文作者:韩春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4

标签:;  ;  ;  ;  ;  ;  ;  ;  

高渗性药物治疗后的护理方法及观察要点论文_韩春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