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快,电力行业相较之前也有了巨大的进步,要想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就必须重视线损问题。电力企业线损管理作为营销管理中的重要内容,线损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供电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线损异常问题是供电企业实际工作过程中经常面临的问题之一,线损率的上升会加剧供电系统的供电负担,影响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了有提升线损的管理能力,减少电力企业的电力成本,本文主要阐述了电力系统中线损的种类、供电管理中的线损问题的分析、供电管理中线损问题的解决对策等,希望讷讷岗位今后电力行业的发展提供微薄的力量。
关键词:供电管理线损问题解决对策
一般来说,技术线损是必然存在且无法避免的,取决于电力网的负荷情况及供电设备的物理参数;而管理线损主要是指因输电设备存在误差及管理上不完善所产生的人为电能损耗,一般在整个线路损耗中占有较大比重,但它可以通过理论计算得出,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线路损耗加以避免或减少。
一、电力系统中线损的种类
在电力系统中,线损所指的是电力系统运行中重要的一项技术性的经济指标,其管理能力直接影响着电力企业效益,尤其是经济效益,加强线损的管理,可有效节约电力成本,提升企业效益。线损可分成管理线损、理论线损、定额线损及统计线损等种类,其中,管理线损所指的是电力营销中,由于各类计量装置及表间的误差与人为误差等因素,发生的线损,该线损又称之为可控损失;理论线损可称为技术线损,所指的是电力的输送及分配中,因电力网负荷的状况及设备参数等因素,运用理论计算出的线损,这种线损是不可控的;定额线损所指的是依据电力线损历史及目前的实际情况,对电网的负荷及结构等进行预测所计算出来的线损,并通过上级的批准来考核线损率,将减少损失作为企业努力的目标,该线损也被成为目标线损;统计线损又被称为考核线损或者实际,所指的是依据购售电的电能表对差值进行读数,该线损是上级对企业进行考核的线损,也是计划指标具体完成状况的唯一依据,该线损是理论与管理线损的和。
二、供电管理中的线损问题的分析
2.1管理设备有待完善
在电力系统当中,线损管理需要统一整齐的电力设备,可实际应用中,由于各类原因,存在设备不匹配、负荷不平衡及计量装置不准等问题,例如计量装置的计量不够准确,电能表及互感器的倍率不对,以及设备选择不当等,这些设备间的问题,会造成计量数据不准及电能损耗大等情况。又如一些工矿企业的用电设备大多采取感性的用电设备,该类用电设备除了吸收电力系统中的有功功率之外,同时,需要电力系统提供大量无功的功率,而无功功率通过多级的输电线路及变压器转换等,会出现大量无功的功率损耗,让电力系统的电网因数下降,使得线损加大。
2.2线损管理组织结构不合理
我国的电力行业普遍实行“三优一强”的电力管理目标,然而很多电力企业的线损管理组织结构长期得不到更新。在电力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出现了新的问题,传统的线损管理组织结构已经无法解决这些问题。而电力企业不重视现场管理工作,难以协调职能部门与线损管理之间产生的利益冲突。在电力企业中,企业的部门和员工普遍不重视线损管理工作,甚至将线损管理工作视为一种负担,难以实现跨部门的协作管理,缺少相应的协调机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线损管理机制不健全
尽管供电企业建立了线损管理机制,但是,由于线损工作与众多部门有直接的联系,所以,具有较大的管理难度。线损率是供电企业的一项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电能的计算方式和准确性、电网的运行状态、电网的组织结构和总体规划都会对线损率产生影响。而线损管理工作涉及到了电力企业的调度部门、配网运行管理部门和生产运行部门。各部门在执行工作的过程中都会涉及到线损管理工作,例如调前合格率、电表轮换、检查周期、电量差错和抄表到位等。当出现线损问题时,也难以追究相关部门的责任。这种情况降低了线损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他们并没有认识到线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工作中出现了消极怠工的情况,降低了线损管理工作的效率,造成了严重的电能损耗。
三、供电管理中线损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加强线损管理设备的完善
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固运行,减少线损,应该加强电力设备的定期检修,使用年限较长的设备要及时更换与维修,尽量减少线路的用电量消耗。为了加强管理设备的规范性,可对线损指标进行分解,分解至每个电力的台区,让线损设备的管理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每个回线路均要安装检测表。对于大用户表,可配备专用的计量箱,电流互感器的变化比要匹配,可安装二次压降的补偿器及监视装置,以提升线损计量的准确性。在电力经营中,可实施营业大检查,对营业漏洞进行堵塞,有效消除无表用电及违规用电的情况,做到一个用户一个电表,加强电力费用方面的管理,避免偷电及漏电情况的发生。
3.2调整线损管理的组织结构
供电企业要及时调整和完善现场管理的组织结构,区别对待各种管理活动,既要保障线损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展开,又不能使线损管理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具体业务有牵扯。在此过程中,要将企业项目管理工作与现存运作管理工作结合起来,促进供电企业组织一体化发展。供电企业可以引进混合型的协同管理模式,构建专门的管理部门,在现场管理方面,该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同层次,甚至高于职能部门,突出了对线损管理工作的重视度。
3.3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供电企业要采取一系列的激励措施提高企业各部门员工对现场管理的重视程度,以保障线损管理的顺利进行。无论供电企业采用什么样的激励手段,都应该建立公平公正的激励机制,奖勤罚懒。对于在新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也要在薪酬、福利、职位晋升等方面进行奖励。在此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要保障激励的效果,就要提高激励机制的时效性,也就是要及时激励工作人员,让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认识到线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对线损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线损管理,不仅是提高供电企业收入的有效方式,更是实现“多供电、少损耗”、节能降耗的重要手段。为有效解决供电管理中存在的线损问题,供电企业要科学合理地利用现有能源,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能耗,全面提高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在供电过程中要重视能源的高效输送,有效降低供电传输和分配过程中的损耗。
参考文献
[1]关岩.电力供电管理中的线损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6).
[2]吴钟明.基于供电所配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6).
[3]罗怀鑫.供电所配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J].科技展望,2016(28).
论文作者:唐成年,殷建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9
标签:线损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的是论文; 供电企业论文; 设备论文; 电力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