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台县人民医院 检验科 256400
菌血症指血液中出现微生物,是指外界的细菌经由体表的入口或是感染的入口进入血液系统后,在人体血液内繁殖并随血流在全身播散,具有病情重、预后差的特点。临床选择合理的抗生素室治疗菌血症的关键。血培养阳性结合药物敏感试验,对于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性产生,提高菌血症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现对我院2015年1-4季度1961份血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分离出致病菌94株,总结其主要致病菌分布特征及药物敏感实验结果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样本来源 1961份标本均来自我院2015年1-4季度住院患者的血培养标本。
1.1.2培养材料 血培养瓶购自法国梅里埃公司,血平板、巧克力平板、中国蓝平板、厌氧平板及沙氏平板、革兰染色液均购自百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1.3细菌鉴定及药敏材料 细菌鉴定卡和药敏卡购自法国梅里埃公司。
1.1.4仪器 梅里埃BACT/ALERT 3D型全自动血培养仪、梅里埃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均购自法国梅里埃公司。
1.2方法
1.2.1标本采集 无菌法采集血液5-10ml分别注入需氧与厌氧瓶内,儿童采集血液1-3ml,注入儿童专用瓶中,及时送检。
1.2.2血培养 将采集到样本的血培养瓶,置梅里埃BACT/ALERT 3D型全自动血培养仪内培养。
1.2.3分离培养 当血培养仪出现阳性报警时,立即转种于血平板、中国蓝平板、巧克力平板、厌氧平板及沙氏平板进行分离培养,同时涂片染色镜检。镜检结果及时报告给临床医生。
1.2.4细菌鉴定 取分离纯培养后的单个菌落配成菌液,置于全自动细菌鉴定仪上进行鉴定与药敏实验,每周用ATCC25923、ATCC25922、ATCC27853标准菌株做药敏质控。
1.2.6数据处理 应用瑞美lis系统进行统计。
2结果
2.1菌株分布 在1961份血培养标本中,检出细菌94株,检出率4.79%。共分离出26类,其中:大肠埃希菌44株,占46.8%;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13例,占13.8%;产酸克雷伯菌6例,占6.38%;铜绿假单胞菌2例,占2.13%;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占2.13%;肠球菌3例,占3.19%;是我院血培养阳性的主要致病菌,占总检出菌的74.34%。见表一。
3 讨论
本文结果显示2015年第1-4季度本院血培养的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葡萄球菌、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占总检出菌的74.34%。分离率最高的4种细菌中,大肠埃希菌(44例)和肺炎克雷伯菌(19例)为革兰阴性菌,其中产超光谱-内酰胺酶(ESBL阳性)菌株分别为24例和4例,表明此两种菌1/3对所有的青霉素类、头孢类和氨曲南类耐药。根据药敏结果(表2),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较大肠埃希菌相对少,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一致敏感的抗生素有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替加环素、厄他培南,肺炎克雷菌还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相对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肠球菌为革兰阳性菌,由药敏结果看出,利柰唑胺、奎奴普丁、万古霉素耐药菌株少,所以在临床治疗时,应尽量避免滥用抗生素,根据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由于临床上抗生素的大量使用,条件致病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成为菌血症、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国外学者认为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过多滥用,导致机体正常菌群失调,条件致病菌有机会大量繁殖入侵而致病[1]。血液感染常因局部感染未能及时控制,以至细菌感染扩散和细菌侵入血液所致,加上患者抵抗力差,而致菌血症、败血症[2]。因此要控制细菌进入血液,首先从源头做起,应对外伤患者住院期间伤口的分泌物,及时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做静脉插管、透析疗法等治疗时,应严格规范化无菌操作。研究菌血症中的常见细菌及其耐药性,对于指导临床早期进行多次血培养,及早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采用综合措施救治菌血症有重要意义。
4参考文献
[1]Borat A,Verhoef J,Boel E,eta1.Clinical evaluation of a NA SBA2 based assay for detection of Candida spp.in blood and blood cultures.Clin Lab,2002,48(9210):487-492.
[2]崔颖鹏,唐蕾,唐冰,等.934株自血培养分离致病菌的病原学分析.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7,19(6):542.
论文作者:何倩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12月上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2
标签:细菌论文; 菌血症论文; 致病菌论文; 平板论文; 肺炎论文; 抗生素论文; 大肠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12月上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