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媒体”新闻报道的时代变化
——以新华社“现场云”为例
文/钱浩然
摘要: 新闻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接近现场的过程。在网络与通讯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新闻早已从传统的采编发,逐步转变为全程媒体实时报道。其中,新华社顺应媒体融合的发展进程,启动“现场云”全国服务平台,让国内媒体都能共享新闻素材与产品,既实现了新闻的实时采编,又能保证内容的多渠道分发,使“现场云”成为媒体记者手中的一项“利器”。
关键词: “现场云” 媒体融合 全程媒体
新华社“现场云”是基于现场新闻技术,向入驻媒体提供现场新闻素材与产品的平台。目前,全国已有3100多家媒体及党政机构用户入驻,4万多名采编人员注册使用,基本实现了对国内大部分媒体的覆盖。用户注册后,既能实时上传、分享身边的新闻素材,也能对其他用户的素材进行编辑和播发。可以说,现场云的出现,让新闻和现场同步的场景达到了极致。
一、基于移动端的全媒体功能,提升新闻品质与时效
新华社“现场云”的出现,让记者只需轻点鼠标,注册成为云平台用户,即能快速实现素材共享,极大地分担了记者采编素材的压力。但是这也给记者们提出了更高要求。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一蹴而就的,小学数学教师要始终坚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为标准,从多角度、多方面入手,来设计和开展趣味性教学活动,从而把学生的目光牢牢地吸引在课堂教学上,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快速、有效地掌握数学知识,实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终极目标。
1.在“准确表达”与“接地气”之间找到平衡点 。如今,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更需要考虑用户的需求,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形式和内容。有了足够的新闻素材后,记者不仅需要完成对素材的编辑,还需要按照“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的要求,生产用户喜爱的新闻内容和产品。
新华社“现场云”的记者在内容编辑与审核能力方面,更具有互联网思维,擅长使用“接地气”的网络用语,更容易吸引年轻用户的注意和关注。以“绿网”上登载的“现场云”直播片段为例,其中围绕环保和植被保护的主题,都被编辑为更加“接地气”的说法。如“春防‘不打烊’”“洋驯鹿漂洋过海来安居”等,更受读者的关注。新华社“现场云”并非一味迎合用户喜好,而是在“准确表达”与“接地气”中找到平衡点,为受众带来更出彩的内容。而且,各媒体可以借助“现场云”实现跨区域报道,不断让用户接近新闻现场,给用户带来沉浸式的新闻体验。
2.在“移动场景”与“黑科技”之间找到支撑点。
一座拦水大坝工程实体,通常是由坝身、涵管与溢洪道三大基本部件所组成。为之服务的辅助子系统主要指通信、交通、巡查检测及维修保养等部分,还有职责分明的日常管理人员。既然所讨论的对象是溃坝,必然还存在一个为应对溃坝危机而设立的抢险救护子系统,一般为临时设置,由更高一层(行政)业务负责人出面领导指挥。该子系统主要构成包括专家小组、抢险施工队伍和后勤保障、抢险物资供应链条。水库大坝日常管理班子与应急指挥领导机构之间的关系,一般在溃坝抢护救灾时期是合二为一的。若抢救任务不大,可能就用日常管理班子稍加扩充而成;若抢险救助任务很大,则应急指挥机构要另起炉灶,其日常管理班子将被纳入其中。
“现场云”能帮助记者做到多角度、多人、多地同时报道,便于在后期剪辑与成片时,挑选出最适合的视角。而对于重大选题,后续还会对多个直播片段进行分段分发,再配以文字稿详解。这种“直播”与“文字”交汇报道的形式,也正说明了媒介融合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XOZ平面和YOZ平面上的纠偏问题其本质完全相同,以任一平面为基础研究偏斜控制算法,即代表整套纠偏控制算法的设计。
3.在“新闻选题”与“产品思维”之间找到契合点。 与以往的采稿与分发分离不同,新华社“现场云”平台强调记者能够实现新闻的全程化与全息化生产,可供所有媒体人使用。随着“现场新闻”的上线,记者可以兼顾新闻的采编审发的全部流程,平台也极大调动了采编团队的积极性,吸引了更多媒体的入驻与使用,也为不同团队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现场云”是新闻素材和消息的汇总库,且因为信息源来自用户自身,这种“全员皆媒体,全员皆生产”的模式,也有着极高的“边际效应”。因此,也吸引了更多党政机关及媒体平台的入驻与合作,在提升新闻时效性的同时,还能节约新闻采编成本。通过这一模式,“现场云”也同越来越多的机关部门、媒体平台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通过资源互换的方式来实现共赢,也将更多机构拉入到自媒体的生产体系之中。
如今,手机的高性能已经能负担起多个场景的新闻报道,在硬件不断更新换代的时代背景下,新闻现场使用的工具也越来越轻便化、多元化。因此,手机拍摄照片、视频成为当下新闻素材的主要形式。
二、从单一技术支撑到多媒体融合,创新媒体采编发场景
传统的新闻报道的手段和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以图片、文字为主。而在“现场云”平台上,视频和图片内容占到七成以上。此外,借助新华社的影响力,“现场云”持续获得用户入驻和流量,新闻素材库也渐渐丰富。因而,也有更多机会同全国其他媒体平台进行合作。在技术的推动下,新闻的产出时间不断缩短。
1.实时回传+在线编辑,提升新闻时效性。 “现场云”的报道形式,能让观众更加接近新闻现场。网络宽带让现场信息能够实时回传,用户拍下新闻画面或视频后,均可立即上传到平台,再由后台根据新闻内容与归属地进行分类,以便记者后续的编辑与分发。例如,2019年5月,“现场云”联合《人民日报》对大连国际马拉松赛事进行全程直播,其他平台可利用“现场云”同时收看,简化了直播的准备工作,也方便用户查找相关内容。此外,再加上在线编辑,记者入驻“现场云”后,即能实现新闻产品的在线生产,大大提升了新闻的时效性。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记者既要保证高效的出产,也要兼顾新闻质量。因而,“现场云”为用户提供了多种快捷编辑工具,兼容负责信源格式,多举措增设编辑工具,大力提升新闻的品质与时效。在编辑工具上,平台为入驻的媒体机构免费提供基于移动端的全媒体采编发功能,真正做到采访与编发两不误。
3.1.2 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LCCI)模型 土地承载力指数用来反映实际人口与理论人口承载能力的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记者能根据平台上现有的新闻素材,主动拟定新闻选题,更具自主性。因而,很多媒体也在实践中学会了选题的策划与推广,甚至举办相应活动,增强了自身的产品意识与用户意识。此外,“现场云”平台对记者与政府宣传部门同时开放,方便后续内容的跟进与传播。从新闻素材的采集到编辑,从审核到发布,各个岗位和环节都对记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以便提高新闻产品的更新与报道效率。
2.全景报道+多效合一,扩充形式多样性。 5G通讯技术给了新闻报道更多的可能性。在“现场云”现有的报道素材中,图片与视频占据了主要部分,其次才是文字类报道。据统计,平台上有70%的报道有视频直播流,短视频的形式占到总体比例的30%,图片则超过60%,文字为主的报道极为少见。通讯技术的变革,让报道形式也更加多样化,更加适应当代用户信息获取习惯。音频、文字、图片、短视频等丰富的报道手段,增强了用户阅读新闻的沉浸感与现场感。
“现场云”实现了技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提升了采编效率。在直播技术的支持下,记者们借助互联网技术让直播走向常态化。如今,人们的注意力不断降低,视频超过5分钟、文章超过140字,就难以吸引用户眼光。因此,“现场云”的直播片段往往都经过了剪辑,播出时长控制在1分钟,甚至30秒左右,仅提取主要内容,节省了用户的注意力和时间成本。
目前,“现场云”能实现语音转文字、语音识别、云剪辑、兴趣分发等多项操作,这些“黑科技”为记者生产有价值的新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提升记者在平台上的工作效率与质量。为了让素材的上传与编辑更加便捷,它实现了横屏与竖屏兼容的拍摄模式,极大扩展了用户对新闻素材的选择面,更有利于让优质内容播出。此外,除了对素材格式的兼容,“现场云”还加入了快捷剪辑工具,一改以往由记者采访、编辑责编、渠道分发的传统流程,用户能够在现有素材的基础上进行实时编辑和分发,实现了由“离线生产”到“线上生产”的转变。
“现场云”还能利用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智能处理工具,自动生成短视频内容,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提升了工作效率。而大数据和云计算功能则让新闻现场得到全景式和多维度的真实再现,让观众身临新闻现场,实现从阅读新闻到体验新闻的转变。整个过程具体说来,首先由记者现场实时采集视频素材,完成最基础的素材积累。其次,系统会对上传的视频素材,根据既定的系统学习内容,进行识别和处理,找出重点内容完成二次生产。最后,素材将交给专业的审稿人,经审核后进行播发。这样一来,用户可以在多家媒体平台看到“现场云”出品的新闻直播内容,大大提升了信息获取效率。
3.即拍即传+即审即发,增强编辑协作性。 有了广阔丰富的素材库,也有了专业能力过硬的记者,还需要提升内容的审核机制,以保证新闻产品的输出。目前,“现场云”设置了“通讯员在线管理子系统”,来自全国各地的新闻记者都在同一平台进行高效协作,自身对新闻也会有选择性。因而,在对内容审核上,“现场云”可以实现手机端的直观预览和一键签发,对内容进行集中审核,大大缩短了传统媒体流程下冗长的内容审核过程,提升了新闻产出效率,帮助用户借助现有素材进行即拍即传、即审即发,多终端共享新闻成果。
在户外动态雕塑与自然的互动中,自然力或许占了更主导的地位,换一种说法,这种互动更接近于大自然对作品的塑造。在这个先决条件下,作品的“反作用”于自然实际上更接近于“无为”。这种作用关系是否可以被进一步深化?
为了让新闻产品得到更多关注与曝光,“现场云”不断拓展和壮大“三微三端一平台”的新媒体传播渠道。“三微”指微博、微信、微视,主要通过移动端与受众取得联系,获得用户反馈和认同;“三端”即新华网、新华社客户端和现场云,主要面向平台方进行内容输出,提供给更多门户网站;“一平台”则是指海外社交媒体平台。“现场云”目前以国内媒体平台入驻为主,但在海外社交平台上已有超过3600万的粉丝。
目前,“现场云”可实现19种语言发稿,日均浏览量超过2500万人次,稳坐世界主流媒体第一方阵。“现场云”通过图文、音视频、直播等多种形式,对外输出新闻产品,运用互联网的产品意识与观众实现直播互动,再将精彩内容进行挑选、编辑和二次传播,形成直播报道的“组合拳”。
三、结语
在互联网大潮中,新闻媒体遭遇的挑战与机遇层出不穷。从“中央厨房”的提出,到实施媒介融合,再到“现场云”的产生,传统媒体在技术革新的东风下不断创新思路,以创造出更适合时代与用户的新兴表达方式。
P.G.Rousseau[8]等调查研究了广泛应用于南非地区的商用热泵热水器,并对提高系统性能和运行经济性进行了分析。
脱胎于新华社“现场新闻”的“现场云”平台,在保证新闻质量的基础上,不断深入探索新闻产品的生产形式,始终聚焦新闻主业与多元化的新闻内容,通过技术实现新闻生产的前端化,为用户带来全程、全息、全新的新闻体验。同时,这种模式也激发记者培养用户意识,在新闻语态和语境不断变化的当下,更重视受众偏好,这无疑是时代背景下的正确转型。
参考文献
[1]关明辉.在手机上生产用户争相观看的新闻——新华社“现场云”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全新解决方案[J].中国记者,2017(07).
[2]贺大为.迈向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现场云的媒体融合实践[J].中国记者,2019(02).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本文系江苏省社科应用精品工程“江苏新型自媒体文化传播业态研究”(项目编号:18SYC--110)的研究成果。
标签:“现场云”论文; 媒体融合论文; 全程媒体论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