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徳阳市旌阳区千秋中学校 罗华
摘要:新课程改革提出要构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的高效课堂,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在情境教学、交互性教学以及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究中将复杂的数学知识转变为具体、形象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质量
高效课堂,是指教师及学生共同努力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收益。这也是农村数学教师一直想要解决的问题。在农村这样特殊的环境中要想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迅速提升数学素养,就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学氛围的设立等。我结合目前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以及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些构建高效课堂的措施及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
(一)教师教学观念转变
目前,农村教学理念相对滞后,教师观念转变较慢,导致农村初中教学质量低下。部分农村地区教师虽然也参加了新课程标准的有关培训,对新教学理念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在实际教学中的实施却并不顺利,而且农村地区也没有良好的教研环境,久而久之,教学观念又回到了最初的阶段。因此,教师需要主观认识到教学观念转变的重要性,潜心研究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农村教学实际情况,将教学理念逐渐转化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构建真正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其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尤为重要,是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关键。高效课堂要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服务”为宗旨,教师要信任学生、解放学生、尊重学生、发展学生,让学生有自主研究探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实践、经历及发展,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入、由内而外的过程,如果教师一直由外而内地灌输知识,学生即便短时间内记住了,也无法从根本上理解其本质。尤其数学这一学科是抽象的、复杂的,学生只有自主探究本质、进行实践才能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从而热爱数学,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解放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做课堂的主人,使学生形成主体意识并提高学习效率,这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教师要以学生“学好”代替教师“教好”为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充分考虑数学学科的特征,注重数学教学的原则,以学生为本,确定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关注学生的实际运用经验,让学生仔细观察、猜测、实验探究、推理验证,并从实际生活中找到存在的数学问题,进而构建数学模型并找到解题关键,引导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互动。例如,在学习《轴对称——等腰三角形》时,教师让学生每人准备一张A4纸和一把剪刀,让他们试着剪出等腰三角形,并让学生分组讨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然后总结归纳出来。在裁剪过程中,学生首先将长方形纸对折,然后沿着对折线的一端顶点剪出直角三角形,再将剪下的三角形平铺开。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可以发现,等腰三角形的高线其实也是等腰三角形的中线,又因为剪出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所以中线是角分线,且∠B=∠C。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己得出的,这要比教师直接灌输给学生效果更好,更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及印象,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动者而不是被动者。学生自己剪裁等腰三角形,再在小组内讨论归纳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全神贯注地投入课堂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体。
(二)学生学习观念转变
学生自从进入学校后,接受的教育都是学生要听教师的话,长此以往,学生养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觉得学习就应该是“教师教,学生学”,不需要自己参与知识的探究阶段,不需要知道知识的来源,只要记住定义、公式、概念甚至计算步骤即可,做题时也只会简单地套入公式。这样的观念不仅无法让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还会影响课堂效率。只有教师引导,学习进度就会很慢,而且学生无法真正地认识到数学的本质。因此,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初中数学中的抽象知识不断增加,学生要是无法转变学习观念,就会觉得课堂教学越来越枯燥,从而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构建有效的学习策略,这样才能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学生能够自主学习,通过合作探究提高学习兴趣,主动展示交流学习成果,有效提高学习能力。
二、注重课堂教学设计
农村基础设施不健全,多媒体教学设备落后,无法支持一些新式教学活动的进行,因而学生学习氛围低沉。为此,在农村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农村教师要充分利用仅有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情境中,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相互配合以更好地学习数学基础知识。例如,在教学“幂的乘方”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情景。教师:同学们都从家里带来了一小袋大米。大家是不是觉得大米的体积小,你们带的颗数很多?下面我们开始闯关了,看看大家带来的大米数量能过几关。请大家在桌面上摆出:(1)2的两倍,也就是4个;(2)22×22,16个;(3)22×22×22,64个;(4)22×22×22×22,256个……依次类推,现在开始吧。学生:老师,摆到第四关就有点难了,越来越多。教师:有谁能告诉我第50关需要多少粒米呢?学生:……教师:50关所需准备的大米约重1.2亿吨,这就是幂的乘方的特点。学生简单的动手参与看似简单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了同底数幂相乘与普通乘法的区别,这会与学生开始的预期形成反差,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创设情境的教学设计对于构建高效课堂是十分必要的。
三、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年级的增长,数学知识的难度及抽象程度也在不断加深,这时,学生往往会降低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在此阶段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语:构建农村高效课堂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还需要教师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教师要了解新课程改革的内容、课本的要点以及学生的特征。
论文作者:罗华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9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3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高效论文; 角形论文; 课堂论文; 观念论文; 数学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9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