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动脉压监测的护理论文_李忠君

有创动脉压监测的护理论文_李忠君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

有创动脉检测(IBP)是指经体表插入各种导管或检测探头到心肌或血管腔内的直接测定血压的方法。

和临床常见的无创血压检测相比,有创血压可以提供连续,可靠,准确的检测数据。

适应症

1休克、低血压病人

2严重的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病人

3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

优点

1有创血压检测为持续的动态变化过程。

不受袖带宽度及松紧度影响。准确可靠,随时取值。

2可根据动脉波形变化来判断分析心肌收缩能力。

3患者在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可及早发现动脉压的

突然变化

4便于反复采集动脉血气分析标本,减少患者痛苦。

所需设备

压力换能器、连续冲洗系统等

部位

常用桡动脉,股动脉,腋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

其中最常用的是绕动脉,其次股动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测压时注意事项

在进行有创血压测量时要注意:检测开始时,首先对换能器进行校零。检测过程中,要保持压力传感器与心脏在同一水平上。

为防止导管堵塞,要不断注入肝素盐水冲洗导管。保持测压导管的通畅。

同时要牢固固定导管。防止导管位置移动或脱出,影响有创血压的测定。

注意压力及各波形变化,严密观察心率,心律变化,注意心律失常的出现,及时准确记录生命体征。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正常动脉压力波形:正常动脉压力波分为升支、降支和重搏波。升支表示心室快速射血进入主动脉,至顶峰为收缩压,正常值为100-140mmHg;降支表示血液经大动脉流向外周,当心室内压力低于主动脉时,主动脉瓣关闭与大动脉弹性回缩同时形成重搏波。之后动脉内压力继续下降至最低点,为舒张压,正常值为60-90mmHg.从主动脉到周围动脉,随着动脉管径和血管弹性的降低,动脉压力波形也随之变化,表现为升支逐渐陡峭,波幅逐渐增加,因此股动脉的收缩压要比主动脉高,下肢动脉的收缩压比上肢高,舒张压所受的影响较小,不同部位的平均动脉压比较接近。

置管后护理

一.严防动脉内血栓形成,以肝素盐水持续冲洗测压管道应做到以下几点:1每次经测压管抽取动脉血后,均应立即用肝素盐水进行快速冲洗,以防凝血。2管道如有血块堵塞时,应及时抽出,切勿将血块推入,以防止动脉栓塞3动脉影响时间长短也与血栓形成成正比。在患者循环稳定后应及早拔除。4防止管道漏液如测压管道的接头应连接紧密,压力袋内肝素盐水袋漏液时,应及时更换。各个三通应保持肝素盐水的滴入。

二.保持测压管道通畅1妥善固定导管,延长管肢体,防止导管受压或扭曲。

2三通开关保持在正确的方向。

三.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1穿刺部位每24小时用安尔碘消毒及更换敷料,并用无菌透明贴膜覆盖,防止污染。

局部污染时按上述方法及时处理2从动脉测压管内抽血化验时,导管接头处应用安尔碘严密消毒,不得污染。3测压管道系统始终保持无菌状态。

四.防止气栓发生 在调试,取血等操作过程中严防气体进入桡动脉内造成血栓形成。

五.防止穿刺针及测压管脱落,穿刺针与测压管均应固定牢固,尤其是患者躁动时严防被其自行拔出。

并发症监护

一.远端肢体缺血 引起远端肢体缺血的主要原因1桡动脉穿刺前需做Allen试验,判断尺动脉是否有足够的血液供应2穿刺动作轻柔稳准,避免反复穿刺造成血管壁损伤,必要时行直视下桡动脉穿刺置管3选择适当的穿刺针,切勿太粗及反复使用4密切观察术侧远端手指的颜色与温度,当发现有缺血征象如肤色苍白,发紫及有疼痛感等异常变化,应及时拔管5固定置管肢体时切勿行环形包扎或包扎过紧。

二.局部出血血肿 穿刺失败及拔管后要有效地压迫止血。尤其对应用抗凝药的患者。压迫止血应在5min以上,并用胶布加压覆盖,必要时局部用绷带加压包扎38min后予以解除。

三.感染 动脉置管后可并发局部感染,严重者也可引起血液感染,应积极预防。1所需用物必须经无菌处理,置管操作应在严格的无菌技术下进行2置管过程应加强无菌技术管理3加强临床检测每日检测体温4次,查血象1次。如果患者出现寒战高热,应及时寻找感染源必要时取到培养或做血培养以协助诊断并合理应用抗生素。4置管时间一般不超过7d,一旦发现感染迹象应立即拔出导管!

论文作者:李忠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0

标签:;  ;  ;  ;  ;  ;  ;  ;  

有创动脉压监测的护理论文_李忠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