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论文_吴炜骏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论文_吴炜骏

山东中宏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烟台 264000 身份证号码:33072419840824XXXX

摘要:首先探究了建筑工程混凝土的关键施工技术,包含配比、搅拌、浇筑、振捣,进一步归纳了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措施,包含混凝土施工前期准备、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希望通过研究提高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水准,最终有效提升混凝土的实用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1导言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引入,极有力的推动了建筑业的发展,它一方面提高了建筑的实用性和稳固性,另一方面也转变了建筑建造思维,对于建筑业的革新来说意义重大。在国内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们对于建筑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研究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管控能够很好的响应时代的需求。在具体的施工进程中,相关单位务必要将混凝土质控摆在关键位置,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出发,不断完善混凝土质控机制,最终促成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提升,并助力国内建筑业的发展。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2.1配比技术

混凝土的组成部分包含水泥、集料、水和一些外加剂,这些组成部分各自的比重对于混凝土性能会起到极大的影响,各部分的比重即为配合比。在混凝土配合比的设定过程中,相关人员一方面要考虑施工现场实际要求,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施工的成本,注重施工的经济性及合理性,进一步借助科学的、细致的计算,得出性价比最高的配合比。与此同时,考虑到现场混凝土中集料含水量与理论值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混凝土拌合作业开始前,相关人员务必要科学的测量集料的实际含水量,然后依据选定的配合比,合理的调节混凝土中水的掺入量,以确保混凝土各组成部分用量比例符合配合比要求,最终保障混凝土质量达标。

2.2搅拌技术

在混凝土配合比确定后,方可开展混凝土的拌合作业,在具体的拌合操作中,相关人员务必要充分把握混凝土配合比,精确计算混凝土各组成部分用量,并将各部分用量的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具体来说,集料用量误差应控制在±2%以内,水用量误差应控制在±1%以内,水泥及外加剂用量误差应控制在±1%以内。与此同时,相关人员还务必要充分把握拌合作业中混凝土各组成部分的投入次序,同时要把握拌合作用所需时长,通过充分的拌合以及合理的投料次序确保混凝土拌合均匀到位。总的来说,冬季混凝土的拌合作业应不低于3min,其余季节混凝土的拌合作业应持续在2min左右,此外,在具体的拌合作业进程中,相关人员还应该定时检验混凝土的拌合成效,对于检验中发掘的问题应该及时予以处置。

2.3浇筑技术

在混凝土施工中,浇筑环节至关重要,浇筑作业是否得当密切关系着混凝土最终的施工质量。所以,施工单位务必要充分重视此项工作,在具体的浇筑操作前,务必要妥善检查模板支设情况,并检查模板内部钢筋的绑扎状况,确定模板以及钢筋的尺寸、型号等是否合理,进一步依据钢筋特征选定适宜的浇筑方式。在浇筑操作中,要尽可能将混凝土接缝及接头降到最低,同时确保混凝土下落高度不超过2m,以防止溅落等现象,此外,还要确保浇筑作业连续不间断,一方面确保混凝土的整体性,另一方面有效缩减浇筑时长。

2.4振捣技术

振捣操作紧随浇筑操作开展,良好的振捣技术可以促使混凝土各组成部分均匀分布,同时将混合料中的空气有效排出,以保障其密实程度。通过振捣,混凝土可以在模板中填充到位,以避免常见的局部混凝土缺失问题。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还要注重适度振捣,确保不过振、不漏振。当振捣的混凝土出现下沉变慢、无气泡产生的现象时,则表示振捣已到位。要避免过振操作,防止过度振捣引发混凝土中浆液流失及粗集料下沉问题。依据混凝土种类以及施工规模,可以将振捣作业划分为机具操作以及人工操作,在这两种振捣作业中,均需均匀布设混凝土振捣插入点,还要保障振捣棒深入下层混凝土,以实现上、下层混凝土的充分融合,防止分层裂缝的产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来说应将振捣作业持续大约20s,同时还要确保边角部位振捣到位。

3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混凝土施工前期准备

3.1.1招投标阶段

招投标作为我国建筑业的一种新型竞争机制,对淘汰优胜劣汰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投标的良性运行可以保证和提高建设项目的质量。作为一种公开、公平的竞争方式,只要条件符合,就可以参与投标。在投标过程中,投标人将根据相关法律对招标方的信誉、业务技能和投标价格进行综合研究,确定中标单位。因此,只有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培养高素质的施工队伍,建设单位才能在投标中脱颖而出。为了使项目质量最大化,投标人还可以对项目高度专业化的部分进行二次招标。总而言之,施工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使投标数据尽可能全面、详细。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不能忽视建筑的质量和社会效益。

3.1.2图纸设计阶段

施工图纸的设计可以看作是施工项目的灵魂,因为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要遵循图纸。在图纸设计中,设计单元根据建筑物的类型或同一建筑物的不同部位确定混凝土的强度和厚度。目前,由于各种因素,设计单位提供的图纸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错误或不符合实际情况。因此,相关人员必须做好图纸的提交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对混凝土施工技术或其他方面有疑问,应及时提出并与设计单位沟通,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3.2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

3.2.1对于建筑材料选材进行控制

为了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必须加强施工过程的有效管理,有效控制混凝土材料的组成,这是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严格选用建材,建材采购部门应对水泥、砂等建材进行统一检验。建筑工程施工所使用的材料统一采购。如施工中出现材料短缺,需及时与材料管理采购部门沟通,停止建材零售采购,确保施工中混凝土施工管理不会出现材料质量问题。由于控制不当而引起的工程质量问题将会使后续施工的影响降到最低。此外,在加强对混凝土原材料选择的控制后,对生产的混凝土进行严格检验,确保混凝土质量达到施工标准。如果测试后出现质量问题,对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以达到混合的目的。良好的原材料质量控制。只有有效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才能使建筑材料达到混凝土工程标准的要求,提高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

3.2.2浇筑过程中质量控制

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混凝土长度超过厚度,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浇筑方案。常用的施工方法是倾斜分层法。为防止新浇混凝土出现裂缝,通常先浇薄层,然后按间隔进行夹层处理。但在实际应用中,夹层间距难以控制,导致混凝土弹性模量过高或裂缝过短,导致散热不足。为了解决裂纹问题,可以采用浇注和覆盖的方法。当浇注混凝土温度降至合理范围时,可在此基础上进行浇注覆盖。需要指出的是,在控制浇筑间隔的同时,浇筑高度和振动混凝土应按照设计标准进行控制。只有不断加强技术重点和细节,才能避免倾倒和振动的问题。当然,相关人员应该更加关注强度标准偏差、混凝土浇筑技术和混凝土模板施工。强度标准差与混凝土的实际生产能力成反比,即差异越小,混凝土的实际生产能力越高。只有选择合理的浇注工艺,保证混凝土均匀性,最大限度地控制浇注强度,才能避免出现裂缝。在混凝土模板施工中,只有保证模板的位置和结构符合建筑标准,才能保证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吴书博.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四川水泥,2018(10):104.

[2]范胜利.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8(19):106.

[3]相丽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对策措施[J].南方农机,2018,49(15):225.

[4]何喆.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J].智能城市,2018,4(15):140-141.

论文作者:吴炜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论文_吴炜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