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瑞安市云周中心小学 325207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其日后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在现代教育体系中,人们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合理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创新思维,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收获。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创新思维 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之一,合理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中将“创新”融于课堂教学中,重视挖掘信息技术课程的娱乐性和趣味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建情境,同时结合教材,大胆进行创新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获得收获。
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每个人都具有创造性思维,但是传统教学过分强调“书本”的权威性,使学生的思维模式逐渐固化,限制了创新思维的发展。如果教师能够设计合适的课堂活动,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和思维习惯的束缚和限制,敢于质疑,就能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因此,转换学生的思维惯性,激发每位学生的潜能,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应用过程中,许多学生习惯于将插入图片设置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图片”的制作,有助于开拓他们的思维模式,制作一个心形的相框,将精美的照片装裱起来,也别有一番情趣。学生对图片图形的编辑使用更加得心应手,同时,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被激发出来,或许能另辟蹊径,创作出意想不到的作品。
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对策
1.赋予学生想象空间,为创新思维提供源泉。想象力与创造力是密切相关的,想象力是创新思维的源泉,但想象力又与“空想”、“胡思乱想”有很大区别,它是在人们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后,在头脑中产生没有感知过或现实中尚不存在的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因此,对于想象而言,必要的感性认识和一定的知识储备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 “未来畅想”、“长大后的我”等征文活动中,使学生在放飞想象力的同时,也体会到了创作的成就感,大大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因而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2.个性化的任务设计,为创新思维的开展提供可能。通过设计“我的名片”、“祝福卡”等节日贺卡、“未来的通州”等个性化服务,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展提供了无限可能。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每位学生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性的细节,并给予他们鼓励与赞扬,让每位同学都能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当学生树立了自信心之后,才变得敢想敢做,创新思维才有可能充分发挥。
3.重视操作,体验过程,激发兴趣,增强主观能动性。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客观来说,大多数学生由于对电脑游戏、互联网存在浓厚的兴趣,进而开始时对信息技术课都有一定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把握学生的思想状态,避免使他们对教学内容感到枯燥。课堂开始前,教师要精心准备导入语,以便在课堂开始时能够做好内容导入,使学生一开始就能被教学内容吸引,调动他们的探知欲和学习热情。教育理论家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应是让学生在体验和创造的过程中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本身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多实践、多操作。在课堂上让学生发挥创新精神,根据自身想法制作“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场景,学生可以在游戏中自主控制老鹰、母鸡、小鸡的具体位置和数量,设计出多种多样的作品,将课堂自主权交给学生,有助于其发散思维及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教学结束前,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总结,例如,“如何快速画出多个长相相同的小鸡”、“在生活中能不能用相似方法解决问题”等。通过这些问题将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其知识应用和关联能力。
4.布置协作式任务,让创新思维在合作交流中升华。创新包括个体创新的行为,也离不开交流与合作。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布置协作式任务,使学生多人共同完成同一任务,交流思想、共享思维,这样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潜在创新才能。例如,在综合性任务“爱护通州环境──爱护我们的家”中,每3个学生为一个小组,每个人都参与任务的完成与展示。小组成员集思广益,设计制定计划,划分安排子任务,并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爱好特长进行分工,合作完成这次任务,使课堂变得更加富有情趣,也增加了学生们交流合作的能力。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赋予学生想象空间,为创新思维提供源泉;重视操作,体验过程,激发兴趣,增强学生主观能动性;提供个性化的任务设计,为创新思维的开展提供可能;布置协作式任务,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合作交流中升华,让创新思维与个性长足进步,在创新中收获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浦培生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上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9),79。
[2]郑东浩 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3),13。
[3]苏波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数字化用户,2013,19,(33),87。
论文作者:金小丹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7月总第3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8
标签:学生论文; 创新思维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思维论文; 教师论文; 他们的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7月总第3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