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能力的研究述评及其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启示论文,能力论文,动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763(2009)05-0056-09
一、引言
在当今技术飞速进步和偏好多变的超竞争环境中,企业竞争优势的产生和消逝都只能是短暂的时间概念,一个停留在已有优势地位、仅仅追求收获已存在的竞争优势来源的企业,很快会被更富创新的竞争对手所取代。因此,超竞争时代企业如何获取持续竞争优势成为了战略管理领域的重要课题。传统能力理论所提出的能力形式,无论是核心能力还是独特能力,由于沉没成本效应、替代效应以及创新的路径依赖所造成的刚性使得企业无法保持与环境的动态战略适应[1][2],从而难以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同时传统能力学派关注的主要是企业能力的现有状况而无法解释这种状况的未来变化趋势。所以,在超竞争的环境下,传统的能力理论对企业实践的指导意义越来越弱化。
基于以上背景,Teece、Pisano和Shuen(1997)[2]首先提出了“动态能力”的理论框架用于解释在动态环境下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动态能力观的出现,适应了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使能力的构建、运用和更新成为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这对于企业在相应领域建立持续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动态能力的研究尚处于起始阶段,现有的分析框架还不够完善和成熟,因此不能较为全面地解释动态能力的本质和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本文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对现有动态能力理论的梳理,为构建能够科学地指引动态能力研究方向的分析框架夯实基础。
二、动态能力的理论溯源
1.动态能力理论的思想渊源
综观早期的经济学文献,已经有了和动态能力理论相关的思想萌芽。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对经济问题“内部”和“外部”的划分,可以看作是企业动态能力理论的萌芽。在斯宾瑟的“差异”观点基础上,马歇尔提出了能力“协调和整合”的看法,这已经与动态能力的理论非常接近了。之后Penrose和Richardson分别将马歇尔的“外部”经济问题和“内部”经济问题进一步拓展。
1959年,Penrose的《企业成长理论》一书出版,该书首次从经济学角度探讨了企业内部的动态活动及其对企业行为的影响。Penrose将企业定义为“被一个行政管理框架协调并限定边界的资源集合”,并认为企业增长的力量来自于企业的内部资源。根据Penrose的逻辑,追求内部资源平衡利用的行为导致了企业成长,由于平衡永远达不到,因而企业的成长过程将生生不息。
Penrose是西方经济学思想史上第一个强调企业内部的知识创造是企业成长源泉的经济学家。她认为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新知识的积累主要是经济活动内部化的结果,内部化过程节约了企业稀缺的管理能力资源。总之,Penrose“企业内在成长论”的贡献是将企业行为的分析从静态转为了动态并注入了知识积累的要素,是动态能力思想萌芽的又一重要体现。
受Penrose启发,第一个提出企业能力概念的经济学家是Richardson(1972),他在《工业组织》一文中,使用能力概念来指企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他认为,企业的活动都是以能力为基础的,这些活动分为“替代性”活动和“互补性”活动。替代活动在企业范围内组织和协调,互补活动则需要第三种协调机制[3]。Richardson的企业能力理论是Penrose成长理论的补充,有动力机制和过程倾向,是动态能力观的又一思想源头。
综上,马歇尔、Penrose和Richardson等人的工作为动态能力兴起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2.动态能力理论的理论基础
动态能力理论从学科分类来看,属于战略管理范畴。战略管理“理论丛林”的相关理论,如演化经济学、企业资源理论(知识基础理论)、核心能力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为动态能力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Nelson和Winter(1982)在Alchain(1950)的企业预期不确定性思想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解释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4],特别强调企业在动荡的环境中如何行动是解释经济变迁的前提。他们指出,企业是知识的库存:企业把已有的知识储存在组织惯例中(解释企业现有的能力),并在竞争过程中搜寻新的惯例(解释企业能力的发展)。理解企业能够在未来做什么就必须理解企业现在能够做什么。因此,企业的行为可以由它们使用的惯例来解释,而给企业做模型意味着给惯例随时间的变化做模型。这样的企业是动态的,永远处于发展之中。由于详细分析了企业能力产生和演化的机制,演化经济学是动态能力理论基础的核心(Zollo et al.,2002[5]; Hilliard et al.,2004[6])。
除了演化经济学外,管理学的内生要素理论也为动态能力理论提供了营养。Prahalad和Hamel(1990)[7]提出了企业资源和能力的发展性,资源发展性是指随着企业发展与外部资源环境的变化,企业资源具有自身适应性的不断完善与提升以及特征变化的特性。具体表现在:一是企业资源能够根据企业发展需要而进行适应性的自我完善,企业资源价值创造力具有随使用频率的增加以及在时效范围内随时间增加而日臻完善的特性,企业价值创造力也就会得到相应程度的提高,如图1所示;二是企业资源具有再生繁殖能力,能够通过自身价值创造力的发挥,通过资源关系的拓展创造出新型的企业资源。
图1 企业资源价值创造力随时间与使用频率变化示意图
Ulrich和lake(1991)[8]的研究表明能力变化的标志是企业减少诸如产品研发、客户反馈、管理系统设计和执行等所有活动循环时间的能力。而要做到这点需要遵循四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共生(symbiosis),或者是在外部环境的需求和内部能力之间构筑桥梁;第二个原则是反省(reflexiveness),即学习过去经验的能力;第三个原则是合成(alignment),即在技术、行政和文化层次上整合任务、结构、过程和系统的能力;第四个原则是自我更新,即随着时间变化的能力。
此外,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组织学习理论和企业知识基础观点同样为加深对企业动态能力的理解提供了有用的见解。知识基础观点的中心话题是个人和团体所拥有的知识是创建竞争优势来源的企业能力的基础。企业能力被认为是企业内现有知识重组或者整合的结果。知识的表达和利用形成了构建企业能力的基础,并且这种知识典型地是通过将企业过去的行为、这些行为的有效性以及未来的行为联系起来的学习而形成的。在许多方面,这种过程包含了将过去个人和团体经验的分析作为现在和未来行动的基础。在学习模式上,Nonaka(1994)[9]认为,组织学习开端于“显性知识隐性化”,并循环于“显性知识隐性化”→“隐性知识显性化”之间,在此循环过程中,会不断地创造出新知识,并将知识持续地嵌入组织内部,而这种知识的嵌入过程,均是通过组织成员协作与交互性行动来完成,而企业能力就是通过这一循环过程来创建和发展的,从而获得和保持持续竞争能力。
综上所述,虽然完整意义的动态能力理论体系还未形成,但这些理论的提出至少说明了动态能力理论不只有一个理论基础,而是受到以演化经济学为核心并整合企业资源理论(知识基础理论)、组织学习理论、核心能力理论等精华形成的理论基础体系支撑,如图2所示。简单地讲,动态能力观应是相关理论的集合体。
图2 动态能力理论的理论基础体系
三、动态能力研究现状、比较优势和存在不足
3.1 研究现状
如前文所述,近20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面临的市场和技术环境变得越来越难以琢磨,竞争态势瞬息万变。传统的能力理论已不能充分解释某些企业如何以及为什么能够在快速和不可预测的变化形势下具有持续竞争优势,因此,借用演化经济学等新兴理论,一些学者将能力理论拓展到了动态的市场环境中来,动态能力的学说也因此而产生,并且形成了诸多学派及其相应的分析框架。综合起来,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有:Teece、Pisano和Shuen(1997)的整合(integration)学派(倾向于各种能力的整合),Eisenhardt和Martin(2000)[10]的过程学派(注重资源和能力创造的组织过程)①,Zollo和Winter(2002)的学习学派(强调动态能力的知识基底和组织学习特性)以及最新出现的自组织学派。
3.1.1 整合学派的分析框架
整合学派的创始人Teece、Pisano和Shuen(1997)强调各种能力的整合,认为动态能力是企业整合、构建和重组内外部胜任(Competences)以应付快速变化环境的能力。其中“动态”(dynamic)指的是更新胜任以达到与变化的商业环境相一致的能力,“能力”(capability)强调的是战略管理在合理地适应、整合和重组内部和外部组织技能、资源和职能胜任以匹配变化环境要求的关键角色。
在此基础上,整合学派的分析框架将动态能力分为(1)位置;(2)路径;(3)过程。参见图3。
图3 整合学派的动态能力分析框架
“位置”指的是内部和外部位置的总和。内部位置与一个企业可以获得的特定资源(财务资源、技术资源、声誉资源、结构资源等)相关。外部位置则与企业的市场资产相关。企业现在的位置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决策能够实现的程度。
“路径”代表了企业的历史,例如,企业现在的位置取决于过去演化形成的模式。同样,企业未来的走向依赖于目前的路径及其形成的力量。
“过程”是一个组合的概念。一方面,过程用于协调和整合有用的资源和胜任,这通常是静态的要素;另一方面,过程意味着组织学习和知识的转换。这两个子过程代表了被用来确保组织持续的适应和变化的动态要素。
整合学派分析框架的主导逻辑;动态能力是静态和动态要素的聚合,在动态环境下,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内部运行的、由过程和位置决定的高绩效惯例,其演进的方向受路径依赖的影响。
3.1.2 过程学派的分析框架
根据能力是专长知识的整合及能力层级的概念,Kusunoki、Nonaka和Nagata(1998)提出了基于知识动力的动态能力概念模型[11],如图4所示。
图4 基于知识动力的动态能力概念模型
认为动态能力嵌入在知识动态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是个人和集体知识的链接和整合模式,由于竞争对手无法直接设计知识动力,所以动态能力是最具有企业专有性的和最难以转移的能力。
在Kusunoki、Nonaka和Nagata研究的基础上,Eisenhardt和Martin(2000)提出了基于过程的动态能力分析框架,如表1所示。他们认为动态能力是诸如产品创新、战略决策制定和联盟等可辨识的、特定的过程,通过依附于这些过程的惯例来整合、重构、获取和释放资源,从而成为新的竞争优势来源。同时过程学派特别强调动态环境的作用,认为动态能力的结构特征依据市场变化的实际程度而定,一般情况下,市场分为适中变化和高速变化两种状态。因此,与环境相适应,动态能力有两大类型:在适中变化的市场中,动态能力类似传统的惯例概念,也就是具有逐渐变化的能力驱动模式的概念。与之相反,在高速市场中,动态能力表现为简单的、经验性的、多变的惯例形式。
过程学派分析框架的主导逻辑:动态能力的结构模式随市场变化而变化,带有一些特质性的共性,也就是最佳实践。在高速变化的市场中,竞争优势的持续是内在的不可预测的,时间是战略的中心,动态能力本身是不稳定的,一句话,无论是市场、动态能力还是竞争优势都是随时变化的。
3.1.3 学习学派的动态能力分析框架
学习学派则从集体学习的角度切入,认为动态能力是学习和稳定的集体行为模式,通过这种模式组织系统地产生和改进它的运营惯例以寻求业绩的不断提升[5]。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集学习机制、动态能力和运营惯例于一体的分析框架。如图5所示。
根据该分析框架,“学习和稳定的模式”“系统地”揭示了动态能力是结构化的和连续性的;一个组织在一系列危机面前采用的是创新性的而非连续性的方式,那么就不是动态能力。动态能力的典型例子是用系统的和相对可以预测的方式管理联盟[5]。同时,动态能力来自学习,它们构建了企业用于改进运营惯例的系统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学习机制本身是系统化的,它们因此被认为是“第二层次”的动态能力。学习机制直接改变运营惯例也可以借助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此外,诸如知识表达和知识明码化等主动学习的机制在动态能力的演化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图5 学习学派的动态能力分析框架②
依托Nelson和Winter的演化经济学思想,“组织是一系列相互依赖的运营和管理惯例,这些惯例在绩效反馈的基础上缓慢演化”[12]。学习学派明确地指出,快速变化的环境不是动态能力存在的唯一条件,企业在变化并不激烈的环境中同样可以整合、构建和重组它们的“惯例”。
在学习学派的分析框架中,学习机制、动态能力和运营惯例的运作过程还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技术发展的速度、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市场竞争的加剧等环境因素,企业文化、组织结构、社会网络等组织特征因素,发生频率等任务特征因素。
学习学派分析框架的主导逻辑:动态能力作为企业的集体学习行为模式,无论在变化迅速还是变化适度的环境下,都是有计划地、系统地和持续地进行的,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就来源于这种行为状态。
3.1.4 自组织理论的动态能力分析框架
Masini等人(2004)[13]借助演化经济学的分析工具——自组织理论,首先明确提出动态能力是运用和拓展兼而有之的高层次管理能力,是与环境相适应的自组织系统。
Schreygg和Kliesch(2005)[14]则在Teece、Pisano和Shuen(1997)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双重过程(dual-process)的动态能力自组织系统模型。一方面是基于整合已有胜任完成特定任务过程的运营层次(operational level)能力;另一方面是基于监控运营能力运行过程的由各种协调和控制机制构成的监控能力(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随时掌握运营能力所整合胜任的刚性化趋势并加以改进。两种能力协同互动,共同演进,才能保证在特定领域获取持续竞争优势。
由此,本文得出了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动态能力分析框架。参见图6。其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动态能力是由多个能力子系统整合而成的自组织系统,“动态”指的是能力子系统适应外界环境变化而持续地协同互动(包括各能力子系统的构成要素之间)和共同演进;“能力”是战略管理为了完成特定任务整合、重构内外部胜任以满足环境变化的要求方面具有关键的作用;动态能力是最高层次的具有实质性内容的能力,用于企业解决最高层次的战略性问题,如并购、联盟、战略决策制定等,而不是多数研究者认为的仅仅是促进其他能力发展的能力;
图6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动态能力分析框架
其次,动态能力是序参量,具有一定的势,它是各能力子系统自组织协同的结果。动态能力对各能力子系统起支配作用,驱使各能力子系统的运动演化,同时通过各能力子系统的协同互动,动态能力不断地实现自我提升。因此,动态能力和各能力子系统互为发展条件。持续竞争优势的获取源于与外部环境实现同步变化的前提下,各能力子系统自组织协同作用所引导的动态能力的不断自我提升。
第三,根据自组织系统的基本特征,系统内部的组成要素数必须大于三,只有这样,系统内部才有可能存在非线性相互作用,而非线性相互作用是自组织系统演化的基本动力所必需的基础,因此动态能力也必须是三个以上能力子系统的整合体。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动态能力分析框架的主导逻辑:动态能力是与外部环境变化相适应的自组织能力整合系统,通过内部的自组织过程有效地掌控特定领域的运营和管理并确保该领域的持续竞争优势。
3.2 比较优势
从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根源问题的探讨来看,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经历了从静态外生(竞争位势理论)——静态内生(资源基础理论和核心能力理论)——动态内生(动态能力)的演进过程。通过本文以下的比较分析可以说明相对于其他理论,动态能力理论在解释持续竞争优势的问题上更具说服力。
(1)动态能力理论与竞争位势理论
竞争位势理论是最早用来解释持续竞争优势源泉的战略理论。该理论认为竞争优势外生于企业并由企业外部的市场机会和竞争关系决定,竞争性战略的目的是通过战略性投资,如新产品开发、扩大生产规模等,达到提高行业壁垒和打击竞争对手等目的,从而获得垄断租金。然而,在技术和市场需求变化迅速的动态环境中,垄断不可能长期存在,因为创新很容易打破这种垄断,因此竞争位势理论难以解释动态环境下的持续竞争优势来源。
与竞争位势理论相比,动态能力理论采取了由内而外,内外结合的问题分析方法,认为经济是不断进化的,实质性的市场竞争不是价格的竞争、规模的竞争而是创新的竞争,能力的创新尤为重要,而这种创新来自持续的学习。创新的租金是熊比特式的,在动态环境中更能体现持续性。
(2)动态能力理论与资源基础理论
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依赖于企业异质性的、难以模仿的专有资源,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形成的租金便构成了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资源基础理论的一个重要假设是:专有资源在企业之间不可自由流动,显然在现实中这种假设是不成立的。此外,由于过分依赖均衡分析,资源基础理论有强烈的静态分析倾向,缺乏对资源产生过程的分析[15],是一种静态环境下的战略理论。因此在动态环境下,资源基础理论无法说明竞争优势持续性的真正来源。
而动态能力理论则将企业视为一个追求目标的开放系统。该系统在战略逻辑的指导下,由带有明显管理过程特征的有形和无形资产构成。因此,动态能力理论很好兼顾了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来考虑战略问题,对资源基础理论是很好的补充和创新。
(3)动态能力理论和核心能力理论
核心能力理论将竞争优势归因于无形的知识和能力上,无形知识和能力的缘由模糊性是竞争优势的源泉。但是核心能力是企业在长期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这种稳定性很容易表现为抗拒变化的惰性,这种惰性是核心能力刚性[8]。由于核心刚性的存在,使企业在面临复杂的环境时,无法保持动态战略适应。
为了解决核心刚性的问题,Teece,Pisano和Shuen(1997)提出了动态能力理论,认为企业动态能力是与环境变化相适应的能力,有利于克服核心能力的刚性,使企业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
综上所述,在解释动态环境中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时,动态能力理论比竞争位势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核心能力理论更具系统性和全面性。
3.3 研究的不足
动态能力研究现状表明,虽然动态能力理论在解释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源泉方面更具合理性和科学性,但作为一种刚刚兴起的理论,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和充实的地方,主要体现在:
首先,现有动态能力理论都偏重于抽象的概念描述,对于动态能力的形成过程、基本结构、内在本质、作用机理等研究尚不够。同时,能力属性不明,研究对象宽泛。几乎所有文献都认为动态能力是改变其他能力的能力,是企业为了适应环境变化而进行的整个能力和资源体系的总动员,但这些文献既没有说明动态能力是否仅仅是其他能力的推动能力,也没有说明这种动员是为哪一特定领域的竞争位置而实施[16],由此也难以用实证方法加以论证。因此,现有理论从根本上没有解决动态能力为谁而动(其他能力还是自身)和如何动的问题,还是无法真正阐释企业为什么能够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特别是特定领域的持续竞争优势以及如何获取这种持续竞争优势。
其次,各个学派都从不同视角对动态能力展开研究,没有形成清晰的动态能力的分析框架,因此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陷。其中整合学派存在的缺陷是将过程简单地等同于能力,学习和转换过程及其内含的内容缺乏深入剖析,没有清晰地说明三个部分的内在联系,同时对动态能力运作机理的分析还停留在现象上,没有触及基于过程和惯例的深层次原因;过程学派的缺陷是没有触及动态能力的基本结构,没有从整合的角度探视动态能力的内在运作机理;学习学派的缺陷是没有明确划分能力的结构,组织学习是驱动因素而不是动态能力的组成部分,同时将组织学习、动态能力和运营惯例三者之间理解为简单的单向循环作用关系而不是协同互动的关系,并将组织学习和运营惯例作为动态能力的外部因素;而自组织学派亟待解决的问题是进一步明晰动态能力所包含的能力子系统及其相互之间的协同互动关系,完善能够充分体现动态能力主动适应环境甚至引导环境变化特性的理论基础。
此外,由于受熊比特“创造性破坏”思想的影响,现有动态能力研究主要偏向于技术能力的思维定式,并且研究对象所处的几乎都是不相似的和高频率的任务环境,其范例包括著名的学习和经验曲线文献。诚然,技术能力及其发展研究非常重要,但是作为各种能力整合的动态能力更多地呈现出偏软的管理特性,是典型的管理能力[17]。一些案例也表明这种能力以及巩固这种能力的机制明显区别于技术能力,它发生于相似的中等频率的任务环境中。正如March,Sproull和Tamuz(1991)所评论的那样:“在一个组织的生命周期中一些最重要的活动不像学习曲线研究所指出的以同样的频率发生。”[18]同样Zollo和Winter(2002)将动态能力定义为“系统的变化努力”。这种努力是计划性的而且相对可预测的,并且是经过精心设计和持续执行的战略管理活动,如果企业在一系列危机面前以一种创造性的而非连续性,或者是突变性的方式应对,那么这种方式就不是动态能力。因此,用技术能力的范式研究动态能力从本质上无法体现演化经济学的核心思想。
四、启示
现有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不足,为构建更为清晰的动态能力分析框架指明了方向。
首先,可以将特定领域作为动态能力的研究对象。动态能力研究对象的选择可以从两个角度切入:企业整体角度和特定领域角度。事实上,很少有企业能够拥有所有运营所需的能力和资源,并通过整合运用达到整体的持续竞争优势,出色的企业往往在一个或者几个领域拥有整合相关能力和资源的能力,因此从企业整体角度研究动态能力不仅容易形成概念模糊,难以揭示能力结构、内在实质和作用机理等理论上的瓶颈,而且很难找到实证的参照对象。
其次,理论整合将是今后构建更为合理的动态能力分析框架的基础。不同学者从不同理论角度出发形成了动态能力研究的四个学派,而根据前文,动态能力理论应该是以演化经济学为核心的多种理论聚合体。因此,以演化经济学的自组织理论为核心,最大限度地实现四大学派理论的有机整合是构建较为全面的动态能力分析框架的主导思想。
以偏软的管理能力思维思考动态能力,也是构建更为合理的动态能力分析框架的主导逻辑。管理能力通常发生于相似的中等频率的任务环境中,并以计划性的、持续的且相对可预测的方式应对动荡的环境变化。这种能力的特性不仅吻合作为动态能力理论基础的演化经济学的核心思想,也为特定领域能力的研究提供了现实的依据。
图7 动态能力观的分析框架的构建思路
综上所述,针对现有动态能力研究面临的“两难”困境(如企业的整体领域与特定领域、持续性与适应性、渐进变革和突破性变革、现有能力与未来能力等之间所存在的悖论),今后的研究思路(参见图7)就是走出这种“非此即彼的尴尬”,用整合的思想,既以自组织理论为核心,融合其他三个学派的理论精华,形成较为全面的动态能力分析框架,把稳定的力量及变革的力量和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匹配起来。
〔收稿日期〕2008年11月5日
注释:
①整合学派和过程学派的划分源自Georg Schreygg和Martina Kliesch的文章“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Organizational Competencies" working paper,FREIE UNIVERSlTAT BERLIN,2005.
②该图来源于Zollo和Winter的文章“Deliberate Learning and the Evolution of Dynamic Capabilities”.Organization Science.2002,13(3):340.
标签:资源基础理论论文; 自组织理论论文; 理论经济学论文; 竞争优势理论论文; 经济学派论文; 组织环境论文; 组织发展论文; 活动理论论文; 过程能力论文; 内部环境论文; 环境分析论文; 系统学习论文; 核心能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