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沧源县勐省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胡大恒1苑权菲2
(1.云南民族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 2.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 400041)
摘 要: 沧源县勐省镇全力推进民族团结示范区创建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困境。为此,要统筹协调,推动沿边经济跨越发展,争取多方的资金筹措,确保建设项目资金需求,实施必要的政策倾斜,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力度,开展广泛的宣传活动,继续抓好边境稳定工作,努力把勐省镇建设成为云南民族地区的团结进步示范区、全国民族进步示范乡。
关键词: 勐省镇;民族团结示范区;问题
沧源县勐省镇处于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是一个以佤族为主体,汉族、傣族、拉祜族等多民族杂居的乡镇。2013以来,勐省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团结带领全镇各族人民攻坚克难、迎难而上、积极推进民族团结示范乡创建工作。全镇逐步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各民族团结、互帮互助的和谐景象。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患有其他严重疾病,(例如肿瘤等);患有精神类疾病,不能配合该次研究的;对于该次研究所使用药物过敏的;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既往参加过类似研究的[5]。
1 沧源县勐省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创新实践
1.1 强化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积极推进民族团结示范区建立工作
勐省镇不断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突出抓好涉及民族工作方面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不断推进民族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第一,勐省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沧源佤族自治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方案》,研究部署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镇长为双组长,分管民族工作的副书记、副镇长为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和各村支书为成员的创建民族团结示范区领导小组。第二,为切实开展好示范创建工作,勐省镇多次开展专题研究,把工作布置到具体个人,成立了以村支书组长,其他负责人为成员的示范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列入村“两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实施方案,召开群众大会宣传、动员并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第三,以项目为抓手,推进全镇创建工作,形成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示范创建格局。
推荐理由:教育的终点不是高分和名校,而是用正确的教育去影响孩子找到内生的自驱力,从而实现人生态度与繁复世界的高度连结,让孩子在不久的将来,拥有真正选择人生的权利。书中围绕高效能养育的教养观念,从原生家庭、妈妈情绪管理、亲子关系、为孩子立规矩、能力培养和孩子社会化等方面入手,层层深入,条分缕析,打造了一套科学的高效养育思维导图。
本研究使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若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若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2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改善齐头并进,示范区创建工作深得人心
由于沧源县勐省镇经济发展滞后,边防人防、技防、物防基础薄弱。当前已有的边防设施根本无法满足形势和任务的需要,边防管控风险高、艰巨重。勐省镇位于边境地区,存在着很多不稳定因素,掌握思想工作领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制外来宗教文化渗透,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禁毒抗艾滋病,卫生防疫,边防等任务巨大。
1.3 推动脱贫攻坚工作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同步发展,实现“双丰收”
2018年7月,勐省镇在册建档立卡户有652户2215人,已脱贫227户777人,未脱贫425户1438人,由于贫困人口较多脱贫攻坚任务大。勐省镇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传统产业扶贫政策效果欠佳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资源匮乏,自然灾害多发,农牧业发展先天条件不足;地理位置偏僻、区位条件差,交通不便,二三产业发展受到制约; 生态环境脆弱,生态保护压力大,工业化进程受到限制。勐省镇发展旅游具有一定资源优势、文化优势、区位优势等 ( 便于开展跨境游) ,但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由于受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的影响,旅游业未能充发展,旅游收入不高,脱贫效果不明显。
1.4 培植产业与繁荣民族文化双管齐下,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勐省镇是一个有众多民族杂居的乡镇。长期以来,各民族形成了一种内容丰富、底蕴深厚的文化氛围。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加之对民族传统和民族特点重视不够,民族文化的民族性日益减弱民族村的村容村貌、城镇建设等出现大一统的模式;除了假期,很少见到民族服装;部分少数民族群众对其本民族语言几乎一无所知,更谈不上了解本民族的历史传说和风俗习惯。部分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需要通过口口相传、代代相授,但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后继无人,一些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历史和文化活动正逐步消失。一些散落在民间的、有价值的文化资源,没有对其进行及时、系统的发掘、整理、研究和提升。
1.5 提升人居环境与移风易俗齐抓共管,示范创建促文明和谐
首先,2017年以来,勐省镇紧紧围绕临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小而美、小而干净、小而宜居”的特色城镇目标,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集镇形象和品质,改善人居和投资环境。通过一年的努力,该镇有效解决了群众普遍关注的城镇“脏、乱、差”和基础设施滞后的问题,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其次,加强社会综合治安管理,着力解决群众信访工作,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切实维护了群众的合法利益。再次,倡导新文明,消除陈规旧习,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格观念,进一步规范农村婚丧葬等事务。
2 沧源县勐省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滞后
勐省镇在推动民族团结示范区创建过程中,存在着资金筹措较为困难的问题。一是镇政府财政自筹能力较弱。虽然国家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投入有较大倾斜,但地方配套部分仍远远超出乡镇级财力范围。二是引入社会资本困难。除国家、省和县给予补助的部分项目外,目前还没有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落地率不高,知名企业、大型企业少,社会资本支持力度不足。
2.2 资金筹措较为困难
勐省镇绝大多数自然村的雨污分离管网、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未得到有效解决,自然村组的亮化、绿化率低。勐省镇自然村组道路通畅率低,2018年7月,全镇还有33个自然村未完成入户路硬化,且道路线型、路面质量较差。此外,侧沟、涵洞、涵管等基础配套和管护经费不足,抗灾能力较弱,农产品区流通受阻,难以满足现代物流发展需要。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领域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足,难于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2.3 脱贫攻坚压力大
一是脱贫攻坚与示范区建设同部署,思想上更重视。建立“一把手”负总责的“乡镇包干”工作责任制,完善领导包村、干部包组的脱贫攻坚、示范区创建责任体系,举全镇之力进行脱贫攻坚、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二是脱贫攻坚与示范区建设同促进,工作上更精准。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决不落下一个民族,以“两不愁、三保障”为标尺,对标精准核查,严把贫情分析、入户核查“三评四定”程序。三是脱贫攻坚与示范区建设共用力,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积极主动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全镇在册建档立卡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全覆盖。
面对少数民族经济落后的状况,各级党委、政府只有解决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问题,才能更有力地发展少数民族政治和文化等。一是尽快补齐基础设施滞后的“短板”。二是突出抓好特色产业发展。坚持文化旅游的引导,加快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不断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建立一个高度整合的现代工业新体系。三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推动城乡发展要素双向流动,逐步实现城乡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新型城乡关系。
2.4 民族文化的传承及保护力度不够
主要体现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明显,工业拉动作用增强,培植产业与繁荣民族文化“双推进”助推作用明显。2018年,全镇8个行政村100%实现集体经济收入,建立1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村集体年收入2万多元;以和平村作为试点,通过与金融部门合作,以“集体经济+金融部门+产业合作社”的方式,用200万元资金为担保贷款2000万元的合作模式,解决130户群众发展产业及建房贷款难问题。此外,勐省镇积极挖掘佤族的传统文化,结合党的政策,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向群众宣传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提高群众对党和政府各项政策的认同感和支持度。全镇8个行政村均组建了村史室,积极收集本村的相关的文物、历史照片等,宣传本村传统历史,弘扬民族团结的传统精神。
2.5 维护边境安宁任务繁重
坚持惠民生,统筹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实现“三保障”。围绕“学有所教、困有所助、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目标,大力推进民生事业发展,着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一是致力住有所居。截至2018年7月,勐省镇实施农危改1006户,入住376户。二是致力困有所助。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医疗救助、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全覆盖工作,有效帮助贫困家庭缓解医疗和学校教育等生活困难。三是致力老有所养。2017年,发放养老保险金149.87万元。四是致力病有所医。2017年,累计为群众办理医疗保险补偿197.25万余元;受益群众387人次。五是致力学有所教。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民生,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工作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
3 进沧源县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对策
3.1 统筹协调,推动沿边经济跨越发展
其次,众创空间的资源整合还需设计关键资源的杠杆机制,通过现有资源结构的重新组合和调整,带动和获取新的资源,提升创业项目与资本市场联系的紧密性。可以通过众创平台向社会募集资金,利用股权方式吸引投资者的支持,满足创客的融资需求,形成良好的创业资源生态链。众创空间也可借助天使投资以及产业引导基金的杠杆作用,实现技术性资源与外部金融资源的高度集成。
3.2 争取多方的资金筹措,确保建设项目资金需求
一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积极争取中央、省、市等各级政府的各类资金支持,保障民族地区建设。二是加大地方筹措。积极筹措基础设施建设前期工作经费和产业发展资金,确保项目建设按期落地。三是拓宽融资渠道。扩大金融机构合作范围,支持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争取金融机构在贷款规模、贷款期限、贷款利率等方面给予基础设施建设更多支持。建议提高边远民族自治地方项目投资单价比例,取消地方配套部分,真正实行民族自治地方零配套。加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经费投入,继续开展“十百千万”创建工程,并增加示范点项目建设数量。
您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关注《临床神经病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1、搜索公众订阅号名称“临床神经病学杂志”添加关注;2、搜索微信号“lcsjbx”添加关注;3、扫描位于本刊目次页右上角的微信二维码。
3.3 实施必要的政策倾斜,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是将资源,项目和人才多元化纳入边境民族贫困地区的发展规划,着力加快贫困乡镇和贫困村的扶贫步伐,实现沿边群众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二是完善沿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推动教育文卫、社会保障、残疾人服务等公共资源向沿边民族地区配置,推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普惠化。三是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继续实施三年改善边境人民生产生活条件的行动计划,不断改善民族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
3.4 加强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力度
一是巩固各民族团结奋斗、积极向上的思想基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广大干部群众能够聚集在一起,在精神上相互依靠,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党的感情和爱国精英教育。二是加强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不断挖掘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大力弘扬讴歌党、祖国、人民和民族团结的精品力作。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阵地的投入,提高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室,农民书屋,村阅读栏的利用率。
3.5 开展广泛的宣传活动,继续抓好边境稳定工作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力推进示范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必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是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宣讲活动,强化民族团结进步正面舆论引导。二是继续做好边境稳定工作。加强社会综合治理,深化平安边境创建;定期分析民族宗教关系和团结稳定的情况,认清海外渗透,非法讲道,邪教等突出问题,认真开展宗教信徒,少数民族代表,知识分子的思想指导工作。
参考文献
[1] 沧源县勐省镇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知名精品小镇[N].民族时报,2016-01-04.
[2] 勐省镇多举措确保“两不愁 三保障”落地[N].临沧时报,2018-08-21.
[3] 赵忠武.临沧市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研究[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6,(01).
[4] 许江梅.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加快普洱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N].普洱日报,2017-11-29.
作者简介: 胡大恒(1991-),男,汉族,云南昭通人,云南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地区政治行政制度;苑权菲(1992-),男,汉族,山西朔州人,中共重庆市委党校法学教研部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法学。
中图分类号: D9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0.082
标签:勐省镇论文; 民族团结示范区论文; 问题论文; 云南民族大学论文;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