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国奥运会潜在优势的确定及超常规发展战略_2008年北京奥运会论文

论我国2008年奥运会潜优势项目的确定与超常规发展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奥运会论文,超常规论文,优势论文,策略论文,论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08.171/20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2—1585—08

改革开放近3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竞技运动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以28项冠军列金牌榜第3位,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勇夺32枚金牌,居第2位,毫无疑义地进入了奥运会第一集团的行列。

进一步推动我国竞技体育健康发展和竞技运动水平不断提高的责任,历史性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北京申请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获得成功为进一步发展我国竞技体育带来了极好的契机。历届奥运会的承办国都力求充分发挥“承办优势”,以取得明显的参赛效益。我国运动员在北京奥运会上应继续坚定地立身于第一集团,并力争向金牌榜第一的顶峰发起冲击,以求历史上最好的战绩。调整我国重点竞技运动项目的结构和布局,则是实现上述目标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

从上个世纪的80年代起,我国即着手制定竞技体育的发展规划,并逐渐形成了常用的竞技项目分类体系。其中包括了优势项目与潜优势项目。目前,人们普遍认同的我国优势项目为乒乓球、羽毛球、跳水、体操、举重、射击和女子柔道7项。同时,把一批进步迅速、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项目归类于潜优势项目。如,皮划赛艇、摔跤、射箭、击剑、场地自行车等等。

悉尼、雅典两届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在乒乓球、羽毛球、跳水、女子举重4个项目合计分别获得了17枚与15枚金牌,占允许参赛项目金牌总数的81.0%与71.4%,接近饱和,进一步扩大战果的空间已经不大,因此,人们逐渐寄更多的期待于拥有巨大发展空间的潜优势项目,有关的研究也进一步展开。

我国奥运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的研究经历了概念的提出、界定标准的建立、具体项目的认定等过程。

关于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1989年1月田麦久等在全国体育布局工作会议上作的《我国重点竞技项目设置与布局的宏观决策》报告中提出,依“竞技项目现有水平及进一步发展的可能”,可将其“分为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以及待发展项目”三类。该文为上述三类项目的区分设立了以下标准。即:“近年来在世界大赛中两次以上进入前三名的项目可列入优势项目,主客观两方面具有较好的发展条件、有望较快地提高竞技水平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的项目应列入潜优势项目;目前水平不高,进入世界大赛获奖行列难度较大的项目均列入待发展项目”。这是我们在文献中首次见到明确地提出“潜优势项目”这一重要概念。

国家体育总局(2001)提出,为了在2004年奥运会,特别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再创佳绩,使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应该巩固优势项目群,开发和扩大适合中国实际的潜优势项目以及扩大新的金牌增长点,大力开发奥运会潜在优势项目。

虽然人们已经经常运用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这两个概念,对我国竞技水平的发展状态进行分析,作出战略设计,但对何谓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至今却只有模糊的界定,还没有明确地提出认定标准,更没有建立量化的操作程序。由之,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带来了一些派生的问题。主要是:

1)人们习惯于在“奥运会大项”的层级上谈论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而实际比赛是按“小项”组织进行的。同一个“奥运会大项”内的不同“小项”的水平往往有着明显的差别,因此,仅仅停留在大项层级上区分项目竞技水平的等级,则难以清晰地反映出各个具体比赛项目竞技水平的真实定位。如射击中的男子步枪、男子体操中的单杠等从未获得奥运会(世界大赛)金牌的单项,则与优势项目的定位名实不符。

2)在优势和潜优势项目的认定过程或认定方式上,缺少可统一操作的量化标准。致使分类的准确性受到明显的影响。如我国女子长跑、女子竞走及男子110米栏选手曾在四届奥运会上获得5项次冠军,从全局评价,我国田径运动水平仍然落后,属待发展项目。但在四届奥运会男女柔道共56个项次中,我国女子选手也只得过5枚金牌,却早已被列入优势项目之中。

理论认识的模糊必然导致实践操作的粗放。上述理论问题已经影响了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成功实施。因此,开展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对国家(地区)竞技运动项目实力水平给予客观的评定,科学地分析和遴选出在2008年奥运会上,我国有较高概率可能夺取金牌的新项目,并设计和制订我们实现“新夺金工程”这一艰巨任务的有效举措。

本文具体研究任务是:

1)对国家(地区)竞技运动项目实力水平的评定进行理论分析,并设计定量的评定方法;

2)对我国2000—2004年奥运周期不同项目水平做出定量评价;

3)论证并确定可望参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牌争夺战的“潜优势项目群”的构成;

4)系统提出“超常规发展潜优势项目”的战略举措。

本研究对33位具有高级职称的国家队和省级运动队教练员进行访谈,听取、收集专家意见。采用逻辑分析法提出“项目分级”的观点。设计“竞技运动项目水平指数”的计算公式。收集了2000年—2004年期间中国各项目运动员参加奥运会(悉尼、雅典)、世锦赛、世界杯赛以及世界青年锦标赛的成绩(前3名)。按照设计公式计算出在2000—2004年奥运周期中以及2005—2006年间,不同项目的我国运动员的“竞技运动项目水平指数”,据以遴选出“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并对比中国运动员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比赛成绩,检验上述计算公式与评价方法的实用效度。

1 项目实力水平的评定与优势、潜优势项目的确定

1.1 竞技运动“项目”层次的区分与命名竞技运动“项目”这一概念在多个层面上被广泛使用。例如,“体操”被称为一个“运动项目”,体操运动协会所管辖的“竞技体操”、“艺术体操”、“蹦床”等也各是一个“运动项目”,而它们各自又包含着若干个实际比赛的“运动项目”,如奥运会“竞技体操”这一个“运动项目”的比赛中,又包含着男女团体、男女个人全能、男女单项等分别设奖的共10个“运动项目”。

显然,要评价运动项目的竞技水平,首先要明确是对哪一个层面上的“运动项目”进行评价。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在名称上予以区分。根据人们通用的习惯,在本研究中,我们对应地称之为“小项”、“中项”和“大项”。

1)“小项”或称“设奖项”。设奖项包含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如男子单杠(个人项目),女子排球(集体项目)。

2)“中项”。一个“中项”包含着多个小项。在大型比赛中,通常由一个独立的竞赛委员会组织管理一个“中项”的比赛事宜。如,竞技体操竞赛委员会、艺术体操竞赛委员会、赛艇竞赛委员会。

3)“大项”。一个“大项”包含着多个中项。国际国内都由各单项运动协会或单项联合会组织管理一个“大项”的各种事宜。如,游泳协会、体操协会。

在对国家(地区)竞技实力进行全局的宏观分析时,可在“大项”或“中项”层面上进行;而在组织成功参赛和预测比赛结果时,则须在“小项”层面上进行。

1.2 国家(地区)竞技运动项目实力水平评定方法的设计

1.2.1 “竞技运动项目水平指数”概念的提出 评定一个国家(地区)竞技运动项目实力水平的指标称做“竞技水平指数”,指该项目当前一个时段中运动员所达到的相对稳定的总体竞技水平。面对不同的比赛,“竞技水平”会有不同的具体寓意。针对备战特定届次奥运会,某一项目的“竞技水平”主要是指自前一届奥运会起,到该届奥运会之前,该项目在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总决赛三大赛中所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从参赛夺标的视角来看,即主要以在这三大赛中所取得的名次为判定的依据。如:在备战雅典奥运会的过程中,主要参照运动员2000年悉尼奥运会及2004年雅典奥运会之前的历次世锦赛、世界杯总决赛中所获得的参赛名次计算判定。

1.2.2 “竞技水平指数”计算方法的设计 本研究将某项目运动员在一个奥运周期内参加三大赛的名次(前三名)按同一标准换算成得分,进而计算出该项目的“竞技水平指数”。

“竞技水平指数”计算方法的设计。依10分制的计分体系,对比赛的第一、二、三名赋值,分别记10分、6分、4分。计算公式为:

竞技水平指数:Ti=Zi(10×N)

其中:Ti为本奥运周期某设奖项竞技水平指数

Zi为本奥运周期某设奖项的比赛总得分。

Zi=10A+6B+4C。

A:本奥运周期所得冠军的次数;

B:本奥运周期所得亚军的次数;

C:本奥运周期所得季军的次数。

N为本奥运周期一个设奖项的参加比赛的总次数。

对于每次比赛的一个设奖项,取得一块金牌时,Ti=1;再加一块银牌,则Ti=1.6;如再取得一块铜牌,则Ti=2.0分。

我们收集一个奥运周期中,不同项目中国运动员参加世界三大赛的比赛结果,按上述方法计算出各个项目的“竞技运动水平指数Ti”。比较分析表明,在0.40及其以上的数列中,有以下几个关键性的节点,即0.40、0.80与1.00。

Ti=0.40时,说明我国运动员在上述奥运周期该项目的N次世界大赛中,获得过前三名的成绩。

Ti=0.80时,说明我国运动员在上述奥运周期该项目的Ⅳ次世界大赛中,获得过以下优秀成绩:参赛两次1金1银,或2银1铜;参赛三次2金1铜,或1金1银2铜,或4银,或2银3铜;参赛四次,得2金2银,或2金3铜,或1金3银1铜,或1金1银4铜。

Ti=1.00时,意味着我国运动员在上述奥运周期该项目次均世界大赛中,曾获得一枚金牌。或曾获得一枚银牌、一枚铜牌。

Ti>1.00时,意味着我国运动员在上述奥运周期该项目次均世界大赛中,能够获得优于一枚金牌的比赛成绩,具有明显的实力优势。

据此,我们将一个竞技活动周期中某个运动项目(小项)竞技运动水平指数Ti>1的项目定义为明显优势项目;将Ti值在1.0到0.8之间的项目定义为一般优势项目,将0.80>Ti≥0.40的项目定义为潜优势项目。

1.3 2000—2004年我国竞技运动项目实力水平的评定与检验

1.3.1 2000—2004年我国竞技运动项目实力水平的评定 我们试运用前文所设计的计算方法与评价方法对2000—2004奥运周期我国竞技运动项目实力水平的表现进行定量的评定。

我们收集了2000—2004年奥运周期中,中国运动员参加的不同项目的110次世界三大赛上,264个小项的全部比赛结果,按上述方法计算出各个项目的“竞技运动项目现实水平指数Ti”,并予分类。

以上计算表明,在2000—2004年奥运周期中,

1)我国羽毛球女子单打等17个竞技单项(小项)在世界级大赛中取得特别优异的成绩,可称为明显优势项目。女子举重69kg等33个竞技单项(小项)在世界级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可称为一般优势项目。上述50个优势项目分布在16个中项里,具体分布情况如下:

羽毛球:女单、女双、男单、混双

乒乓球:女双、女单、男双、男单

跳水:女3m跳板、男10m跳台、女10m跳台、女双人10m跳台、女双人10m板、男双人3m板、男双人10m板、男3m跳板、女双人3m板

射击:女50m标准步3x20个人、女飞碟双多向个人、男50m自选手60发个人、男10m气步60发个人、男10m移动靶标准速30+30个、女飞碟双向个人、男飞碟双多向个人、女10m气手40发个人、女25m小口径手个人

举重:男子69kg、女子69kg、男子56kg、女子48kg、男子77kg、女子58kg

体操:男子双杠、男子跳马、体操男子团体、女子平衡木

排球:排球女子

跆拳道:女子67kg以上级、女子72kg级

柔道:女子78kg级、女子78kg以上级

拳击:女子54kg级

射箭:女子反曲弓团体

摔跤:女子60kg、女子62kg

田径:女子20km竞走、女子链球

游泳:女800m自由泳、女100m蛙泳、女200m蛙泳

自行车:女子凯林赛

击剑:女佩个人

3)女子200m自由泳等48个竞技单项(小项)在世界级大赛中曾进入过前三名,但尚不具备稳定的夺金夺牌的实力,可称为潜优势项目。这48个潜优势项目分布在17个中项里,具体分布情况如下:

游泳:女200m自由泳、女4×200m自由泳接力、男100m蛙泳、女:100m仰泳、女200m蝶泳、女4×100m混合泳接力、女400m自由泳、女4×100m自由泳接力、男200m蝶泳、女100m自由泳、女200m个人混合泳

体操:男子鞍马、男子个人全能、女子高低杠、女子个人全能、女子团体

蹦床:男子跟斗、女子团体

摔跤:女子48kg、女子72kg、古典式58kg、女子51kg、女子68kg

射击:女飞碟多向个人、男10m气手60发个人、女10m气步40发个人、男25m手速射60发个人、男飞碟双向个人

举重:女子75kg、男子62kg、男子85kg

跳水:男双人10m跳台

击剑:男花团体、女佩团体、男花个人、女重个人、女重团体、

拳击:男子48kg级

皮划艇:女子四人皮艇1000m

跆拳道:女子47kg级、女子72kg以上级

自行车:女子500m计时赛

柔道:女子52kg级

田径:男子110m栏、女子10000m

曲棍球:女子

射箭:男子反曲弓团体

羽毛球:男双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选手更换等原因,有些竞技项目运动员水平的稳定性很差,虽在一两次比赛中获得过优异的成绩,但不能持续保持在相应的水平区间,如女子800米和400米自由泳。这种状况在我们的指数分析中还难以作出准确的区分。这一问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解决。

1.3.2 2000—2004年我国竞技运动项目实力水平评定结果的检验 我们分别对各个项目的级别评定结果与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参赛的结果进行对照检验。

1)明显优势项目。17个具有明显优势的竞技单项(小项)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参赛的结果为,获冠军10项,第二名4项,第三名7项。因在6个项目中同时有两名中国选手进入前三名,所以说,共在15个项目中获得了奖牌。

明显优势项目在奥运会上的获金率为58.8%,获牌率为88.2%。

2)优势项目。35个具有优势的竞技单项(小项)(除去2个非奥运项目还有33个)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参赛的结果,获冠军10项,第二名4项,第三名3项。因在1个项目中同时有两名中国选手进入前三名,所以说,在16个项目中获得了奖牌。优势项目在奥运会上的获金率为30.3%,获牌率为48.5%。

3)潜优势项目。48个进入过世界大赛前三名、但实力不具优势地位的项目,我们称其潜优势项目。我国这些项目的选手在雅典奥运会上的比赛成绩为:获冠军10项,第二名5项,第三名4项。因在2个项目中同时有两名中国选手进入前三名,所以说,在17个项目中获得了奖牌。剔除1个非奥运项目,潜优势项目在奥运会上的获金率为21.3%,获牌率为36.2%。

4)其他项目。还有在世界大赛中从未进过前三名的四个项目的选手,在雅典奥运会上获得两枚金牌、两枚银牌。对此,人们通常称为“黑马项目”。

上述结果表明,共计48个明显优势项目及优势项目在雅典奥运会上,获得了20枚金牌,获金率为41.7%;在30个项目的比赛中,获得了38枚奖牌,按项目计算,获牌率为62.5%。其所获金牌占我国金牌数的(20/32)62.5%,其所获奖牌占我国奖牌数的(38/63)60.3%。

而在雅典奥运会上47个潜优势项目的比赛中,获得了10枚金牌,获金率为21.3%;在17个项目的比赛中,获得了19枚奖牌,按项目计算,获牌率为36.2%。其所获金牌占我国金牌数的(10/32)31.3%,其所获奖牌占我国奖牌数的(19/63)30.2%。

在那些从未在世界大赛中进入过前三名的其他项目中,我国选手在雅典奥运会上也以超常发挥获得了两枚金牌(网球女子双打、男子双人划艇500m)和两枚银牌(女子DⅡ型帆板(米斯级)、男子重剑个人)。这种小概率事件虽不会幸运地常常遇到,但却令人信服地告诉我们:在实力有差距的项目中,“努力,也有可能成功”。

由此,可以认为:

1)如众所周知,优势项目运动员正常发挥的比赛成绩对我国奥运会比赛中的金牌榜排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潜优势项目运动员在比赛中理想发挥的结果也对我国奥运会比赛中的金牌榜排位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其他项目运动员抓住机遇、超常发挥的成绩也给予我国奥运会比赛中的更好的金牌榜排位以有力的支持。

2)如果优势项目优秀运动员的年龄在下一个奥运周期仍处于适宜的区间,且具备继续训练、参赛的条件,则应该认为,该项目在下一个奥运周期仍属优势项目群。

如果潜优势项目优秀运动员的年龄在下一个奥运周期仍处于适宜的区间,且具备继续训练、参赛的条件,则可以预期,该项目在下一个奥运周期很可能发展成为优势项目。

1.4 2000—2004年我国青年选手竞技运动项目实力水平评定结果 我国青年运动员在2000—2004年奥运周期中世界大赛中的表现,反映着优秀运动员后备队伍的状况。毫无疑问,这批运动员应该是下一个奥运周期我国竞技体育主力队伍的重要成员。为此,我们我们收集了2000—2004奥运周期中,中国青年运动员参加27个次世界青年锦标赛中92个项目(设奖小项)的比赛结果,按上述方法计算出部分项目我国青年选手的“现实竞技水平指数Tj”。

其中在青年组具有竞技优势(Tj≥0.80)而在成年组中为其他类别的项目,应收属于2004—2008年奥运周期潜优势项目。在具备特定条件时,青年组的潜优势项目(0.4≤Ti<0.8)也可考虑列入2004—2008年奥运周期潜优势项目行列。

如果一个项目既是成年组中的潜优势项目,又是青年组的优势项目,那么,其在下一个周期中发展成为成年组优势项目的概率就明显地加大了。

参照以上对Ti>0.40的运动项目的Ti系列的解析与分组对Ti系列做类似的解析与分组。其中,青年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中“现实竞技水平指数”Tj≥0.80者,即可为成年选手“现实竞技水平指数”加权。被加权的优势项目后备充足,被加权的潜优势项目则有着更大的可能在下一个奥运周期中发展成为优势项目。

上述统计表明,我国青年组选手共在31个项目中的Ti值≥0.80。其中,成年组同项已属优势项目的有20项,其他11个项目也都应该列入我国潜优势项目的行列。这11个项目是:

田径:女子铁饼、标枪、铅球,男子10km竞走、铁饼

射击:女飞碟多向个人

举重:男子62kg

摔跤:女子72kg、女子55kg级

自行车:女子500 m计时赛、女子争先赛

在这11个潜优势项目中,又有4个项目(女飞碟多向个人、男子62kg、女子72kg、女子500m计时赛)与我国成年组的潜优势项目重合,表明这些项目具有更好的后备队伍,因而具有更快发展成为优势项目的可能。

1.5 2005—2006年上半年在世界大赛中获得奖牌的非传统优势项目情况 我们同样收集了2002—2006年上半年我国非传统优势项目在世界大赛中获得奖牌的情况(表1)和在世界青年锦标赛中获得奖牌的情况。一般情况下,这些项目中,取得过金牌的小项理应是我们发展的重点,其中一部分项目有较大的可能在北京奥运会上夺取金牌。这里包括: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已经取得金牌的田径、皮划艇、女子跆拳道、女子游泳、女子摔跤、女子排球、女子网球等大项中的部分小项,也包括在2005、2006年上半年夺得世界级比赛金牌或奖牌并有望成为潜优势项目的击剑、蹦床、现代五项、男子拳击、女子自行车、女子射箭、女子赛艇、帆船帆板、女子曲棍球等大项中的若干小项。其中特别是

跆拳道:女子51公斤级

帆船:女子欧洲级

自由式摔跤:女子48kg级和67kg级

蹦床:男子网上团体、女子网上团体、男子单跳团体、男子单跳个人

拳击:男子48kg级

现代五项:男子个人

等10个小项。这些项目的出色表现,将会有力地加强中国团队在北京奥运会上夺金夺牌目标的实现。

2 我国奥运会潜优势项目超常规发展策略

2.1 提供政策保障的“环境优化策略” 为使潜优势项目获得超常规发展,真正成为我国2008年奥运会和今后我国奥运会新的金牌增长点,需要努力优化项目发展的内外环境。

为使我国潜优势项目自身的内部环境尽快发生根本的、彻底的、与优势项目接轨的变化。我国游泳、女子篮球等项目国际比赛成绩的不稳定,表明我们对这些运动项目制胜规律的认识还很不统一,导致在教练员的聘用、运动员的选拔与训练、参赛的保障、运动队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缺乏明确的认知和稳定的政策。例如,这就需要通过内部环境的改善,采取从项目实际出发,为运动队提供政策支持,使他们不断深化对于训练规律的认识,加强宏观管理,找准重点项目和重点选手,加强教练员培训,加大科技投入,为潜优势项目的发展切实构建优化的环境。

2.2 优势项目带动潜优势项目发展的“双赢策略” 在发展我国奥运会比赛项目中,巩固优势项目群组与大力发展潜优势项目并不矛盾。优势项目的更好发展必然会进一步带动其它项目,形成强大的辐射源,特别是拉动潜优势项目实力与水平的增长;而潜优势项目的发展则会壮大我国优势项目群,为我国在奥运会上增加新的金牌增长点(近6届夏季奥运会所获优势项目与潜优势项目奖牌分布见图1)。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制定我国潜优势项目的超常规发展策略时需要奉行优势项目与潜优势项目发展的双赢方针,只有这样才能尽快发展我国的潜优势项目。

继续全力发展我国的优势项目,在巩固的基础上把这些优势项目水平向前推进,也就是说走“扬长之路”,通过优势项目的发展来带动潜优势项目的突破,促进落后项目的腾飞,也实现了“补短”。例如我国射击项目几乎在所有17个奥运会项目上都有冲击金牌的实力,但在近6届奥运会上,每届只能夺得2—4块金牌。而如果能够实现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的双赢,夺取奥运射击项目一半左右(8枚)的金牌,对中国军团战绩的贡献就会大大提高。

图1 我国运动员参加近6届夏季奥运会所获优势项目与潜优势项目奖牌走势图

2.3 投入倾斜、重点布局的“偏食策略” 在重点保证我国优势项目发展的同时,对那些有望在奥运会上夺取金牌的潜优势项目在人、财、物力各方面也给予充分的保证与大力支持,使这些潜优势项目能够在人力资源的有机整合、物流的开发与利用、财力的投入和保证、科研先行理念与科技强势介入等方面进行有效运作,为在未来奥运会上夺取金牌提供强有力支撑。

2.3.1 人力资源的有机整合 围绕奥运夺金的中心,以提高训练效益为宗旨,引进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方法,对有利于潜优势项目发展的人力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例如水上运动管理中心新近提出构建“大水上集约化科学化训练平台”,将中心的四个奥运项目帆船帆板、赛艇、皮划艇、皮划艇激流回旋的资源充分整合。包括教练团队的新组合,教练员与科研管理人员的合理配置,与高校和科研单位建立密切的科研协作关系等。

2.3.2 物流的开发与利用 建立一些现代化、综合性与国际接轨的科学训练中心,充分利用国内现有的物质条件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这些中心应在国家投入和外部资金支持下、依托地方现有训练优势、配置先进的训练和监控设备进行创建,具有良好的训练设施、科研服务、后勤保障和承担国际比赛的能力。同时,使地方训练条件为国家队所用,有选择地利用重点院校和研究所的仪器、设备和信息资料。

2.3.3 财力的投入与保证 在现有项目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加大资金注入的力度,同时发挥现有财力的效益。训练设备更新、出国训练和比赛、聘请外籍教练员及科技服务经费将是这些潜优势项目资金使用的重点,皆需要主管部门财力上的大力支持。

2.3.4 科研先行理念与科技的强势介入 潜优势项目要发展,需要搞好方方面面的工作,其中,科技要先行,把科技工作作为突破口之一,要进一步强化科技意识,加大科技经费投入,进行多学科的科技攻关服务。

2.4 进一步突出女子项目优势的“风飞策略” 在我国奥运军团中,女运动员是夺取金牌的主力队伍。她们不仅在优势项目上屡获金牌,而且也在一些潜优势项目上摘金夺银。

从图2可以看到,目前我国潜优势项目中有夺金可能的也是以女子项目为主。可以预见,我国女选手在未来我国奥运会争金夺银的过程中仍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未来奥运会上,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实现金牌增长的重点也会落在这些女子项目的身上,也就是说我国潜优势项目的发展必须突出发展这些女子项目,并使其尽快成为我国新的优势项目。这就要求充分发挥举国体制的优越性,坚持“男帮女”有效的训练方法,以寻求更大的进展。

图2 我国男女运动员参加近6届夏季奥运会所获潜优势项目奖牌数比较图

2.5 打破固定程序的“催化策略” 一般来说,培养高水平现代竞技选手必须严格按照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的程序和要求去组织实施。尽管我们在组建2008年参赛队伍时,必然会考虑到选拔适宜年龄的运动员参加系统的训练,但是,仍然会有一些特殊的个案展现出特殊的运动天赋,也有一些青年选手表现出超过成年人的竞技水平。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主张特别珍惜这些运动天才,强调要循序渐进地安排好他们的多年训练;但在特定背景下,假如,某运动员提早进入专项的强化训练有可能在2008年奥运会上获得优胜,那么,即便对其长远的竞技发展可能会有一些不利的影响,作为一种特定的“催化策略”,从全局来看,仍然是有利的。

2008奥运会在我国本土举行,我们应当充分运用“催化策略”,利用独有的主场作战优势,让近年涌现出来的新秀充分做好备战工作,让他们在2008奥运会赛场上创佳绩,添新功。

2.6 聚合人力资源、优选优训的“人才支前策略” 我国潜优势项目发展的关键还是人才,要有一大批具有很高运动天赋的选手,才有可能加快这些项目的发展和在未来奥运会上夺取金牌。因此,在着力培养优秀选手,打造“精品工程”的同时,还应该拓展人才“入口”,疏通多种渠道,争取更多有潜质的运动员加盟。也就是说,除了继续重视高水平运动员科学选材工作外,还应提倡并积极创造有利条件来促进运动员的合理转项,包括优势项目的一些运动员转到潜优势项目上。我们已有类似的成功经验。例如我国女子排球运动的基础较好,排球出身的田佳/王菲和尤文慧/王露转练沙排后,在世界级比赛中多次获得佳绩,现已进入世界女子沙滩排球排名前10名,又如黄珊汕1990年从事体操训练,1994年入选福建省体操队之后才转练蹦床项目,1998年11月全国蹦床冠军赛就获得团体冠军,2004年雅典奥运会获得新项目蹦床的铜牌。

还可利用潜优势项目之间运动员的有序流动和有机组合,例如孟关良和杨文军的创造性组合实现了我国在奥运会上水上项目零的突破;再如不少女子游泳运动员转向花样游泳,成绩有所突破。

另外,弱势项目也能支援潜优势项目,例如我国原为江苏省技巧运动员的自由式滑雪运动员韩晓鹏,在都灵冬奥委会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决赛中,韩晓鹏赢得中国代表团冬奥委会雪上项目历史上的首枚金牌,而这也是中国男选手在冬奥委会历史上的首枚金牌。我们大胆的设想,篮排球队中那么多身高2米左右的运动员,能不能选几个条件适宜的去练跨栏、跳高、赛艇?能否选送好的体操苗子,而不是练不出来的运动员去练蹦床?

历史经验也告诉我们,人们不应对潜优势项目为我国奥运金牌增长作贡献抱有过高的期望。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唱主角的仍然是我国的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的工作是如何当好配角,充分展示自己的实力,在优势项目尽情发挥之时,与优势项目实现“你抢金牌,我夺金牌”之势,共同来唱一台“中国竞技体育奥运大戏”。

3 结论

1)在1984—2000年我国参加的5届奥运会上,我国优势项目群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为进一步提高国家总体竞技水平,必须同时大力发展潜优势项目。

2)依发展水平的不同对竞技运动项目进行分类,遴选优势、潜优势项目,确定发展的重点,并对各个项目在重要赛事中获奖的可能性进行科学的预测,是国家(地区)组织发展竞技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3)要准确区分和确定“运动项目”大中小层级的归属。在对国家(地区)竞技实力进行全局的宏观分析时,可在“大项”或“中项”层面上进行;而在组织成功参赛和预测比赛结果时,则须在“小项”层面上进行。

4)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某一项目在特定时段的竞技水平,应对该时段中的多次参赛结果做出综合评价。本文建立的“竞技水平指数”可比较科学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某一项目在特定时段的竞技水平。

“竞技水平指数”的计算公式为Ti=Zi/(10×N)

本文将竞技运动水平指数Ti>1的项目定义为明显优势项目;将Ti值在1.0到0.8之间的项目定义为优势项目,将0.80>Ti≥0.40的项目定义为潜优势项目。

5)在2000—2004年奥运周期中,我国羽毛球女子单打等14个竞技单项(小项)在世界级大赛中具有明显优势。女子举重69kg级等33个竞技单项(小项)在世界级大赛中具有优势。女子200m自由泳等48个竞技单项(小项)在世界级大赛中曾进入过前三名,但尚不具备夺金夺牌优势,可称为潜优势项目。

6)我国2000—2004年奥运周期中的48个优势项目在雅典奥运会上的获金率与获牌率分别为41.7%与62.5%,47个潜优势项目在雅典奥运会上的获金率与获牌率分别为21.3%与36.2%。

上述结果表明,共计48个优势项目在雅典奥运会上,获得了20枚金牌,获金率为41.7%;在30个项目的比赛中,获得了38枚奖牌,按项目计算,获牌率为62.5%。其所获金牌占我国金牌数的(20/32)62.5%,其所获奖牌占我国奖牌数的(38/63)60.3%。

而在雅典奥运会上47个潜优势项目的比赛中,获得了10枚金牌,获金率为21.3%;在17个项目的比赛中,获得了19枚奖牌,按项目计算,获牌率为36.2%。其所获金牌占我国金牌数的(10/32)31.3%,其所获奖牌占我国奖牌数的(19/63)30.2%。

7)我国2000—2004年奥运周期中的48个优势项目在雅典奥运会上对中国军团金牌、获牌的贡献率分别为62.5%与60.3%。47个潜优势项目在雅典奥运会上对中国军团金牌、获牌的贡献率分别为31.3%与30.2%。

8)如优势项目优秀运动员的年龄在下一个奥运周期仍处于适宜的区间,且具备继续训练、参赛的条件,则该项目在下一个奥运周期仍属优势项目群。如潜优势项目优秀运动员的年龄在下一个奥运周期仍处于适宜的区间,且具备继续训练、参赛的条件,则该项目在下一个奥运周期很可能发展成为优势项目。

9)不属成年组优势项目的青年组运动员在2000—2004年周期中具有竞技优势的项目亦可能是2004—2008年奥运周期成年组潜优势项目。有女飞碟多向、男子举重62kg级等11项。

成年组的潜优势项目如同时在青年组又属优势项目,那么,其发展成为成年组优势项目的概率就会明显地加大。

10)应根据运动员新的比赛成绩及时调整和补充“潜优势项目”名单。我国选手在2005—2006年间的赛场表现为我们2008年参赛增添了帆船女子欧洲级、拳击男子48kg级以及多项蹦床比赛等新的潜优势项目。

11)我国奥运会潜优势项目的超常规发展体现在跨越性和超常性两个方面。跨越性是指潜优势项目在竞技运动实力与水平上向优势项目的跨越式发展;超常性则表现为潜优势项自发展的超常规举措与要求。为了使我国奥运会潜优势项目的竞技水平能够迅速地得到提高,在未来奥运会上夺取金牌,有必要在其发展步骤、规模、速度等方面采取某些特定的、专门的对策。

12)适合中国国情的我国奥运会潜优势项目的超常规发展策略是:提供政策保障的“环境优化策略”;优势项目带动潜优势项目发展的“双赢策略”;投入倾斜、重点布局的“偏食策略”;进一步突出女子项目优势的“风飞策略”;打破固定程序的“催化策略”;聚合人力资源、优选优训的“人才支前策略”。

投稿日期:2007—11—1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02BTY016)。

标签:;  ;  ;  ;  ;  ;  ;  ;  

2008年中国奥运会潜在优势的确定及超常规发展战略_2008年北京奥运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