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产业集中度与市场效率理论评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集中度论文,效率论文,理论论文,产业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产业集中度与市场效率的关系是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中的第一个研究对象。自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现代产业组织的研究是沿着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市场效率的逻辑思路发展而来的。虽然这一分析方法的运用因八十年代逐渐上升的非合作的寡头垄断分析法有所削弱,但对现实经济的实证研究仍具有重要作用。经济学家提出许多理论来解释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的趋势,并试图揭示两者对市场效率的影响,从而论证产业集中度对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一、市场结构理论
一般承认,如果一个产业的生产集中度高,并伴随着高进入壁垒,就可以增加其边际利润,而且影响该产业的商业行为。分析产业集中度和市场效率关系的方法是来自传统的厂商理论,该理论把市场区分为不同类型,而且推定企业在这些不同结构中的行为和表现。市场结构一般可分为四种类型;(1)垄断市场,即一家企业囊括了市场的供应,市场进入壁垒高;(2)高度竞争的寡头垄断,只有几家企业控制了大部分工业生产,例如工业化国家的市场结构的一个特征是4家或8家企业控制其产业70%以上的市场份额(工业产出或销售);(3)集中度较低的寡头垄断,虽然一定数量的企业所控制的产出比例较小,但必须假定寡头垄断者之间互相依赖性的存在;(4)产业的“原子型”结构,在市场进入无壁垒、退出无障碍的情况下,市场的许多供应者出售相同产品,互相竞争。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可以预期厂商为了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有效利用资源,以求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在企业自由进入和退出的情况下,要想赚取超过正常利润的收益几乎是不可能的;相反也可以预期,一家厂商或几家厂商垄断下的市场效率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因为企业的生存并不依赖技术进步和降低成本,超额利润来自对市场的垄断或几家企业共同制定价格,以瓜分市场的方式来获得超额利润。因此,这种市场结构可能使价格和产出的决定导致资源配置的错位。
在实际的市场结构中,企业活动是处在两个理论极端之间的各种情形,产业集中和市场效率的界限不是十分清楚。在这种情况下,通常的做法只是假定这种理论关系的存在。理论的分析框架是由两个假设所组成:(1)企业规模的利润差额在产业集中度较高的市场倾向于较高;(2)企业规模的利润差额在进入壁垒较高的市场上倾向于较高。
大量的研究表明,市场结构中产业集中度高的产业和市场结构中规模大的企业与利润率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亦即利润率随产业集中度提高而增加,利润率随企业规模扩大而增加。
然而对于影响两者正相关关系的因素的解释却经历了一个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或者说由于对市场结构的不同解释促使经济学家进一步对市场现象作不懈的研究。
二、“勾结”理论的检验与发展
1951年,美国经济学家杰·贝恩发表了关于市场集中度与利润率关系的著名论文“利润率对工业集中的关系:美国制造业—1936年—40年”(Bain,1951)明确提出了产业的集中度影响利润率。贝恩计算出42个工业部门头8家企业在该工业部门的集中率,并比较8家企业的利润率与部门平均利润率的差异说明集中率对利润率的影响程度,结果统计数据显示:8家企业销售额超过该工业部门70%以上的集中度时可以获得比集中度在70%以下的工业部门更高的平均利润率。贝恩以统计数据为基础论证和发展了两个重要的理论假设:
第一,产业集中度高的寡头垄断产业中的企业平均利润率将大大高于原子型市场结构或集中度较低的寡头垄断产业。
第二,如果将市场需求、成本和进入状况视为不变,垄断和有效勾结的寡头垄断将比竞争或不完全竞争、或无勾结的寡头垄断获得更高的利润总量和长期均衡条件下的更高价格。
因此,贝恩认为不同产业利润率的差异来自于大企业间的勾结所制定的价格,勾结或垄断产生更高利润。贝恩的研究被认为是一项先驱性的工作,经济学家对市场结构和利润率的实证研究形成热潮,虽然对两者关系的影响程度不乏争论,但是较高的利润率来自企业之间的勾结观点被普遍接受。
70年代初,产业集中度和企业规模与利润率的正相关关系得到广泛承认,产业集中度和利润间关系不仅是一种线性关系,而且是连续的,随着产业集中速度提高,利润增加。从统计数据上说,产业集中度是利润率的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
贝恩的贡献在于发现了产业集中度与利润率的正相关关系,并对两者之间的原因作了勾结的解释。
三、“效率”理论与企业不同利润率的解释
产业集中度与利润率之间的原因除勾结之外是否还存在着其他因素呢?70年代初,以哈罗德·德姆塞茨(Harold Demsetz,1973)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向“勾结”理论提出了挑战,对传统的集中度—利润率关系作出完全不同的解释。
德姆塞茨通过对产业交叉的集中度和利润关系的分析,提出了集中度与利润率的外在性问题。德姆塞茨的逻辑思路是沿着利润率与企业经营密切相关而展开的。
第一,在集中度较高的工业中的大企业可以比中小企业获得更多利润,并不是因为勾结而是高效率的经营。因此,成功地投资于大规模生产,具有较好推销技术可以获得更高利润;而小企业生产者的成本高,只能获得正常利润。从更广泛的角度看,高效率的企业可以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从而提高了产业集中度,同时也从高效率中获得高额利润。
第二,优秀企业的良好经营是因为效率高而不是垄断地位造成的。在市场竞争机制下,企业的进入与退出没有障碍,因此,优秀企业的超额利润来自成本优势,既反映了规模经济生产的边际成本曲线,又反映了产品质量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第三,在讨论效率与勾结时,德姆塞茨指出,如果勾结理论是正确的,不同规模的企业平均利润与企业活动的产业集中度相联,一个成功的勾结不仅使大企业获得更高利润,小企业也能从勾结制定的价格中受益。这也意味着小企业获得的利润与产业集中度密切相关。如果利润率是与企业的不同效率相关,那末勾结理论就不能解释产业集中度与利润率的关系。
德姆塞茨的理论创新在于论证了企业的效率是形成企业规模与利润率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把研究的视野拓宽了,从企业之间的“勾结”产生超额利润转向企业内部的经营差别造成不同的利润率。
理论研究的突破产生了对政策认识的飞跃。既然企业规模的扩大是由于企业经营效率带来的,那末非集中化政策和反对兼并的政策就有降低效率的风险,一项旨在减少集中度的政策也许可能减少勾结,但可能导致对产业规模和创新的惩罚,结果使资源移向生产成本较高的小企业。因此美国严厉的反垄断法是惩罚高效率生产企业。
这项理论研究成果影响美国政府的产业集中政策,80年代,美国政府对反垄断法作出重大修正,采取更为宽容的企业合并政策。
四、勾结或效率——孰主孰次
虽然德姆塞茨等经济学家提出了用效率理论来解释产业集中度和利润率的正相关关系,但是对两个理论在实证研究中适用的程度存在着不同看法。分歧主要集中在下述三个方面:
第一,市场份额与集中度的限定,W·谢波德(W.Shepherd,1972)指出集中度对利润率影响必须明确地区分出来,否则难以令人信服。1987年,T·F·布莱斯纳(T·F·Bresnahen)采用计量经济方法对美国轿车工业的市场进行分析,表明1954和1956年轿车工业存在着勾结行为,而1955年则存在着竞争行为,两者的关系是复杂的,而轿车市场可以分为几个地区性市场,因此界定市场份额就比较困难。说明大国集中度的测定应该与市场的地理区域结合进行考察才能正确反映市场力量的影响力。
第二,并非所有的研究发现“勾结”或“效率”的结果,显示两个理论对实际市场结构分析适用的局限性。R·克拉克(R·Clarke)等学者通过对英国高集中度制造业的分析并没有发现大企业与小企业利润的较大差别。齐梅伦希(R·Schmalensee)采用回归分析法发现资料都不能证实勾结和效益和理论假设。
第三,许多因素而不是效率唯一因素使拥有市场较大份额的企业获得更高利润。盖尔(B·T·Gale)提出集中度的增加是由于生产差异优势、规模经济、企业的勾结行为形成寡头垄断等因素提高了利润。单一的企业规模,或工业增长率是难以解释集中度与利润率的正相关关系,而是这些因素互相起作用。同时还发现市场份额的增加对低集中度产业或发展迅速的产业几乎没有影响,但是对高集中度产业或发展缓慢的产业则有相当大的影响,说明影响市场结构的多种因素在起作用,单纯的效率因素不能解释市场结构。
迄今为止,关于“勾结”或“效率”理论适用性的论争仍在进行,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经济学家运用计量分析方法从市场之间的变量、产业之间的国际差异、产业内部差异等方面作了定量研究,拓宽了经济学家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两个理论的共同性对研究各国市场结构具有指导作用:(1)经济学家的研究表明,产业集中度与利润率之间存在着一种关系,尤其是与市场进入壁垒相联时;(2)从企业来说,其效率和市场份额对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起着重大影响。几乎所有的研究表明,产业集中度与利润之间存在着一种正相关关系。
关于产业集中度与利润率关系的实证研究多集中在工业化国家的市场结构上,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甚少。那末,现在我们关心的是中国市场结构中是否存在着产业集中度与利润率的正相关关系呢?
五、寻求中国产业集中度与效率的内在联系
80年代以来,中国的工业体制改革对工业经济注入了活力,中国的工业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时期。然而中国的工业集中结构有着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工业的低集中度,二是工业集中度的下降趋势。中国的工业发展是建立在地方工业化的基础上,各级地方政府组建企业和管理企业。企业数目甚多,形成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原子型”结构特点。中国的中小企业占据了中国工业经济的重要地位。1980年,拥有1000多劳动力以上的企业占有的工业劳动力为41.1%,而1000劳动力以下的企业则占工业劳动力的58.9%,并占有工业产出的45.2%。到1990年,1000劳动力以下的企业占工业劳动力的58.8%,几乎没有变化,可是却大大增加了资金的比例,从1980年固定资产的29.5%上升到1990年的36.8%,净增7.3个百分点。随着资金的增加,工业产出从1980年的45.2%上升到1990年的49.9%,净增4.5个百分点,说明中国工业的集中度并未因迅速的工业化而提高。
观察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产业集中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效率提高而逐渐上升。1968年,英国最大100家企业提供将近一半的制造业产出;而在1935年则需要最大800家企业才能提供总工业产出的一半。欧共体最大400家企业的制造业销售从1978年的34%上升为1982年的37%。工业化进程的一般规律表明工业企业的生产能力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而逐渐集中。
制造业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倘若以企业集中率来考察中国主要工业的4家集中率同样显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根据对1984~1990年期间汽车制造、钢铁、炼油、化纤、造纸、制药、自行车、家用电器、日用化工、橡胶、卷烟等14个部门4家企业集中率变化的考察,有11个工业部门的4家企业集中率下降,而且下降幅度较大。只有造纸、卷烟和炼油三个工业部门的集中率上升,升幅较低,从1.6%到3.34%。更为值得注意的是,14个工业部门的集中度都非常低,1984年,14个工业部门中只有3个工业部门的4家企业集中率达到占工业产出的30%;到1990年,超过30%以上工业产出的4家企业集中率的部门只剩下一个部门:炼油工业。其主要原因是中央政府对炼油业的巨额投资和中小企业进入市场的高壁垒—投资炼油业的技术和资金限制。
从上述的分析可见,中国工业集中率在80年代经历了一次下降过程。那末,这种低集中度和下降趋势的工业经济的效益又如何呢?市场结构理论揭示产业集中度影响利润率,说明不同企业规模具有不同的利润率。随着产业集中度的下降和企业规模的小型化,工业经济的效益将下降,或者经济效益提高的速度将放慢。
1992年以来,中国工业生产增长较快,企业经营规模也不断扩大。然而,中国工业的经济效益并没有因工业生产较快增长而相应提高,说明中国经济仍未摆脱高速低效的粗放型经营发展方式。现在所要提出的问题是:这种状况是否与工业低集中度和不断下降趋势有内在联系呢?如果中国产业集中度与经济效益之间如同工业化国家一样存在着线性关系,进行大规模的企业合并和大幅度提高产业集中率将是解决中国工业高速低效的重要措施,也是旨在提高经济效益而推行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所以,以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市场结构理论来系统分析中国工业经济中产业集中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将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不同类型企业在工业经济发展中的不同作用。这也许为确定进一步的改革目标提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