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科教育_主体性论文

论学科教育_主体性论文

论主体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时代呼唤主体,主体呼唤主体教育。适应此种时代要求,八十年代以来,我国逐步地掀起了一股股主体教育的浪潮。它一经兴起之后,既推动了我国素质教育的提出与实施,又转化为实施与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模式。本文拟就主体、主体教育的内涵与特点做些分析,以向海内方家与广大读者请教。

一、主体的性质

(一)什么是主体

主体与主体性可以作为一个术语(概念)看待。关于什么是主体的问题,在哲学上争论很大,反映在教育领域也是众说纷纭。但我们以为,马克思关于“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的论断,是讨论主体内涵的理论基础。据此,可以得出这么两点结论:第一,主体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即是说,凡人都是主体或具有主体性,这是绝对的。但由于种种原因,人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或者说,绝大部分人的主体性没有被小部分人所承认。人作为主体又是相对于自然、物而言的,没有作为自然的客体,就不会有作为人的主体。人们可以有意识、有目的地支配自然,驾驭万物,人是主动的、积极的,自然、万物是被动的、消极的,所以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即人能支配自然,所以人永远是主体;自然不能有意识有目的地支配人类,所以自然永远是客体。第二,主体与客体的相对性还反映在人际关系上。就是说,按主体的绝对性说,每个人都是主体,这是没有什么好争论的。但是在讨论某种人际关系如教师与学生、父母与子女、领导与被领导等的关系问题时,那就应当确定其主客体地位。一般地说,在此三对关系中,教师、父母、领导处于客体的地位(但他们本身仍具有主体性),学生、子女、被领导处于主体的地位,二者始终如此,不宜颠倒处置。也就是说,教师、父母、领导必须始终把学生、子女、被领导当主体看待,尊重其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作用,调动其主体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勤务员的工作搞好;否则,倒客为主,或互为主客体,那什么教育、工作都是搞不好的。

如上所述,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主体概念的内涵是比较简单而易于把握的。那为什么对此问题争论很多且趋于复杂化呢?我们认为,关键在于如何理解这样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说人是人体?亦即人为什么能成为主体?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意见,人能支配自然、驾驭万物(包括动物)一类的客体,所以说人是主体。进一步问,人为什么能支配客体呢?因为人能从事劳动(包括脑力与体力),亦即种种实践活动,所以人能支配客体。再进一步问,人为什么能从事实践活动呢?因为人除了不同于动物的身体结构外,还在于人具有大大超越于动物的心理活动(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而上述一系列的回答,都可以在马克思主义的有关论述中找到依据。在此,恕不一一列举。

关于人之所以成为主体而与动物区别开来的问题,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也曾提出种种不同的看法。据中国心理学史研究专家许其端教授的归纳,有如下几种观点(表1):

表1 我国古代思想家的“人贵”论观点

主要观点 言论举例

得气说 “人物天地之体,怀纯粹之精,有

生之最灵者。”(桓谭)

“故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其二

智慧说 足而无毛,以其有辨也。”(荀子)

“人,物也,万物之中有智慧者

也。”(王充)

劳动说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农焉而已

矣。”(陈确)

直立说 “人独直立,异乎万物,是知天地

贵人。”(方以智)

语言说 “禽兽之声,以其类各得其一,声

不能通。通之者,人也。人可谓

天地之所贵矣。”(方以智)

群聚说 “凡人之性,……犹裁万物,制禽

(社会组兽,服狡虫,害鼠燥湿弗能害,不

 织说)唯先有其备,而以群聚邪!群之

可聚也,相与利之也。”(《吕氏春

秋》)

道德说 “人有气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

为天下贵也。”(荀子)

由上表可以看出,人之所以超越万物而成为能驾驭万物的主体,系由多种因素综合所致,只是强调其中的某一个方面都是不对的。但应当指出,无论使人成为主体有多少因素,都可以归结为人具有不同于动物的心理活动;动物没有也始终不能达到人的心理活动水平,所以它们永远作为人所支配、驾驭的客体而存在。

(二)主体的结构

关于主体的结构,黄崴博士曾提出一种三因素结构说,颇值得我们注意。兹列表简介如下(表2):

表2 主体三因素结构

三因素

 基本涵义

本体主体性指人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

 把握外界与自身的方式,是由

 人的知、情、意等要素构成的,

 是客观的、必然的过程

价值主体性指人求真、求美、求善和求自由

 的主体性,这是主体性应然方面

 的规定

实践主体性主体性是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中生成、发展、呈现的,而实践

 本身也是人的主体性存在形式

 和呈现过程

上述主体结构三因素说提出的依据,按黄崴博士的说法是:“人要成为主体是以具有人的属性为前提的。在此前提下,人要成为主体还必须意识到自己是主体,有成为主体的知识、能力和智慧,有争取获得主体地位和成为主体的需要、愿望、热情,有要成为主体的毅力和意志。”就是说,三因素说是以其主体内涵的规定性为依据的。

如前所述,我们认为人就是主体,主体就是人。据此,人所具有的种种属性就综合地构成为主体。而人的属性归结起来,不外乎三大系列,即生物属性、心理属性与社会属性。也就是说,人的主体结构由这三种属性构成,亦可称之为主体结构三因素说。兹略作分析如次:

1.生物属性。可称为自然属性、身体属性。这种属性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与动物(特别是高等动物)所共有的。但据马克思主义的说法,在人身上已没有纯粹的自然属性,它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打上了社会属性的烙印。此处,研究与事实还告诉我们,人体在结构上特别是机能(功能、作用)上,与动物体不仅有量的关异,而且有质的区别。如人的双手与大脑,同动物(包括高等动物)的前肢与脑相比,就简直不可同日而语。而人的生物属性乃是其形成心理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物质基础。动物的生物属性落后于人,所以它们的心理属性就处于低下水平,当然更谈不到有什么社会属性。

2.心理属性。人的心理属性是多种多样、纷繁复杂的,但根据心理学的二分法,可以一分为二,即认识(认知)与意向(非认知),这是从其活动过程说的;如果从其稳定特点看,则可分为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3.社会属性。这是人所独有的属性,它完全是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如在前面提到的道德、群聚、社会实践,以及“求真、求美、求善和求自由的主体性”等都是。为明晰起见,可以把人的社会属性归属于政治、思想、道德、业务(文化科学知识与技能)、审美、劳技等六个方面,以便与我们所说的社会素质保持一致。

上述主体结构的三因素是以心理属性为核心的。即是说,人的自然属性受心理属性的调控,所以它高于动物的自然属性;同样,人的心理属性也渗入到其社会属性之中,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没有人的心理属性,就没有人的社会属性。从这个角度来考虑,归根到底,人的主体结构是由其心理属性来规定的。黄崴博士说:“人的知、情、意构成了主体的本体结构。”很明显,我们所说的主体结构,就是他所谓的“主体的本体结构。”

(三)主体的特点

主体即主体结构的特点,可以从我种角度列举出多种特点。但我们认为,主体的特点主要有如下四对八个特点:

1.绝对性与相对性。这对特点在前面已论及。绝对性是说,凡人皆是主体,是客观存在,你承认它是如此,不承认它也是如此。从历史发展看,自人猿揖别之后,人就是主体,古代社会,现代社会的人都莫不如此;从地位或发展水平看,圣贤之人是主体,愚不肖之人也是主体。无论一个人对自己是主体的认识水平或意识到的程度如何,他总是主体。但主体又具有相对性:一是人作为主体是相对于物来说的;二是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双方的主客体地位是可以转化的。所以,我们说主体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2.自然性与社会性。人的主体,一方面由自然赋予它以一定的身体结构与机能,特别是感知器官、运动器官、神经系统与大脑;另一方面又由社会赋予它以政治、思想、道德、业务、审美、劳动等多种社会属性;心理则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合金”,但其中社会属性却是主要的、基本的。由此可见,人的主体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而且,前者是基础,后者是主导。

3.主观性与客观性。人作为主体是带有主观性,但主体性不等于主观性;如果把二者等同起来,就会把主体的动机、目的、需要、情感、意志等,都划为主观唯心主义的范畴,而不敢从主体性方面去研究人、理解人。还应注意的是,人的主体本身是客观存在,它的存在还要有一定的客观基础,受一定客观规律支配,如果把主体性片面地看作主观性,那就会以为主体完全可以凭主观行事,天马行空,为所欲为。因此,我们必须承认,主体乃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而且,前者是前提,后者是表现。

4.能动性与受动性。能动性与主观性有关,所以也称为主观能动性。它是指主体在改造客观条件的过程中去接受其影响,有什么样的刺激,主体不一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是能动性的表现。受动性与客观性有关,指主体的活动总是要受一定的客观条件(包括外部的与自身的)的制约。人作为主体是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而且,受动性是基础,能动性是功能。

二、主体教育的内涵

由于对主体及其结构众说纷纭,所以在对主体教育内涵的理解上也就见仁见智。有学者曾将其归纳为三种观点,再结合另三种观点,列表如次(表3):

表3 主体教育内涵的几种观点

 主要观点

主张者

着眼于学生的主体性及其培养

问题。认为主体性教育就是有目的黄崴

地增强和发展人的现代性、有效性、

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的过程

着眼于教育活动过程的组成及

其主体性的表现。认为教育活动过王道俊

程的主体性是指教师主体引导学生郭文安

主体依据认识规律进行学习、认识

与实践,以获得发展的对象性活动

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方向性、自主

性和创造性

主体性教育主要包括相互联系

的三个方面,即学生的主体性、教育

 涂国艳

活动的主体性和教育系统的主体性

主体性教育是“针对非主体性

教育”(包括反主体性教育)提出的,

其核心是强调承认并尊重受教育者张天宝

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将受教

育者真正视为能动的、独立的个体,

以教育促进他们主体性的提高与发

教育应着眼于人的主体性发

展。教育应该是宏扬人的主体性 孙喜亭

精神的教育,教育理应促进人的创造

精神、自主精神得到发展而不是相

从“中项论”看主体性教育。所

谓中项,一指独立,单独成项;二指

中介,是社会和个人之间的桥梁,三

 陈建翔

指动态平衡,保持和加速所沟通的

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上述六种观点对我们理解与把握主体教育的内涵,都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但毋庸讳言,有些界定未免失之过泛。在我们看来,主体教育即主体性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来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育。为了理解这个简短的定义,可以分为如下两点加以说明:

(一)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人、是主体,这是客观存在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学校的学生是如此,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学校的学生也是如此。但问题的关键是,学生即主体是一回事,教育者是否承认学生为主体,是否把他们当主体看待,却又是另一回事。古今中外,大量的事实表明,许多教育者不把学生视为主体,尊重、关心、理解与信任他们。正因为如此,古代与现代许多思想家、教育家为了确立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而付出了艰苦的努力。我们认为,以学生为主体是一种教育观念,它倡导把学生当人看待,当儿童、少年或青年看待,反对将学生视为客体,视为动物或机器。这一教育观念是主体教育的基础、前提,不具备此种观念,休谈主体教育。其基本内涵是,学生是教育活动的唯一主体,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

(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主体,这是不容争辩的事实。但并不等于说,构成学生主体的各种属性是一成不变的,学生对自己是主体的认识水平或意识程度从来如此、无须提高。研究与事实对此的回答是否定的。就是说,主体教育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并将其作为教育手段,去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具体地说,发展什么?前面已提及,黄崴博士从自己主体结构三因素说出发,认为主体教育就是发展学生的本体主体性、价值主体性与实践主体性。也有的学者提出:“主体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品质,即开放性和自主性。”还有的学者则认为,所谓主体性教育,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把他们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这几种看法都颇有启发与参考价值。我们认为,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我们所说的主体结构的三种属性,即自然属性、心理属性与社会属性;二是提高学生对主体的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与行为准备。

三、主体教育的特点

关于主体教育的特点,张天宝曾提出科学性、民主性、活动性与开放性,可资参考。王道俊、郭文安关于“主体性的主要特性”提出的社会性、能动性、自主性与创造性,在一定的意义上就是主体教育的特点。我们在前面阐述的“主体的特点”也可以这么说。现在另辟蹊径,我们认为主体教育的特点,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主体性

顾名思义,主体教育的根本特点就是主体性。前述主体教育的内涵之一“以学生为主体”便体现了这一点。这一特点主要反映:首先,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自始至终都要把学生看作是活生生的主体,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千万不能时而将学生当主体看待,时而又把他们当客体看待。也就是说,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始终不变的,不只是学生自学时是主体,同时他们在上课时也是主体。其次,相对于学生主体来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客体的地位,他们是帮助学生主体性获得发展的外部因素(条件),而决不能代替学生去获取发展。最后,按照条件——根据说的基本原理,学生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是明白如昼的,即在主体教育中,教师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外因之一,而学生则是取得发展的唯一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强调主体教育的主体性,非但没有抹煞教师的作用,反而是为了提高教师作用的有效性。

(二)发展性

由主体教育即“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内涵来看,发展性也应当是它的一个根本特点。众所周知,传统教育思想是教育教学与发展脱节,现代教育思想则是教育教学与发展统一。在发展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表现为两种水平:一是已有的发展水平,一是待推进的发展水平。按照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主体教育必须走在发展的前头,不要消极地适应已有的发展水平,而要积极地占领“最近发展区”,把它引向待推进的发展水平。

(三)独立性

主体教育既然是以学生为主体去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所以,它就必须具有独立性。所谓独立性,就是主体教育在发展学生主体性的过程中,必须按教育规律办学,必须顾及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特点,并遵循其发展的规律。在这个问题上,有种种不同的看法:有的主张按市场经济规律办学,有的宣扬按社会政治规律培养人,有的则力主按综合规律办教育。我们认为,政治、经济与教育是社会发展、国家兴衰的三大支柱,它们都相对独立,各具有自己的规律;三者往往相互制约,但决不可彼此代替。至于按综合规律办学的主张,表面上似乎也承认遵循教育规律办学,但实际上是按综合规律办学之名,行否定按教育规律办学之实。这是一种具有欺骗性的论调,主体教育的实施与推进者,千万不要被这一论调所迷惑而上当。再强调一下,只有按教育规律办学,才有主体教育,否则,就无主体教育可言。

标签:;  ;  ;  

论学科教育_主体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