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 山东青岛 266300)
【摘要】目的:研究体外局部枸橼酸抗凝在改良床旁血液滤过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床旁血液滤过患者80例进行临床研究。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为为研究组采用体外局部枸橼酸抗凝,B组为对照组采用体外甘肃抗凝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内各项指标浓度、血肌酐和血尿素氮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内各项指标浓度比较结果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和血尿素氮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改良床旁血液滤过中应用体外局部枸橼酸抗凝效果显著,且无副作用,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关键词】枸橼酸抗凝;血液滤过;体外;床旁
【中图分类号】R45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1-0094-02
改良床旁血滤过是通过滤过器将患者则血液内的水分、电解质和中小分子物质利用滤过膜除去[1]。但是,在其应用过程中血液在体外设备内容易产生血凝。因此,针对改良床旁血滤过抗凝效果改善的研究一直是临床医学治疗中的关键点[2]。枸橼酸抗凝在其抗凝上具有显著效果。但是,临床上对其针对性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体外局部枸橼酸抗凝在改良床旁血液滤过中的应用,现报道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针对本次研究的研究内容,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床旁血液滤过患者80例进行临床研究。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为为研究组采用体外局部枸橼酸抗凝,B组为对照组采用体外甘肃抗凝剂。A组患者4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36岁~69岁,平均年龄(56.25±3.02)岁。B组患者70例,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35岁~70岁,平均年龄(55.82±3.21)岁。针对本次研究中A组和B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统计学处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临床对比研究。
1.2 方法
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为为研究组采用体外局部枸橼酸抗凝,B组为对照组采用体外肝素抗凝剂。
A组:采用体外局部枸橼酸抗凝,根据患者体外活化凝血时间与治疗前的目标值进行设定,每次在目标值的基础上±10%作为调整;患者出现实际血量低于25ml/min,立即降低枸橼酸抗凝输入速率;补钙输入根据患者体内血清游离钙水平<1.0mmol/L为目标值,在此基础上以0.8mmol/L为分界点,>0.8mmol/L以±10%调整,<0.8mmol/L以±20%~30%调整。
B组:首剂给予患者2000U,每小时以500U追加输入,治疗结束前30min结束追加肝素。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各项指标浓度进行测量观察,其中包含游离Ca+离子浓度、血钠浓度、碳酸氢根浓度;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和血尿素氮进行测量记录。
1.4 统计学处理
测量和统计数据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统计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数据校验,计数资料采用(x-±s)表示,使用(t)数据校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内各项指标浓度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内各项指标浓度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内各项指标浓度比较结果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见表1。
3.讨论
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内各项指标浓度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内各项指标浓度比较结果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证明在改良床旁血液滤过中应用体外局部枸橼酸抗凝能够有效地改良患者血液内游离Ca+离子浓度、血钠浓度、碳酸氢根浓度。枸橼酸抗凝利用和游离Ca+离子相结合实现降低患者体外血液内的Ca+离子浓度,抑制血液的凝结,实现抗凝效果[3]。此外,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肌酐和血尿素氮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和血尿素氮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进一步证明枸橼酸抗凝在满足抗凝效果的同时,对患者血液内部的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浓度无影响,满足临床药物使用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在改良床旁血液滤过中应用体外局部枸橼酸抗凝效果显著,且无副作用,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杨玉彬,杨建钢.局部枸橼酸抗凝在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04(01):531-533.
[2]张朝晖,刘敏,刘琼,等.同步枸橼酸抗凝在高危出血患者连续性床旁血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21(03):147-148.
[3]何玲玲,谢龙,杜春红,等.局部枸橼酸抗凝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中的应用[J].海峡药学,2015,11(03):192-194.
论文作者:孙清海1,马列清1(通讯作者),杨蕾2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4
标签:患者论文; 体外论文; 浓度论文; 统计学论文; 血液论文; 枸橼酸论文; 两组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