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的探究论文_陆洪燕

关于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的探究论文_陆洪燕

(身份证号码:45010419810210xxxx)

摘 要:由于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其经济利益具有无限的潜力,很多人正是看中了建筑行业丰厚的利益,不管是否拥有建筑工程实施的资质和实力,无节制的夸大建筑行业的利益,甚至不惜采取非法的方式,利用关系,去获得建筑工程项目。本文研究了建筑工程招投标的意义,分析了建筑工程招投标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践提出了加强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解决方法

一、建筑工程招投标的意义

1、有利于控制工程投资。国际国内历年的工程招投标证明,经过工程招投标的工程,最终造价可节省约8%。这些费用的节省主要来自于施工技术的提高、施工组织的更加合理化。此外能够减少交易费用。

2、有利于鼓励施工企业公平竞争,不断降低社会平均劳动消耗水平。施工单位之间竞争的更加公开、公平、公正,对施工单位是冲击又是一种激励.可促进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3、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已建工程是企业的业绩,以后不仅会对其资质的评估起到作用,而且对其以后承接其他项目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而企业会将工程质量放到重要位置。推行建筑工程招投标,促进投标人之间的竞争,投标人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就要在报价、实力、 技术、业绩等方面表现出优势; 千方百计地挖掘其内部潜力,采用新型技术、新型工艺、新型材料和新型设备,提高竞争实力,能够明显地促进投标人的技术发展和技术革新。

4、利于招投标双方更好地相互选择,使工程造价更加符合价值基础。有利于规范价格行为,使公开、公平、公正等原则得以贯彻。实行建筑工程招投标,促使了建筑产品商品化和建筑市场的形成,打破了旧有的观念,使建筑产品从任务分配过渡到市场交易,实现了建筑产品商品化,使工程造价更趋于合理。从法律意义上说,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双方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交易,其行为都受法律的约束,这就意味建筑市场上的各种经济活动,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促进了建筑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在招投标管理的推动下,建筑市场更趋于理性化法制化和规范化。

5、利于预防职务和商业犯罪。

建筑工程领域一直是腐败行为的重发区、多发区。招投标制度的推广,有利于克服在项目发包过程中的种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利于减少暗箱操作、徇私舞弊等腐败现象和违法犯罪行为。我国招投标中对招投标活动进行监督管理,从专家人才库中选取专家进行评标的方法,到纪检监察部门直接监督,保证了各个环节严格按照程序进行,使工程建设项目承发包活动变得公开、公平、公正,有力地遏制了行贿受贿等腐败现象的发生。

二、建筑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

1、规避招投标

在当今建筑行业中,并不是所有工程项目都会主动进行工程的投竞标,再加上受到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的影响,现今基本建设管理体制并没有脱离“计划”为中心的经济体制,因此,一部分小型的建筑工程便会想方设法的去规避招投标,而采取其他方式私自决定建筑施工单位。很多施工单位采取一切可用的措施去争夺建筑行业的施工权,导致很多违法的行为出现。除此之外,还会有投标人之间进行串标现象的发生。在进行投标前,他们商量好应该怎样出价,为了获得中标资格,随意的提高或压低投标报价,完全把招投标的公平、公正、公开的意义给破坏了。

2、 层层转包,违法分包

层层转包,违法分包现象是非法分子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而进行的投机行为。建筑工程承包包括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等各种明细承包商。一般来说,当建筑工程较大时,会先由施工总承包企业承包其所有项目,负责建筑工程的主体部分的施工。然后他会将其他建筑幕墙、电梯安装、消防设施、防腐保温等这样专业的部分分包给专业的施工单位。然而,正是这种分包、转包行为,使得建筑施工质量无法保障,进而形成了质量低下的“豆腐渣工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滥用职权、人为干预

投标招标过程中的负责人员有时会依仗自己的权利和职务,在招投标实施过程中进行非法操作,从而导致人情工程、关系工程的出现,根本无法实现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并且行政力量对市场的过分渗透导致公平竞争难以实现。领导干部进行行政干预,非法插手招标工作,越权包办工程招投标;关系工程现象严重;评标人员素质不高,打关系分、感情分;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日益凸显。

三、加强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的对策

1、加强监督监管,规范招投标运作

为了保证工程招投标的有效实施,必须在招投标过程中采用统一化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管理。首先,为强化招投标过程中各步骤的监管,有关招投标管理机关应加强审核。其次,招投标管理机关应对提交的书面资料的真伪及其与网上登记信息进行详细比对核实。最后,为了杜绝暗箱操作和规避招标行为的发生,应在工程报建完成后即确定其工程发包方式,以加强市场主体的自律。

2、采取各种手段,加大查处力度

首先,要积极发现案件线索。其次,为了查找管理和监督工作的薄弱环节,须运用执法监察、专项检查、财务审计、质量跟踪和鼓励群众监督举报等多种手段。最后,对于施工单位在招标过程中的行贿、欺诈,甚至违法转包分包行为,建设单位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走过场弄虚作假、利用工程招标发包、索贿受贿、营私舞弊等行为,以及在招投标活动中出现的“串标围标”行为,都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依法严肃查处,为了起到良好的警示和一定的震慑作用,应选取一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件进行曝光。

3、实行电子化招投标

为了促进建设市场公开透明运行,降低成本,节约社会资源,应该以网上招标交易平台、共享诚信信息数据库、同时以全程电子化、文件标准化、评标远程化、监管网络化、信用信息化等为主要特征。采用全体电子化招投标。电子化招投标是指全程依托网上招投标交易平台。这不仅有利于进一步规范招投标行为,防止权利寻租与腐败,还是众望所归的建设工程招投标的发展方向。

4、合理配备投标人员

项目中标的基础是报价资料的完整准确,这就需要招投标过程的精确到位的编标人员的选配。必须要根据工程项目所设计的专业,对编标人员进行合理分工,明确招投标目标,切实落实各责任,确保施工组织方案科学合理。

5、完善招标法,根绝“权利标”及“关系标”。为使投标招标法真正落到实处,获得较好的效果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由投标人的根本建立主管部门(处、科、室、组)或实行建立项目业主责任制的业主单位;(2)由政府主管部门设立“投标指导小组”或“投标办公室”;(3)投标代理机构。前两种为暂时的组建机构,所以,相关的任务人员多为暂时抽调担任某项详细工作。而第三种为专业的投标机构,任务人员为专门从事投标活动的任务人员,具有专业知识,因而专业性强,关于投标任务和修建工程都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这种代理机构与行政机关和国度其他机关不存在从属关系或其他利益关系,投标代理机构更容易保证投标质量,标准投标市场,进步投标效益,绝对前两种机构方式,是将来在下国工程修建招招标工作开展的主流趋向和最终方向。

四、结语

在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实现了市场的开放化,同时建筑市场面临严竣的市场竞争,为了取得理想的投标质量,建设工程管理机关应对工程招投标有关知识进行深入了解及学习,严格遵循规章制度,从而实现对各个环节的动态控制,有效的防范各类违规违法行为。

参考文献:

[1]田丽霞.揭露建筑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价值工程,2011(12).

[2]岳春私.建筑工程招标制度的优化管理[J].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2011(4)

论文作者:陆洪燕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7

标签:;  ;  ;  ;  ;  ;  ;  ;  

关于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的探究论文_陆洪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