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分析论文_刘德运

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分析论文_刘德运

广西建工集团第三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柳州 54500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发展迅速,城市市政工程的建设不仅关系着城市的发展与进步,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正常运行,还是一个城市的精神外貌、是城市现代化的象征。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会遇到软弱地基,影响施工速度与质量。本文就市政工程中的软弱地基的处理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处理措施。

关键词:市政工程;软弱地基;处理措施

我国经济与科技发展迅速,带动着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加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多,市政工程建设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软弱地基,影响施工的进度和质量。科学合理处理施工过程中的软弱地基,是市政工程建设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也是保证施工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手段。

1.软弱地基的特点

在市政工程建设当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地质条件,有些地质条件较差,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等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这种软弱地基具有含水量大,承载力低,强度和稳定性都比较低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出现地基沉降或者发生变形的现象。软弱地基土质的压缩性强、液化程度大,会对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2.软弱地基的危害

首先软弱地基的稳定性差,可能会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产生土地的滑动,造成破坏。或者在填充过程中产生问题,或者在开挖地基时出现问题,会影响软地基上的建筑无法使用。而且软地基的稳定性差,对施工工程周围边缘也会造成安全隐患问题。其次,软弱地基受到比较大的外力作用时,会发生沉降或者变形的现象。一旦地基发生沉降,地面就会隆起,建筑也会发生倾斜。再者软弱地基的承受力较差,受到较大的负荷时,会导致地面大面积的沉降,造成工程的大面积破坏,严重影响市政工程的质量。还有就是软弱地基的含水量大,土中又含有大量的电荷离子,这种土质容易让施工的地基发生沉降与流动,让地基失去强度,稳定性变差,不利于工程施工的安全。

3.市政工程建设的基本特点

3.1市政工程建设的周期短

市政工程建设大多为道路桥梁的建设,一般由政府出资建设,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为了减少对城市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造成的干扰,往往会加快工程的进度。这样整个市政工程前期的准备时间就会变短,施工建设时间也会受到限制。整个工程周期会变短。

3.2市政工程的进度与质量难以保障

在城市工程建设中,由于人口众多,在建设过程中会牵扯到居民房屋拆迁和施工范围狭小的问题。在没有得到与房主有效地协商之前,拆迁工作不能顺利进行,都会影响到施工的进度。而施工现场空间狭小,很多大型设备不能正常施展,会影响工程的进度。

3.3市政工程已受到地形的影响

在城市中,有很多地下水、雨水以及排放的污水。这些水的排放,会对正在进行市政工程的建设造成直接的影响。而有的地方地下水位高,需要在进行建设之前进行抽水,让水位下降。还有的地方的土质比较松软,需要进行处理加硬变坚固后,才能进行施工。不然会出现安全问题,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

3.4施工监控工作松懈

由于市政工程建设的进度加快,施工团队为了赶时间不停加快进度,但是在质量上却没有得到应该的保证。还有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监工松懈,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质量监控,造成工程质量下降。

4.市政工程建设软弱地基的处理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建设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工程建设的规模和速度也在不断增大,而城市不同的地质条件会给施工带来很多影响。软弱地基就是一种不良的地质条件,它会影响施工的进度和质量,给施工增加难度,甚至会出现安全问题。处理好软弱地基的问题,不仅能够节省时间,提高施工的效率,给工程增加经济效益,而且能够保证施工的质量,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促进城市建设的发展。

5.市政软弱地基处理遵循的原则

在进行软弱地基的处理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处理软地基问题。在总结以往经验和对目前施工工程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就是要提升土质的动力性能,增强土质的稳定性。软弱地基的土层不稳定,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强化施工现场土质的性能,保证基础结构的稳定。第二就是积极借助外力的作用,强化软弱地基,增强其抗压能力,确保地基底的稳定性。第三就是针对软弱地基的压缩性强,通过采取措施降低软地基的压缩性,防止地基沉降情况的发生。第四是要尽可能地降低施工现场及周围水土流失现象,降低软弱地基的土层的渗透力度。在处理软弱地基的时候,一定要按照原则,合理进行,不能盲目处理。

6.1处理前的准备工作

在处理软弱地基之前,工作人员应该结合工程的具体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做好准备,然后再进行处理工作。首先技术人员应该先对软地基进行实地勘察,采集好有关水文与工程方面的地质数据,然后编制成具体的调查报告。其次,根据相应的报告,制定实施报告,并对具体施工情况进行分析,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案,取长补短,科学合理地应用制定的实施方案。再者,及时收集施工现场的有关数据,并进行对比与分析,充分发挥这些数据的作用。最后通过试验检测,对实施的后果进行预测与分析,结合试验得出的结果对市政工程软弱地基进行处理,以达到实现预期的施工效果的目的。

6.2换填法处理

根据软弱地基形成的原因,土质疏松、积水过多,而采取有效的改善软土的方法就是换填法。换填法处理技术就是挖出软弱地基中的不良土壤,换填上土质坚硬的碎石等材料,让软地基变硬的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方法的操作步骤简单,效果明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施工工序得到优化,是比较常用的处理软弱地基的方法之一。而且此方法虽然在换填材料的强度上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在其它方面的要求却很少,可以在施工现场就地取材,大大提升了施工效率。

6.3固化法处理

增强软弱地基的整体性与韧性,是解决软弱地基的问题的目的之一。固化法就是用水泥、石灰等按照一定的比例做成固化剂,然后灌入软土层搅拌,让软土快速凝结成结实的地下桩排的方法。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固化方法有三种。一种是压力灌浆法,一种是喷旋法,还有一种是深层搅拌法。在具体的施工现场,根据不同的软土情况,合理运用不同的固化法进行加固加韧,让地基具备较高的硬度,降低透水性。在搅拌过程中要保持速度均匀,保证最佳加固效果。还需注意的是,如果在软弱地基中遇到有较大的石块或者建筑基脚,地下设有地道的情况,不宜采用固化法。

6.4排水固结处理

在市政工程软弱地基的处理中,还可以采用排水固结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利用荷载的承压作用,不断排出土层中孔隙中多余的水分,降低孔隙的体积,促进地基固结变形。在排水设置中,要采用竖向的排水设置,让水分逐渐向外排出。当空隙变小时,超静水压力也会随之变小,甚至消失,这样就可以提升土层的动力性能,提升地基的抗剪强度,加快荷载,增强地基的土层强度。在有淤泥、冲填土和粘性土基的施工现场多用这种排水固结的方法来处理。

6.5地基垫层处理

垫层施工处理技术是处理软弱地基的常用技术方法。这种技术就是直接在软地基表面铺装特殊的材料,实现地基结构高强度化,让结构更加稳定。这种技术中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垫层材料的质量。一般来说,对于软弱地基中自身透水性差,还带有硬壳层的最优的材料就是砂石。运用砂石作为垫层材料,可以在现场就地采购,不仅可以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速度,还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因此有关人员在采购中一定要保证垫石的质量过关,不然不但不会增加地基结构的强度,而且还会给施工建设带来不便,影响施工的进度与质量。

6.6实施工程CFG桩处理

在市政工程建设中,一般会使用CFG桩来处理软地基。CFG桩一般是由粉煤灰、水泥和石屑等多种混合物组成的工程用桩。这种技术是利用特制的机械与水泥及石灰等固化剂发生物理和化学反应,以达到增强地基整体性和稳定性的目的。这种工程用桩的强度高、粘结性也很强,在施工过程中有很好的效果。在施工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根据具体的地质构造和施工的环境,选择合适的外加剂。比如硫酸钠、氯化钠。固化剂可以选择用硅酸盐水泥,分量严格按照设计标准制定。这样可以增加软弱土基的强度和粘结度,增加承受力,有效地减少地基的沉降与变形。在具体的施工当中,也常常被采用。

7.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与综合素养

除了利用这些有效的技术与方法之外,对工作人员的技术与业务培训也很是重要。设计人员与技术人员,在施工之前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有关设计与施工标准来执行,并根据实际的施工条件与施工环境,及时进行调整方案,切忌盲目制定方案进行处理。参与建设的各个工作人员要对自己的工作高度负责,认真仔细,与他人积极配合,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章可循。各个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要积极组织员工进行专业与技术培训,定期进行考核,对于不合格的技术与工作人员,不能参与重要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为施工的顺利进行与质量提供保证。

8.制定与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市政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必须有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监督管理制度和人员管理制度。各个部门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要相互配合,互相监督的。在进行处理软弱地基的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质量监督制度,严格按照制度进行质量控制与管理。杜绝“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现象的发生,换填的原料和垫层的原料的质量一定要过关,不然不但不会增加土层的强度,而且还会降低施工的质量与进度,给工程建设带来经济和时间的损失。

对于各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制度来管理。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都应该遵守相关的管理制度,严禁玩忽职守、怠慢工作、不积极配合同事工作的现象发生。要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对于不按规定办事的人员要进行一定的处罚,情节严重者要追究法律责任。而对于工作优秀的工作人员,要进行一定的奖励。完善用人制度与管理制度,确保工程建设工作的顺利按时完成。

结束语:

市政工程建设的施工,不仅关系着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关系着城市的现代化进程,还关系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市政工程建设中,道路建设与桥梁建设会常遇到软弱地基的问题。在施工前要做好处理的准备工作,做好调查与实施报告。然后在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有关标准进行处理,运用换填法处理、固化法处理技术、排水固结法处理技术等不同的处理方法,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安排处理方法。增加软土地基的强度和固化度,降低软土层的含水量,避免软土地基的变形与沉降。从而有效地提升施工进度,提高施工质量,保证施工工程的顺利有效地完成。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还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莫电孟.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7,(5):355.

[2]洪燕.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分析[J].南方农机,2017,(8):192.

[3]杨取水.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22):16-17.

[4]曹卫东.试述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J].中国房地产业,2018,(17):249.

[5]白志同,刁英燕.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8,(18):219.

[6]杨惠英.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分析[J].房地产导刊,2015,(20):129-129.

论文作者:刘德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2

标签:;  ;  ;  ;  ;  ;  ;  ;  

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分析论文_刘德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