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导向与创新之路--关于开放条件下舆论引导方式的问卷调查报告_问卷调查论文

舆论导向与创新之路--关于开放条件下舆论引导方式的问卷调查报告_问卷调查论文

舆论引导方式,期待创新——“开放条件下舆论引导方式”问卷调查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舆论论文,方式论文,条件下论文,问卷调查论文,期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国际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以及国际传媒的日益发达,当今世界所呈现的开放性和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信息来源多,传播渠道多,信息庞杂多样,各种思潮相互激荡,人们的观念日趋多样化。在更为复杂的环境下,新闻传媒如何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方式正确引导舆论,为建设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开放条件下舆论引导方式研究”,通过对新闻业内人士的问卷调查,以了解目前新闻理论界、实务界对舆论引导的基本态度、看法意见,透过业内人士的专业视角体察人们对舆论引导的新要求、新变化,以便更好地改进舆论引导工作。

鉴于舆论引导方式研究有比较强的专业性,关注此问题的主要是新闻业内人士,所以本次调查也集中在新闻界。受调查者分为两个组群,一是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师生(以下简称“师生组”),一是传媒从业者(以下简称“媒体组”)。师生组既属业内人士,同时也是媒体的受众,他们的观察相对更加冷静、理性,既提供了一些专业意见,也反馈了引导的效果。而媒体人员处于实践一线,具体操作经验丰富,对现实脉动的体察更敏感、直接、务实。通过比较、分析两组调查群体的共性与差异,也有助于廓清新闻界自身对舆论引导现状和方式的认识、反思。

囿于条件,本次调查“师生组”涵盖了上海地区各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媒体组”调查对象则选取了京、沪、浙三地的报纸、电台、电视台、杂志以及其他新媒体的从业人员,也包括了部分宣传部门的管理者。调查时间为2005年9月~10月,共发放问卷600份,其中师生组发放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54份;媒体组发放2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52份。为了计算方便,我们把收回的有效问卷中随机抽取500份:师生组350份,占总量的70%,媒体组150份,占总量的30%,进行统计分析。

对舆论引导的基本态度

在调查“受访者对舆论引导的基本态度”这个问题时,500份问卷中,共有296份问卷选择“认同”态度,占到59.2%;84份问卷持“反感”态度,占16.8%;另有120份问卷持“无所谓”态度,占24%(见下表)。总体来说,人们对于舆论引导的基本态度是认同的,但也有部分人持反感态度。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师生组对舆论引导的认同度大大低于媒体组,由于他们具有受众和研究者双重身份,这样的认识差异是可以理解的,这也说明较为理性的受众对舆论引导依然存在较多抵触和困惑情绪,这正体现出改革舆论引导方式的必要性。

师生组媒体组 总体

认同48.86%

83.33%

59.20%

反感 20%

10%16.80%

无所谓

31.43%6.67% 24%

对于“在目前日益开放的社会中,信息爆炸,鱼龙混杂,所以舆论引导更有存在的必要”这样一种观点,认同者的总比例达到了67.00%;而认为“没有存在的必要”的只占13.2%。这说明在信息爆炸、观念多元的时代,人们普遍感到舆论引导的必要性。

我们还了解了传媒专业人士对舆论引导主体的认识。调查结果显示,两组人员中,认为“任何有意愿并且有能力进行舆论引导的个人或者团体”的比例最高、“政府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随后(见下表)。这说明在新闻界,舆论引导主体多元化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对比两组的差异可看到,师生组更重视政府宣传部门的作用;而媒体组则更重视自身作用的发挥。可以认为,学界偏重于制度安排对舆论引导的作用和影响,而业界则看重自身在实践一线的主体地位。另外,调查也表明,在引导舆论方面力度越来越大、操作过程相对隐蔽的“企业公关部门”,受到的关注和重视程度普遍不够。

师生组媒体组总体

任何有意愿并且有能力

进行舆论引导的个人或团体 33.14% 37.33%

34.40%

政府宣传部门34.29% 29.33%

32.80%

企业公共关系部门 2.57% 0

1.80%

新闻媒体

20.29%

32% 23.80%

其他 9.71%

1.33%7.20%

舆论引导成功的要素

在关于舆论引导成功的6个要素中,师生组选择“掌握主动,适时公开”的最多,占到了48.57%,而媒体组认同“含蓄适量,潜移默化”的最多,占到了67.33%。两组人员都对“树立典型、宣传造势”认同率最低(见下表)。

师生组

媒体组总体

掌握主动,适时公开 48.57% 60.67% 52.20%

含蓄适量,潜移默化 42.00% 67.33% 49.60%

因势利导,化解矛盾 42.00% 56.00% 46.20%

策划先行,媒体统合 41.43%42%

41.60%

建立平台,交流互动 44.86% 32.67% 41.20%

树立典型,宣传造势 36.57% 28.00% 34.00%

在回答“作为一名受众,在重大事件的新闻报道方面,您更倾向于信任谁”的问题时,两组人员选择结果的排序相同,分别是“事件的当事人或亲历者”、“专家学者”、“官方新闻发言人”、“记者、编辑或主持人”、“其他”(见下表)。这组数据提醒我们,在舆论引导中尽量充分展示当事人的声音,是达成效果的重要因素。而“官方新闻发言人”的信任率不高,说明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发言人的亲和力、公信力水平还须提升。另外,两组人员对媒体从业者的信任率都较低,这既体现了业界清醒的自我认知和反思精神,也说明我们媒体的公信力有待提高。

师生组

媒体组总体

事件的当事人或亲历者

58.57% 68.67% 61.60%

专家学者

14.86% 14.66% 14.80%

官方新闻发言人 14.29% 10.67% 13.20%

新闻媒体的记者、编辑或 10.00% 6.00%

8.80%

其他

2.28%

0.00%

1.60%

在对“你认为最具公信力的媒介是什么”的回答中,两组人员的意见出现了小小的分歧(见下表)。在师生组中,电视的可信度最高,这可能与电视“眼见为实”的媒介特质以及当前所处的传播强势地位有关。而在媒体组中,党报的可信度最高。这反映了当前对党报公信力的理解,在“传者”和“受者”之间存在较大落差,这将直接影响其舆论引导的效果。我们还可以发现,新闻网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个新的舆论引导阵地业已形成。“新闻性周刊”在两组人员的选择中占比甚高,这与新闻性周刊重视深度报道、调查性新闻有关。这也提示我们:人们希望了解事件错综复杂的背景和来龙去脉,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更有可能接受舆论引导。都市报的可信度普遍不高,恐怕与当前都市类报纸竞争中出现的虚浮作风有关;而广播作为相对弱势的媒体,在塑造公信力上马虎不得。

师生组 媒体组总体

党报

8.00% 40.00% 17.60%

都市报 3.43% 4.00%

3.60%

新闻性周刊 20.57%20.67% 20.60%

广播

4.29% 3% 4.00%

电视

27.71%9.33%

22.20%

专业新闻网站(如人民网、新华网) 19.14%10.00% 16.40%

独立商业网站(如新浪、搜狐) 16.86%12.67% 15.60%

对传统引导方式的评价

在对“经过长时间形成的一系列舆论引导的方针政策”的评价中,两组人员中认为“亟须改进”的比例都是最高的,分别占到了71.14%(师生组),64.00%(媒体组)。对比两组差异,看出媒体组认为“值得坚持”的比例更低,“应该放弃”的比例更高,显示了新闻实践者对改进引导方式更为迫切的要求(见下表)。

师生组媒体组总体

值得坚持13.71%9.33%

12.40%

亟须改进71.14%64.00% 69.00%

应该放弃6.86% 16.00% 9.60%

不好说 8.29% 11%9.00%

长期以来,新闻媒体进行舆论引导时,都秉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对这一策略的引导效果,业内人士怎么看呢?调查发现,两组人员的态度都不令人乐观:认为正面宣传“有效”的,在受调查的总人数中只占25.00%,认为“无效”的占26.60%,认为“不好说”的占48.40%。

在“我国现阶段舆论引导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回答中,两组人员的看法略有不同。师生组认为“急需解决的”依次是:舆论导向的正确性、引导方式的艺术性、媒体工作者的积极性;而媒体组的排序则是:引导方式的艺术性、舆论导向的正确性、媒体工作者的积极性(见下表)。这意味着,师生组认为当前舆论导向本身存在问题多一些,而媒体从业者则认为引导方式更亟待改进。

师生组媒体组总体

舆论导向的正确性47.71%

23.33% 40.40%

引导方式的艺术性35.14%

60.67% 42.80%

媒体工作者的积极性 7.71%1.33%

5.80%

其他9.44% 15%11.00%

简单的分析总结

通过调查,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引起重视或加以解决。

1.当前舆论引导的方向、方式都亟须改革。接受调查的专业人士普遍认同舆论引导,但对当前的舆论引导模式和实际效果,大多持怀疑态度。因此,摆脱传统思维束缚,尽快改变陈旧的宣传观念,以适应新的形势,是十分紧迫的任务。

2.舆论引导主体多元化趋势明显。在社会结构日益复杂化、利益关系多元化的条件下,舆论引导主体已不限于党政宣传部门和传统媒体,有必要加以关注和研究。尤其是一些舆论引导的隐性力量,特别要加以重视。同时,在受众、各组织群体表达意愿日益高涨的环境下,也不妨借助多方力量,让他们参与到舆论引导工作中来。

3.信息公开、新闻真实是舆论引导成功的主要因素。通过调查可以发现,舆论引导的成功是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但信息公开、新闻真实是前提。在调查中,业内人士普遍对有碍信息流通的做法,如“批评稿未经被批评对象看过不得见报”(反对者占70.00%)、“网络实名制”(反对者占60.80%),明确持反对态度。有关部门在制定具体的舆论引导措施时,宜尊重新闻报道的客观规律、尊重舆论的生成和运动规律。

4.舆论引导也要注重开辟新的阵地。调查表明,仅靠党报党刊等传统的舆论阵地,已不能满足开放条件下受众的需求。在重大事件的报道中,人们更为信任的是事件的当事人和亲历者,应让他们成为有效影响源。而媒体的公信力则有待提高。同时,新闻性周刊、新闻网站公信力正在不断提升,应重视它们的舆论引导作用。

标签:;  

舆论导向与创新之路--关于开放条件下舆论引导方式的问卷调查报告_问卷调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