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能变电站的应用,其常常会在运行的过程中产生缺陷问题,影响其运行的效果,因此需要对典型缺陷进行及时的处理。对此,笔者将结合某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典型缺陷处理经过,分析其出现缺陷问题的原因。在这一基础上,笔者将结合工作的经验,以SCD文件管控技术为基础,提出处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典型缺陷的方法,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典型缺陷;处理方法
前言: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之中,继电保护是避免长时间、大面积停电以及保证设备安全的关键方式,对于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应用智能变电站的基础上,打破了传统变电站信息交互的模式,并对继电保护工作的技术,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标准,需要技术人员优化其技术方式,避免其出现缺陷问题。同时,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中,一旦发生缺陷问题,则应该及时采用针对性技术进行处理,避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1.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典型缺陷处理经过
在2018年10月17日,某智能变电站的技术人员,根据设备检修方案,对其中110kV的1号主变电站进行首检。经过经过检查发现,在该智能变电站中,1号主变电站中的102开关,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拒动问题,因此无法出口。但是,在该智能变电站的运行中,继电保护系统中的高后备保护、差动保护,都能够正确完成保护动作,并将102开关跳开。
为了掌握智能变电站中1号主变电站继电保护缺陷的影响因素,技术人员必须掌握其中设备的相关信息。经查阅,在该智能变电站中,102开关的智能终端、后备保护的配置参数为:(1)后备保护设备是国电南自PST-671UC-1,其校验码是FA25,版本为1.031-A.01;(2)智能终端是许继电气DBU-816,其应用程序版本是V1.00,平台的版本为V1.20,校验码是DC96/84E4。
2.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典型缺陷的原因分析
为了能够制定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缺陷的处理方案,技术人员必须分析其出现缺陷的原因,此时需要分别检验保护装置、智能终端。在后续的传动实验中,系统中GOOSE会出现跳闸现象,同时可以实现自发自收的功能,确保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在对智能终端进行检查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发现以下三方面问题:(1)以主变保护为基础模拟开出,此时智能终端并没有受到关于跳闸的指令,所以开关没有动作;(2)将2分支拔掉以后,后备跳低2分支直跳光纤,但是智能终端并没有发出网络异常的信号;(3)将2分支直跳光纤拔掉,智能终端发出网络异常的信号[1]。
由此能够看出,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中,GOOSE装置并没有与光口进行绑定,也就是说2分支直跳光口不具备使能,从而导致1号主变电站中的102开关出现拒动问题。实际上,正确的配置方式应该将跳低2分支光口,与另一个光口3完成绑定,这样才能够实现系统的正常运行。经过调查,在安装、设置1号主变电站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在进行消缺时,失误将光口绑定勾掉导致缺陷问题。此时,在掌握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典型缺陷的原因之后,就能够采用针对性的技术、方案,对问题进行处理、解决,实现系统稳定运行的目的。
3.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典型缺陷的处理方法
3.1 系统中的配置技术
在应用系统配置技术处理缺陷问题时,可以充分利用智能变电站的描述语言,完成分层信息模型的建立,同时对模型的组成进行具体描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这样的技术方式,可以为信息交换、信息互通提供前提保障。同时,在这一过程之中,需要明确SCD文件中的描述信息,如虚导线信息、自动装置对应信息、主接线信息等。其中,在对智能二次回路进行连接时,就是针对流量虚拟二次回路,进行相关的连接、处理,同时对保护装置、单元信息等,进行交互与处理,从而掌握流量信号的具体位置。不仅如此,在连接开入开出量二次回路的过程中,可以实现保护装置、智能终端之间的信息交互。在这一前提下,就能够将智能变电站中的双向通信机制启动,实现内部信息、外部信息的转接目的[2]。
在运用此种方式处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缺陷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应该对SCD文件进行高效管理,以此来提高文件的有效性。另外,为了可以完善管理方式,保证处理技术的先进性,并强化SCD文件的独特性、唯一性,技术人员需要采用下列的方式:(1)在扩建智能变电站的过程中,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虚拟回路、SCD文件发生变化,所以相关的工作行为应该得到监控;(2)调整智能变电站的通信配置,以此来强化配置信息的完整性,避免发生信息丢失的问题;(3)稳定推进智能变电站中,对于虚拟回路的管理工作,并对二次回路进行系统监控;(4)及时对配置文件的信息进行追溯;(5)避免出现配置文件发生更改问题。通过上述的方式,可以充分发挥系统中配置技术的功能、作用,实现对智能变电站中继电保护缺陷的处理目的。
3.2 检修与校验的方式
在检修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逐渐提高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对信息的交互程序进行优化,以此来保障检修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就当前的现状来说,在处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过程中,需要对二次系统的规律进行总结、归纳,并将恰当的模式应用在其中,保证后续的检修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具体来说,在检修工作之中,技术人员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案:(1)如果检修工作在停电的条件下实施,在应该以跨间隔保护为前提,将隔离措施应用在其中;(2)如果技术人员在非停电的状态下,则应该以单元合并作为基础,将对应的保护措施应用在其中[3]。
对于校验工作来说,技术人员可以采用以下的方式:(1)校验保护装置。技术人员需要对虚端子映射的准确性,进行高度的关注,保证校验结果的精准性;(2)校验智能终端。技术人员应该将继电器的接点、完整性,作为校验工作的重点,并在这一过程中将GOOSE输入其中,以重复校验的方式分析其精准性,并能够优化校验工作的环节,增强回路的稳定性、可靠性;(3)校验合并单元。在校验AD数据、采样精度的过程中,晶振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在这一基础上,应该对SV点的输出,进行更加精准地校验,避免发生参数误差的现象,并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性;(4)校验系统整组。也就是在处理缺陷问题的过程中,将上述的三种校验方式进行结合,完成对失灵启动回路、SV回路、闭锁回路、设备跳闸回路的校验。不仅如此,采用这种方式还可以对出口硬压板的效果进行分析,进而为技术人员的缺陷处理工作提供参考。
结语:综上所述,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中,典型缺陷会对其产生诸多不良的影响,需要技术人员掌握其出现的原因,进而制定采用合理的技术方式进行处理。在这一基础上,可以发挥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中,配置技术的重要作用,完成对缺陷问题的检修、校验,进而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因此,结合本文的分析发现,文中所提及的继电保护缺陷处理方法,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可以运用在实际工作之中。
参考文献:
[1]姚庆华,董林会.现代智能变电站中二次回路延时检测方法的研究分析[J/OL].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1-5[2018-12-13].
[2]邝瑞锡.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回路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研究[J].科技风,2018(32):163.
[3]殷伟斌,金山红,方愉冬,冯朝力,朱劭璇.基于虚拟支路的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8(10):206-210.
论文作者:林佳晋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4
标签:变电站论文; 智能论文; 缺陷论文; 技术人员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回路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