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启示_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启示_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产业重组及其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启示论文,产业论文,地区论文,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美国的产业重组及其在国际分工中的霸主地位

在美国,农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先后成为产业结构中的主导产业。在美国工业化前期,农业曾经作为主导产业。南北战争之前,美国有82%以上的人口在农村,农业产值在国民收入中占30.8%,制造业只占12.1%。到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已完成工业化,开始向工业化后期阶段发展。在1960~1980年期间,美国的国民经济重心开始向非物质生产部门的第三产业转移,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劳动力构成迅速上升。到1980年,第一产业产值占GDP份额和所占劳动力份额的比重分别为2.5%、3.6%;第二产业的这两项指标分别下降到33.5%和29.3%;第三产业的这两项指标分别上升到64.0%和67.1%。在第三产业的产值构成中,信息业已占50%以上,也就是说,用20多年的时间,美国实现了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到1997年,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下降到1.7 %,第二产业下降到22.5%,而第三产业已上升到76.5%。

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以产业组织的调整为依托的。自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起,兼并浪潮在美国愈演愈烈,加快了优势企业的成长,促进了产业组织结构合理化,同时也对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近些年美国的产业重组表现出如下特点: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产业,通过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使当代世界经济由市场力量自发形成的国际分工,内部化为各跨国公司的国际分工,形成跨国公司内部的水平与垂直分工体系,从而实现转移劣势产业,发展优势产业的战略意图。

具体来说,美国跨国公司利用其在技术、信息及资本方面的垄断优势,一方面,把资本投向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以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汽车、橡胶、化工、计算机、精密机械和仪器等行业作为主要的投资对象,从而深化了美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分工,使美、英、法、德、日处于国际分工体系的最上层,其产业结构向高技术和知识密集型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向发展中国家投资,将劳动密集型的食品加工、纺织服装、钟表等轻工业和钢铁、有色金属冶炼与加工、水泥、塑料、石化等资源消耗型及污染严重的夕阳产业转移出去,与发展中国家建立起垂直型分工体系。

通过上述调整,使美国能够集中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优先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生产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从而实现了其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战略目标。

二、东亚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状况和特点

战后以来,东亚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调整。其中,日本作为东亚唯一的发达国家而成为区域内部结构调整的源头,并使这种调整结果向周边国家辐射,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辐射效应。

日本的产业重组是政府主导型的,与美国主要靠市场竞争而进行的重组有着很大的区别。日本政府推动产业重组主要是依靠其产业政策体系中的合并与改组政策。从日本政府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的过程看,无论是“重点生产方式”还是“重化工业”等政策都是支持和保护主要支柱产业,大力扶植那些需求增长和技术进步速度较快的产业中大企业的成长。在实现政策的手段上,日本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很深,对计划的重视程度很高。

实现经济振兴和经济赶超,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结构转换,保持经济领先地位和经济增长势头,是日本政府实施产业政策的三大目标。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日本从财政和金融政策方面进行了大力扶持,例如,通过增加财政投融资贷款,鼓励金融机构“超贷”,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等措施,确保了产业资金供应。从1955到1975年,日本政府通过各种渠道筹措的财政资金由2978亿日元猛增到113437亿日元,增加了37.1倍。这种资金的倾斜供给,对于促进企业设备投资和技术改造,增强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同时也加大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其主要原因就是过分依赖于政府的作用,过多依赖间接融资,忽视了通过资本市场的接管和并购进行产业重组。

20世纪90年代,尽管日本也提出了发展高新技术的产业政策,但是,由于发展高新技术需要有风险投资和激励约束机制,需要有完善的资本市场为其提供融资渠道,需要有资本市场提供的进入和退出机制来促进这一产业成长,而以主银行制和交叉持股为特征的投融资体制更适合于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如果说,在机器大工业时代依靠模仿和加工的精细化能够在技术上赶超欧美等发达国家,那么,在只有创新才能提高本国竞争力的信息时代,日本模式则阻碍了制度和技术创新的产生。可见,现在日本新兴信息产业要比美国落后十年左右是不足为奇的。

在日本进行产业重组的过程中,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也进行了在产业结构调整基础上的产业重组。20世纪50年代,他们的调整方向是恢复经济和发展轻工业进口替代型的产业,而不是像日本那样的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并行的产业调整。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台湾和韩国都实行了出口导向的增长战略,政府也都起到了干预的作用。例如,为企业提供各种不同的出口补贴,降低贷款利率,实行税收减免和采取市场保护措施等,从而对企业采用有利于提高生产率的先进生产工艺和技术起到了促进作用。随着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韩国和中国台湾都进行了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调整。20世纪70年代中期,韩国把重化工业作为主导产业,把信贷补贴有目的的分配给汽车、钢铁和造船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型而多样化的企业集团在国内市场、对外贸易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进而使主要产品的市场集中度显著提高。

中国台湾和韩国在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的过程中,在重视追赶世界潮流的同时,立足于自身的实际。他们虽然都以“出口导向”政策为主来构建外向型产业结构,但依靠的却是不同规模的企业。台湾主要依靠中小型企业的海外投资和并购来带动本地区的产业升级;韩国则重视大企业集团的组建,通过打造企业航母,增强国内企业的竞争实力。他们的出发点和措施都有可借鉴之处,但是,大量的出口优惠会造成信用膨胀,并进而引发通货膨胀;而过度强调发展出口产业,则可能导致内需产业和出口产业的“二重结构”现象,使其经济结构的内在联系松散,一旦外部经济环境恶化,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也将随之发生动荡。

据韩国一些经济学家的有关研究表明,移出技术的发达国家与移入技术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技术级差将长期存在。韩国1962~1982年从日本引进的1842项技术,全部都是日本即将淘汰的技术,且一般是销售设备时的附带性的技术转移。由于技术转移固有级差的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产业结构等级方面的差距也有可能固定化和永久化。实际上,当发达国家在农业生产和流通领域进行投资或转让某种农业技术和设备时,就在强化发达国家作为工业国而发展中国家作为农业国的国际分工格局;当发达国家开始转让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和设备时,往往形成发达国家作为资本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国,发展中国家作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国的国际分工格局。可见,全球化虽然有可能使发展中国家实现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对外交换的产业或资源依托的转移,却极有可能使之与发达国家在技术和产业层次上的差别固定化和永久化,而难以实现产业结构的跃进。因此,有学者认为,引起韩国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过剩的生产能力和对美日经济的依赖。

三、几点启示

以上我们对具有垂直分工意义的美国、日本、中国台湾和韩国的产业重组进行了比较和说明,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有益的经验教训。

首先,要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就要确立主导产业和战略性产业。这是带动相关产业升级的关键。主导产业通常是指那些在产业体系中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度(即产业影响力和感应力)的产业。主导产业通常具有这样的特点:具有较高的产出效率和产出规模;有着较高的产业关联系数;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效益,拥有相对雄厚的经济实力、技术力量以及丰富的产品市场开拓经验。因此,它有利于提高产业结构的整体效率;有利于聚集起其他产业,形成以效率为基础的紧密型产业关联关系,促进分工与协作。同时,在不同的阶段还要确立与整个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密切相关的战略性产业。所以,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须考虑国际分工格局和国际贸易结构的变动趋势,即考虑动态的比较利益。战略产业的选择要注重具有长期比较利益且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牵引作用的产业。

其次,要制定符合本国特点的产业政策体系。以上各国和地区虽然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不同,市场化的程度不同,但是,在产业重组的整个过程都服从于长远而明晰的产业政策的指导。例如,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提出“星球大战”计划,政府扩大对军事电子技术投资,从而带动了民用电子产业的发展;90年代克林顿政府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政府加大了对信息电子产业和信息服务业的投资,由此使信息产业快速发展,进而带动美国经济的持续繁荣。日本、韩国和中国的台湾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都有适合自身发展的特定的产业政策体系。

再次,要根据本国实际情况,选择产业重组的不同模式。从以上国家和地区产业重组的过程来看,可以划分为三种模式。一是政府推动的产业重组,二是通过资本运营而进行的重组,三是由跨国公司驱动的重组。由政府推动的重组的主要代表就是韩国,通过政府的扶持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所谓通过资本运营进行重组就是通过并购,对企业的经营范围及相关资产、资产控制方式进行调整,实现业务扩张,提高产业集中度;或通过分立和资产分离出售实现业务收缩;或是对财务亏空的企业进行再资本化。通过资本运营进行的重组主要以资本市场为纽带,体现了企业发展的自然规律和产业的周期性特征。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由跨国公司驱动的重组已经跨越了国界,超越了政府的约束,成为企业自主选择的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一种举措,同时,也逐步发展成一种股东主导的、为提高股东利益而采取的行动。产业重组可以使过剩的生产能力得到缓解,减少本产业内的过度竞争,提高有实力的企业的市场份额,提升产业的集中度,使该产业在国际范围内得到升级。但是,这种跨国公司驱动的产业重组,会使某些国家的优势产业遭受到预想不到的灾难。因此,出现了政府推动的旨在提高本国产业竞争力的重组和跨国公司驱动的旨在促进产业的国际分工和升级的重组这两种不同的产业重组模式,这两种重组模式既有合作又有较量。

最后,从以上国家或地区产业调整的过程来看,可能会因为产业的调整而出现贸易逆差和高失业率,甚至出现通货膨胀。如美国在实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过程中,就大量进口东南亚的电子产品,进口墨西哥的纺织品,进口中国的鞋、玩具和箱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来满足其日常消费要求,由此带来了大量的贸易逆差。美国对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确立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被动地位和对美国经济的依赖。一旦美国经济衰退,这些国家的经济就会出现连锁性反应。此外,在产业调整的过程中,结构性失业将会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因此,处理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关系,使技术创新渗透到各个产业中,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就业岗位,是产业重组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标签:;  ;  ;  ;  ;  

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启示_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