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岭市城东小学 317500
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存在偏科问题,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他在学校的发展,这就是归功于当时师范先进的“注重个性、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再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培养,发挥其最大的优势,而不是压制其兴趣爱好,把他们全部培养成“死读书、读死书”的学生。如果没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就不会有毛泽东后来辉煌的成就。
如今的小学生,除少数农村多子女家庭以外,基本上是独生子女的天下,他们当中有些是家庭中的“小皇帝”、“小公主”,有些自我意识强、自理能力差、娇生惯养,心理不健康。不同类型的学生受到不同学校、家庭、社会等综合因素的交叉制约影响,由此形成了不同类型的“问题生”。如何把这些问题生培养成独具个性特色的优秀学生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学预设要实施因材施教,注意内容的开放性
教学预设不仅要把握教材、设计教法,更要研究学生,使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开放,适合不同的学生开展学习。比如,教学六年级上册关于诚信和善意的谎言辩论的时候,要充分理解学生个体,从他们平时的行为习惯及角度出发,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组织着眼个性特点,实施因材施教
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应该注重并考虑到利用个性特点,促进不同学生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使每个个体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1.呈现方式因人而异。不同的学生对同一道题目的理解是有差异的,因此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应适合不同认知基础的学生。
2.提问内容要因人而异。在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比如,对思维能力强的学生提出的问题空间可以大一些,对思维能力弱的学生提出的问题空间可以窄一些。在提问时,教师还应该注意,从对问题反应的速度来讲,冲动型学生往往根据部分信息或粗略思考就急于做出反应;与此相反,反思型学生思考审慎,反应速度较慢,但准确率较高。因此,对冲动型学生往往要提醒其细致思考,对反思型学生则应注意指导其学会抓住问题的关键。
3.方法探索因人而异。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知识经验和各自偏爱的思维习惯,因此,在呈现问题后,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表达的途径和方法,并为学生准备适当的思维材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合作要求因人而异。从思维的自主性来讲,独立型学生倾向于根据自己认为正确的标准去分析和判断事物,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独立和自主学习能力;而依赖型学生往往依赖于外部参照系、外部因素的影响或干扰。教学时,既要注意适应不同学生的思维风格,也要通过灵活的组织形式,改进思维方式。教师可以安排“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学习小组,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实现思维的互补与共享。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一方面要鼓励独立型学生积极与同伴交流想法,培养接纳意识和合作精神;另一方面要鼓励依赖型学生坚持独立思考,培养自主品质和自信。
5.布置作业要因人而异。作业是课堂的延续,也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对学生感兴趣的作业,学生爱做,质量也高,反之亦然。作为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也要尊重学生个性特点,避免千篇一律。教师要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在布置作业时在形式和内容上多样,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以达到让学生巩固知识的目的。
6.分层比赛,适合不同个性的学生。比赛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比赛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有意义的比赛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催化剂。而学生由于文化背景、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的不同,表现在回答问题上存在着差异。为了激发每个学生的比赛热情,我把学生分成两组,试题同样也准备两份。在相同的时间内,A组生答A组题,B组生答B组题(A组题在题量和难度上都高于B组题),取名次也要分组进行。当然A、B两组学生不是固定不变的,实行动态管理。
三、实施因材施教的注意事项
1.教学方式不求“齐步走”。教学大纲中规定了教材中各部分内容的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可随意提高和降低。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现有的学习水平、接受能力参差不齐,要想使每位同学达到大纲中规定的要求,必然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的时间有所不同,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更应灵活多变,根据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作业量不搞“一刀切”。教材中的练习题大致分三种类型:(1)例题相仿型;(2)新旧联系型;(3)思考综合型。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完成不同类型的题目。比如:例题相仿型供学困生完成,新旧联系型供中等生完成,思考综合型供优等生完成。作为优等生来讲,一般课内可以全部完成作业,就可以适当给其留些探索型、求知型、趣味型的思考题来提高优等生的学习兴趣。总之,作业量应因学生而定,在不加重负担的情况下,应让学困生、中等生“吃饱”,让优等生“吃好”。
3.不用“一把尺子”来评价学生。对所有学生都要严格要求,但对后进生要给予更多关爱和鼓励;对外向型学生可以实施延迟型评价,对于内向型学生则多实施及时性评价、张扬性评价;对学困生,评价多指向学习态度的引导和学习方法、过程的指导,对中上学生则多指向其思维成果的分析。
教书育人为百年大计,作为教师任重道远。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教育方法,但因材施教应是教学中颠扑不破的真理。
论文作者:蒋敏技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8月总第20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9
标签:学生论文; 作业论文; 教师论文; 因材施教论文; 思维论文; 优等生论文; 个性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6年8月总第20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