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苷肌肽辅助治疗脑梗死老年患者的临床分析论文_徐彦华,孙雪莲,汪丽静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脑血管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113

【摘 要】目的:探讨脑苷肌肽辅助治疗脑梗死老年患者的效果。方法:以平均分配法为依据将140例在我院就诊的脑梗死老年患者分为两组,每组7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用药联合脑苷肌肽的方式实施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LD)评分和神经功能缺失(NIHSS)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采用常规方式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治疗的同时辅以脑苷肌肽进行处理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并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临床价值较高,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苷肌肽;脑梗死;神经功能

脑梗死也叫缺血性脑卒中,属于神经系统疾病的一种。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具有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的特点,对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的威胁极大。且该病患者预后较差,多数易产生失语、偏瘫等症状,导致患者生活能力下降。故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脑苷肌肽对观察组70例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显示,详细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从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脑梗死老年患者中选取140例进行研究,按照平均分配原则将选取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70例,男43例,女27例,年龄最小60岁,最大75岁,平均(67.5±5.6)岁;发病至入院时间最短30min,最长24h,平均(10.3±2.6)h;对照组70例,男41例,女29例,年龄最小62岁,最大77岁,平均(66.4±6.1)岁;发病至入院时间最短1h,最长24h,平均(11.4±3.1)h;对比两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较。

1.2方法

采用常规疗法对7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主要为抑制血小板聚集、清除自由基等,对于颅压较高的患者则采用甘露醇进行干预,以降低患者颅内压;连续治疗3周。

观察组则在行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脑苷肌肽处理,即将20mL脑苷肌肽注射液溶于300mL5%的葡萄糖溶液中,给予患者静脉滴注处理,一天一次,连续治疗3周。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MMP-7、ALD评分及NIHSS评分改变情况进行比较。

1.4判定标准

MMP-7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方式进行检测;ALD评分及NIHSS评分分别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ALD)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进行测定。

临床疗效:基本痊愈:治疗后NIHSS评分减少程度大于90%,病残程度未0级;显效:NIHSS评分减少程度大于45%,但未达到90%,病残程度1-3级;有效:NIHSS评分减少程度大于18%,但未达到45%;无效:NIHSS评分减少程度小于17%。

1.5统计学分析

两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以( ±s)、(%)分别对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进行表示,并分别进行t、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经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7%、78.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两组治疗前后MMP-7、ALD评分及NIHS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MMP-7、ALD评分及NIHSS评分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讨论

脑梗死又名缺血性脑卒中,祖国医学上称之为“中风”或“卒中”。脑梗死是现阶段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近些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老年人口在我国全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呈上升趋势,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脑梗死的发生率。研究显示脑梗死主要是因多种因素导致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使得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现象所引发的对应神经功能缺失表现。该病不仅发病率高,而且致残率及致死率也较高,已成为导致老年人死亡的一项常见疾病。且该病预后较差,患者经针对性治疗后仍极易产生严重残疾现象,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极大。所以,开展有效治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已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

目前,临床上通常将药物治疗作为脑梗死的常用治疗方式,通过给予患者有效的药物处理,达到改善患者学血管血液循环情况,减轻脑缺血缺氧症状,促进神经系统功能恢复的目的。常规的抑制血小板聚集、清除自由基等处理虽可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并不理想。随着研究的深入,脑苷肌肽逐渐在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得到应用。脑苷肌肽是一种复方制剂,其主要成分为多肽与神经节苷脂,其不仅对神经生长因子及神经干细胞的再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可刺激神经细胞轴突及突触快速生长,并能够对腺苷酸环化酶及蛋白激酶的活性进行刺激,对促进神经细胞恢复有重要帮助。因此,将其应用于脑梗死的治疗中必将取得显著疗效。MMP-7又名基质溶解素,属于降解细胞外基质的一种重要蛋白,在正常状态下其通常呈低表达,而在机体发生病变时则呈高表达。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MP-7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经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采用常规方式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治疗的同时辅以脑苷肌肽进行处理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并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临床价值较高,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瑞明,冯为民,欧阳侃.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5,22(2):160-163.

[2]费力,吴海兵,李荣刚,等.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恶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效果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5):595-598.

[3]李积军.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5,22(2):178-180.

[4]张艳.脑苷肌肽联合红花黄色素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估[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4):56-57.

[5]宋媛.脑苷肌肽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4,27(5):566-566.

[6]张宁,孙慧娜,王平,等.脑苷肌肽联合红花黄色素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5):574-575.

论文作者:徐彦华,孙雪莲,汪丽静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2

标签:;  ;  ;  ;  ;  ;  ;  ;  

脑苷肌肽辅助治疗脑梗死老年患者的临床分析论文_徐彦华,孙雪莲,汪丽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