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我国十分重要的一项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水利水电工程一直是我国各个行业关注的焦点。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不仅与社会的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可持续发展不断深入人心,社会的各项施工建设也遵循着保护环境、提高效率的方向前进。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在科技推动的带领下,不断的提高、完善。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现状,提出了可行的水利水电施工技术以及提高效率的措施。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介绍;措施
引言
兴水利、除水害一直都是水利水电的基本任务,在经济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中,这两项基本任务成为了水利水电工程的首要任务和重中之重。可以这样说,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是利国利民的一项重大事业,是我国战略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以水源保护为前提,重点发展水利水电工程,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要具有高度负责的事业心,具有严谨的态度,做好每一步的施工工作。只有把握了水利水电施工的全过程,对这一过程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监督管理,才会进一步提高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的双重效益。本文结合了自己的实践经历,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探讨。
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现状
虽然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管理体系能够保障工程的质量,但是在研究中发现,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管理体系仍然不够完善。虽然建设部门和监管部门是两个具有不同职责的部门,但他们却分属同一部门。其中,监管部门的监管人员对于质量监管并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管。很多的施工手续并不是十分的齐全,在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工作进行得十分缓慢。监管部门的工作效率低下,对于影响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问题,并不能及时地进行解决,所以质量体系难以得到保证。监管部门很难发现工程建设中的材料问题,即使材料对于工程具有直接和决定性的影响。
工程建设中材料存在问题十分的普遍,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具体操作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够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的有序进行。
二、浅析传统水利水电工程技术
(一)大面积碾压混凝土的应用
在近二十多年以来,碾压混凝土是一项迅速崛起的筑坝新技术,在世界范围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碾压混凝土拌合物十分的干、硬,塌落度为零,施工方法比较贴近土石坝的填筑,适用于大体积和大面积施工。在1975年,美国陆军在修复巴基斯坦的塔波拉坝泄洪隧道第一次大量使用碾压混凝土工程,我国在1978年开始研究使用这一工程。在使用过程中,充分显示了碾压混凝土的优越性,速度快、经济效益高。
(二)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的应用
在水利施工中,最关键的修建闸坝工程就是施工导流,这关系到了整个工程的质量问题,因此在设计到流方案的过程中,一定要周密谨慎。施工导流与施工的总进度是密切关联的,在涉及具体的方案、措施时,应该根据国家的要求进行,按照标准控制总进度。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高,不仅要合理安排工期,还要熟悉地理知识,在设计施工中都要做到细致,把握好度。
(三)预应力锚固技术的应用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具有极大优越性的就是预应力锚固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新建的项目中,预应力锚固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工程中的过大荷载;在已经建成的水利水电工程,预应力锚固技术可以进行结构的加固和维护,防止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部位产生损坏、沉降甚至是裂缝的现象。在具体的施工中,预应力锚固技术结合了现代的高科技,不仅可以进行更精准的定位,而且可以保证施工的稳定和安全。在水利水电的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根据不同水利水电工程具有的不同坝型、施工标准,采用不同预应力锚固的施工角度和技术,进而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安全施工。
三、浅析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技术
(一)Auto CAD辅助设计技术的应用
对于工程设计来说,Auto CAD(Computer Aid Design)辅助设计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工程的工作效率,熟练的掌握这一项技术对于实现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的高效施工具有很大的现实性意义。Auto CAD辅助设计技术能够解决数学模型这一方面的相关难题,绘制工程的设计图等。这一项现代技术能够极大的帮助水利水电工程,促进水利水电工程的不断进步,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在今后的不断改进完善中,Auto CAD辅助设计技术将对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给与更大的帮助,更好地为水利水电工程服务。
(二)GPS定位技术系统的应用
由于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高新科技不断的崛起,GPS定位技术的应用不断深入人心。以卫星为基础的无线电导航系统具有高速度、高效率等优点。在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中,也得到了近一步的应用。尤其是在工程的测量中,GPS定位技术系统广泛应用,大大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三)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应用
作为多种学科交叉的产物,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采用了地理模型的分析方法,能够显示各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随着这一技术的迅猛发展,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能够更好更快的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中。在测量数据或掌握信息的同时,能够进行科学的存储,并建立形象的地形模型,不仅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而且减少了人力的投入。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采用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实现科学、现代化的管理,实现信息的直观数字化。
四、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的措施
加强运行该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在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要建立严格的监督运行机制,对施工的各个阶段、各项步骤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源头上杜绝问题的产生。
加强技术监督。对于已经建成的工程进行定期的维护管理,保证设备的质量能够得到保障。要积极引进新设备掌握新的设计工艺,不断的提高新材料的使用效能和方法,改善传统的检修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技术,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对于环境保护这一项基本原则,不仅要落实于工程前期,还要落实于整个工程的实施中。合理的排放污水,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传统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和现代的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介绍了相关的改进措施。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施工技术是重中之重,只要切实做好了这一工作,才会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稳步进行。
参考文献:
[1]申建波,陆勇.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及其管理探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
[2]赵盛忠.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探讨[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5
[3]封永秋.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
论文作者:白国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5
标签: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 技术论文; 这一论文; 工程论文; 锚固论文; 预应力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