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湖北 武汉 430022
【摘要】 目的:简述PICC在儿科临床上的应用并探讨对患儿家属进行积极的护理指导的价值。方法:将86名PICC置管后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PICC护理,观察组采用我科新制作的PICC护理指南进行患儿家属的指导。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PICC平均非正常维护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ICC护理指南的应用,可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PICC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PICC非正常维护次数。
【关键词】PICC;儿科;护理指南;满意度;并发症
PICC是从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导管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为患儿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PICC技术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应用于美国新生儿科临床[1]。在国内则是于1996年在儿科首次应用。小儿血管较成人细小,加之穿刺时患儿往往不能配合,导致穿刺成功率较低,反复穿刺不仅破坏了血管,还增加了并发症的发生,而PICC能有效避免药物对外周静脉的刺激,保护血管,故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具有许多优势[2]。但是PICC穿刺术后也伴随着可能发生诸如血栓形成、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所以需要针对患儿家属进行积极的护理指导与教育[3]。我科在这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5月在我科住院并接受PICC置管的患儿86例,其中男56例,女30例。年龄3-13岁(平均4.6岁)。将86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PICC护理。观察组采用我科新制作的PICC护理指南进行患儿家属的指导,在穿刺前后及出院前都给予相关教育。我科结合平时的临床护理经验以及PICC厂家提供的PICC维护指南,编制了相关的护理指南,主要内容如下表:
对于实验组的患儿家属,责任护士在患儿行PICC穿刺前首先向家属发放护理指南手册,详细讲解其中基础知识的内容,并解答家属的疑问。在患儿接受PICC穿刺后进行术后指导,对于出现的不适给予及时的响应和帮助。在患儿带管出院前也进行相应的护理指导,认真讲解出院后应密切观察的要点,并告知返院更换贴膜的时间。在相关治疗结束,拔出PICC后,再由病房责任护士进行伤口的检查,并发放调查表,分析总结发现的问题,并持续性改进。
对于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使用我院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由责任护士在患儿结束治疗后的出院当天交由家属以不记名的方式填写,其中以>95分为非常满意,80-94为满意,<80分为不满意。在整个PICC穿刺期间,由责任护士记录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非正常换药的次数。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检验水准取p=0.05。
2 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结果见表2:
3 讨论
PICC技术在儿科临床中开展与使用,为患儿各种疾病的成功治疗开辟了很好的循环通路,解决了患儿外周静脉置管困难、固定困难,留置时间短的问题,避免反复静脉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相关问题,提高了患儿疾病治疗的治愈率,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4]。但是PICC这一新技术的应用,也带了新问题:对于长期带管生活,患儿家属多存在顾虑与不安;对于每周的定期维护,家属多缺乏相关教育与指导;如何防止PICC相关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形成等,也是一个临床护理工作中亟需解决的问题[5]。我们认为,通过制作通俗易懂的PICC护理指南,可以更好地对患儿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提高他们对PICC的认知和管理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避免不必要的维护工作。
随着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的提高、就医观念的变化,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调查能比较客观地反映一个医院、一个科室的医疗服务质量。小儿血管较成人细且不明显,静脉穿刺难度高,PICC能减少静脉穿刺次数,保护血管,减少对患儿的刺激,得到患儿家属的一致好评。护士对家属进行护理指南逐项介绍,增加了护患沟通,一方面让护士更全面地了解患儿的病情和家庭,另一方面护士专业的介绍能增加家属的安全感,更信任护士。护理指南的制作运用了大量的图片,简单易懂、知识全面,不仅能指导护士正确安全地使用PICC,还能充分调动患儿家属,参与PICC的管理,从而提高了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我科编制的PICC护理指南由全体护士结合患儿的生理特点共同讨论,病房护士长、主管护师等高年资护士总结、分类、归纳后制定,护理人员根据指南,做好患儿家属的讲解,指导其观察内容。统一PICC治疗控制标准,规范输液操作流程:(1)置管前了解患儿病情,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判断患儿是否适合置管。小儿配合能力差,根据其年龄在置管前给予鼓励、表扬,以减少哭闹。在置管过程中,哭闹较严重的患儿出血往往较严重,置管成功后,应根据护理指南快速给予吸收性明胶海绵压迫穿刺点,并按压30min,并指导家属限制患儿置管侧手臂过度活动,以减少出血。(2)PICC置管由病房具备置管资质认证的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在严格消毒的穿刺间进行。术前仔细评估血管,根据患儿的年龄、血管的粗细、治疗方案选择合适的血管,争取穿刺一次成功,以减少机械性静脉炎和感染的发生几率。(3)由于小儿的输液量控制严格,根据其体重、年龄、治疗方案,以护理指南为指导,严格冲、封管的手法、量及间隔时间,以免发生堵管,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4)小儿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活动量大、出汗多。护理指南详细介绍了置管后的活动指导并有可爱的图片介绍。鼓励患儿做握拳、松拳活动,避免大幅度的高举、外展和频繁的屈曲。检查活动动作是否合格,合格的患儿给予积分兑奖的奖励,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有效降低了脱管和导管断裂的发生。
参考文献
[1]Caparas J1, Hu JP, Hung HS. Does a novel method of PICC insertion improve safety? Nursing. 2014 May;44(5):65-7.
[2]Panagiotounakou P1, Antonogeorgos G2, Gounari E3, Papadakis S1, Labadaridis J1, Gounaris AK4.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frequency of complications in premature newborn depends on the insertion site. J Perinatol. 2014 Jun;34(6):461-3.
[3]Chopra V1, Ratz D, Kuhn L, Lopus T, Lee A, Krein S.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Related Deep Vein Thrombosis: Contemporary Patterns and Predictors. J ThrombHaemost. 2014 Mar 10.
[4]Delarbre B, Dabadie A, Stremler-Lebel N, Jolibert M, Cassagneau P, Lebel S, Lacroix F, Caporossi JM, Louis G, Vidal V, Petit P, Gorincour G2. Introduction of the use of a pediatric PICC line in a French University Hospital: review of the first 91 procedures. DiagnInterv Imaging. 2014 Mar;95(3):277-81.
[5]Baskin KM, Hunnicutt C, Beck ME, Cohen ED, Crowley JJ, Fitz CR. Long-term central venous access in pediatric patients at high risk: conventional versus antibiotic-impregnated catheters. J VascIntervRadiol. 2014 Mar;25(3):411-8.
论文作者:徐曼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4
标签:患儿论文; 家属论文; 指南论文; 护士论文; 并发症论文; 满意度论文; 静脉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