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问题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学理论转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学理论论文,中国论文,语言论文,时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们说着什么样话语,我们就知道他们处在什么样的时代,中国文学理论的当下话语表明其正处在一个巨大的转型过程之中:从共和国前期的革命话语转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学术话语。这一文学理论转型的语境关联,自全球化时代以来已经发生了质的巨大变化,但这种变化还基本上没有为正处于转型过程中的中国文学理论所意识。因此,应当怎样看待正在进行中的文学理论转型和怎样进行这种转型的新生,成了一个须加重思的问题。
一、中国文学理论转型的已有历程和概念转换
(从政治到学术)
1978年以来的文论转型,受到两个方面的推动,一是中国的改革背景,二是世界学术的参照范型。从代表共和国前期文学理论的两本著作(以群主编《文学的基本原理》(1963)和蔡仪主编《文学概论》(1978)到改革开放后的一系列论著:如孙正荃主编《文学论纲》(1988),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1998),陈传才、周文柏《文学理论新编》(1999),顾祖钊《文学原理新释》(2000),吴中杰《文艺学导论》(2002),王一川《文学理论》(2003),一条转型的草图勾划了出来:一,在文学的本质上,从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产生于经济基础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从而强调文学的政治性(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阶级性(经济结构首先是一种阶级划分)、党性(代表阶级的文学首先要求党性),到文学是人学(孙正荃和陈传才),文学是审美(吴中杰),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童庆炳、陈传才、顾祖钊)。二,在文学理论的结构上,以前是三结构:创作论、作品论、欣赏论,现在或者还是三结构,或者在这三论之外加一个发展论,成为四结构,但是由于对本质的定义不同。当从本质的核心问题上看,进入到结构的具体论述时,受西方文学理论的影响就明显增强。更表现为在具体微观上西方新术语的运用:媒介、文本、深层、完形、前理解,视界融和……
如果说,关于文学本质,文论界已经基本上达成了一致,那么,在基本结构上和具体论述上充满了矛盾和分歧。因此,无论是要达成一致,还是形成自成系统的众声喧哗,中国文学理论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是,尽管中国文学的三个方面,还有很多可以讨论的地方,三个层面之间,及各层自身之间,尚有不少可以研究的地方。然而,似可说,中国文学理论已经完成了从政治性到学术性的转换。现在问题是,中国文学理论就是在这样一个学术基础上去完善自己的体系吗?从当今的学术状况看,文学理论会走向何方,要走向何方?
二、中国文学理论转型进一步可能的概念转换
(从历史和文化的观点看)
自维新变法以来,中国文学理论的建设,都是围绕着中国现代性进行的。世界史分为五个大阶段,原始文化时期(4万年前~6千年前),古代高级文化时期(从6千年前到3千年前),轴心文化时期(公元700年~17世纪),现代性时期(17世纪~1990年代),全球化时期(1990年~至今)。最重要的是后三个时代,轴心时代,产生了各大文化的基点,中国文化、印度文化、以希腊、希伯莱、波斯为代表的地中海文化,这三大文化生成出了各自的子文化或影响了除美洲文化外的几乎所有文化。现代性时期,西方文化率先现代化并主导了全球的现代性进程。各种非西方文化都是在自己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并在西方文化的带动下,进入了自己的现代性历程。中国文化也一样是在中国轴心时代文化为核心的古代文化的基础上,在世界先进的带动下,进入现代性的。在整个现代性时代,追赶世界潮流成了中国现代性历程中的主导方面,与中国现代性进程相伴随的中国文学理论,同样以学习世界先进为目的。这个世界先进,先是西方,继而是苏联,后又回到西方。中国维新变法以来的文学理论的变化或转型,都是以现代性的目标变化和转型为动力,并服务于现代性目标。但是,1990年代以来以电脑技术、跨国资本、文化工业、消费社会为特征的全球化时代,转变了世界的方向。400年来,一方面,西方文化经过与各种非西方文化交流,从近代、现代、后现代,不断地与非西方趋同和一致;一方面,各种非西方文化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不断地走向与西方一致,从而在全球化时代达到了一个质点,一种新的世界文化创造将会而且正在出现。这种新文化一方面表现为西方文化的继续主导,另一方面表现为各轴心时代的主要文化将显出其文化力量。这是一个新的轴心时代,不是两千年前的分散世界史中的轴心时代,而是全球一体化中的轴心时代,这个时代需要世界各文化的积极共创。
这是一个非常简略的概括,略去各种复杂的内容。落实到中国文学的转型上,1978年以来中国文学理论的转型是在现代性时代主导思想下的转型,而19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理论除了继续和完成现代性转型的同时,又有了一个全球化时代文化创造的新使命。这就是不但从世界先进中去思考去完成自己的文学理论,而且从中国文化的特性中去思考和创造自己的文学理论。所有非西方文化都是去学习、效法、追赶西方,去实现自己的现代化,但是它们的现代化道路却各式各样,中国式的现代化、印度式的现代化、日本式的现代化、俄国式的现代化、伊斯兰世界的现代化……各种带有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不仅要由前面的榜样(西方文化)来说明,也要由自身的文化传统来说明。由于后一因素以前往往被忽略或得到否定的评估,因而,在用前一个视点看问题的同时,突出后一个视点就变得重要起来。当我们一旦从全球化时代世界文化突破的眼光去看问题的时候,中国文化转型的另一问题就显现了出来。
三、文学理论背后的基本范型
1978年以来的中国文学理论转型,是以西方理论为范式的,具体而言,西方范式又可细分为近代、现代、后现代的话,那么,中国的文学理论转型,文学本质上,取了西方近代范型(人学、审美、意识形态)。在具体细部上,杂取了西方近代、现代、后现代话语类型。正是这三个范型之间的内在矛盾和冲突,使中国文学的转型尚未结出一个众所公认的体系硕果。如何完善这一体系,很值得讨论,但这里我更想提出的是从文化比较来谈文学理论范型。西方文化无论近代、现、后现代,甚至这三者与古代和中古有什么差别,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文学看是一个物。所有西方文学的概念、话语、术语,都是要把文学作为一个可以分析的客观存在物来看。而中国古代文化则是把文学作为一个生命来看。这种差异来源于中西宇宙观的差异,西方从古希腊哲学家开始,就把世界的本质看成物质,宇宙的一切产生于物质又回归为物质,中国从先秦思想家开始,就把宇宙看成气,宇宙万物都源于气又复归于气。西方人的世界从根本上说,是一个物质的世界,不管物质定义是什么,都是物,文学也不例外,也是物,因此关于文学的理论,就是关于文学这种物的理论。于是西方文学理论,从古代到后现代,什么形式与内容,文本与结构,表层与深层,如此等等,无非是如何把文学这种物讲清楚。而在中国文化气的宇宙中,气是一种生命,由气而来的一切无论是地上的矿物、植物、动物、人,还是天上风、云、雷、雨,自然的金、木、水、火、土都由气组成而是一种生命存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是石头变的,为什么石头可以变猴子呢?因为石头也是宇宙之气凝结而成,石头与猴子具有宇宙的内在同一性。用气的观念来看万物,万物皆是生命,文学艺术同样是生命,因此,“文以气为主”,绘画以“气韵生动”为第一,书法要“梭梭凛凛,常有生气”,音乐是“冷冷然满弦皆生气氤氲”。因此,中国的文学理论,谈到文学,最重要是,不是什么形式与内容,什么文本与结构,而是神、骨、肉,是从一个生命体来谈文学,王国维谈文学,说:温庭筠的词“句秀也”,韦庄的词“骨秀也”,李后主的词“神秀也”。正是因为中西文论这种本质上的差异,物与生命的差异,因此,中国现代性历程在学习西方运用西方以来,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很难从内在上进入以西方文学理论为范型的现代中国文学理论,要进入也是在微观具体作为个别概念的进入,或作为具体的例子进入,而没有从根本上进入。而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学理论,真正需要是以一种中国精神的文学理论来参与世界各文化的文学理论对话。当然,我们说是中国精神不仅是一种中国古代精神,更包括中国现代精神,由中国现代性的独特道路所显示出来的中国精神,是一种融和古今、面向世界的中国精神。现代性的中国精神,既与全球的现代性时代相关,又与中国古代的特性相关。是全球的现代性大潮使中国走上了现代化之路,又是中国古代精神,使中国走了一条独特的现代化之路。在现代性的一百多年里,中国现代化主要强调的是西方的一面,这是非常必要的,其意义是非常重大而深远的,但只意识到这一面,是不够的,在强调这一面的同时,也应强调中国精神的一面,这样,现代性的中国精神才会真正显示出来,才真正应合世界在全球化时代对中国文化参与世界思想重建的呼唤。
再回到中国文学理论的现状上来,中国文学理论已从政治性范型中走了出来,处在一个融和西方近代范型(人学、审美、意识形态)、现代范型(文本、结构、完形)、后现代范型(话语、媒介、个案)之中,同时又是正在西方近代、现代、后现代范型的张力和冲撞之中。深化和完成这一以世界主流文化为基础的文学理论当然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仅仅这样,作为一个有千年传统的文化是不够的,与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思想突破也是有很大距离的。
标签:文学论文; 文化论文; 现代性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中国文学论文; 文学理论论文; 世界语言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西方世界论文; 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