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舞90年代十大新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代舞论文,十大论文,新趋势论文,年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现代舞开始以不同的方式庆祝自己的百年华诞。因为早在1892和1899年,现代舞先驱洛伊·富勒和“现代舞之母”依莎多拉·邓肯就已先后举行了自己的首演。经历了一个世纪的艰难创业与全球辉煌后,90年代以来的西方现代舞显示出了哪些最新的趋势呢?我以为可以归纳为以下十个方面:
一、年轻化
与拥有500年历史的古典芭蕾相比,100岁的现代舞依然显得过于年轻,因为它在过去一个世纪里始终不渝地表现出来的反叛精神给人留下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轻”印象。而90年代的西方现代舞势不可挡地呈现出的新旧交替,更充分体现出了这种年轻化速度加快的趋势。
加快这种新老交替趋势的一个重要动因,是自40年代以来,现代舞以其逐渐形成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为龙头,稳步占领了美国的所有大专院校,从而有效地促使美国现代舞从单一形态的技术训练向综合形态的高等教育稳步发展和普及。这使得以往的门户观念难以维系,因为各个舞蹈系的教员们都曾学过不止一家流派的观念和技术。这种情形对于后辈人才形成相对开放、积极进取的心态颇为有利。于是乎,西方现代舞界出现了人才辈出的景象。
二、放松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50年间,世界的经济形势、政治格局、社会结构、文化形态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在政治方面,自9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的冷战后格局,无形中开始将西方现代舞已经“收缩”(紧张)了半个世纪的神经和肌肉“放松”下来;而在西方舞蹈界内部,现代舞与古典芭蕾之间剑拔弩张的白热化关系也早就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在剧场方面西方舞蹈观众在经受了半个世纪以来各种激烈的挑战和严峻的考验之后,观念、心脏和神经均已锻炼得相当强健有力,包容力、忍受力和理解力也已大大增强,因此,对任何所谓的新潮人物和过激举动都只能是见多不怪,充其量不过是新一轮的循环罢了。
三、轻松化
与上述的“放松化”密切相关的是,今天的西方现代舞有必要全方位地轻松一下、通俗一下了,无论是它的编导和舞者,还是它的观众和评论家,都从生理和心理上需要轻松一下了。表现方式有三:
1、动作幽默,一看即懂
近年来走红世界的美国皮劳波勒斯舞蹈剧院和由它派生出来的埃索舞蹈剧院,在动作上彻底抛弃陈词滥调,在表现上高度重视观众的理解力和接受度,并将雅俗共赏和轻松幽默当作自己的最高目标和风格基调,而且动作中的幽默感必须能让观众一看即懂,并发出应有的笑声。
2、火暴热烈,一触即着
在古典芭蕾日落西山的欧美舞台上,一批灵活善变的现代舞编导家被推上了“救世主”的宝座:
如美国四位中青年现代舞编导家劳拉·迪恩、玛戈·萨平顿、查尔斯·莫尔顿和彼得·普奇1994年为使乔夫雷芭蕾舞团起死回生,联袂创作了精采绝伦的摇滚芭蕾《广告牌》。这出整晚长度的芭蕾如今已经能够像许多百老汇歌舞剧那样跳遍天下。舞蹈中健康而火暴的能量积聚到最后,足以产生“一触即着”的热效应。
3、严肃艺术通俗化
在90年代以前的美国,“严肃”艺术与“通俗”艺术之间一直激战不休,但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政府给舞蹈的资助大幅度减少,生存问题日益严峻地摆在了“严肃”舞蹈家们的面前。于是,一种“严肃艺术通俗化”的新趋势应运而生,其主要特征是“通俗而不庸俗,流行照样严肃”。许多成功的探索证明,“严肃”与“流行”这一对矛盾是可以相对甚至是相融而共存的,但融合的方式显然是可以多种多样的:即使是不能在同一个作品中做到这一点,至少也可以在同一台演出的不同节目中达到这个目的。
四、高科技化
“录象舞蹈”起始于80年代末,并兴盛于90年代。所谓“录象舞蹈”,指的是以舞蹈为录象和编辑的材料,而不再是以往那种以录象为手段,简单地记录舞蹈演出实况的形式。通过类似电影蒙太奇的连接手段,解构并重构舞蹈原有的意义,形成大量新奇甚至古怪的动作画面和舞蹈意象,并彻底改变了观众习惯中的思维方式和联想内容,从而为传统的剧场舞蹈平添了一种崭新的表现语言。
90年代兴起的“电脑编舞”可谓高科技进入舞蹈的最典型表征。
“电脑编舞”的优越性在于能够通过专门设计的程序,以若干视窗来显示不同角度的动作画面,以便准确地把握动作变化的分寸,充分利用电脑对空间、时间、能量等多方面进行同步和多维开发,摆脱传统编舞过程中以编舞家或舞者的身体为唯一工具,以编舞家的肉眼为基本衡量标准等方法,因而可以无限地扩大人体动作原本有限的可能性,并有效地超越编舞家以往的思维模式和运动习惯的限制,为编舞家提供大量可供选择的动作造型、连接方式和任意长度的舞蹈组合。
电脑编舞的出现和动用已成为舞蹈史上的一场大革命。
高科技潜入舞蹈的趋势还表现在现代化的新型舞台器具和装置的开发和使用。美国青年现代舞蹈家戴维·帕森斯在自编自演的独舞新作《目不暇接》中,就使用了一个微型遥控器,每当他跃入空中并达到最高点的那一刹那,他便亲自按动手中的微型遥控器,神不知鬼不觉地操纵着频闪灯发出耀眼的光束,由此形成一直在高空飞翔的幻觉,令观众叹为观止。
五、芭蕾现代舞化
1、大师首开芭蕾与现代舞相结合之先河
19世纪末20世纪初,依莎多拉·邓肯以“古典芭蕾一点儿也不美”这一声呐喊震撼了西方舞蹈旧世界,并由此在新生的现代舞与古老的芭蕾之间发动了一场激烈的白刃战。然而,邓肯的后人们则比较客观和折中,现代舞与芭蕾之间逐渐形成了一种互相学习和借鉴的友好关系。美国现代舞大师玛莎·格莱姆早在丹妮丝——肖恩舞蹈学校就学过一些芭蕾,独立后依然非常重视芭蕾的训练价值。早在1959年春,她就已同美国芭蕾大师乔治·巴兰钦共同开创了一个联袂合作的新时期:他们一道创作并公演了《插曲》。
2、现代舞编导家应邀介入芭蕾
近40年来,尤其是90年代以来,这种合作的精神随着现代舞的日趋完善和古典芭蕾的日益老化而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现代舞编导家应邀为古典芭蕾舞团编舞,而他们的许多现代舞成品也同时进入古典芭蕾舞团的保留剧目,不仅为古典芭蕾增添了时代的活力,而且在不同程度上改变和丰富了古典芭蕾原本比较单调的风格。
3、用现代舞的方法重编芭蕾经典
重新审视古典芭蕾和早期现代芭蕾的经典作品,并大胆地改编它们,可谓“芭蕾现代舞化”趋势中的又一大特色。
瑞典现代舞编导家马茨·埃克在自己闻名遐迩的《天鹅湖》版本里,彻底打破了古典唯美主义的审美理想,将原作中亭亭玉立的群鹅女演员统统换成了赤裸上身的男性,并让他们也穿上了洁白的天鹅短裙,从而使观众在啼笑皆非的同时,对精美绝伦的古典芭蕾传统产生了新的思考。
美国明尼苏达州立芭蕾舞团则在自己的《天鹅湖》版本中,一反古典版本的相对抽象和凝练,而采用了非常具象的手法,将天鹅们关进了高大的监狱之中,并让她们从栏杆里伸出长长的脖子,由此产生了非常真实的效果。
六、环境化
将自然的大环境和人类生存空间的小环境以及其中的一切搬进现代舞,或使其成为编舞的动机与核心物,或使之成为舞蹈的空间,成为西方现代舞80年代末90年代以来的又一大趋势,它有意无意地反映出人类的环境意识正在普遍提高。现代舞编导家们对环境的重视,甚至导致了一种专门的“环境编舞法”的产生。
七、简约化
简约化的观念是60年代以来的西方后现代舞乃至整个后现代主义的核心观念和方法之一,但灵感却来自中国传统哲学经典《易经》和《道德经》中“以少胜多”、“无为而无不为”等思想。90年代以来的西方现代舞中,依然有许多主流编导家崇尚简约化这种观念和方法。
八、多样化
这是90年代以来,现代舞蹈家们更加尊重观众审美趣味多样化的表现,更是他们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由之路。9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经济的萧条以及政府给艺术(包括舞蹈)的资助递减,现代舞蹈家一方面发挥了自己灵活机动的优势,另外一方面则有意识地调整着自己以往过分追求离奇甚至怪诞,刻意创造“先锋”或“前卫”的公众形象之意图,努力使自己的作品能够以观众和市场的需求为坐标,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在种种限制中求生存、求发展,以免遭到被淘汰的厄运。事实上,能够做到这一点,不仅不是懦弱的表现,而且恰好是生机勃发的象征。
九、超小型化
与大多以百人大战为演出特点的西方大型古典芭蕾舞团相比,现代舞演出团体从一开始便是以小型轻便而取胜的,如默斯·堪宁汉舞蹈团只有14个演员,而德国皮娜·鲍希的乌珀塔尔舞蹈剧院则只有26个演员,就连每年演出季要独树一帜地推出十台剧目的玛莎·格莱姆的舞蹈团,也只有50个演员。进入90年代以来,主要是由于经济上的制约,新一代现代舞蹈家们的表演团体就更加趋于小型化了,常常是三五成群,而活得最好的则是双人舞团,甚至是独舞演出团。
十、欧亚化
尽管西方现代舞的发源地有两个:美国和德国,尽管精确地说,就起步时的高度而言,德国现代舞曾超过了美国,并且早于美国若干年,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纳粹政权的迫害,许多犹太血统的欧洲舞蹈家逃亡到了美国,从而为美国舞蹈在此后半个世纪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决定性的人才基础。因此,在90年代以前,说到西方现代舞,人们总会自然而然地首先想到美国现代舞。
然而,美国现代舞在红红火火了50年之后,显然是相当疲倦了。仅以笔者1988与1993年先后两次赴美深造的亲眼所见为例,或许最能说明问题:同是纽约曼哈顿岛上的春季演出旺季,1988年每晚平均有50多台舞蹈演出,而1993年则只剩下了20多台舞蹈演出了。与此同时,美国现代舞在世界各地播撒的种子也到了生根、开花、结果的时候,于是乎,现代舞欧亚化的趋势应运而生。
总而言之,西方现代舞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之后,至今依然是生机勃勃的。究其原因,就是它在总体趋势上一直保持着开放性和流动性,兼收并蓄,面向未来,从不固步自封,更不沾沾自喜,而是永远愿意迎接崭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