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阅读教学思维训练的层次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阅读教学论文,层次论文,思维训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 要 阅读教学是发展思维的教学。学习认知具有不同层次,思维亦有不同层次。阅读教学根据阅读能力的层次训练学生不同层次的思维能力,是每位教师必须注重的。培养学生不同层次的思维能力,使不同层次的思维形成一个思维整体,是阅读教学最终目的。
关键词 阅读;阅读教学;思维层次
一
什么是阅读教学?“就是指语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视觉认识书写的文字符号,从中获得阅读技能和思想的程序。其实质就是对书面信息进行理解的复杂过程。”①阅读是思维的过程,阅读教学就是训练、发展思维的过程。
目前,中学语文科的阅读教学还没有特别强调“发展思维能力”。1993年公布试用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阅读能力”部分规定是:“读一般的现代文,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的写作方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整段文字强调了认知,理解,培养习惯,但没有明确“发展思维力”。而日本国语阅读教学指导原则是“以思考为主”。强调阅读的整体就是锻炼思考。而且在阅读教学单元目标中写得十分明白:“从社会的纠葛中,抓住人们对生活的种种态度——有怀着痛苦而生活的人,也有看到希望而生活的人,深入思考以发展思考力。”②(《故乡》小说,《浪》诗歌,《二人之友》小说,组成一单元)日本阅读教学重点放到“思维”上是值得我国参考借鉴的。尽管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阅读能力训练中没有标明“发展思维力”,但阅读教学本身就需要思维能力训练,认知、理解、运用本身就是思维的过程。许多语文教师也在实践中把阅读教学重心移到了思维训练上。特级教师于漪说:“教师应从学生思想感情、知识能力的实际出发,运用文章精要之处,开启学生思维的窍门……”③。著名特级语文教师宁鸿彬说:“为了培养创造型的‘四有’人才,我从智能因素和非智能因素两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他们有利于进行创造的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又以发展创造思维为核心。”④语文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认为:“一节课好坏的主要标准,只能看学生是否在进行积极思维,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思维之间是否有一根看不见的线紧紧维系着。”⑤可以说,语文阅读教学思维训练已渐渐成为语文界的共识,也成为阅读教学乃至整个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
问题是许多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还把握不住思维训练的尺度,思维训练的教学缺乏清晰性和层次性。美国心理学家加涅在学习分类理论中蕴含着一个重要观点,即学习具有层次性。美国教育家布卢姆把教学目标分成六个层次,即: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这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学习过程,这一理论为我们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考框架。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首先要考虑学生阅读水平的不同层次,在此基础上考虑阅读思维训练的不同层次。朱绍禹教授把阅读教学分为复述性阅读、解释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创造性阅读。其阅读水平层次性划分标准主要是以阅读过程中思维发展的程度为依据的,对中学阅读教学指导意义很大。如以鲁迅作品《故乡》为例,常见的阅读教学遵循如下步骤:第一步,扫清字词障碍,通读课文。第二步,理清故事线索,分析人物形象。第三步,概括小说主题。第四步,评价小说意义,概括写作特色。显然,阅读教学的四大目标是由浅入深的,其思维水平明显呈现出由低往高的层次性。教师必须预先明确这一点,在教学中才能有的放矢,拾级而上。正如朱绍禹教授所说:“为使学生的读文能力达到更高水平,语文教师需要了解阅读水平可以分几级,在什么情况下达到哪一级才算实现阅读教学目标。这是个衡量阅读能力的标准问题,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和以后的发展关系极大。”⑥朱先生“阅读水平层次说”对我们启发很大,阅读水平的层次即标志着思维水平的层次。由此可见,阅读教学思维训练也有由低往高发展的阶梯式层次,即:认知性思维——理解性思想——评价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二
阅读教学思维训练的四个层次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下面我们对这四个层次进行阐述。
第一层次:认知性阅读思维。在这个层次上的思维主要是记忆。所谓认读,主要是用视觉来感知和辨认文字的过程。认知性阅读思维主要是对阅读材料客观梳理。表现为:(一)能够认字、释词、通读课文;(二)能够复述课文大意或故事梗概;(三)能够理清课文段落、情节结构;(四)能够依照课文注释回答问题。
这些认知在获得课文意义的阶梯上是最低的,其思维水平亦是最低的,这是阅读教学的第一步要求,亦是最起码的要求。目前中学阅读教学十分强调这一层次,在初中是占主导地位。常见的正音、辨字、释词、背诵、默写……这种记忆力强化训练虽然也必要,但毕竟是表层思维。教师在这一层次上还应该向思维的深层开发而不应停留在单纯的字词死记硬背之上。深层思维即感受课文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句子的深层含义。1993年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新教材中特别强调了字词的理解、揣摩和运用。“揣摩”即细心体会、推敲词语在特定语言情境中特殊的效果和深层的信息。这种认知性思维训练才最有价值。如初中课文《茶花赋》中一句:“我从海外回来,一脚踏进昆明,心都醉了。”“醉”字原义理解很容易:“酒醉”。但在这特定的情景中却包含着深层感情:对祖国的痴恋向往、对祖国的热爱赞美。这是一个身处异国他乡的游子回归到母亲怀抱中特别的感受。再如《孔乙己》中写道: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站着”、“穿长衫”、“唯一”三词容易解释,但深层含义是什么?是孔乙己的穷酸和迂腐。高明的教师在认知性阅读教学阶段不停留在字词的记忆和表面理解上,而是训练学生透过字词表层去挖掘其深层的、潜在的信息的思维能力,去体味弦外之音。我们反对单纯的字词练习而提倡在特定环境中掌握词语的运用技能,目的是训练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目前这种训练方式已广泛运用到中学阅读教学中,也运用到语文阅读试题的考试当中,它是语文阅读教学第一层次中的重点。至于其他方面,如理清情节结构,复述课文故事或介绍大概内容,这种概括能力训练在初中阶段也十分必要,到了高中则不重要了。因为它毕竟是阅读教学思维训练的最初阶段目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很快跨越这一阶段。
第二层次:理解性阅读思维。阅读中的理解能力就是在认知基础上对课文思想内容与写法的领会和把握的能力,是认知的发展和深入,是阅读的关键环节。理解过程即思维过程,如果只认读不理解,就失去了阅读教学的意义。这一层次要求是:(一)能分析具体问题;(二)能综合问题;(三)能概括问题;(四)能抽象出文章主旨、作者的意图。
这一层次已越过了字词句局部理解和内容的复述阶段,进入到阅读材料中去探索一个个问题。教任何一篇课文,都应使学生达到这一层次的思维水平,这是符合中学生思维发展规律的。著名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认为思维的心理结构主要是分析、综合、抽象、概括。⑦初中以上的学生思维能力已进入逻辑概括、抽象思维阶段,且随着学龄增加而加强。根据学生思维心理特点,教师应该把阅读教学引向深入,在学生知识与经验基础上将感知的新信息、新材料、新问题联系起来,通过联想、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去把握阅读材料内在关系与本质内涵。如《荷花淀》中景物描写:“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也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理解的第一层:两个否定句“不知道”正是为了后文的“只晓得”,突出了苇地的宽广、芦苇的茂密,白洋淀的美丽富饶;理解的第二层:祖国山河之美、国土之圣,岂容侵略者践踏、蹂躏;理解的第三层:正因如此,水生踊跃参军,水生嫂全力支持就有了思想基础。推而广之,小说中写战争题材为什么开篇要描写如诗如画的白洋淀月下风光?中间伏击战场“百亩荷塘”为什么写得如此美丽多姿?原来都是为表现文章主题的需要。
这种阅读理解由表及里,由局部到全部,学生思考问题亦从表层到深层,由浅度进深度,透过事物表象抓住本质,认识规律,揭示事物间必然联系,预见发展的趋势。在理解中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灵敏度。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在理解性阅读上花大力气训练这种深度思维力。从文章思路到作者意图,从段落局部到整体的主题意义,从情节线索到人物形象等等方面设计一些利于发掘深层思维的问题放到课堂之中(如:《荷塘月色》中如何体现作者淡淡的哀愁?《孔乙己》中怎见他是多余的人?《祝福》中“我”代表什么形象?与《故乡》中“我”是否相同?《纪念刘和珍君》中如何理解“真的猛士”“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引导学生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整个阅读理解形成一个思维的整体,这就达到阅读教学第二层次思维训练要求了。
第三层次:评价性阅读思维。完成了认知、理解两个层次阅读思维训练教学,可以说基本完成了对课文“读”的任务。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知道课文写什么,为什么这样写,还要知道写得好不好。阅读者对阅读材料表现的思想给予主观评价,谓之评价性阅读。评价性阅读思维显然高于理解性阅读思维,它是读者跳出阅读材料之外对阅读材料各方面进行冷静思考,发表独立见解的思维过程。由于它带有批判、鉴赏性,所以又谓之批判性阅读思维。这一层次思维表现为:(一)评价文章内容性质和价值;(二)评价文章表达技巧和风格;(三)评价文章写作背景、社会作用和时代意义;(四)评价作者观点态度和情感倾向。
批判鉴赏是理解的进一步深化,只有具备了批判鉴赏能力,才能在阅读中作出正确评价,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步步深化。朱绍禹教授说:“这种批判思维能力,从低年级起就应开始培养,并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增强要求。教师有必要了解这种思维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展开评论乃至争辩。”⑧批判性阅读需要辩证思维作基础,我国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认为辩证逻辑思维开始于少年期,但受感性经验支持,属于经验型的,青年初期的辩证思维逐渐上升为理论型,包括了具体与抽象的统一,归纳与演绎的统一,为辩证思维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在中学阶段进行辩证思维训练是有其心理发展基础的。实际上在新时代环境的影响下,初中学生向师性渐渐弱化,逆向性心理、独立性倾向渐渐加强,怀疑精神已经产生,这表明从初中开始批判性思维已成雏型,但带有幼稚和片面性。所以,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关键还在于教师的诱导、启发,使之在健康的思维道路上发展。
日本二战后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强调了“鉴赏、批判能力”,“批判性阅读”成为国语教学的口号,并规定小学六年级到初中三年级达到批判阅读这一阶段目标。⑨美国语文教学很重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强调学生学会发现意义提出问题,评价说话人和作者的意图及寓意。这很值得我国语文教学参考借鉴。我们认为阅读教学中评价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重点应放在“怀疑、批判、独见”三个思考点上,教师善于质疑,善于诱导学生生疑,进而进行批判、评价。比如到底愚公“愚不愚”?愚公精神在现代可不可取(《愚公移山》)?李白诗中表现出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和“古来万事东流水”的态度如何评价(《梦游天姥吟留别》)?如何看待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悲剧(《孔雀东南飞》)?如何理解窦娥发出的三桩无头誓愿(《窦娥冤》)?阅读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思维的潜力是很大的,点拨得当即爆发出思想的火花。如特级教师宁鸿彬教《太阳的光辉》,认为用太阳有黑点无损于太阳的光辉来比喻我们党有缺点也不影响党的伟大这个比喻生动形象、贴切新颖。而有学生却认为这个比喻不恰当。“太阳里的黑点,永远存在,无法抹掉,而我们党的缺点和错误是可以改正的,改正了不就没有了吗?”⑩学生的看法虽然片面,但这种怀疑批判精神很可贵,教师要给予鼓励。
批判性阅读思维的培养有个由低往高、由片面向辩证发展的过程,我们不要求学生每发表一种意见都十分正确。长期坚持批判性思维训练,学生就会从幼稚走向成熟,渐渐炼成一双“火眼金睛”,正确区别事物的真假虚实、美丑善恶。其辩证思维能力将达到一定的水平层次。
第四层次:创造性阅读思维。古代有个“曹冲称象”故事。由于没有一杆大秤可以用来称大象,年幼的曹冲想出了分别用船载象载石,通过水位相同推出象与石重量相等的方法。这就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晶。“创造性思维是以解决科学或艺术研究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为前提,用独特新颖的思维方法,创造出有社会价值的新观点、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等的心理过程。”(11)创造性思维是一个多层次、多水平、多阶段的思维系统。阅读中的创造性思维指离开课文提出或解答超出课文原意之外的新问题的能力,这种思维属于更高级更复杂的心理过程,它是阅读思维的最高层次。体现为:提出新问题、发展新意见、做出新答案、解决新问题。
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处于自我潜在智能的开发性阶段,这就需要扩充思路,展开联想,进入创造性思维状态。阅读中创造性思维特点表现在从多方面、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多结果等诸方面思考问题,并在多种思路比较中,选择富有创造性的异乎寻常的新思路。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发散性思维。阅读中创造性思维的本质是求新求异。我们虽然不期望每个学生都能从事创造性阅读,但从培养创造性人才角度考虑,从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着想,教师应该往培养创造性思维方向努力。实践证明,通过师生共同努力,许多学生可登上创造性思维最高层次。
创造性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在不定势、不定向的前提下进行,即鼓励学生多思善想,无拘无束,展开想象,畅所欲言。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在各种思潮的互撞中迸发出创造思维火花。教师常使用这些指导策略:(一)自己发现问题;(二)多角度想问题,取其最佳者;(三)善于假设推理;(四)接受未成熟现象;(五)讨论问题不机械,重变通性。用特级教师钱梦龙的话说:“老师这里没有现成答案,你怎么想就怎么说。”如:你想象自己躺在浮力很大的死海海面上,描述一下悠闲的情景(初中课文《死海不死》);把死海交给你,怎么合理开发利用(初中课文《死海不死》)?琵琶女在今天该有什么命运(高中课文《琵琶行》)?别里科夫真与华连卡结了婚,婚后生活幸福吗(高中课文《装在套子里的人》)?孔明不派马谡去守街亭行不行(高中课文《失街亭》)?祥林嫂能不能独身(高中课文《祝福》)?
这些在阅读教学中提出的问题难度很高,有教师提出的,有学生发现的,谁也不能作出统一的答案。师生互相讨论,各抒己见,在解决高难度问题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想象力、思辨力、假设论证力、求同求异思维力。一旦出现这种场面,阅读教学即进入了创造性思维训练最佳状态,同时达到了《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增强能力,发展智力”的宏大目标。
三
我们在上面着重阐述了阅读教学中思维训练的四个层次问题,这是符合学习认知心理和思维规律的。阅读思维的四个层次分别表现为不同的水准,每一层次都和其他层次有着明显差别,但后一层次都是以前一层次为基础并包含着它的,四个层次联系起来就成为一条思维链,一个思维大系统。教学生阅读,必须逐级前进而不可跨级。
值得我们再次强调的是,强调思维训练并不排除知识传授,相反要在扎扎实实的知识传授基础上加强思维品质的培养。世界心理学界用了近300年时间争论学习是知识传授还是智慧技能获得的问题,到本世纪70年代才得出两者并重的结论。未来世界教育是以开发智慧潜能为中心的教育,“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学习的人。”(12)学校教学最根本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研究、如何创造。教育竞争、科技竞争激烈的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我们的中学语文教育任重道远,语文教育的宗旨该是培养会思维的人。“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13),“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14)。
注释:
①黄汉清、黄麟生:《中学语文教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91页。
②⑨夏承虞:《九国语文教学资料》,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2、9页。
③于漪:《语文教苑耕耘录》,福建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6页。
④《红烛集》,山西希望出版社1986年版,第58页。
⑤肖琪坤:《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北京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441页。
⑥⑧朱绍禹:《中学语文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版,第52、57页。
⑦《朱智贤心理学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28页。
⑩黄麟生、倪文锦:《先进教育思想 高超教学艺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77页。
(11)金哲:《世界新科学总览》,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第617页。
(12)薛焕玉:《谁执牛耳——未来世界的教育》,中信出版社1991年版,第24页。
(13)(1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74、75页。
标签:创造性思维论文; 思维品质论文; 思维障碍论文; 认知发展理论论文; 阅读能力论文; 教学评价论文; 教学过程论文; 教师评价论文; 认知过程论文; 读书论文; 文学论文; 故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