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光斌[1]2002年在《四川叙永县教师校本培训研究》文中提出教师校本培训是伴随着教师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化浪潮而产生的一种师资培训新理念和新模式。它以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直接目的,主张紧密结合学校及其教师的实际,以学校为基地开展教师培训,因而对加强贫困山区的教师队伍建设更有价值。本文针对叙永县实施教师校本培训的实际,以教师校本培训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运用调查法、文献法等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了叙永县教师校本培训提出的背景、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改善叙永县教师校本培训的对策思考。 本文分析了叙永县教师校本培训提出的背景、现状及存在问题。文章认为,叙永县之所以全面实施教师校本培训,既有客观的必要性,也有现实的可行性;以教师基本功为主的培训内容及其相应的“训、练、用、考”一体化培训方式等,反映了叙永县教师校本培训的基本面貌;叙永县教师校本培训的主要存在问题,是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校本培训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二是缺乏教师校本培训的科学规划;叁是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不够;四是培训方式比较单一,培训手段落后;五是培训经费短缺,教师经济负担沉重。 本文讨论了改善叙永县教师校本培训的对策:加强宣传引导;落实培训规划;优化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与手段;整合培训资源。
亢光斌[2]2002年在《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校本培训”作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一种有效应用模式,在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了“校本培训”的含义、特点和产生背景的基础上,论述了开展“校本培训”的意义、原则和基本思路。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分析“校本培训”的含义与特点。“校本培训”是指以学校为基本单位发起组织的,旨在满足学校和教师发展需要的,在学校内进行的一种教师在职培训形式。“校本培训”与院校等专业机构培训比较,其主要特点是:目标的直接指向性;组织的自我主体性;内容的现实针对性;方式的灵活多样性;成本的经济节俭性。 第二部分探讨“校本培训”的产生背景。在理论上,“学校文化”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师教育理论、学校建设与管理理论等构成了“校本培训”产生的理论背景。在实践上,“校本培训”是源自于对已有的各种师资培训模式进行反思后提出来的;在我国,“校本培训”之所以提出,一是由于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学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二是因为“校本课程”和“校本研究”的兴起。 第叁部分论述开展“校本培训”的意义。开展“校本培训”,一是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二是迎接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叁是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四是满足教师个性化培训的需要;五是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第四部分阐述实施“校本培训”的原则和基本思路。实施“校本培训”应当遵循以下六条原则:1、学校发展需要与教师个人职业发展需要相统一的原则;2、学校导向与教师自主导向相统一的原则;3、自我驱动与人际互动相统一的原则;4、规范性要求与分类分层实施相统一的原则;5、总体规划与分段达标相统一的原则;6、立足校内资源开发与吸纳校外资源相统一的原则。实施“校本培训”的基本思路是:加强宣传引导;健全管理机制;组织培训资源;选择培训内容;探索培训方式;完善评价体系;开展实验研究。
杨波[3]2006年在《泸州市中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分层实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泸州市现行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形式比较单一、培训机构压力过大、培训效果不甚理想和教师负担过重的现实,本文运用调查法、经验总结法和文献法等研究方法,对泸州市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借鉴国内外有关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尤其是校本培训模式的研究成果,结合泸州市现行继续教育培训的实际及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在泸州市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采用校本培训模式的设想。并针对泸州市中学之间、中学教师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的现状,提出了“校本培训分层实施”的具体操作策略。 文中,根据各学校所拥有的可利用培训资源情况,以能否较好自主开展校本培训为依据,将全市222所中学分为“自主型学校”和“非自主型学校”两大类;以国内外对教师的分类研究成果为依据,结合泸州市中学教师现状,将全市14571名中学教师分为“新手型教师”、“熟手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叁大类。并根据不同类型学校的特点和不同层次教师的需求,对校本培训的形式、内容、资源开发,以及时间等都提出了不同的操作策略。 “自主型学校”,根据其教师的基本素质普遍较好、知识结构相对比较完善的特点,在开展校本培训时,培训内容以教育教学理论为主,培训形式以教育科研为主,培训资源以学校自身的优质师资为主,将教学、培训和科研有机地融为一体。“非自主型学校”,根据其教师整体素质尚比较欠缺,知识结构相对还不太完善的特点,在开展校本培训时,培训内容涵盖作为教师所需的四类知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培训形式以专题培训为主,培训资源主要以校外资源为主,具体培训时间由学校“统一规划,统一安排”。 新手型教师,根据其对教学工作尚缺乏良好的感性认识,教学技能尚不成熟,教学思想尚未形成的特点,其培训将以“师徒帮带”为主要形式,以“实践性知识”为主要内容。熟手型教师,根据其已有多年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已能熟练处理教育教学常见问题,只是在教育教学的创新性和艺术性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的特点,其培训将以“教育科研”为主要形式,以“条件性知识”和“文化知识”为主要内容。专家型教师,根据其已有丰富的组织化的专业知识,并能高效率、创造性地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的特点,其培训将以“送出去”为主,送到高层次、专门化的教师培训机构进一步深造,并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承担起培训“新手型教师”和“熟手型教师”的职责。 最后,还指出了泸州市中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分层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学校必须成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培训必须立足于学校实际;在培训资源的开发上,不能完全拘泥于学校;要动态看待对学校和教师的分类;尚需进一步完善保证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正常运行的外部机制等。
胡晓天[4]2015年在《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主动应用能力的途径研究》文中认为2013年10月25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计划到2017年底完成全国1000多万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新一轮提升培训,这轮提升培训,就是要重点解决此前信息技术培训“学用脱节”的问题,建立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于课堂的机制。本文围绕“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这一主题展开研究,以泸州市中小学教师为例,结合多种形式的调研、工作实践以及积极心理学“个人成长主动性”相关理论,努力探索提高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有效途径。首先,在教师进行培训前后,重点设计了问卷调查,从问卷设计的“背景信息”、“信息技术基本应用情况”、“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情况”、“主动学习需求”、“主动应用信息技术心理需求”、“影响因素”六个维度,对泸州市教师信息技术基本能力及应用于课堂现状作了调研。通过调研分析发现,影响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培训效果、教师从业心态、学校管理叁个方面。其中教师从业心态是内因,其他两个方面是外因,通过调研了解了外因所在,通过一系列努力,可以通过外因促进内因的转变,从而促进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其次,结合调研分析,提出了我市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的策略,包括:认真贯彻教育部相关政策,创新工作;加强教育均衡发展,优先为农村教师提供培训服务;更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主动性。最后,依据上述策略,在我市为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主动应用能力,作了一些途径研究,主要从改进培训、加强校本研修指导、创新性的开展的信息技术运用竞赛、建立信息技术主动应用评价量表方面作了努力。这些途径研究,也应用于工作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总之,教师主动应用行为,是高效应用与创新应用的基础,希望通过本研究,能促进中小学教师高效、创新应用信息技术于课堂。
佚名[5]2005年在《2005中国杰出教育工作者风采》文中提出[阿不拉·买买提]阿不拉·买买提,新疆焉耆人,1958年12月生,硕士研究生,新疆库尔勒市巴州卫生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高级讲师、教研室主任。致力于卫生职业教育。自1981年参加工作以来培养了上千名各族卫生专业人才,在新疆各地卫生医疗战线上发挥着各自的骨干力量。撰写的教学、科研论文《版画在解剖学、组织胚胎学教学应用》、《谈卫校解剖学教学中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新疆解剖学组织胚胎学教师情况调查》、《少数民族学生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浅
张凯[6]2007年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实现中西部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缩小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国家投入巨资,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随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示范项目和试点项目的相继完成,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已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全面展开,并在今年年底要覆盖大部分农村中小学,在这种情况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凸显出来,如何提高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水平和应用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首先界定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从理论上阐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制约因素,然后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座谈、问卷调查、文献检索等方法对川南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认为教育思想观念、管理机制、经费保障、教学应用、资源建设、技术服务体系、评价机制等是制约川南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探索适合实现川南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有效机制,以促进川南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鲍城敏[7]2016年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师教研活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体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高中体育教师越来越意识到体育教师在中学体育课程实施中的重要地位,新课程改给广大教师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挑战。体育教研作为以教学为本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形式,越来越受到关注。开展教研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体育教师更好地优化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研究以高中体育教师的教研活动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个案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将切入点锁定高中体育教师教研活动研究,提出高中体育教师教研能力发展途径。在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调查高中体育教师目前的教研活动现状。以2012-2015年在福建师范大学参加教育部“国培计划---紧缺薄弱学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的324名高中体育教师为调查主体,对其教研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在新课程改革的认知上,87%的高中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其中60%的人表示新课改对自身的教研活动行为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是,也有51.5%高中体育教师对近年来新课改表示担忧。(2)从教研形式上,高中体育教师参与的主要教研活动形式以集体备课、听评课、教学经验交流会为主。(3)从教研频率上,平均每周至少一次或以上的教研活动主要以集体备课为主,平均每月开展至少一次或以上的教研活动项目中主要以教学经验交流会和听评课为主。(4)从教研动因上看,课堂教学需求、学校要求和新课标的要求,是高中体育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主要原因。(5)在从教研活动质量满意度上看,大多数教师对当前教研质量表示满意。(6)从教研内容需求上可以看出,教材教法的讨论和讨论教学中的疑难是主要的教研内容需求。(7)高中体育教师对体育教研的认识分析主要从对体育教研的认识分析和对教研形式有效性认识的差异分析两方面进行分析。(8)同时通过调查发现当前教研活动主要存在四个层面的影响因素:即学校管理、教研组、教研活动管理与环境、教师自身。在此基础上,对陶春仙教研工作室进行个案分析,主要包括陶春仙教研工作室的运作特点、教研工作室的推广价值等,并依据该教研工作室成功启示,提出了高中体育教师的教研能力发展途径。
胡进雨[8]2019年在《四川省校本研修成果评奖综述》文中提出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校本研修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模式,从四川省首届校本研修获奖成果的统计和分析中,管窥目前四川校本研修发展现实进展和现状,归因发展中的困境,未来应从牢固树立先进理念、注重研修机制和创新实施等方面,着力深入推进校本研修全面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 四川叙永县教师校本培训研究[D]. 亢光斌. 西南师范大学. 2002
[2]. 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初探[D]. 亢光斌. 西南师范大学. 2002
[3]. 泸州市中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分层实施研究[D]. 杨波. 西南大学. 2006
[4]. 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主动应用能力的途径研究[D]. 胡晓天. 四川师范大学. 2015
[5]. 2005中国杰出教育工作者风采[C]. 佚名. 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 2005
[6].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D]. 张凯. 西北师范大学. 2007
[7].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师教研活动研究[D]. 鲍城敏. 福建师范大学. 2016
[8]. 四川省校本研修成果评奖综述[J]. 胡进雨. 教育科学论坛. 2019
标签: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论文; 教研活动论文; 农村教师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