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王锐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王锐

王锐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园林绿化管理服务中心 山东滨州 256500

摘要:在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过程中,只有对其施工技术进行全面的掌握和应用,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本文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混凝土结构施工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必须保证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施工单位需要对混凝土结构的实际性能与知识进行全面掌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混凝土结构指的是利用混凝土及其相关材料构造而成的一种新型结构,主要由素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三个部分构成。混凝土结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①制造混凝土结构的工序较为简单,而且操作起来更加容易。②原材料来源价格低廉、取材方便,性价比较高。③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耐久性与耐火性,抵抗自然灾害能力较强。④使用方便,利用整体浇灌得到的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可模性。⑤性能易调节,可以满足多种建筑工程的需求。

1 土木工程含义

土木工程是指在建造过程会涉及大量的技术应用的建造,在工程的日常建造过程中,会比较注重基础材料的使用以及整体结构合理性的分析。对于整个社会发展来说,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力将会不容小觑,尤其是当今这种开放的社会环境下,各种文化相互交织,科学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土木工程行业也被赋予了更深切的含义。换言之,土木工程行业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反映了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定历程,它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进行改变,种类不断丰富,逐渐发展成为把最初设计、施工、以及最后的检测维修融合在一起的综合性工程。

2 混凝土含义

混凝土是建筑中使用非常普遍的基础性材料,胶凝性材料是其主要材料,它在我国的土木工程建筑行业中已经大范围使用。混凝土作为一种比较日常的材料,成本低、价格便宜,而且它的原材料储量大,制造过程中所需要的技术水平低,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混凝土产业也一直在不断创新发展。

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3.1施工材料配制与搅拌施工技术

在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材料的配制和搅拌施工技术,是整个施工环节的基础。因此,在配制和搅拌的过程中,应当对其材料中的成分,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在施工的过程中,可选择利用含金量在0.6% 左右的水泥,并且在其中添加一些低碱活性集料以及低碱外加剂等材料,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施工材料的强度。另外,在施工的过程中,应当在基础施工材料的基础之上,进行混凝土的调试,根据其材料的各个方面,对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计算,并且进行全面的检查,只有其检查质量各个以后,才能正式的开始施工使用。除此之外,在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过程中,一旦出现分层、离析等现象,那么施工人员就应当对其施工材料,进行二次搅拌工作,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

3.2 对混凝土的温度应力进行控制

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应力,避免裂缝等问题的出现,从而确保混凝土施工过程的质量安全。施工单位要想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应力,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①控制水泥的用量。水泥进行水化时会释放大量的热,致使混凝土材料出现温度应力,可以通过合理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温度应力,也可以添加适量减水剂并进行充分搅拌帮助混凝土材料里的热量充分释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可以采取四个方面的措施。

3.3.1 掺合一定的添加剂。掺合添加剂能够有效控制混凝土的自缩值,在加入添加剂的过程中,要严格根据混凝土外用添加剂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添加。

3.3.2 添加增强材料。在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可以添加适当的有机纤维、无机纤维或金属纤维等,这些纤维具有一定的抗拉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3.3.3 控制好混凝土材料的比例。在混凝土生产前,要让技术人员对混凝土材料的配比进行试验和验证,在多种配比方式中,选择最佳的配比方式,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强度。由于混凝土的施工在土木工程建筑中占据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要保证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就必须保证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

3.4 约束力控制技术

在土木工程的项目施工阶段,约束力问题主要涉及到了混凝土材料自身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和外部地基因素所带来的约束力问题。从前者所涉及到的问题来看,前文中提到的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变化问题,是让这一结构的约束力产生变化的重要原因。在土木工程,特别是其中的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对温度应力问题的调整,也是对因混凝土材料自身因素所表现出来的约束力问题进行处理的有效方式。在对混凝土材料所表现出来的约束力问题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完善的保温工作对约束力进行降低的有效方式。从一些建筑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来看,暖棚法、蓄水法和覆盖法的应用,是对混凝土材料自身的约束力问题进行调整的有效方式。

3.5浇筑施工技术

混凝土浇筑技术是建筑施工和大面积建筑过程中关键环节之一。在进行浇筑过程和前期浇筑技术中,要确保浇筑质量和混凝土配置质量控制,实际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浇灌顺序,对剪力墙,板,柱,梁一次进行浇筑施工。例如:在进行墙体浇筑和墙体混凝土施工中,应维持浇筑厚度在5cm,高度在50cm 左右,并且浇筑时间间隔控制在2h 之内。为确保浇筑质量和混凝土结构质量,采取分区定点,同坡度,一次到顶,循序渐进浇筑工艺。划定浇筑区域,由于大型混凝土结构工程使用的基本均为商品砼,在进行现场配送时易出现车辆繁多,目标区域不明确等情况。

3.6混凝土养护技术

混凝土在完成浇筑以及振捣之后,需要在12 个小时以内,对混凝土进行覆盖处理,浇水和养护。在拆模之后,要对混凝土进行喷水,通常条件下这种喷水养护要大于7天,喷水的频率需要根据混凝土自身的湿润情况而且混凝土要保证具有足够的湿润状态。现在,常用的养护方法主要有围水养护法、浸水养护法、覆盖浇水养护法以及塑料薄膜法等,但是常用的通常为覆盖浇水发、浸水养护法以及塑料薄膜法这三种。在冬季施工时,如果气温连续5 天平均低于5℃,就要按照冬季施工进行处理,采用蓄热法以及添加外加剂等方法进行养护,防治混凝土受冻而降低强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分析可以得知,混凝土的材料与结构一直贯穿土木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在整个工程建造中都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如果要想建造高品质且持久耐用的土木工程,必须严格把关混凝土的质量,充分利用当今不断发展的先进技术,采用最合理的构造。本文从混凝土和土木工程最基本的含义入手,探究研析了导致混凝土出现了裂缝的各种因素,进而从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出发提出最为合理的解决方法,有效的提升土木工程的整体质量。混凝土的结构合理在土木工程中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必须增强对混凝土结构的改进,最大程度减少混凝土结构和材料问题的出现,建造最高质量的土木工程。

参考文献:

[1]陈东科.论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8(02)

[2]于清江.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探讨[J].门窗.2017(12)

[3]张 楠.现代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措施分析[J].建筑知识.2017(09)

论文作者:王锐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  ;  ;  ;  ;  ;  ;  ;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王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