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塔城市第六中学 834700,
【摘?要】: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型学科,已在我校教学过程中付诸实施多年了。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巨大变化。初中的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飞速发展的技术,如何让受教育者适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是我们广大的信息技术老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教学、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学科,它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信息技术基础教育工作者,如何让受教育适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优胜劣汰的社会中永不落伍?如何探索教学、教育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是我们广大信息技术老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众所周知,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概念性与技巧性极强的学科,它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无法与语文、数学、英语等一些传统课程相类比。
一、把握教材,精心备课,形成清晰的教学思路。
教师只有吃透教材,弄清楚课文的重点、难点,才能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及时地调控师生的作用,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使课堂教学焕发主动、自主、探索的活力。同时该准备的教具一定要准备,生动的教具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信息技术是不断发展的,其发展速度是非常惊人的,经常出现教材跟不上时代的现象,所以信息技术教师在备课时,不能照本宣科,要适当调整、拓展教材的内容。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师在熟悉教材、研读教材的同时,逐渐地会产生一个如何教的完整的思路。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诱导即是教学思路,诱导的过程即是教学思路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
二、教师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抓好基础教学。
本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进一步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并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基础教学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要点,重在基本技能。在教学中,首先学习简单的计算机组成,键盘练习,然后学习,Windows98的认识,紧跟着又学习绘图,玩《金山打字通》里的简单游戏等能够吸引学生的软件。学生不仅学会了怎样使用这些软件,还灵活地掌握了鼠标的使用方法,真可谓一举两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等到学生的鼠标和键盘都掌握得差不多的时候,又让学生学习资源的初步认识,管理计算机中的资源。
三、老师以兴趣为中心设置课程,激发创造性思维。
兴趣是进取和创造的内驱力。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求知与志趣相伴而生。你若问100名学生:“你喜欢信息技术课吗”?会有99人说:“喜欢!”面对学生这种高涨的学习热情,老师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他们把期望变成失望。如何提高学生对学科教学的兴趣?是每一位老师所孜孜以求的。笔者认为:实施创新性目标教学模式、兴趣是激发创新性思维的关键。如何在教学中积极引发学生对学科教学的学习兴趣呢?笔者的做法是除了注重教学过程的艺术和技巧外,在设置课程的准备阶段就要了解学生阶段性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以及课余生活中的活动兴趣中心,以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新颖的而有创意的目标教学模式。笔者通过网络优势,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教学软件,先对学生进行集中讲授。通过老师的控制,能在限定课时内呈现较多信息量,能同时面对大量学生上课,知识点易被接受。当然这种教学方式,也存在着不足,所有学生被迫按照老师的讲授速度进行学习,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这就要求老师,应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再增添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比如,笔者要求学生用“Photoshop”为我们的母亲节和父亲节各制作一幅电贺卡,表达出自己对母亲和父亲的最爱,说出自己对母亲和父亲最想说的一句话。这样即大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渴求更多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又让学生发出了内心深处对父母亲深深的感恩之情。
四、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利用学生差异提高资源互补。
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其性格品质、心理素质、能力倾向各不相同、相互间的差异性明显。老师如果没有充分认识学生的差距,采取必要的措施,势必造成两极分化,甚至使一些学生失掉学习计算机的信心。自卑是人生的第一大敌,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诀。要使教育成功。首先,就要给学生以信息,笔者在教学中比较注意因材施教,进一步加强弹性教学、个性化教学,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创造自我,表现自我,得到成功的喜悦与满足。比如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主要采用“引进门”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信息技术,逐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主要采用先简单引入,再让学生去自学,最后总结一次这样就可以加深他们的理解。对于九年级的学生则采用“分层教学”的模式,并加强个别辅导。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利用学生的差异性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实现资源互补。在所有的年级中实现同学间一帮一、多帮一、基本解决了常规教学中难以攻克的难题。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激励了学生的思维。同时让学生不要固定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可以相互走动,让会的同学辅导不会的同学,不懂的同学可以问问懂的同学。笔者经常鼓励学生要不耻下问:“小疑则小学,大疑则大学”。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优势,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
总之,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缺少现成的教学经验供我们鉴赏,而且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门飞速发展的技术。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必须继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这是信息技术课老师刻不容缓的责任。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努力探索,锐意进取,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改教学定会绽放出鲜艳的花朵。
论文作者:黎芸,付新国
论文发表刊物:《未来教育家》2017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6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学生论文; 老师论文; 笔者论文; 教师论文; 兴趣论文; 教材论文; 《未来教育家》2017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