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港航工程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
摘要: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门应用型科学,它反映了项目管理和项目运作的客观规律,是在实践的基础之上总结研究出来的,同时又用来指导活动实践。因此,要根据工程建筑的不同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科学的管理方法,促进工程建设企业的项目管理的合理化,增强建筑工程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以最合理科学的管理方法建造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工程项目。本文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经验,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与内容,从工程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成本控制三方面阐述了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控制管理的方法措施,以实现项目管理的目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方法;措施
在新的时期背景条件下,我国建筑工程向高层化、大跨度、大底盘的复杂结构的方向发展,大量的超高层、深基坑,大体积建筑物的出现给施工质量安全生产管理带来极大挑战,也给现代工程项目系统化、科学化管理带来发展契机。加强项目管理,必须对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详细分析,认真研究并强化其管理,从而有效控制成本,为实现工程项目管理各项目标发挥重要的作用。下面重点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进度、质量、安全及现场施工管理的具体措施进行分析阐述。
1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及特点
项目管理是为使项目实现所规定的时限、所要求的质量、所进行的全过程、所批准的费用预算、全方位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加强施工项目管理,必须认真研究并强化其管理,对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详细分析。对施工项目生产要素进行管理主要体现在四方面:
(1)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即适量、适时、位置适宜、比例适当地投入或配备生产要素以满足施工需要;
(2)优化组合生产要素,即适当搭配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在施工中起协调地作用;
(3)动态管理生产要素。动态管理是优化组合和优化配置的手段与保证,动态管理的基本内容就是按照项目的内在规律,有效地协调各要素,使之在项目中合理流动,在动态中寻求平衡;
(4)高效、合理地利用资源,从而实现提高项目管理综合效益,促进整体优化的目的。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材料管理不科学,成本控制不严格
为了大力节省施工成本,各种质量低劣的工程物料严重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同时,采购环节暗箱操作严重,抽取提成,拿回扣等情况普遍。其次,材料堆放位置不合理,分类不科学,对各种物料进行存储时候没有严格安排进场时间,在材料管理存储过程中,各种材料发生潮湿,霉变,挥发,磨损情况严重。
2.2施工不规范
对各种施工标准和施工的规章制度理解不深入,贯彻落实的力度不够,缺乏系统科学的监督机制。最后,建筑工程建设中各种砂浆,混泥土,石灰浆等配比不合理。比如为额外利益在配置砂浆的时候不按照标准比例,经常偷工减料;在施工过程中,有的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或者施工人员为了减少工作量,经常会擅自去掉其中几个规格的砂浆,对于搅拌用水缺乏检验检测,忽略了水质对于物料的影响,这样给工程质量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2.3安全管理不到位
实施安全施工管理是保证施工正常进行的客观要求。但是,安全管理工作并没有得到重视。首先建筑工程建设中,缺乏健全科学的安全管理机制,安全管理方式落后,对国家的各种安全法律法规贯彻落实不到位,同时,管理人员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对施工安全的控制,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都使得建筑工程建设中安全事故频繁。
3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项目管理的方法与具体措施
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除了以上组织上的保障以外,还必须依照管理流程,加强工程实施过程的质量、安全、成本和协调管理,并贯彻落实管理中的相关措施,以实现项目管理目标。
3.1确定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目标
在很多情况下,工程管理人员并不明确项目的目标,对于项目管理来讲,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效益最大化,这个效益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工程项目的最终是为企业服务的。管理人员应根据工程要达到的目标,制定计划,针对功能要求及实际条件进行目标管理,做到预防为主、过程控制。安全、质量、进度、成本都是项目的控制目标,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统一体,任何一个目标的变化,都会影响另外两个目标的变化,并受到它们的制约和影响。
3.2增强技术相关协调管理
目前,建设项目管理的薄弱环节是技术协调,因此,应当进行相关的客观分析与控制,强化严密的科学协调程序,强调程序与组织。对于项目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而言,计划、组织、设计、协调、施工阶段各个阶段自身都会有非常严格的规范、标准,有相对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但是各阶段之间都要求有技术信息的衔接。因此,注重各组织的协调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协调的内容包括材料供应、工序与工序间交叉、人际交往的关系、以及技术交流方面的因素。
如果想取得良好的协调效果,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科学的项目管理结构组织,该管理组织是项目所有参与方的组织形式,其结构决定了协调的工作量和工作性质。
2)建立科学严密的协调管理程序,管理的各种实践经验是做好协调工作的条件,但是真正成熟的协调应更多地去依靠科学严密的协调程序,强调组织与程序,进行客观分析与控制,弱化对个人能力的依赖,通过标准化、程序化来减少误差。
3)重视工程管理文件的作用,作为管理过程的记录,工程管理文件对于协调具有重要意义。
3.3落实成本控制措施
质量、成本、进度等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对象,要想做好项目管理相关的工作,那么就意味着对这些方面都要加以控制。在建设工程计量清单计价得以规范执行以后,企业的定额在投标中重要性不容忽视。所以,建设相关管理单位应该通过合理安排工序,相对科学的管理,减少返工,狠抓质量,提高工效,提高程序化、标准化操作以节省费用,从而增加收益。
3.4提升质量管理
在建筑工程项目正式施工前应对其做好准备工作,并且把施工准备工作落实到施工全过程中,在工程开工前需要根据项目工程的实际情况,法人要求和企业的规划确定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科学组织各项技术工程,正确贯彻执行政府的各项技术正常,建立健全工程技术秩序,把提高工程管理作为技术管理相关的工作重点,同时缩短建设工期并最终提高经济效益。
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施工企业如何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中心,提高工程质量,保证进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这是关系施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需要将工程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对于保证工程的工期和质量,维护建筑企业的社会效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许中立.项目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与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09:65.
[2]徐如良.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措施探讨[J].广东建材,2008(08).
[3]张春林,李亚庆.建筑工程施工的现场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6).
[4]杨再霖.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方法与措施分析探讨[J].广度建材,2008.
论文作者:李国臣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6
标签:项目管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科学论文; 目标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