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教学原则_素质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的教学原则_素质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的若干教学原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质教育论文,原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实施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如何改革课堂教学以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就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新课题。

依笔者所见,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努力使教学面向每一个学生的诸方面素质主动、生动、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具体地说,在教学中,要确立下列原则:

主体性教学原则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不仅仅是教授的对象,而且是教学的主体,这是现代教学论关注的核心问题,也是现代教学思想与传统教学思想的根本区别。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存在着较大的偏差。学生的头脑被看作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和“仓库”,仅仅起着一种接收器和记忆器的作用。传统教学对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漠视和忽略,导致了教学活动的种种弊端,诸如教学目的的确定流于空泛,不切合学生实际;重知识传授,轻智能发展;教学内容安排无序,难易不当,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教学方法上重教不重学,习惯于硬性的、强制的灌、填、注,不重视启发诱导等等。

因此,把学生从被动、苦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并成为学习的主体,既是课堂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为此,要明确倡导在教学活动中确认与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没有学生自主的主动参与,没有学生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教学这一特殊的双边活动就不可能取得好的实效。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归根到底就是为了激发、引导和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欲望和要求,帮助学生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

为了能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在研究教材教法的基础上,要重视研究学生的学,探索学生学习的规律,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训练。同时,要注重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器官协同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有充分的动眼、动耳、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在亲自感知、操作、实践和思考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并发展智力、能力,进而学会学习并乐于学习。

发展性教学原则

中国的传统教育历来以传授知识、获取知识为核心,“重知识、轻能力”的教育观念至今还影响着我们的教学。事实上,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造就博学多才的人,而且是为了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教育尤其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它不仅注重学生现在的一般发展及其对于未来发展的价值和迁移价值,而且重视直接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基于此,教师要把提高全体学生各方面素质作为终极目标,在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课堂上,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理解力、表达力、自制力、自信等等心理素质,并逐步养成学生的认知能力,发现能力、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养成的种种良好素质及能力,才是其终生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而正是这些为他们自身的发展以及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愉悦性教学原则

传统教学重理智控制,轻情感沟通,忽视情感因素的教育价值。而素质教育则把师生情感的和谐融洽作为其刻意追求的一种心理环境,着力从理性与情感统一的高度来驾驭和实施教学活动。教学实践表明,情感作为教学活动的一种催化剂,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产生强烈的心理效应,能对师生双方的行为发挥巨大的调节作用,诸如教师一旦对学生流露出信任、关切等情感,不仅能缩短师生双方空间和心理上的距离,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自我肯定和心理满足,同时也会激起对教师的尊重、亲近和信赖,进而由此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连锁心理反应,把对教师的情感转化为接受教师教育的强大内部动力。与此同时,教师也会从中受到鼓舞,从而以更充沛的激情投入教学工作。

为此,教师应该把自己的爱和热情倾注在学生身上,倾注在教学过程之中,创造出师生之间情意交融、心心相印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状态下投入教学活动,并在学习和创造的过程中体验到充分的快感和乐趣。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形式上也要寓教于乐,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手段和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努力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生理疲劳、心理紧张,让学生在轻松、自然、活跃的教学过程中实现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和智能的发展,并从中得到成功的体验。

差异性教学原则

在我国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品质的培养问题一直缺少具有大面积指导意义的研究。人们往往认为基础教育阶段主要是打基础,而基础是共性的,因而教学强调学生各科平均发展,无视学生差异的存在,无视学生个体显露的某些优势素质。事实上,由于生理条件、环境和所受教育条件的不同以及心理发展速度和接受水平的不同,造成了不同学生个性发展的差异性。而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并把此作为实施教育和教学的依据。差异性教学原则,就是要求教师的教学要面向所有学生,实行因材施教,以确保“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心理素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方面存在的差异,设计和安排教学。如可采用课堂教学分阶段安排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低层次学生有反馈机会,有补偿的余地,使高层次学生有独立思考、发散思维的空间,等等。总之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他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使每一个学生在他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并由此获取成功的体验和自信。

渗透性教学原则

传统教育过分强调分工,其课程设置,只重视学科内部的逻辑联系,严重忽视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而当代科学的发展,呈现出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且以综合为主的大趋势。当代人才的需要,也以具有综合型知识结构的通才为主。因此,中小学的教学必须以此为目标,确立渗透性原则,各学科互相渗透,并以此作为向学生实施德、智、体、美、劳五育的最基本途径。可挖掘教材中的最佳结合点,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爱国主义等等思想品德教育,陶冶其崇高的情操,培养其健康的审美情感,使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观念、信念,情感乃至行为。从而真正实现既教书又育人的根本目的。实行渗透教学,不仅可使各科教学得以互相联结、贯通,有助于实现学生追求真善美和知情意的和谐发展,而且能把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融为一体,实现教学方法的最佳组合。

创造性教学原则

学者们认为,人的主体性包括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创造性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表现。21世纪社会所需要的正是具有创造精神、创造能力、创造品质的创造型人才。为此,在中小学阶段,就应把培养创造型人才作为教育目标。

创造性的教学原则,就是要求教师在致力于奠定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因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个性发展教育,其最终目的在于为学生未来的创造性劳动奠定基础。

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性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也反映了其独立性和创造性。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具有同样积极的意义。从某种角度来说,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师生双方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坚持创造性教学,必须首先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改变学生总是围绕教师、教材、书本转以及迷信权威和安于现状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从而突破思维惰性与定势局限,发展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为提高创造能力奠定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和兴趣,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发表独立见解,鼓励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针对我国基础教育培养出的学生自主性学习欠缺的状况,教师要在平时的授教和训练中,逐步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独立研究、独立获取新知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使他们在未来的生存和竞争中,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

标签:;  ;  

素质教育的教学原则_素质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