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莎#183;卢森堡思想国际研讨会述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卢森堡论文,国际研讨会论文,思想论文,罗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被列宁誉为革命之鹰的罗莎·卢森堡的思想,自60年代后期以来一直是世界各国进步学者研讨的重要主题之一。苏东巨变后,罗莎·卢森堡的思想愈益使人认识到它的启迪性和现实性。1980年正式成立的国际卢森堡协会,每两年或三年举行一次研讨会,前几次分别在奥地利、德国、德国、意大利、法国、瑞士、日本召开,1994年的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由中共中央编译局国际发展与合作研究所承办,会址选择在清幽雅静的卧佛寺饭店。此次到会的外国学者40余人,来自德国、日本、波兰、俄罗斯、匈牙利、荷兰、瑞士、奥地利、韩国和美国。中国学者到会10余人。中央编译局副局长顾锦屏、李兴耕和韦建桦出席了开幕式。会议历时4天(11月1日至4日),分六个主题进行了报告和讨论。
第一主题,革命运动中的罗莎·卢森堡。报告人:菲·蒂希(波兰)、弗·豪格(女)(德国)、于·罗杨(荷兰)、周尚文(中国)。
蒂希在题为“1905-1907年革命和罗莎·卢森堡政治哲学的发展”的报告中指出,历史上有两件大事对罗莎.卢森堡的思想变化起着重大影响:一是1905-1907年俄国和波兰革命;另一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在1905-1907年之前,尽管罗莎·卢森堡和德国社会民主党领导人以及第二国际其他党一些领导人有分歧,但是对于在第二国际中占统治地位的“等待主义”思想,亦即把政治注意力集中于议会选举和对群众的政治启蒙工作上,卢森堡并没有太大的不同意见。不同的只是她追求一个革命的纲领并严格维护党的政治独立性。这些从她和伯恩施坦的争论以及反对1901年巴登预算表决态度上可以看出来。
1905-1907年俄国工人运动的蓬勃生气,政治性群众罢工的强度、力度和广泛使卢森堡获得了新经验。特别是罢工中工人群众表现出来的主动性和首创性使卢森堡得出结论,社会民主党应通过群众行动的推动去接近自己的政治目标,不能再满足于守势,所以她反对考茨基的“疲劳战略”。第一次世界大战则使卢林堡感到,战争罪责在于这个制度,资本主义的文明使命已经结束并且退向野蛮。于是她提出了“社会主义还是野蛮”这一口号。
罗杨报告题目为“罗莎·卢森堡对议会主义的批判”。罗杨引用温斯顿·丘吉尔对议会民主的评语说:“议会民主制虽然是一种极不完美的政府形式,但迄今为止尚未有人找到一种更好的形式”。罗杨认为。在1989年发生的“转折”之后,倾向于丘吉尔这一评语的人增多了。而在大约100年前,第二国际创建时期,几乎找不到持这种观点的人。
罗杨回顾了议会民主制的发展史以及第二国际内对这一问题的争论后转入卢森堡对议会主义的批判。卢森堡和列宁一样,坚持以革命方式实现社会主义,反对高估议会作用。1905年革命坚定了卢森堡的观点:重要的不是议会内而是议会外的力量对比。群众罢工不但不会妨碍议会斗争,而且是有力的议会外补充手段。群众罢工像石头滚动,一发即将不停,德国可以用罢工导向政治斗争达到夺取政权,而最好的民主改革也只是夺取政权长征路上的一小步。和列宁不一致的是卢森堡不放弃传统的民主原则,这和她后来批评俄国革命者少数人专政的危险是有联系的。卢森堡设想的是社会必然导致群众罢工,无产阶级在运动中将提高觉悟,利用议会外行动,如果运动力量够强大,可能夺取政权。罗杨认为,卢森堡这一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虽能自圆其说,但很抽象。直至1918年,她所期待的这种革命的群众运动并没有出现。
周尚文的报告题为“革命理想主义的困顿”,在文中周尚文认为:卢森堡的思想中所存在的两个难以克服的片面性:其一,对革命道路的长期性、曲折性、艰难性、以及可能遭致的挫折和失败,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其二不懂得利用敌人矛盾,争取尽可能多的同盟者,孤立打击最主要的敌人,是无产阶级革命策略的重要内容。
第二主题,罗莎·卢森堡与社会主义民主。报告人:殷叙彝(中国)、周懋庸(中国)、许复宁(中国)、蒂·绍博(匈牙利)。
殷叙彝和周懋庸的论文都是分析罗莎·卢森堡《论俄国革命》这一重要著作的。殷叙彝的报告题目是“罗莎·卢森堡‘俄国革命’的现实意义”。他主要观点是:卢森堡一贯重视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她为社会主义民主制所规定的一些条件,尽管在苏俄当时情况下还不能完全做到,但是随着苏维埃政权的日益巩固,布尔什维克是可以而且应当逐步规定政策措施来实现的。卢森堡关于无产阶级专政蜕化变质的可能性、关于官僚主义和专横独断行为的腐化作用、关于人民群众对党、政府和领袖的监督作用的论述尤其具有重大的意义。除了列宁以外,她恐怕是第一个在这一方面提出问题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很早就已注意到苏俄的党和国家生活中的官僚主义危险,并且考虑采取措施克服,但他在世时没有来得及解决这些问题。在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社会主义遭到严重破坏,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今天阅读卢森堡的这些论述时就更觉得难能可贵了。
周懋庸以《论俄国革命》中一句话“自由始终是持不同思想者的自由”为题。认为这句话只是一个哲学命题而不是一个政治命题。卢森堡在政治实践中从来要求无限制的自由。尽管卢森堡确实用了“不受限制的”、“不受约束的”这类形容词,这是卢森堡的文风,她不太选择字眼,尤其是在激烈争论的时候,或者她认为必须强调某一思想的时候。我们应领会其思想实质,而不要拘泥于字眼。
许复宁的报告题目是“把群众看成历史的主人是卢森堡的一贯思想”。他认为重视群众的首创精神,把群众看成历史的主人是卢森堡一贯的思想,在俄1905年革命后卢森堡的几篇文章中都表现出了她对俄国工人阶级的首创精神的高度赞扬,以及对人民群众的无限信任,但是,有些人据此而认为卢森堡有“自发论”的思想,也是没有根据和不公正的。
蒂·绍博的报告题目为“政治民主新论:从1900年的转变看罗莎·卢森堡与捷尔吉·卢卡奇的民主观”。他首先指出,当今世界尽管还有几个社会主义国家,如中国,但多数社会主义国家确实失败了。根本的原因在于缺乏直接的、参与性的民主以及缺乏市民社会。因此,绍博认为,像葛兰西,尤其是卢森堡和卢卡奇关于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思想其中有一些可能还是有用的。特别是卢森堡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必须有群众的积极的、自发的参与的观点是极为有益的思想。绍博说:本世纪我们以为可以有一个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明智的民主的文明的选择已成幻想,但是我们应当继续寻找通向一个更好的社会的道路,在这一寻找中,也许有创见性的马克思主义者罗莎·卢森堡、捷尔吉·卢卡奇和安东尼·葛兰西的思想是可以借鉴的。
第三主题,罗莎·卢森堡的方法与观念。报告人:笠内利亚·谊泽(德国)、胡文建(中国)、朴泽浩(韩国)、伊藤成彦(日本)。
伊藤成彦在题为“罗莎·卢森堡与卡尔·马克思”的报告中说,卢森堡既继承了马克思学说,又发展了马克思学说。卢森堡始终是根据各个时期的现实来运用马克思主义,从不教条主义地僵化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例如在《马克思主义的停滞与进步》一文中,卢森堡认为,马克思理论中最有价值的唯物主义的辩证的历史观是天才的指导思想,“它使人们有可能展望一个崭新的世界,开辟活动的无限远景,激励我们的思想大胆地飞进尚未研究的领域”。但是卢森堡反对把马克思理论看成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尽管马克思和卢森堡都以为人类从资本主义中寻找出路为己任,都盼望资本主义由于其内在矛盾而导致灭亡。但在有些问题上有所不同,例如:马克思恩格斯对波兰和土耳其民族运动的观点;马克思关于俄国农村公社的观点等。
胡文建的报告题目是“罗莎·卢森堡和社会主义模式问题”。他首先分析了卢森堡在社会主义模式问题上的宝贵思想遗产,然后明确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某一社会主义模式是否正确,必须由实践证明。只有那些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符合时代精神和符合本国国情,因而具有积极效果的模式才是正确的模式。这样的模式也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不断随时代的发展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人们必须不断“探索、尝试、试验”,不断“纠正错误并且开辟新的道路。”
第四主题,罗莎·卢林堡的遗产。报告人:韦伯(奥地利)、特·贝尔格曼(德国)、亚·德拉布金(俄罗斯)。
贝尔格曼的题目是“罗莎·卢森堡的政治遗产及其继承人”。他说:卢森堡是伟大的、创造性的理论家之一。她的许多思想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运动的战略和策略仍具有现实意义。贝尔格曼总结卢森堡最重要的政治遗产是:不把马克思主义当成封闭的体系,而是有助于独立思考的方法,它不为一切时代和所有地区提供现成答案;为民主选举权斗争,但不高估议会策略,主张议会内斗争应和议会外行动结合;民主的共产主义既要赢得受改良主义影响的劳动人民的多数,就需要广泛的民主;坚持国际主义,坚决反对帝国主义和军国主义;热情支持十月革命的同时又预见到俄国革命的弱点等。
亚·德拉布金的题目是“罗莎·卢森堡——列宁——民主”。他的主要观点是:卢森堡和列宁的个人关系非常友好,他们在许多问题上并肩战斗。卢森堡虽然和列宁有过激烈的争论、但列宁仍然称她为一只鹰。卢森堡不同意民族自决权,她想使波兰、德国和俄国工人联合起来超越民族国家。愿望虽好,但实现不了。卢森堡盛赞列宁功绩,但为俄国革命担心,在民主问题上有些批评。她认为必须以公开监督、群众参与来防止蜕化。她还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在国际范围内实现,俄国只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有待国际。卢森堡和列宁在不是社会主义就是野蛮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德拉布金说1989之后有人说列宁和卢森堡都失败了,但是他认为,历史学家必须头脑清醒,列宁和卢森堡的神圣义务依然存在,历史和个人都要认识自己的时代并从中学习。
第五主题,罗莎·卢森堡的信抑。报告人:安·拉席察(德国)、胡瑾(中国)。
拉希察的报告题目是“罗莎·卢森堡通信的出版工作随1993年第6卷的出版而告结束”。卢森堡一生写信很多,尽管有流失,现在也还有2700多封,收信人150人以上。拉希察说这些书信是研究卢森堡生平、思想、气质心理及她同时代人的宝贵资料,她的文风也是读者一大艺术享受。拉希察详细讲解了收集、编辑、注解这些书信的过程。
第六主题,罗莎·卢森堡与民族问题。报告人:杰·雅各布(美国)、程人乾(中国)。
雅各布的报告题目是“家庭的烙印:罗莎·卢森堡、波兰的犹太启蒙派和卢森堡关于‘犹太问题’的观点的缘起”。他不同意过去有些传记作者说卢森堡家庭和犹太运动毫无关系,而这影响到后来卢森堡的犹太问题的观点。他认为卢森堡坚决反对犹太复国主义,但绝不同情排犹。她认为是否支持某一民族自决,要看这个民族运动是否主张社会主义。
程人乾在题为“罗莎·卢森堡的民族问题观点与20世纪的世界历史进程”的报告中,通过对现代资本主义和民族运动实际的考察,指出卢森堡在民族问题上的两个主要观点,即认为小民族要从多民族大国中分离出去的民族运动具有反动性和实现民族自决权的要求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是不切实际的乌托邦,都没有经得起历史实践的检验。但她关于民族最终融合的预测,却是一个富于历史远见的、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见解。
这次会议是成功的,各抒己见,友好讨论问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会下,前民主德国的拉席察、前波兰的蒂希都向我们诚恳地表示,他们非常支持中国的开放改革,认为社会主义的新希望在中国。
由于篇幅有限,本文未能将全部发言人的观点均作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