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后的思考:“××门”的社会语言学解读论文_解芳

“门”后的思考:“××门”的社会语言学解读论文_解芳

云南工商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不同国家之间的语言产生了碰撞,这些碰撞有时会产生一些新的流行词汇。“××门”就是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词汇之一。本文旨在通过社会语言学角度对这些词汇进行解读,希望能够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语言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门”;社会语言学;起源;思考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语言的碰撞也就在所难免,这些碰撞有时会产生一些新的流行词汇,而这些新的词汇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使用也会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和渗透。“××门”就是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词汇之一,这一词汇最早起源于美国,并逐渐在我国流行开来。通过社会语言学来对这些词汇进行解读,可以帮我们更好的了解当今社会公众的社会价值观和思想状态以及语言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一、“××门”的起源

在1972年的总统大选中,为了取得民主党内部竞选策略的情报,1972年6月17日,以美国共和党尼克松竞选班子的首席安全问题顾问詹姆斯•麦科德(James W. McCord, Jr.)为首的5人潜入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在安装窃听器并偷拍有关文件时,当场被捕。由于此事,尼克松于1974年8月8日宣布将于次日辞职,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因丑闻而辞职的总统。由于“Watergate”中“~gate”词缀,此事件被称为“水门事件”。此后,“水门事件”的后缀“门”已经成为美国以及世界其他地方的政治和非政治的丑闻的代名词,并对美国本国历史以及整个国际新闻界都有着长远的影响。

二、国外“××门”的使用

“××门”最早是从Watergate中的“~gate”直接翻译过来的。自“水门事件”发生后,美国只要发生政府丑闻,新闻媒体都会加上“~gate”词缀,例如后来发生的Zippergate 拉链门(代指总统克林顿和莱文斯基的性丑闻)和Informationgate信息门(代指美国政府因信息不准确而发动伊拉克战争,最后却没有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局面)等等。《麦克米论高阶英语词典》把“~gate”收入到字典内作为一个英语构词的词缀,可以与其它名词连在一起组成一个新的单词,在新闻稿件中用于指代和美国政府或者总统有关的政治丑闻,以及一些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隐蔽交易等等。西方国家也竞相模仿,例如英国出现的“鱿鱼门”,法国出现的“特赦门”等等。随着该词汇使用的越来越频繁,范围越来越广泛,词汇本身的语义也在不断的变化,不再单一局限于政治领域,其他领域也开始使用这一词汇来指代一些极具负面影响的事件和行为。例如,经济领域的“芯片门”,体育领域的“莫吉门”等等。词汇的语义已从专门指代政治领域丑闻或违法行为,逐步扩展到了社会众多领域中产生巨大破坏性影响的不道德行为和事件。英语词缀“~gate”是由“~音节词+gate”组成的,音节词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表达事件和内容。除了简明的表达出事件以及相关内容,还能够隐晦、委婉的表达出与政府以及政府高层领导之间的钱权交易,这种词汇一旦产生,就很容易迅速的吸引大众的关注,在社会上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三、 国内“××门”的演变解读

随着“~gate”在世界各国新闻媒体中的广泛使用,我国语言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和渗透,“××门”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我国最早的一个“××门”词汇出现在2000年的新浪网,事涉政治事件拉选票,“拉票门”。随后,“××门”词汇频繁的出现于我国各个领域的新闻报道中,拉开了“××门”词汇的序幕。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老虎门”,指的是陕西林业厅在2007年10月12日对该省农民周正龙拍摄的华南虎假照片,未对拍摄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在缺乏实体证据的情况下,草率发布信息,认定镇坪县发现野生华南虎的官方行为;“解说门”指的是2006年足球世界杯时中央电视台体育节目解说员失态、失声和失控的解说,还由有关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招生的“招生门”,有关中国东方航空公司飞机的“返航门”,有关体育界的足球“国力门”,还有很多的诸如“整形门”,“秘方门”,“年龄门”等等。国内“××门”多与经济、体育、娱乐、文化等等相关,这些方面的新闻也容易引起轰动效应,成为了新闻媒体和报纸等刊物的新宠。

直到今天,国内的国内“××门”依然不断出现,并且逐渐展现出了几个特征。一是信息一目了然。“××门”的表现形式能够让读者一目了解的接收到最关键的核心信息,例如“造假门”一看就知道是涉及造假的,“质量门”一看就知道是和产品质量有关的。二是虽然“××门”起源于政治领域,但是现如今多使用于非政治领域。三是表达的内容逐渐拓展到了文化和娱乐领域,乃至于一些花边新闻,例如某演员的“海滩门”。四是八卦一些知名人士的绯闻,例如某演员的“资助门”。

从词性角度来看,国内“××门”的后缀具有非常强烈的感情色彩,隐晦诙谐的表达出贬义,有时候内容被夸大、捏造,让人产生反感的情绪。有些媒体为了博取眼球,一些根本谈不上称之为事件的新闻,取一个“××门”的标题,就能够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从而达到取悦民众、获取阅读量的目的。

四、基于社会语言学“××门”后的思考

社会语言学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在美国首先兴起的一门边缘科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它主要是指运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的社会科学的角度去研究语言的社会本质和差异的一门学科。有的学者认为,此研究应以语言为重点,联系社会因素的作用研究语言的变异;有的学者认为是语言的社会学,研究语言和社会的各种关系,使用语言学的材料来描写和解释社会行为,并将语言作为社会现象考察。总的来说,语言和社会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社会语言学研究的范围包括语言接触、语言变异、语言规划等等。社会生活的变化会引起语言的变化,而从语言的变化中又能够了解到社会生活的变化。语言接触是促进语言变异、变化的一个关键原因。某一阶段内的语言接触会造成一定的语言变异,而语言变异又能够反映这一阶段公众的社会心态。简单来说,社会心态就是某一阶段内整个社会或者社会中某一群体的社会心理状态,包括价值观、社会共识等等。

国内“××门”作为特定阶段的产物,最早出现于报纸等刊物,随后逐渐蔓延到网络,其使用蕴含着鲜明的感情色彩,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也体现出了社会某一群体的社会心理状态。因此,本文认为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剖析“××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语言与社会之间的变化和规律。

(一)社会接触

当今社会,各国之间沟通交流频繁,文化也越来越多元化,语言接触也就无处不在。简单来说,语言接触是一种有关语言的社会现象,如果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社会群体之间需要相互接触,那么就必然涉及到语言的沟通和交流,不同语言、乃至不同方言之间都会有渗透和影响。此外,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都会需要语言的接触来作为沟通媒介。相比以往,现如今的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变得更加容易,再加上互联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不同语言接触的频率和广度都大幅提升。在这种环境下,英语作为一种强势的外来语言,对弱势的汉语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汉语在变化过程中也在不断的吸收或者借用英语中的某些词汇,“××门”就是这样词汇吸收借用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这些词汇都是西方社会、语言、文化基于网络媒体对于我国社会、文化、语言渗透的一种体现。

(二)语言变异

任何语言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语言每时每刻都处于不断的变异中。语言变异的主要特征有并用、弱化和泛化等等。语言的变异通常来说主要有形式、内容和规则三种变异方法。以“××门”为例,形式上,门就是汉语中的中心词;内容上,是从政治领域为主拓展到多个领域,这里就体现了汉语中的弱化和泛化;规则上,英语中的“~gate”的使用都是名词加上“gate”,而汉语中的使用不但可以是名词加上“门”,还可以是动词加上“门”,例如上文中提及的“造假门”等。此外,汉语中的“××门”基本上没有过多的涉及政治领域,而是大多用于社会文化生活中,这一方面说明我国政治体制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也说明现如今人们物质生活基本满足,更加追求精神方面的需求。人们对于社会事件希望拥有更多的发言的机会和权利。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时代的发展必然会导致语言的变异。

(三)社会心态

上文说过,社会心态代表的是整个社会的共识和价值观的总和。随着互联网络的不断进步,公众可以通过手机、电脑来观看新闻和微博,了解到某些群体的社会心态,也可以通过消费方式、购物、时尚来了解某些群体的社会心态。“××门”作为其中代表性的例子,可以反映使用这一词汇群体的整体社会心态。一是挑战传统。例如,“馒头门”,说的是北京交通大学学生军训时嫌馒头太硬扔垃圾桶,被老师责令捡回吃下的事件,此事引发师生之间的冲突,也在网络上引起争议。二是为了哗众取宠。例如,“上海裸拍门”事件,是指2013年国庆节期间,一名年轻女子在衡山路上掀起衣裙,面对镜头拍下多张裸露身体的照片。三是为了功利诉求。当今社会,各类新闻媒体竞争激烈。电视台、报刊杂志、网络论坛为了能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有时故意把一些事件冠之以“××门”事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吸引更多受众的好奇心,增加网络的点击率或者报刊的销售率。但是同时,这也从侧面反应了社会中存在的一些浮躁心态,如果一味的炒作话题,新闻媒体从业者也失去了公允之心。毕竟,“××门”终归是一个负面性的词汇。

随着我国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汉语中已经出现了借由英文而产生的众多后缀式的构词形式,例如英语中的“~holic”,“~dom”,以及汉语中的“超×”,“×族”等等,这些词汇都具有可类推、可量产、能变化等等特征。这些词汇可以说都是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协同发展的结果。虽然国内的“××门”是从英语中的“~gate”直接翻译过来的,但是语言形式不同,衍生出来的意义也不尽相同。语言会直接受到社会变化的影响,一些新的词汇会不断丰富汉语的表现形式和构词形式,同时,也可以直接或者间接的反映出社会群体的社会心理状态和文化发展现状。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到,这些词汇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汉语本身的纯洁性,也存在一定范围的滥用,在网络化和自媒体流行的今天,如何积极正面的传播汉字及其内涵,引导公众,需要业者谨慎斟酌使用某些词汇。

参考文献:

[1]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陈原.变异与规范化.语文建设,1995(4).

[3]陈川.析新词“××门”系列的形成及其语义内涵[J].人文论坛,2006:173-179.

[4]刘桂兰,李红梅.从模因论教育看“××门”现象[J].外语教学,2007(3):43-47.

[5]张谊生.附缀式新词“×门”试析[J].语言文字应用,2007(4):40-47.

[6]黄兰兰,黄伟.“×门”族词的汉化现状[J].语言新观察,2009,(12):130-132.

论文作者:解芳

论文发表刊物:《成功》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4

标签:;  ;  ;  ;  ;  ;  ;  ;  

“门”后的思考:“××门”的社会语言学解读论文_解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