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哈贝马斯科技意识形态思想的功能与影响论文

论哈贝马斯科技意识形态思想的功能与影响论文

论哈贝马斯科技意识形态思想的功能与影响

刘皓昱

(四川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摘 要: 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意识形态思想在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同时,又认为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科技意识形态具有维护控制、道德压制等消极功能。哈贝马斯从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两方面对科学技术意识形态思想的阐发,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哈贝马斯;科技意识形态;功能;影响

哈贝马斯认为科技是一种新的意识形态,这种新的意识形态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这种影响造成科技意识形态不仅遮蔽了政治问题和社会矛盾,而且消解了人民大众的批判和反抗意识,从而使人类不能得到真正的解放和自由。

HER4在胶质瘤中表达的临床研究 …………………………………………… 张新鹃,孙龙,王海凤,等 405

一、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意识形态思想的功能

哈贝马斯认为,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与马克思所处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相比,科学技术意识形态表现出维护控制功能和道德压制功能。

(一)维护控制功能

早在哈贝马斯提出自己的批判理论之前,法兰克福学派的众多学者就已经对科学技术和意识形态进行了批判。这些学者认为科学技术发展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需要,同时又刺激着人们的需求,从而让人物欲膨胀,安于享乐,日益丧失批判和反抗能力。

在此基础上,哈贝马斯提出了自己的科学技术和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关于科学技术批判,在借鉴马克思理论的基础上,哈贝马斯特别强调了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意识形态作用。他认为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在带给人民群众更多产品、更好物质条件的同时,也发挥着维护社会现实、保证社会秩序的维护和控制功能。他特别指出进入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以后,作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被视为意识形态。“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实现了对自然的统治,科学技术作为意识形态实现了对人的统治”[1]。这就是说,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作为意识形态较为有效地调节了阶级矛盾和社会关系,起到了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的功能。

(二)道德压制功能

少食多餐,均匀搭配。根据患者个体性差异和身体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方案,运动强度应循序渐进,定时运动。运动期间备好饼干、甜食等,避免空腹运动。

在对科技意识形态的分析中,哈贝马斯指出技术统治论的工具理性渗入人民大众生活世界的方方面面,生活世界日益被技术、金钱、权力、官僚主义所摄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缺乏信任、理解和沟通,剩下的只有紧张的利益冲突。不过,生活世界中的人民大众对这种压制很少察觉,因为人们生活在发达的工业社会,生产力的大幅提升,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让人的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满足于享受这些物质产品,从而失去了反思能力、批判精神和对自由解放的追求。在这种没有运用强制手段却让人潜移默化地陷入压抑的科学技术意识形态中,人们丧失了对现实的反思和批判。

二、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意识形态思想的理论影响

哈贝马斯不认同马克思的生产者的劳动力是价值与剩余价值直接来源的观点。他认为,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手工劳动者转变成为脑力劳动者,剩余价值的获得主要通过科学技术的更新换代而不仅是直接的劳动方式。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者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价值意义,科学技术成为价值与剩余价值的独立来源。哈贝马斯的说法虽然有夸大科学技术作用的嫌疑,但这种说法也体现了科学技术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突出地位。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被“劳动和相互作用”之间的联系所代替

哈贝马斯认为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提出条件已经消失。因此,他主张从政治经济学批判转向社会批判,并提出重新思考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学说。

不同于法兰克福学派先辈霍克海默和马尔库塞对科学技术的批判,哈贝马斯通过批判技术统治论探究了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的道德压制功能。20世纪60年代以后,技术统治论成为主流思潮和意识形态。对此,哈贝马斯认为:“技术专家治国论意识所反映的不是对某种道德态势的割裂,而是对作为生活范畴本身的‘道德’的压抑。公共的、实证主义的思维方式用日常语言使相互作用的参照系失去了作用,统治和意识形态都正是通过日常语言在交往不正常的条件下形成,并且在反思中被察觉和加以瓦解。”[2]在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理论中,压制作用主要表现为道德压抑。一方面,技术专家治国论让资本主义社会人民群众的非政治化变成了一种合法化;另一方面,物化现象从科学领域渗透到社会生活领域,并且成为支配社会生活的主要力量,最终消解了政治实践和技术问题的区别。

其次,哈贝马斯把科学技术看作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合法统治的保障。哈贝马斯认为,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作用无形地渗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使得科学技术不仅仅是生产力,它的意识形态性质和功能同样不断凸显,并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控制着人民大众的生活世界和主体意识。由此,哈贝马斯揭示了科学技术从代表全体民众的权利、意见,到成为资产阶级利益集团的“代言人”,成为一种虚假的意识形态的社会现实。资产阶级政府为了保障政治经济体制运行,通过行政手段将工作重心放在解决技术问题上,真正的政治问题却被无视或被技术问题所遮蔽。哈贝马斯还提出,科学技术作为新的意识形态具有较强的维护性和隐蔽性。科学技术在丰富了大众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使人民群众不太关注政治和社会实践,再加上资本主义通过补偿分配缓解社会矛盾,通过科技的合理化论证统治的合理化,从而直接消解了人民大众的批判和反思能力,使得科技意识形态比起旧意识形态的维护功能更加有力,更加不可抗拒。因而,哈贝马斯认为科学技术成为意识形态带来的危害是技术和社会矛盾的加剧,他主张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行为来重塑价值理性,其根本目的在于构建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合理的统治秩序,希望达到一种无暴力、无强权的平等、公正状况。

对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意识形态思想的评析,既要结合其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又要立足于现时代,只有如此,才能充分认识其理论和现实价值。

(二)剩余价值学说发生改变

哈贝马斯认为,正是由于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技术和科学便成了第一位的生产力。这样,运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的条件也就不存在了”[3]62,马克思提出的劳动价值理论需要重新诠释和理解。哈贝马斯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成为一种“独立的变数”,科学技术可以离开生产力其他要素独立创造价值,同时科学技术也是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创造价值的独立来源。

至于脉状矿床的分布则比较广泛,在隆起区与凹陷区都有分布。实际上它并不构成单一的独立矿床,而是与细脉浸染状矿床或矽卡岩型矿床构成一组矿床系列。

哈贝马斯认为,人的行为分为工具行为和交往行为,前者主要指劳动,后者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与此同时,哈贝马斯指出科技的飞速发展使自身具有了意识形态属性。作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科学技术与旧的意识形态有许多不同。随着这种新意识形态取代传统意识形态,它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也产生了影响。

(三)阶级和阶级斗争等问题发生了变化

哈贝马斯认为,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两种发展特点,即国家干预活动的增加与科技成为第一位的生产力,这两点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发生了变化。

晚期资本主义通过国家干预的方式暂时消解了阶级冲突,但并非消灭了阶级,阶级对立也没有消亡。在整体社会结构中,那些潜在的、可能的冲突已经不再具有阶级性,并且冲突也从阶级领域转移到了生活领域。随着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的发挥,各阶层贫富差距的缩小,导致之前按经济基础划分阶级的标准失去了存在意义。不过,哈贝马斯并没有彻底否定阶级斗争,只是提出已经不能再用剥削的范畴去理解社会结构不同引致的冲突。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同集团之间的对立没有引起公开的阶层斗争,就不会表现为阶级对立。这就是说,“处于制度化了的暴力的,经济剥削的,政治压迫关系中双方之间的阶级对立,将成为次要的”[3]68

三、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意识形态思想评析

(2)文化内涵缺乏。庐山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山,其人文内涵深厚,但庐山上现开发的民宿大多忽视了文化内涵建设,只是单纯地将自用房改建成了可供游客住宿的场所,从房屋建造设计到民宿取名到店主服务过程中,都缺乏对于庐山文化的投射,使得庐山民宿与其他地区的农家乐、客栈没有过多的区别,浪费了庐山深厚的文化底蕴。目前庐山上以庐山文化为主题设计的民宿很少,对于庐山文化的发掘和利用不足,要不就是停留在表面,没有在深层上找到两者的联系,使得主题略显生硬。

(一)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意识形态思想的理论价值与局限

首先,哈贝马斯的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是对马克思科技与生产力关系理论的发展。马克思认为科学被包括在生产力之中,但一段时间内这一命题并没有得到重视。哈贝马斯立足于当时的实际情况,看到了科技的巨大作用,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位的生产力并且论述了这个观点的产生机制和原因,从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论断。不过,哈贝马斯夸大了科学技术的作用,将科学技术看作社会财富和剩余价值的唯一创造者,是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是支配社会组织原则的主要力量,从而暴露出其理论缺陷。因为科学技术不能凭借自身独立创造出价值,科学技术之所以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进而影响物质财富和价值创造,主要在于科学技术在实践中渗透到生产力的要素之中并通过它们发挥了作用。因而,尽管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成为突出的生产力,成为社会财富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但无论科学技术怎样发展,剩余价值依然是由超过必要劳动时间的剩余劳动创造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并没有因为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而失效。另外,影响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不能将其仅仅归结为科学技术。

由政府主导,行业协会指导,跨境电商领军型企业牵头,在共享供应链的基础上,以跨境物流联盟的形式共建海外仓。针对义乌跨境电商产业中跨境物流成本高的问题,一方面通过引导义乌中小跨境电商出口企业在共创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的基础上提高海外仓的应用,加强海外仓物流信息的可视化和透明化,让卖家更好掌控物流、运营、财务等状况;另一方面需要加强规范化建设,主动为企业提供海外仓政策、法律、税收等咨询服务,提供融资、审批、资格认证等政策支持,可通过政府专项资金帮助义乌中小跨境电商出口企业体验海外仓带来的便利和业绩提升,提升义乌小商品的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哈贝马斯指出,随着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国家干预的增加,生产关系原有职能发生了改变,生产力不再起着不断解放的作用。“随着科技进步的制度化,生产力的潜力就具有一种能够使劳动和相互作用的二元论在人的意识中变得越来越不重要的形态”[3]62。这就是说,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已不再有效。为此,哈贝马斯将生产关系划分到劳动领域,主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联系,似乎应该由劳动和相互作用之间的更加抽象的联系来代替”[3]71。在此,哈贝马斯将劳动看作工具行为活动,即他所说的目的理性的活动。同时,哈贝马斯强调人是社会中的人,必须有交往行为即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他希望通过交往行为理论重建历史唯物主义,并把交往行为理论作为解决社会制度构建的方法。

最后,虽然哈贝马斯的思想具有一定时代价值,有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但是他把科学技术等同于“虚假意识”,表明他对意识形态的看法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而言,哈贝马斯一方面绝对化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作用,强调科学技术是万能的价值源泉,另一方面又把发达资本主义的虚假意识问题全部归结为科学技术,而没有深入地分析造成虚假意识背后的环境、制度、结构等深层次原因。在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认识上,哈贝马斯过度推崇科学技术的作用而忽视了生产力其他要素的作用,在生产关系上过度推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忽视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及其他因素。在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认识上,哈贝马斯忽视了科学技术和意识形态的区别,过于强调两者的联系并试图以此否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区别。在对阶级斗争的认识上,虽然哈贝马斯承认晚期资本社会危机重重,但他认为这种危机不需要通过阶级革命和制度变革来解决。他认为国家干预使阶级斗争潜伏下来,使用更缓和的手段,通过交往理论可以克服资本主义危机,促进资本主义社会向健康的方向前进。这些认识,明显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二)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意识形态思想的现实启示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更加凸显,科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不断推动着社会变革。同时,国家和国家之间军事或经济实力的较量,最后都归结为科学技术的较量。也就是说,科技越发达,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就越强。因此,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意识形态思想中充分肯定科学技术是第一位的生产力的观点启发我们,我国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继续坚持科教兴国,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作用。在实践中我们要发展一个完整的科研链条,加强高校、科研机构、政府和企业之间的联通,建构起一个集科学技术研究、科学技术应用、科学技术产业化于一体的发展模式。不过,在肯定科学技术作用的同时也不能无限拔高科技的地位,要强调科学技术要为人所用,为整个社会谋福祉,要与社会生产力的其他要素相协调,要为社会结构、制度的完善与环境的发展提供重要动力。

哈贝马斯批判了科学技术的负面作用,认为在科技进步的同时环境恶化、人民健康受损等不良后果日益显现。有史以来,人类一直依靠自然延续自身,从手动采摘野果、捕获猎物,到利用简单工具获取生活资料、利用复杂工具提高劳动生产率,以至于当代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手段掠夺自然、伤害自然,人类在用劳动产品不断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让自然环境不堪重负,造成自然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异常等严重后果,大自然开始对人类不断发出警告。哈贝马斯批判的正是西方国家这种先污染后治理、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发展模式。由此启发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应该避免单纯为了经济效益而忽视和伤害自然环境,要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对待科技发展,要在利用科学技术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生态文明建设,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绿色发展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哈贝马斯过于强调科技对政治统治的影响以及对群众非政治化的作用,忽略了统治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政治作用,也忽视了公共领域群众的参与性。在现实中,人民群众、政治实践、科学技术三者的关系是复杂的。人民群众本身是科学技术的使用者,科学技术也是政治实践活动的方式和手段之一,分属于不同阶层的人民群众也不可能完全不参加政治生活。因而,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由于对社会制度和结构的忽视,对人民群众主体性的忽略而不具有实践意义。不过,这也警示我们要妥善处理好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理论与实践、主体与客体、价值与事实的关系,避免哈贝马斯提出的科学技术转化为意识形态的消极后果。

总之,哈贝马斯认为马克思提出的奋斗目标不仅是物质的丰富,更重要的是精神的丰富,马克思重视的是把人类从物质压迫下解救出来以获得自由和解放。哈贝马斯反对消费主义对人的异化、科学技术对人的物化以及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的破坏,他主张不仅要发展生产力,而且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他在强调科学技术作用的同时强调交往行为的重要性,提倡两者共同发展,即认为生产力发展和交往行为的成熟是社会成熟的重要标志。这些观点,对我们新时代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星雨格了半天的花花草草,自己没法子明白,回来请教李离,李离的眉头又皱得像老榆树似的:“宇晴师父说的是百花拂穴手?离经易道?”

参考文献:

[1] 薛民.哈贝马斯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理论评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2):36-40.

[2] 陈学明.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西方马克思主义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437-438.

[3] 尤尔根·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李黎,郭官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中图分类号: B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726(2019)10-0004-04

收稿日期: 2019-07-28

作者简介: 刘皓昱(1989—),女,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责任编辑 刘奇征】

标签:;  ;  ;  ;  ;  

论哈贝马斯科技意识形态思想的功能与影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